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盛蕾期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盛蕾期防治杂草的草甘膦适宜施药质量浓度,以抗草甘膦棉花KC07-58和非抗棉花o2c07-68为材料,在盛蕾期对全株喷施不同质量浓度(1、2、4、8、10 g/L)的草甘膦。结果表明,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草甘膦15d后,1、2g/L质量浓度下,抗性材料均恢复正常,而非抗材料均出现多头,质量浓度再增加对两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0g/L质量浓度下,非抗材料死亡率100%,抗性材料死亡率显著高于1、2、4、8g/L处理。各处理间,抗性材料总成铃数差异不显著,吐絮率差异亦不显著(除1g/L与8g/L之间差异极显著外)。抗草甘膦棉花材料KC07-58盛蕾期喷施草甘膦的安全浓度≤4g/L。  相似文献   

2.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它通过竞争性抑制莽草酸途径中的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合酶)干扰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发挥毒性作用。虽然获得抗草甘膦棉花的途径有多种,但当前用于生产的抗草甘膦棉花主要是以CP4-EPSPS基因转化棉花获得的。草甘膦对转CP4-EPSPS棉花的营养生长没有不利影响,但4叶期后喷施草甘膦会显著降低花粉粒的活性,抑制散粉、授粉和结实,导致转CP4-EPSPS棉花对草甘膦抗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时空变化。草甘膦对抗草甘膦棉花(雄性)生殖器官的抑制效应一方面源于草甘膦在生殖器官内的大量积累,另一方面在于CP4-EPSPS基因在(雄性)生殖器官的低效表达。促进CP4-EPSPS基因在全株高效表达是提高棉花对草甘膦抗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草甘膦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耐受400 mmol/L草甘膦的菌株S1536,该菌株在草甘膦浓度为100~400 mmol/L之间生长迅速,最适pH为6.0,最适生长温度为30℃,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以S1536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通用引物进行扩增、测序获得其16S rDNA序列,在GenBank登录号为MG519831,在NCBI中经BLAST比对与泛菌属(Pantoea sp.)同源性达到99%。用ClustalW对S1536与泛菌属各个种模式菌的 16S rDNA进行多重序列对比,该菌株与Pantoea rodasii同源性最为接近,达到99.2%,故将菌株S1536命名为Pantoea rodasii S1536。该菌株具有较高草甘膦抗性,对温度和pH适应性强,是优良的耐草甘膦菌株,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注释,获得抗除草剂基因aroA序列,为下一步明确基因功能,挖掘Pantoea rodasii S1536高抗草甘膦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据堪萨斯州的研究和推广网站报道,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杂草是如何对常用除草剂草甘膦产生抗性的,这一发现可能在农业和许多其他行业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该项研究在3月12日月美国科学院会议录(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出版的一篇论文中有详细介绍。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兼堪萨斯州的杂草科学家Mithila Jugulam说道:"不仅在堪萨斯和美国,甚至在世界  相似文献   

5.
在田间种植大豆过程中,杂草对其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培育抗除草剂大豆新品种至关重要。在大豆中成功克隆了莽草酸途径关键酶基因GmEPSPS1,并分析了其进化关系及蛋白结构。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在大豆不同组织中,GmEPSPS1基因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并且大豆幼苗在草甘膦胁迫处理下,GmEPSPS1基因的表达呈现应激性升高,在植物体损伤后又表达下降。在大豆发状根中过表达GmEPSPS1基因发现,在草甘膦胁迫处理下,可导致发状根中莽草酸积累程度降低,且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说明过表达GmEPSPS1基因可削弱草甘膦导致的杀伤作用,提高植物对草甘膦的耐受性。这为培育抗除草剂大豆新品系提供了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草甘膦盐原药创新及制剂发展是近年热点,是企业顺应不同地域、不同使用场合以及不同消费习惯而形成的对草甘膦除草剂的差异化的需求而开发推广的新方向。为保护环境,国内对草甘膦除草剂登记政策的调整,也推动了新盐型的发展和应用。对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的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纽发姆公司近期宣布旗下非选择性除草剂Cheetah Pro获美国印第安纳州、缅因州、罗德岛州、夏威夷州等42个州批准使用。Cheetah Pro可快速防除禾本科杂草、莎草和阔叶杂草,具苗后作用方式,对防治难度较大的杂草和草甘膦及其他除草剂抗性杂草有效。该产品作用方式新颖,能迅速控制观赏作物、灌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确定抗草甘膦野生大豆抗性产生的生理机制,为抗草甘膦大豆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田间试验对67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草甘膦抗性筛选;并以抗性材料ZYD0685和敏感材料ZYD0790进行生理指标研究。[结果]在草甘膦有效剂量为1.23 kg/hm2条件下,不同野生大豆对草甘膦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ZYD0685和ZYD2405的存活率最高,分别为87%和83%;7份材料的存活率为2.7%~38%;58份材料死亡。在草甘膦不同剂量处理下,抗性材料ZYD0685叶绿素和莽草酸含量没有明显变化,GSTs活性明显增加;而敏感材料ZYD0790莽草酸含量明显升高,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GSTs活性变化幅度较小。[结论]降低莽草酸积累量较少是野生大豆抗草甘膦的主要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9.
