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氮钾追肥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氮钾追肥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性状的影响。[方法]在施纯氮120 kg/hm2,N∶P2O5∶K2O为1∶1∶2的同等施氮水平下,采用追肥量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追施KNO3150(CK)kg/hm2和氮钾追肥120、225、300 kg/hm2共4个处理,研究氮钾追肥施用量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品质影响。[结果]各处理的大田生育期基本相同,施氮钾追肥300 kg/hm2的农艺性状表现最优;施KNO3追肥150 kg/hm2的在产量、产值、均价方面均表现最好,施氮钾追肥225 kg/hm2的处理内在化学成分更适宜和协调,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结论]氮钾追肥以225 kg/hm2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在等氮条件下不同氮磷钾比例配施对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物学性状、经济学性状以及内在质量的影响,于2016年在腾冲市界头镇,以K326为研究材料,设氮、磷、钾比例为0∶0∶0(不施肥作空白对照)、1∶1∶1(常规施肥)、1.0∶1.0∶1.5、1.0∶1.0∶2.5、1.0∶1.5∶2.5共5个处理,研究了等氮条件下不同氮、磷、钾比例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氮、磷、钾肥的比例均能增加烤烟的产量、产值以及提高烤烟的内在质量,但合适的氮磷钾配比,能使烟叶外观质量、产量、产值、内在化学成分达到最优。通过试验得出最佳施肥方案为N∶P_2O_5∶K_2O=1.0∶1.0∶2.5,在此比例下,各农艺性状达最佳,产量达到2 175 kg/hm~2,产值为67 745.7元/hm~2,均价为31.15元/hm~2,上等烟比例达到81.33%,具体施肥量为氮肥120 kg/hm~2、磷肥120 kg/hm~2、钾肥300 kg/hm~2,为试验烟区合理施用肥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滴灌条件下水肥一体化管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设置对比试验,对红花大金元(HD)和K326(K)品种设定3月22日(T1)、4月17日(T2)2个移栽期,每个品种分别设置5个不同施肥量处理,分别为P0(施肥量HD 180 kg/hm~2、K 360 kg/hm~2,运筹方式为100%追施,N∶P_2O_5∶K_2O=1∶1∶2),P1、P2、P3(施肥量分别为HD 120、180、240 kg/hm~2,K 240、360、480 kg/hm~2,运筹方式为30%基施+70%追施,N∶P_2O_5∶K_2O=1∶1∶2)和CK(当地烟民常规施肥,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T2移栽期HD和K施肥量分别为180 kg/hm~2(HDP0)和360 kg/hm~2(KP0),N∶P_2O_5∶K_2O=1∶1∶2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烤烟的株高、有效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增加产值。在田间验证试验中,水肥一体化管理的烤烟田比对照田肥料施用量减少20%,产量增加1 090.9 kg/hm~2,产值增加30 051.4元/hm~2。  相似文献   

4.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配比田间试验,建立烤烟施用氮、磷、钾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2858,P2O5=-0.0710,K2O=0.0906,此时的产量为3080.14 kg/hm2。产值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9552,P2O5=-0.0149,K2O=0.3683,此时的产值为39513.59元/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P2O5=-0.0248,K2O=0.2840,此时烤烟的产量为2956.48 kg/hm2,产值为38174.43元/hm2,施肥利润为36710.92元/hm2。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的施肥组合范围为N64.28 kg/hm2、P2O5144.3148.95 kg/hm2、K2O 235.2148.95 kg/hm2、K2O 235.2266.4 kg/hm2,即N∶P2O5∶K2O=1∶(2.2266.4 kg/hm2,即N∶P2O5∶K2O=1∶(2.22.3)∶(3.62.3)∶(3.64.1)。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对湘烟5号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湖南省桂阳县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新品种湘烟5号生育期及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原烟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叶长势越强,产量越高,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质量有所下降,以施用165 kg/hm~2纯氮(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0∶1.0∶2.7)的效果最佳,产量、产值较高,原烟外观质量好。湘烟5号的综合表现与对照品种云烟87相当,且整体水平比对照品种K326稍好,烤烟品质优,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配比对云烟100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配比田间试验,建立烤烟施用氮、磷、钾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2858,P2O5=-0.0710,K2O=0.0906,此时的产量为3080.14 kg/hm2。产值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9552,P2O5=-0.0149,K2O=0.3683,此时的产值为39513.59元/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P2O5=-0.0248,K2O=0.2840,此时烤烟的产量为2956.48 kg/hm2,产值为38174.43元/hm2,施肥利润为36710.92元/hm2。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的施肥组合范围为N64.28 kg/hm2、P2O5144.3~148.95 kg/hm2、K2O 235.2~266.4 kg/hm2,即N∶P2O5∶K2O=1∶(2.2~2.3)∶(3.6~4.1)。  相似文献   

7.
