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圩公社79年开始种桑养蚕到现在已有11个大队71个生产队种桑,现有桑地1128亩,其中投产桑园776亩,全年养蚕1895张,产茧1034.66担,收入茧款190645元,平均单张产值100.7元,平均亩产值245.67元,是全县新蚕区种桑养蚕发展较好的公社,其主要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1 龙南县蚕桑生产现状龙南蚕桑生产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是全省重点蚕桑基地县之一。随着茧丝价格的多次大幅波动 ,以及管理和有关配套措施跟不上 ,严重萎缩到1997年初全县桑园面积仅存 4 6 67hm2 ,面对龙南蚕桑生产的严峻形势 ,龙南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 ,经深入分析认为本县发展蚕桑的有利条件 :一是全县种桑、养蚕有 10多年的历史 ,大部分蚕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桑养蚕经验 ,蚕农从事种桑养蚕得到了实惠 ,尝到了甜头 ,虽然茧丝价格不稳 ,对他们影响很大 ,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 ,大部分农民还是对种桑养蚕抱有希望 ;二是茧价虽然变化大 ,但与其它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相比 ,种桑养蚕还是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三是种桑养蚕投资少 ,见效快 ,经济效益高 ,回报周期长 ,发展蚕桑是调整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的理想模式 ;四是发展蚕桑是财政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是全县建立的四级蚕桑科技推广网络和一批技术好、经验丰富的蚕桑科技队伍是发展蚕桑的主力军 ;六是利用世行贷款建起的年产 12 0吨白厂丝的缫丝厂 ,可就地消化本县年产全部蚕茧 ,使蚕茧销售无后顾之忧。权衡利弊 ,龙南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97年开始启动新一轮全县蚕...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为了发展我县蚕桑生产,自去年以来,我们在广泛宣传发展蚕桑生产的重大意义,深入发动群众种桑养蚕的同时,采取了一些奖励政策和经济措施,鼓励集体、私人种桑养蚕,有力地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 1.落实生产责任制后,一般土地1—3年调整一次,但种桑的可延长至六年才调整。  相似文献   

4.
全村80%的耕地面积种桑,90%以上的农户规模养蚕,1 260个农户中有近两成目前存款超过20万元、达10万元的超过半数,近30%农户建有别墅式楼房,40多户已拥有私家轿车。这就是种桑面积最大、养蚕规模最大、蚕桑经济最强的华夏蚕桑第一  相似文献   

5.
我县中洞区甲塘乡仁仔洞村是一个水库区移民村。全村81人,耕地面积82亩,其水早田面积70亩。今年,这个村庄种桑47.5亩(其中投产面积42.5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7.9%,人均桑园面积达到0.59亩,15个农户有14个种桑养蚕(一个单身汉不养蚕)。这个村庄自一九八一年起,蚕桑生产一年上一步,逐渐发展成为我县人均蚕桑收入比较高的蚕桑村(详见下表)。这个村庄还根据本村特有的自然条件,利用种桑养蚕积累下  相似文献   

6.
广西蚕桑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恒成 《中国蚕业》2006,27(4):55-56
广西农民种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作为自给自足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从未间断。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生产发展十分缓慢,而且时起时伏。直到1978年全区蚕茧产量尚不足2500t。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国家“东桑西移”的有利条件、加上茧丝绸市场的走俏,在政府的引导和群众的努力下,蚕桑生产迅猛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蚕茧产量大幅度攀升。2005年全区蚕茧产量已多达14万t。曾经在国内排不上名次的“小蚕区”,步步登高荣升到全国产茧大省,年产茧量居全国之首。现在,全区凡是种桑养蚕较多的地方,农民增收、加工企业增效、财税增多。种桑养蚕已成为很多农民经营项目中的首选,它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奉区建设礼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亮点。桑蚕生产涉及种桑、养蚕、加工、流通等环节,蚕丝的产业链中,种和养是基础。本文就种桑和养蚕方面的巩同和发展提出如下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曲江县蚕桑生产有着近三十年的历史。据了解,从1964年开始就有人种桑养蚕,历经风风雨雨,艰难曲折。其实,我县发展种桑养蚕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有充足的劳动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种桑养蚕逐步从珠江三角州向北部和西部转移。县委、县政府认识到种桑养蚕是贫困山区致富的一条路子,及时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并在1983年冬成立了蚕桑生产的管理机构。经过九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1992年,全县种桑养蚕户发展到8340户,占全县农林总户数的15.7%。  相似文献   

