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利用热扩散技术和光合仪,以正常灌溉(CK)为对照,设干旱胁迫(C1)和半根区灌溉(C2)2个处理,对果实膨大期阿克苏‘红富士’苹果树生理特性(茎流、光合)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树蒸腾耗水集中在白天,在傍晚灌溉可降低水分对果树蒸腾作用的影响。水分过多可能抑制果树蒸腾作用,灌溉当天CK日茎流量值下降。短时间干旱能提升‘红富士’苹果树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条件下,‘红富士’苹果树单日茎流速率为“窄型”曲线,茎流开始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随着干旱时长的增加茎流速率谷值推迟,根系吸水活动减弱但时间延长;果树干旱胁迫时蒸腾耗水受天气影响小。果实膨大期‘红富士’苹果耐干旱时长约为50 d,此时光合作用非气孔因子占主导,50 cm深土壤体积含水率对‘红富士’苹果树适时灌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缺水条件下,茎流速率与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可见,不能一味地减少水分,灌溉方式可采用“少量多次”,选择傍晚或者早上灌溉。  相似文献   

2.
‘寒富’苹果树茎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果树蒸腾规律集中体现在其茎流特征上,研究东北地区‘寒富’苹果Malus pumila Mill(‘Hanfu)树蒸腾耗水规律,为制定适宜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热扩散式茎流计(TDP)于2017年5—10月连续监测‘寒富’苹果树幼果期至落叶期的茎流速率,用果园内自动气象站获取气象数据;分析‘寒富’苹果树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建立树干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寒富’苹果树单日茎流速率呈现昼高夜低的单峰“几”字型变化,夜间茎流速率变化稳定,零点到日出的时间段内茎流速率变化平缓且接近于0,日落后到次日零点的时间段内仍然保持较高的茎流速率水平。果树生长周期中,茎流启动时间和下降时间较集中,到达峰值的时间较分散。夜间茎流量占比为10月>9月>5月>6月>8月>7月,10月夜间茎流量占比达到33.69%,7月夜间茎流量占比仅为4.57%。瞬时尺度下环境因子与‘寒富’果树茎流相关性程度大小为:太阳辐射>大气温度>风速>水汽压差>相对湿度>30 cm土层温度;‘寒富’苹果树茎流速率和各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为:V=6.441+0.012Rn+1.874T–0.577Ts,5cm+1.915Ws–9.766VPD–0.362RH,方程的相关系数R 2为0.842。茎流与10 cm土层含水率在日尺度下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521,与其他土层含水率相关性不显著。 【结论】东北冷凉地区‘寒富’苹果树在6—9月蒸腾量较大,蒸腾受太阳辐射、风速等环境因子影响程度高,应注意在果实膨大期,尤其7、8月及时补充灌水,灌水时间宜避开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段,选在日出前或在日落后,以减少蒸发造成的水分损耗。  相似文献   

3.
探究在阿克苏干旱地区红富士苹果树的茎流特征和引起茎流变化的相关因子。采用Flow-32插针式茎流仪(TDP)于2019年6-10月,监测了红富士苹果树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的茎流特征。结果表明晴天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呈现典型的昼高夜低的“几”字型变化。生长季茎流速率最大值从高到低为:6月>7月>10月>8月>9月,最大达到37.51 cm·h-1。均值为6月>7月>9月>8月>10月。树干日均茎流速率与气温、相对湿度呈负相关(P<0.01),与气压、日较差、风速、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显著性(P>0.05)。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和各气象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为:V=-1.914Ta-0.393RH+73.537,相关系数R=\{0.339\}。因此果园应该注意在果实膨大期(6月)补充灌水,在早晨或下午进行灌水,避开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段,以避免水分蒸发带来的资源浪费。10月树体所需营养减少,生命活动减弱,在10月可减少灌溉量及灌水次数,以免增加管理成本和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干旱绿洲区苹果园蒸腾耗水规律及环境因子对果树生长的驱动机制,确定水分承载力,从而为科学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热扩散探针(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 TDP)茎流计对新疆阿克苏地区富士(长富2号)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树干茎流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茎流速率日变化在夏秋季主要呈双峰型曲线,在春季主要呈单峰型曲线。昼夜茎流差异显著,夜间茎流变化稳定,主要集中在日落后到次日00:30时间段内,夜间茎流量占比为9月5月8月7月6月,其中9月茎流量占比为10.28%,6月仅占1.06%。不同季节间茎流速率差异显著,夏季树干茎流启动早,停止晚,茎流速率大。瞬时尺度下树干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影响树干茎流速率瞬时尺度下的关键因子是太阳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日均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相关性不显著(P0.05),影响日尺度下树干茎流变化的关键因子是水汽压差、太阳辐射。综上所述,新疆阿克苏地区夏季7月果树受太阳辐射、水汽压差、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影响,果园蒸腾耗水量大,应及时补充灌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平欧杂种榛茎流速率的影响,分析树体茎流速率变化,为榛树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平欧杂种榛新榛1号(84-254)为材料,利用FLGS-TDP插针式茎流计连续监测平欧杂种榛的茎流速率,分析平欧杂种榛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平欧杂种榛在不同月份相同天气和相同月份不同天气下,茎流速率均呈倒“U”型变化曲线。在不同天气下各月的茎流速率均表现为晴天>多云>阴天,5月茎流速率变化幅度最小。5月晴天和阴天天气下,影响茎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大气温度,而多云天气下为太阳辐射,6、7和8月影响茎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大气温度。【结论】晴天茎流速率大于阴天和多云天,7月茎流速率变化幅度最大。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影响平欧杂种榛茎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