有机氮源对烤烟生理指标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施氮量为4.0~6.2 kg/667m2及氮源为有机肥(优质腐熟油菜饼肥)和无机肥(烤烟专用复合肥,N∶P2O5∶K2O=10∶10∶2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氮源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产质量均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低氮(4.0 kg/667m2)不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形成。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对烟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施纯氮5.2 kg/667m2(4.2 kg/667m2无机氮肥+1.0 kg/667m2有机氮肥)能够获得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施氮量对赣南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明确烟区适宜的施氮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设置了5个不同梯度(120.0、127.5、135.0、142.5、150.0 kg/hm2)的氮肥施用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赣南烟区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的茎围、有效叶数、产量、均价、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增加,当施纯氮量超过142.5 kg/hm2,烟叶产质量降低。在施氮量142.5 kg/hm2时,烟株长势、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最高、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建立云南曲靖烤烟增产增效和环境友好的养分管理模式。【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在常规施肥量(全部基施)的基础上扣减氮磷钾肥用量(10%、20%、30%、100%)及氮肥基追比(基肥∶追肥为70%∶30%和30%∶70%)对烤烟产质量及氮磷钾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减施氮磷钾肥10%~20%+氮肥基追比70%∶30%能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烟叶等级结构、产量、产值及氮磷钾养分利用率,使中部和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氧化钾含量升高,降低烟叶总氮、烟碱含量,对烟叶水溶性氯含量无影响,使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在氮磷钾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高追氮比例降低了烤烟的产量及养分利用。【结论】在氮磷钾常规施肥的情况下,减施氮磷钾肥10%且低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烟叶产值、烟叶品质及肥料利用率。最佳养分管理模式罗平点为施纯N 63 kg/hm~2、P_2O_5 126 kg/hm~2、K_2O 189 kg/hm~2;沾益点为施纯N 94.5 kg/hm~2、P_2O_5 189 kg/hm~2、K_2O 283.5 kg/hm~2,氮肥基追比均为70%∶30%。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氮用量为150 kg/hm~2时,烟叶产量适中,可达2 032.5kg/hm~2;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是5个不同施氮量处理中最高的,分别为56 097.0元/hm~2、27.6元/kg、93.3%。由此表明,在衡阳烟区,烤烟施纯氮150 kg/hm~2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用无氮培养基从土壤中选出2株菌种,然后对菌种进行分离、鉴定以及对解钾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不同地区及生物肥料样品进行稀释倒皿后,只有少数样品中分离到解钾菌株。该菌通过革兰氏染色实验、过氧化氢酶实验、硝酸盐还原实验、淀粉水解实验和V.P.实验等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该菌解钾效果随时间的延长菌浓度逐渐增加,但pH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缺钾红黄泥和紫潮泥稻田土壤上进行了施钾对钾肥效应及土壤钾素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均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钾土壤〉中度缺钾土壤、晚稻〉早稻、紫潮泥〉红黄泥:水稻的吸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钾素亏缺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除紫潮泥高量钾处理(施K2O 187.5kg/hm^2)钾素有盈余外,其它处理钾素平衡均为负平衡;在中度缺钾的红黄泥和紫潮泥及严重缺钾的红黄泥上,早稻NPK0(0.0)和NPK1(112.5)2处理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下降,NPK2(150.0)和NPK3(187.5)2处理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有所增加,晚稻收获后4个处理的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均下降:早、晚稻4个处理的缓效钾含量均比试验前低,且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的量减少,连续4季施钾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比试验前低,连续4季施钾虽可缓解缓效钾下降程度,但没有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为提高缺钾稻田土壤钾素肥力,发挥钾肥的最大增产效应,在稻一稻复种制中,应采取“早稻轻.