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岭市农业优势产业动态变化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岭市是浙江省粮、渔重点产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培植特色产业、发展效益农业,逐渐形成东部沿海西瓜、中北部平原果蔗、南部山区温岭高橙、西南部山区、半山区温岭草鸡、东北部沿海大棚葡萄等五大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2.
“未来乡村”建设是浙江省在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基础上提出的目标任务。从“未来乡村”建设的提出到深入推进,产业的发展是“未来乡村”建设的关键,而农业产业又是“未来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更好推进“未来乡村”的建设,发展农业产业,本文整理了包含新型发展理念、新型发展模式、新型生产技术、新型经营方式、新型销售方式等产业要素的多样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从发展方向、发展现状、发展途径和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在“未来乡村”建设中的发展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在“未来乡村”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是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升、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由于农业产业在发展方面存在产业链较短、产业门类较少、质量效益较低等缺陷,严重阻碍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以及战略布局.立足于乡村振兴视角,系统分析了我国乡村振兴实施中农业产业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以新时代下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为抓手,提出贯彻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的结合可以实现互利共赢。通过发展农家乐、农产品体验、农业观光等形式的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当前,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已经广泛应用,因此,尝试探讨大数据技术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150-153
"产业兴旺"是贯穿和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村和农民只有立足于发展好农业产业,才可保持乡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改善农民民生,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为探究湖南省农业产业发展,以邵阳市洞口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优势和短板,剖析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期望以此见微知著,为湖南农业产业发展献计,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相似文献   

6.
<正>楚雄市农业产业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仍需考虑农业产业还面临结构单一、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农业生产经营效能低下、三产融合度不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品牌效应不凸显、农业基础设施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新问题,提出重新整合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构建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产业体系、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走农业产业特色化和精细化道路等建议,理清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将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实现全市农业产业兴旺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农业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为例,通过对秦州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农业产业的对策与建议,并详细阐述了秦州区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和具体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8.
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农业产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华池县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发展观念、调优产业结构是今后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华池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华池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整个产业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该文对石泉县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分析了石泉县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结合石泉县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与国家政策,提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技术人才是发展和促进农村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涉农院校农业类专业因“农”而设,为“农”而生,与农村与农业产业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中要发挥内在的独特优势,就必须紧密对接农村与农业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人才与产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1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农业产业规划编制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以杭州市萧山区青梅产业园为案例,从农业产业规划原则、功能布局、建设内容、规划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农业产业规划中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对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行农业产业规划提出思路和方法,可为农业产业规划的更新和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制度安排。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有益经验及其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着武夷山农业产业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传统科特派模式、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站模式、利益共同体模式和协同创新运行模式等相互联系、逐步发展的体制形态,总结归纳这些模式的特征,分析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律之间的本质关系,对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产业兴旺的关键是走产业融合之路。农业产业融合主要分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全产业链发展融合、农业功能拓展融合、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以及产业集聚型发展融合。通过推动农业产业融合,能够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降低交易费用,并且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通过农业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兴旺,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之路,延伸链条促融合,拓展功能促融合,提升内涵促融合,以促创新增活力为重点,在要素整合上下功夫。研究农业产业融合可以为新时代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  相似文献   

15.
<正>进行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由董晓娟、董志良、陆刚、安海岗等著,地质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全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结合河北省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著作以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全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为主要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全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从河北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的现状、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河北省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现状,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在农业产业扶贫中虽已形成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产业的局面,但在巩固和拓展农业产业扶贫成效、实现低收入地区乡村振兴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隆林县巩固和拓展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成效、实现乡村农业产业兴旺提供参考,根据工作实践分析,指出,隆林县农业产业扶贫存在名目繁多,规模小,发展成效不显著;技术力量不足,产能及效益不高;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抗风险能力差;急功近利心理强,产业发展指导与保障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提出隆林县巩固和拓展农业产业要认真调研,找准特色产业,针对性发展产业;强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止跟风发展造成产销受阻;制订合理机制,引进龙头企业,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加强资金投入与技术人才培训,保障产业持续有效发展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农业产业的兴旺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产业的生态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方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有效促进农业增收增效,也是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是贵州农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为探索“三产”融合下的农业产业生态发展关键因素,以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为例,总结了贵州山地玫瑰(月季)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特点及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要素:乡村寻找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发力,形成产业集群创建品牌效应,同时优化科技支撑推动优质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庐江县白湖镇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强镇,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结合当地实际,简述了该镇在农业产业建设及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镇今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期进一步优化当地农业产业化格局,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兴录 《农学学报》2019,9(12):92-9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村发展的战略。乡村振兴关键是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而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农业产业,勇于创新,敢于善于创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本文论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沈昀 《乡村科技》2020,(7):55-57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如何以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为路径来达成乡村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总结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在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