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1年在阿拉善荒漠区吉兰泰天然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中分别选用胡萝卜+C型肉毒素、小麦+C型肉毒素2种不同毒饵,采用毒饵盒、毒饵裸投2种不同投饵法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大沙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沙鼠的防治适期为春季,最佳投饵方法是毒饵盒胡萝卜+c型肉毒素。胡萝卜+c型肉毒素方法灭鼠效果最佳;其次是裸投小麦+c型肉毒素方法。毒饵盒胡萝卜+c型肉毒素方法灭鼠适宜在鼠密集的重灾区进行集中小面积防治,会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裸投小麦+c型肉毒素方法灭鼠可以用于野外大规模的灭鼠活动。  相似文献   

2.
2011年在阿拉善荒漠区吉兰泰天然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中分别选用胡萝卜+C型肉毒素、小麦+C型肉毒素2种不同毒饵,采用毒饵盒、毒饵裸投2种不同投饵法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大沙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沙鼠的防治适期为春季,最佳投饵方法是毒饵盒胡萝卜+c型肉毒素。胡萝卜+c型肉毒素方法灭鼠效果最佳;其次是裸投小麦+c型肉毒素方法。毒饵盒胡萝卜+c型肉毒素方法灭鼠适宜在鼠密集的重灾区进行集中小面积防治,会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裸投小麦+c型肉毒素方法灭鼠可以用于野外大规模的灭鼠活动。  相似文献   

3.
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实行目标管理,就是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全面推行责任制,达到控制森林病虫鼠害的目的。其中心内容是“一降三提高”,即森林病虫鼠害发生率要下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率、监测覆盖率、种苗产地检疫率要提高。  相似文献   

4.
王荣 《新疆林业》2007,(5):43-44
近年来林木鼠害的发生一直呈上升趋势,鼠害防治已成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对象,奇台县林木鼠害的发生从2000年以来一直呈时重时轻的状态。为有效控制鼠害的发生,奇台县在鼠害防治中坚持以"综合治理"为主,以生物、物理防治方法为重点,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通过保护和增加害鼠天敌种群数量达到生物种类的动态平  相似文献   

5.
红松种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但鼠害给红松种子的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有必要采用人工防治措施。通过实践观察,掌握了红松果实鼠害的主要种类和其生活习性,提出采用捕鼠笼防治红松果实鼠害的方法,成本低、效果好、保护生态环境,也适用于播种造林、天然更新、人工幼林及山地苗圃育苗等鼠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针对冀北山地的森林鼠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铗捕法和洞口统计法进行鼠害种类及密度的调查;通过踏查确定主要危害树种;采用化学、物理、营林、生物药剂、天敌等5种方法进行了防治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主要鼠害为棕背鼲,油松是其主要为害树种;7月、8月是其为害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物理防治(树干套管)和营林措施(割灌除草)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83%和89%,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适合大面积推广;天敌防治见效周期较长,是解决森林鼠害的治本之道,但短期效果不太明显,生物药剂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C-肉毒素防治梭梭林大沙鼠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Mey.)Bunge.林-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分别用C-肉毒素等3种药剂进行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防治试验。3种药剂量低防治效果86.5%,最高达97.7%。用C-肉毒素大面积防治,效果达98%。  相似文献   

8.
1974年全省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科技协作会议于4月10至13日在龙江县召开. 与会同志畅谈了我省森保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初步摸清了病虫的防治方法;通过对森林鼠害的研究,对我省1973年鼠害防治作出了预报;微生物防虫方面,进行了菌剂研究与示范生产,飞机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为今后开展生物防治打下了良好基础;松疱锈病、赤眼蜂、松梢害虫等课题,  相似文献   

9.
生物灭鼠剂世双鼠靶防治高原鼠兔实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近些年来发生在若尔盖县境内的较为严重的一种鼠害,主要以啃食优良牧草,破坏草地生态系统,造成水土流失,致使草原载畜量下降,草原沙化严重后果,同时也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为此若尔盖县运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鼠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世双鼠靶对防治高原鼠兔效果明显,有效洞口减退率93%,未发现非靶动物和天敌动物中毒死亡现象,药剂适口性试验1d达到90%。  相似文献   