晚稻重”的施钾分配原则,且应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3台仪器对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测定结果,分析显示3台仪器对土壤速效钾的检测结果相对相差都小于5%,符合土壤速效钾测定的精密度要求;但是FP6410火焰光度计测定的缓效钾结果显著高于6400A火焰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种仪器的测定结果,无法达到土壤缓效钾测定的精密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氮、钾肥类型对烟草产量及吸钾量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品种及其用量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产量、植株含钾量及吸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肥与KNO3配施能显著提高烟草产量及含钾量,促进钾的吸收。在不考虑营养元素平衡的情况下,过多增施钾肥对提高产量及含钾量的作用不大;烟草需钾量是随着其它营养改善而有所提高。烟草的吸钾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208),说明高的土壤钾素肥力可能对生产高质量烟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反射仪—K 试纸法(K ts-fl)、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烟株叶脉汁液中的K 含量的三种方法,确定反射仪—K 试纸法测定烟株钾含量的可行性及其最佳测定范围;在烤烟不同生育期,应用反射仪—K 试纸法对烟株叶片不同部位含K 水平的测定,确定其最佳测定时期及部位。研究结果表明,反射仪—K 试纸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应用反射仪—K 试纸法进行烟株钾素快速诊断可行,且具有时间短,简单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反射仪测定K 的稳定线性范围是0.30~0.9g/L;在不同时期对烟株不同部位测定研究表明,最佳诊断部位为烟株第二平展叶叶脉基部2cm段。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钾对紫色土稻麦产量及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研究了水稻-小麦轮作中,长期施用钾肥对紫色土钾素含量变化及钾肥产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钾明显提高稻麦产量,维持紫色土有效钾的平衡;长期秸秆还田并配施化学钾肥是维持紫色土钾库平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N·K营养与N·K平衡对烤烟野火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南中部地区烤烟中部叶片旺长后期(移栽后70~75 d)N、K营养及N、K平衡对田间烤烟野火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N含量高时(N>4%),病害发生严重,但发病严重程度取决于K的含量,K素过高和过低都增加了烤烟的感病率;K含量过低(K<2%),会降低烤烟的抗病性;烟叶N/K比失调,会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使烤烟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及蛋白分析软件等,寻找ETEC K88、K99菌毛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DNAStar Protean蛋白分析软件及网络共享软件对ETEC K88、K99菌毛蛋白抗原性相关的参数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设计ETEC K88、K99菌毛蛋白的抗原表位多肽;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将合成的抗原表位多肽免疫小鼠,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产生的抗体,并对免疫小鼠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多肽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抗体产生,攻毒试验表明合成肽对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成功预测了抗原表位,合成的表位多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重组脂蛋白体中K^ 运输蛋白对K^ 的转运特征。当外界pH值为7.5时,ATPase和K^ 转运的相对活力最高。加入10μmol/L钒酸钠,抑制50% ATPase活力和K^ 转运,表明对钒酸钠敏感;同时,由该运输蛋白参与的K^ 跨膜运输受外界ATP和K^ 浓度影响,其Km值分别为60μmol/L和14μmol/L,表明专一性亲和ATP和K^ ,与膜两侧电势梯度无关。  相似文献   

20.
在土壤钾素含量中等偏下的宝坻区和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研究了钾肥对27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及钾素的吸收特性、利用率。在宝坻区施用钾肥可使蔬菜平均产量增加9.4 t/hm2,增产率21.8%,增收5 055.5元/hm2;在第六埠村施钾平均产量增加7.2 t/hm2,增产率19.2%,增收8 692元/hm2。叶菜类钾素吸收量较低,吸收趋势是叶菜类〈果菜类〈根菜类〈根茎类。蔬菜钾肥平均利用率26.93%,果菜类30.18%>瓜菜类28.81%>根茎类25.83%>叶菜类22.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