气象因子对红富士苹果树干茎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扩散茎流测定系统(TDP)连续监测苹果树在生长季的茎流速率,同步观测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选择晴天、阴天两种典型天气分析鲁西南地区苹果树干茎流速率的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在晴天条件下呈现单峰曲线,阴天条件下呈现多峰曲线.不同天气条件下,苹果树干茎流速率日变化波动曲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各异,但太阳辐射始终是茎流速率变化的主导因子.晴天茎流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为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阴天依次为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蒸腾量日际变化或季节变化特征为4月份逐渐升高、5~6月份达到高峰值、7月份后逐渐降低、10月份达到第二次高峰、11月初迅速降低.主要生长期蒸腾量为708.93 mm,其中,主要需水期(5~7月份、10月份)的蒸腾量为423.41mm,占主要生长季的59.72%.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下枣树茎流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枣树水分利用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是利用热扩散式茎流仪、HOBO小气候仪分别对枣树茎流速率和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对枣树茎流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不同天气条件下,枣树茎流速率峰值、日均茎流速率和日累计茎流量均呈现出晴>阴>雨的规律。晴天与雨天条件下,太阳辐射是影响茎流速率的主导因子;阴天条件下,空气温度是影响茎流速率的主导因子。结论表明枣树茎流速率与各环境因子显著相关,枣树耗水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晴天、阴天、雨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温室黄瓜茎流的影响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应关系,试验设置3组营养液浓度梯度,采用Dynamax公司开发的包裹式茎流传感器在黄瓜开花坐果期对黄瓜茎流速率进行了连续监测,结合黄瓜茎流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分析了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黄瓜茎流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及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黄瓜茎流与太阳辐射强度呈现正相关,太阳辐射增强,茎流速率增大;反之,茎流速率减弱。标准营养配方灌溉条件下的黄瓜茎流速率在3组试验植株中是最大的,欠营养配方和过营养配方灌溉方式对黄瓜植株的茎流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修剪是红富士苹果生产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红富士苹果萌芽率较高,成枝力较强,树冠扩展快,对红富士苹果树幼树进行合理的修剪可以改善树体光照条件、调节养分分配、促进枝芽生长、培养合理树型、创造花芽形成的条件,使果树提早结果、达到高产、稳产及优质。本文探讨了红富士苹果幼树修剪技术,对红富士苹果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拉枝是红富士苹果树在整形修剪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这项技术贯穿于果树生长的全过程。因此,正确运用这一技术,对红富士苹果的管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苹果树盘内埋罐节水渗灌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无灌溉条件生长在丘陵地上的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探讨了树盘内埋罐节水渗灌的生理生产效应,结果表明:树盘埋罐渗灌明显增加了新梢长度、短枝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和蒸腾速率,提高了树体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的单果重、糖/酸比,降低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含酸量。如果埋罐结合施肥。所测定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单独埋罐处理,果实品质也得到了改善。另外,各种处理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和果实某些矿质元素的含量,降低了果实的N/Ca比。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阿克苏地区苹果树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滴灌单次灌水量99.0、148.5、198 m3·hm-2,分别标记为W1、W2、W3)茎流变化规律和气象因子对其的影响,以红肉苹果树(红色之爱119/06)为试验材料,2020年6—9月通过TDP插针式茎流仪连续观测苹果树茎流速率,用HOBO小型气象站自动获取气象数据.结果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个不同矮化中间砧对‘沂水红’富士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推广中国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矮化砧木提供依据。