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山毛峰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黄山毛峰的品质特征及其优异品质的形成原因,并对黄山毛峰的品质现状做了认真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其品质下降的根本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提高和改善其品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提高黄山毛峰品质 再塑黄山毛峰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三良 《茶业通报》2007,29(4):187-187
黄山毛峰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已被原产地域保护,产区涵盖黄山市产茶乡镇,黄山毛峰与太平猴魁是黄山市名茶的代表。作为黄山著名特产和优势产品,当地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对黄山毛峰进行产业化经营,涌现了一批知名黄山毛峰生产企业和品牌,如“汪满田”、“漕溪”等。黄山毛峰以其优异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3.
论正宗产地黄山毛峰的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义  方俊 《茶业通报》1994,16(3):30-32
论正宗产地黄山毛峰的品质蒋文义,方俊(黄山市徽州区茶叶办)黄山毛峰,茶之珍品,蜚声全国.闻名世界。可是近年来受茶叶市场出现追求短期经济效应的影响,产区广而不断仿效采制,产量多而品质优劣不分.导致市场产品声誉已日趋下降。究其原因:生产上不论生态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4.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山毛峰茶的术语和定义、原产地域范围、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黄山毛峰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l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实现实时监测黄山毛峰的储存期和陈化度。采用PEN3电子鼻检测6种黄山毛峰在4℃、室温、35温度条件下储存一定时间后茶汤气味指纹的变化数值。结合传统的感官审评,通过典则判别分析和Bayes判别模型来探究电子鼻气味指纹与毛峰储存期和陈化度的相关性。通过电子鼻可以有效的测定储存期茶叶香气的变化,实现较好的区分。分别建立三个温度下毛峰储存期和陈化度的Bayes判别模型,用舒城毛峰、霍山黄芽、炒青和六安瓜片4种绿茶来验证模型,结果显示储存期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5.94%、95.31%和92.19%;陈化度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1.78%、81.82%和89.61%。因此利用电子鼻可能实现毛峰早期储存时间和陈化度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6.
7.
翠柏茶是溧阳市创制的地方名茶 ,其品质特征是形似翠柏、色翠显毫、清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亮、叶底嫩绿、匀净成朵。几年来多次被评为省级以上名特优茶奖 ,深受消费者喜爱。 1 998年翠柏茶机械加工技术推广列入江苏省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如何保持翠柏茶品质和独特风格、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是推广翠柏茶机械加工项目的主要目的 ,为此 ,我们对翠柏茶机械化加工的品质、工效、成本进行了比较试验。1 试验设计1 .1 试验原料、设备 鲜叶原料 :一芽一叶初展。机械设备 :63型电炒锅、6CST -3 0D杀青机、6CSZ -60D振动理条…  相似文献   

8.
程中华 《茶业通报》2003,25(1):37-37
天柱剑毫系特种绿茶,产于安徽省潜山县,1985年被评为部级名茶,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9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名茶”称号,天柱剑毫以其“扁、平、挺、直、白毫显露”的精美外形和“滋味醇厚回甜,花香清雅持久,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匀整嫩鲜”的独特内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几年来,天柱剑毫产区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成本高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和难以标准化等问题。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需要,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一…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名茶研制开发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名茶品质的形成与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采制技术密切相关。优质鲜叶原料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基础 ,精湛的制茶技术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关键。本文以“天山真香”等名茶为例 ,就制茶技术与形成名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1 制茶技术与名茶外形各种名茶都有其独特美观的外形。如天山真香茶外形挺直略扁 ,旌德魁针茶紧秀似针 ,旌德亳芽茶扁平似雀舌等 ,虽然外形各不相同 ,但都有共同的品质要求 ,即外形要求“三个一致” :形状一致、大小一致、色泽一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1 采摘优质的鲜…  相似文献   

10.
滇红毛锋茶是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茶技站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云抗10号鲜叶为原料开发生产的机制名优功夫红茶,1995年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铜奖,2002年获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文章介绍了机制加工滇红毛锋茶的技术,旨在进一步提高滇红毛锋茶的加工水平,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12.
张婷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22,(4):187-192
黄山毛峰制作技艺在小农经济下演化生成,历经战争时期的无标准化发展,在建国后的统购统销政策中分化产区、工艺,使茶叶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质特征。但随着茶叶市场的开放、黄山毛峰产区扩大、生产引入机械促进产业的增效,黄山毛峰传统制作工艺逐渐被漠视,非遗技艺成为了“展览品”,失去了技艺的原真性。本文在整体性保护视角下,围绕黄山毛峰产区、生产组织加工模式、非遗项目评定与非遗传承人制度评定方式等方面,全面性探寻黄山毛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方式。从制度上说,非遗项目评定首先应以第三方组织开展申报,增强本产区茶农认同感,团结一致发展产业;对于非遗传承人评定,应摒弃依靠历史、文本的模式,回归技艺水平的高低;对于茶类非遗项目的评定,也应结合茶类国标,制定出非遗茶叶的评判标准。从产区角度来说,也应及时建立茶树群体种资源与古茶树资源保护区,结合自然环境、茶树资源分布、传统技艺留存区三个方面进行分级保护,划分核心区。  相似文献   