8.
蚕桑生产能否发展的中心问题,是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只有蚕桑的经济效益好,种桑养蚕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和巩固。近几年来,肇庆市蚕茧生产能够稳步发展,除了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大力宣传贯彻茧价政策,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外,蚕户采取了科学的种养技术,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调动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在生产指导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要有利于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政策,才能调动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黄家德 《广西蚕业》1998,35(4):16-18
我县虽然是一个老蚕区,许多农民都有过种桑养蚕的经历.养蚕的高产典型亦不少,但从整体上说,我县种桑养蚕的水平并不高。1978年至1987年10年平均亩桑产茧量为52公斤。1988年至1997年期间,通过推广“沙二×伦109”和“两广二号”等桑、蚕良种,以及种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 蚕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客观必然产物。协会充分发挥蚕业科技人员,蚕桑重点户,种桑养蚕能手,把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为加速蚕茧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振兴乐山丝绸行业服务。1985年建立了市、县、乡三个层次的蚕桑技术协会。把蚕桑重点户,种桑养蚕能手和乡蚕桑员、茧站人员及热爱蚕桑生  相似文献   

11.
建德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多山县,他们在参加省、市蚕桑会议和学习四川发展蚕桑生产的经验后,体会到建德完全有条件开展户户种桑、家家养蚕,因此在积极扶植发展社队集体蚕桑生产的同时,大胆鼓励社员户里种桑养蚕,并派出蚕桑技术辅导员进行具体帮助、指导。三都区梓里公社江台大队1979年春,8户社员每户利用2—3分自留地种上600株左右嫁接桑苗。当年种桑当年养蚕。每户蚕茧收入超百元。据统计这8户去年春共种了4800株桑苗,早秋开始利用堂前闭屋饲养了三期共7.5张秋蚕种,结果产茧447.2斤,收入总茧款818.40元,平均每户产茧55.9斤,当年收入仅茧款就有102.30元。他们种桑养蚕尝到了甜头。今年春蚕一期又养了6.5张,生产春茧466.3斤,收入茧款1010.98元,平均每户一期产春茧58.3斤,户收入126.37元,社员笑颜逐开,  相似文献   

12.
实行市管辖县的体制改革后,我市五县一郊中已有四县一郊发展了蚕桑生产,现共有24区,163个乡,10023户种桑养蚕。八三年全市有桑地面积8804亩,产茧量14000担。实行新的蚕茧价格政策以来,群众栽桑养蚕空前高涨,去冬今春发展新桑7855亩,目前  相似文献   

13.
桐乡市为全国蚕茧重点产区 ,种桑养蚕作为一项传统主导产业 ,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中另星栽桑、单家独户养蚕的形式 ,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是这种形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桑叶、蚕茧产量不稳定 ;二是经受不起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引起的茧丝绸行情的大幅波动 ,茧价下跌 ,影响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三是大部分桑园树龄老化 ,桑叶盛产期已过 ,使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日益下降 ,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针对上述情况 ,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攀枝花市种桑养蚕效益与其他主要经济作物效益的比较和分析,发现部分地区种桑养蚕由于用工多、投入大、利润低而逐渐失去传统优势,取而代之的是高效新型的经济作物,进而分析造成桑蚕传统优势减弱的原因,并提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蚕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 郁南蚕桑生产的现状郁南是全省十大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现有桑地面积1200公顷,是人多田少的贫困山区县。种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种桑养蚕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桑地667公顷,年产蚕茧达4千多吨。在都城、连滩两镇,设立有桑市和茧市,在白木有蚕种制造场,蚕农有自己种桑、养蚕、织布做衣服、蚊帐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我县地处雷州半岛北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种桑养蚕。全县有二十一个区。三百三十八个乡,九十九万多人口,耕地面积九十二万亩,其中水田七十万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县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布局,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治穷致富的一项主要措施来抓,使蚕茧生产获得持续增产。一九七九年,全县种桑六百五十亩,产茧七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玉山县良种繁殖场在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着手,狠抓种桑养蚕,蚕桑生产年年迈新步,六年翻了四番多。从一  相似文献   

18.
蚕桑生产是秀洲区传统的优势产业,种桑养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秀洲区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在秀洲区的农业生产中,蚕桑生产有着最完整的产业链,从蚕种繁育到种桑养蚕,从缫丝织绸到丝绸印染,从服装生产到出口创汇,其产业链最长最完整。  相似文献   

19.
宜丰县地处赣西北山区 ,有着传统的种桑养蚕历史。近年来 ,该县按照“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以效益为中心 ,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发展思路 ,实行“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 ,已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种桑养蚕已逐步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农民致富的好路子。在历经曲折后 ,该县蚕桑面积得到恢复性增长 ,全县现有新老桑园 2 1 0 0亩 ,投产桑园 1 5 0 0亩 ;2 0 0 1年 ,养蚕 1 90 0张 ,产茧 64t,实现蚕桑收入 93万元 ,蚕农人平增收 5 0 0元。1 转变思想观念 ,重新审视蚕桑发展的新机遇宜丰的蚕桑工程 ,从…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我县地处雷州半岛北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种桑养蚕。全县有耕地面积九十二万亩,其中水田七十万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县调整了农业结构,合理布局,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动群众种桑养蚕,使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从一九七九年至八二年间,全县桑地面积从650亩发展到6500亩,增加九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