【方法】以5年生的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沂水红’富士/M26、SH6、青砧2号、辽砧2号、M9T337/平邑甜茶)为试材,连续3年对不同砧穗组合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生长期叶片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从嫁接复合体主干生长一致性看,辽砧2号与基砧和接穗的亲合性最好;在新梢生长动态上,不同砧穗组合虽相似,但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在枝类组成上,M9T337树体短枝比例最高(65.2%),长枝比例最小(11.1%);在单株平均产量上,M26较高;各组合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大。生长期,辽砧2号、青砧2号和SH6上的叶片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辽砧2号叶片铁含量在整个生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生长后期,M9T337钙含量略高。【结论】SH6、青砧2号和辽砧2号作为中间砧嫁接‘沂水红’富士具有亲合性好,树体小,枝类组成合理,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3年生盆栽不同砧木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研究了土壤水分对树体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苹果新梢生长速率、2次生长的发生和生长时间起到了调控作用。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5)%、(60±5)%处理下,3种砧木苹果幼树新梢均有2次生长,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多2次生长提早。3种砧木苹果幼树的新梢生长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显著降低,其中JM7砧木苹果幼树的降幅最小。不同处理下3种砧木苹果幼树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下降,而SH40砧木苹果幼树叶绿素含量升幅在春梢停长期与秋梢生长期显著高于其他砧木苹果幼树。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3种砧木苹果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砧木苹果幼树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不同。JM7砧木苹果幼树在不同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净光合速率降幅较小,而蒸腾速率降幅较大,所以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升幅最大。本试验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5)%处理下,树体可以正常生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不同气候条件下,亚硫酸氢盐对红富士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果实生长量的影响,以10~11年生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分别在高温、多日照干旱年份和低温、寡日照多雨年份进行外源喷施5 mmol·L-1的 NaHSO3和KHSO3溶液的试验,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显示,无论是高温、多日照干旱年份还是低温、寡日照多雨年份,两种亚硫酸氢盐处理组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果实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且KHSO3的作用效果优于NaHSO3;相同处理组间,低温、寡日照多雨年份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高温、多日照干旱年份,而果实生长量却明显比干旱、高温、多日照年份低。  相似文献   

16.
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通过2a的试验,研究出红富士苹果的套袋栽培技术:增施磷钾肥、控制枝量、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花后40~50d)套双层袋、采收前1个月去外袋、4~7d后去内袋、去袋时间以袋内温度升至最高时为宜。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皮细腻、光洁指数高、底色淡黄、全红果比率高、着色鲜艳、农药残留量低、外观品质好,病虫果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红富士”改形后冠层微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红富士”改形后冠层微生态环境与果实发育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红富士”隗形后冠层微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高干开心形冠层光照强度、昼温、昼夜温差、CO2浓度显著高于纺锤形;改形后果实的单果重也显著提高。[结论]改形后“红富士”微生态环境较好,果实发育也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NaHSO3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产量和外观质量的影响,以7年生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进行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NaHSO3的各处理单果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果实产量、果形指数、着色面积和硬度均有所增加。其中,喷施10 mmol/L NaHSO3对于改善套袋红富士苹果的外观质量、提高果实产量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以23年生红富士为试材,于2011年8月25日、9月10日和9月25日在新泰龙廷镇土门村果园分别进行了修剪,修剪量大约控制在营养枝的25%~30%。结果发现:8月25日修剪的果树,单果重比对照低10%左右,但果实着色指数提高了20%左右;9月10日进行修剪的果树,果实着色指数提高了18%左右,单果重、果形指数、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略有提高,但差异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9月25日修剪的果树,单果重、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与对照相比几乎没有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红富士进行秋剪的最佳时间是9月10日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