国内抗草甘膦转基因棉花及相关抗性基因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详细概述了国内对抗草甘膦基因的发掘、棉花育种中抗草甘膦基因的利用以及研究方法等。我国抗草甘膦的品种培育与专利申请等发展趋势较快,在不同科研单位的合作背景下,积极开展了有关抗草甘膦棉花等作物方面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利用方面,有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转基因作物在生物安全性、商业化竞争方面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大豆杂交高代品系草甘膦抗性进行检测,并从中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草甘膦大豆新品系。[方法]以普通大豆晋大73为母本,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1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方法,早代以农艺性状为标记进行选择,F7代对34个后代品系进行蛋白脂肪含量测定和大田草甘膦抗性测定,并以大豆凝集素基因(lectin)为内置标准,对大豆外源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抗草甘膦基因(CP4-EPSPS)进行PCR检测。[结果]27个品系对草甘膦具有完全抗性,且均检测到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CP4-EPSPS基因;5个品系未检测到CP4-EPSPS基因,田间测定也均为完全不抗;另有2个品系PCR检测结果一致,但田间抗性测定1个为完全抗性、1个为完全不抗。[结论]田间测定结果与PCR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率达到了94.1%。筛选出27个具备抗草甘膦特性的新品系,其中4个品质优良,表现为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11.
12.
抗性淀粉的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抗性淀粉的特性、分类、制备及功能特性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抗性淀粉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业上的应用及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在促进人类健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2个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以及10个非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种为材料,进行了室内发芽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含草甘膦溶液的沙床,对棉种的萌发无显著影响;置床8天时所有非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的试验品种均发芽不成苗且无侧根,偶有成苗也是矮小无侧根的畸形苗,且所有萌发的棉种均有明显不规则干枯凹陷的药害症状;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的试验品系均无药害症状,证明利用室内发芽试验鉴定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抗性的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烟草质体中应用来源于玉米的复合型顺式表达元件驱动来源于Isoptericolavariabilis的新型耐草甘膦EPSPS基因AroAI.va?的表达,使其在叶片及非绿色组织中同时高效表达.对获得的同质化质体转化植株进行转录及蛋白水平分子检测,结果表明:AroAI.va?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叶片及根部组织中均得到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实验室自主培育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SHZD32-01为材料,以非转基因受体中豆32和适合当地栽培的皖豆31为对照,通过田间喷施不同剂量草甘膦,比较转基因大豆和受体大豆成活率及株高的差异;此外,在常规栽培条件下,比较不同时期的转基因大豆SHZD32-01、受体大豆和皖豆31的株高、复叶数、相对覆盖度的差异及成熟期(R8)后繁育系数和落粒率的差异,研究转基因大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生存竞争能力。结果表明,SHZD32-01在喷施1.230~4.920kg/hm2草甘膦条件下生长不受抑制;栽培地条件下,不同时期的3个大豆品种的上述调查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因此,SHZD32-01对草甘膦抗性较好,无栽培地生存竞争优势,不具有杂草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草甘膦是世界上用途最广的除草剂之一,磷是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培育抗草甘膦兼具高效磷素吸收利用的复合性状对玉米生产有重要意义.【方法】构建由Ubiquitin1启动子驱动的两种叶绿体转运肽/CP4 EPSPs融合基因,和根特异性启动子GLU1P驱动的植酸酶基因phyA2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玉米茎尖进行转化.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实时定量PCR(RT-qPCR)分析、不同浓度草甘膦检测以及丙酮-磷钼酸铵法测定.【结果】获得9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发现不同转运肽对EPSPs基因的表达量影响不同,且对草甘膦的抗性也不同;转基因植株植酸酶活性比野生型植株平均提高18.7倍.【结论】本研究为获得具有草甘膦抗性和磷素高效吸收利用复合性状的转基因玉米优良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草甘膦是一种具有内吸传导、杀草谱广、毒性低等特性的新型化学除草剂,对根除茶园常见杂草有特效。用草甘膦防除茶园杂草的最佳浓度因杂草种类不同而异,以一、二年生杂草为主的茶园用0.10%的浓度为宜,以多年生杂草为主的茶园用0.15%的浓度较好。用液量以杂草充分湿润为度。全年喷药一次或二次即可,若喷一次,宜在五月下旬进行;若秋季草害较重,则在八月下旬复喷一次。使用该方法除草,全年只需耗药费4.80元~6.40/亩,除草效果优于全年人工除草三次者,节省除草工7~9个/亩,增产5~7%,对保持茶园生态平衡,提高茶叶品质均有益。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抗草甘膦种质系的抗性基因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棉花生产与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3].虫害和草害是制约棉花生产的两大重要因素,防治虫害和杂草的用工投入巨大.因此,培育抗虫、抗除草剂的棉花新品种对进一步简化棉花栽培体系,降低植棉投入,增加棉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薤白鳞茎基部组织为外植体,运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不同植物外源生长物质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2,4-D(x1),NAA(x2)和6-BA(x3)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4-D起决定作用,愈伤组织诱导率与三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3.727 3.482 x1-2.195 x2 2.322 x3 2.706 x12 1.344 x22-1.272 x32-7.438 x1 x2-11.962 x1 x3-1.187 x2 x3.经计算机模拟推测,薤白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2,4-D(2.212~2.317)mg/L NAA(0.842~1.002)mg/L 6-BA(0.979~1.045)mg/L.以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草甘膦,对薤白愈伤组织草甘膦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薤白愈伤组织对草甘膦的最大抗性浓度为0.096 mmol/L,为对照烟草的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5-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合酶(CP4-EPSPs)蛋白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检测方法,采用在金片表面修饰抗原所对应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利用QCM技术,对CP4-EPSPs蛋白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达到500ng·mL-1,特异性好,重复性高,检测转基因玉米含量检出限为0.1%。该方法不足之处在于检测仪器不方便携带,在未来研究中考虑研发便携式QCM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