10.
合江林区由于开发利用较早 ,原始的针阔混交林已所剩无几 ,多是以杨、桦、柞为主的次生林。造林树种单一 ,造林地多为采伐迹地 ,且卫生条件不好 ,使森林的稳定性较差 ,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较低 ,造成森林鼠害的发生日益严重。为把森林鼠害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并达到持续控制效果 ,合江林区实施了工程治理控制森林鼠害的综合防治措施。1 实施工程治理的意义为把防治工作切实转移到以工程治理为主的轨道上来 ,拓宽资金渠道 ,加大对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采用综合技术手段和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行预防…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重大森林病虫害发生动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文章重点叙述了我国“九五”期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原因,并对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天牛、杨树食叶害虫,松材线虫病,森林鼠害等主要病虫害发生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修正的灰色模型在森林生物灾害发生面积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08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生物灾害发生面积为依据,采用原序列和残差序列进行灰色动态预测模型GM(1,1)建模,分别建立林业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病害发生面积、虫害发生面积、鼠害发生面积、松毛虫发生面积、杨树食叶害虫发生面积和杨树蛀干害虫发生面积及各指标重度发生面积的灰色预测模型,对森林生物灾害发生面积进行预测。通过精度检验,应用残差序列所建的14个指标模型中,有3个模型非常准确(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5个模型很准确(平均相对误差在1%~5%之间),5个模型较准确(平均相对误差在5%~10%),只有1个模型准确率较低(平均相对误差大于10%)。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发生面积趋势预测,准确率非常高,预测结果有较高置信度,且给出了5 a预测结果。该研究为我国森林生物灾害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了几种为害铅笔柏的新的病虫鼠害,其中:病害有煤污病,害虫有柏肤小蠹、双条杉天牛、柏大蚜、小蓑蛾,鼠类有中华鼢鼠;柏肤小蠢、双条杉天牛对铅笔柏移植大苗为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P-1拒避剂防治森林鼠害推广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详细介绍了P-1拒避剂防治森林鼠害试验结果,室内试验报道了阻隔法和包埋法,体现了药剂的预防和保护效能。室外试验蘸苗法防治效果明显;喷雾法效果不理想;喷干法和涂干法与对照比较效果最好,差异极为显著。P-1拒避剂是一种高效低毒生物制剂,对害鼠天敌、非靶动物无毒害,药效持久,1次施药效果可达2a以上。在退耕还林地、人工造林地适合采用P-1拒避剂喷干、涂干法。  相似文献   

15.
两种树干打孔注射工具对防治蛀干害虫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树干注射施药技术的原理、注药器械、特点、应用、关键技术等方面有很多论述和报道,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一定推广,这种技术的应用需要依靠一定工具才能得以实施。作者比较研究了两种型号的树干注射工具对蛀干害虫的防治效果。实践证明,BG305D型背负式打孔注药机操作方便,效率高,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鼠害越来越重,1999年在孙吴县新植林使用不同剂型的鼠药进行交叉对比防治实验,从而确定在不同立地条件,林型的新植林,根据不同鼠药的不同特性防治森林鼠害。  相似文献   

17.
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是我区农田防护林主要食叶害虫之一。采用阻隔法将成虫阻隔在树干距地表1.3m范围之内,进行化学防治,可有效地防治杨尺蠖成虫,降低当年幼虫虫口密度。本试验通过对胶带法、塑料膜环法、塑料膜环加农药法、涂胶法、涂胶加农药法等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种处理方法对杨尺蠖成虫均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其中涂胶法、涂胶加农药法阻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2009—2010年对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新植林采用堵洞与夹日法进行了鼠(兔)种类和密度调查,结果表明鼠(兔)种类有黑唇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Hodgson和白尾松田鼠Pitymys leucurusBlyth,在新植林地洞口密度为905.07洞/hm2,有效洞口率是31.66%,有效洞口系数为0.18,鼠(兔)密度为50.64只/hm2。饲养和实地监测发现,两种鼠(兔)对新植林地的金丝垂柳、白榆、藏青杨、北京杨4种树的危害株率均在25%以上。选用P-1拒避剂、0.2%莪术醇抗生育剂和克鼠星1号杀鼠剂单独、交叉施药进行防治实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克鼠星杀鼠剂的效果是暂时的,单独施用拒避剂和莪术醇抗生育剂的效果是缓慢的,同时混合施用3种药剂18个月后捕鼠(免)率、有效洞数、植株受害率分别下降了90%,81.23%,85%,效果较持久。  相似文献   

19.
林业害鼠(兔)是我国4大类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对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危害,探讨其分布范围、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对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论述了我国林业害鼠(兔)的主要种类、发生现状、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并简要回顾了不同防治措施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取得的防治效果及近年来涌现出的新技术、新药剂,指...  相似文献   

20.
马力  邓刚  张蕊 《林业研究》2000,11(1):72-73
Introduction' CI6thrionomus rutilus and C. rufocanus were majorforest rodent pests in Northeast China (Yang 1997).As the area of artificial forestS has been increasinglyenlarged, the occurrence of rodent pests also has anincreasing t6ndenc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u1995). The plantstions of LaFiX gmelipi and PioussylvestFiS var mongoliCS suffer from rodent peStsmore seriously, even affected forestry produCtion.Pyrinuron, a kind of rot6nticide which was formulatedby authors' self, 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