13.
徐卫兵 《茶业通报》2001,23(4):33-33
岳西县位于皖西南大别山腹地。境内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县内 42 70hm2 茶园大多分布于丛山峻岭 ,深山密林之中。产茶区植被覆盖好 ,云雾多 ,漫射光丰富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昼夜温差大。各项自然条件都十分适合茶树生长发育 ,因而所产茶叶内含物质丰富 ,品质十分优异 ,而且深山区茶树病虫为害少 ,无农药污染 ,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岳西翠兰始制于 1 983年 ,1 985年参加在南京市举行的全国茶展评定会 ,被评定为全国十一种新名茶之一 ,1 986年被评为农业部部优产品 ,1 991年荣获全国星火计划银奖。岳西翠兰是清明至谷雨…  相似文献   

14.
15.
红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均以鲜食、干食为主,在深加工方面几乎是空白,仅有少量的枣酒和枣汁生产。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用鲜枣加工成蜜饯、蜜枣。由于其含糖量高(经过浸糖),成为高糖食品,从营养、安全等方面均不适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因此研究开发红枣的深加工技术已迫在眉睫。由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研究开发的酥脆枣加工技术及装备为红枣的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鲜枣采摘以后在常温下,2天后所含糖分开始还原,7天后开始溃烂。无核酥脆枣加工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上述不利因素,生产出的无核酥脆枣可以长…  相似文献   

16.
机制名茶目的在于扩大名茶生产,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1995年,潢川蚕茶场成功研制出机制名茶一银湖碧莲”,被第四届一中国信阳茶叶节”认定为地区级名茶。一、“银湖碧莲”产地及品质特点该茶产于古光洲境内演川县邬桥水库中心岛屿,四面环水,烟波浩淼,小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且桑茶相间、茶芽既增香又持嫩。其品质特点:芽叶相连,条直、芽壮、白毫显露、自然舒展;色泽鲜绿,叶底嫩绿,汤色明亮,滋味鲜爽,雨前精品于杯中亭亭玉立、形似莲花、故名“银湖碧莲”。二、机制工艺技术规程(一)…  相似文献   

17.
长期来,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进行着各类茶叶机械的代销工作,现已具备包括茶机维修、质量反馈、改进建议和集成创新的售后服务团队。面对当前贵州茶园种植极速发展的大好形势,通过对实践工作的总结,特提出如下观点,以期为贵州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尽到一丝微薄之意。  相似文献   

18.
二祖禅茶是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根据史料的记载和冷县的茶叶资源,于2004年恢复开发的优质茶。太湖县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公元561年,中国禅宗始祖慧可,卓锡太湖狮子山,史载:慧可大师采山中青茶,亲制之,茶禅一味,清心明目,故禅语录云:“吃茶去”。后山人仿学,历传1400余a。原“活佛”赵朴初饮后,欣然命笔“阅世但当开口笑,举杯相劝太湖茶”。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诚大师亲笔为二祖禅茶题名。二祖禅茶采制考究,全部产于深山区无公害茶园,鲜叶经摊凉一杀青一做形一干燥精制而成,具有外形紧结卷曲,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高长,滋味浓醇鲜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火青机制工艺技术和经济效果及市场前景进行了综述,认为火青机制发展前景广阔;提出在宣城市发展火青茶的设想;并通过试点进行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茶黄素组份分离以及与制茶技术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芳 《茶业通报》1991,13(2):8-11
茶黄素是红茶主要氧化产物之一。它的含量高低可以作为红茶品质好坏的指标。随着茶黄素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对它的组份进行研究。Lea和Crispin采用了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茶黄三个主要组份进行了初步分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样品预处理和色谱条件等做了进一步改进,从而使茶黄素三个主要组份获得更好地分离效果。同时,采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制茶技术因素对茶黄素组份的影响以及茶黄素组份与品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