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研究完全覆盖花椰菜品种与不覆盖花椰菜品种农药残留量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完全覆盖花球的花椰菜雄性不育新品种津品70为研究对象,以不覆盖花球花椰菜品种雪宝和去除内叶的津品70为对照,通过喷洒高毒农药甲拌磷和高效生物农药甲维盐,调查不同类型花椰菜花球上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雪宝相比,同一检测时期(喷药第3~5 d)全覆盖津品70甲拌磷和甲维盐的残留量分别降低76.47%~87.65%和67.86%~80.82%:与去除内叶的津品70相比,全覆盖津品70甲拌磷和甲维盐的残留量分别降低69.23%~81.82%和57.14%~79.84%。说明完全覆盖花椰菜品种的内叶可以很好地阻隔药剂污染,提高菜品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完全覆盖花椰菜品种与不覆盖花椰菜品种农药残留量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完全覆盖花球的花椰菜雄性不育新品种津品70为研究对象,以不覆盖花球花椰菜品种雪宝和去除内叶的津品70为对照,通过喷洒高毒农药甲拌磷和高效生物农药甲维盐,调查不同类型花椰菜花球上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雪宝相比,同一检测时期(喷药第3~5天)全覆盖津品70甲拌磷和甲维盐的残留量分别降低76.47%~87.65%和67.86%~80.82%;与去除内叶的津品70相比,全覆盖津品70甲拌磷和甲维盐的残留量分别降低69.23%~81.82%和57.14%~79.84%。说明完全覆盖花椰菜品种的内叶可以很好地阻隔药剂污染,提高菜品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折叶覆盖对松花菜花球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主要推广的松花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折叶覆盖对花球外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总糖、Vc等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折叶覆盖6 d后松花菜花球明显变白,花梗颜色变淡,叶绿素、类胡萝卜素、Vc含量显著下降,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覆盖致使松花菜一些重要营养品质下降,建议在松花菜生产中不进行花球覆盖。  相似文献   

4.
氧化乐果在花椰菜上的残留期相当长,喷药10d后,仍有60%的残留。因此,其不能用于新鲜蔬 菜的生产。溴氰菊酯在花椰菜上分解很快,用千分之一浓度的溴氰菊酯,喷洒3d后采收,就能达到安全 食用标准。用叶片覆盖花椰菜花球能大大降低花球中农药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一、窖藏法。花椰菜在不受冻害的 前提下采收越晚越有利于贮藏。贮藏前 应用0.5%漂白粉液喷洒消毒贮藏窖。 方法一:将花椰菜连叶带根拔起,囤放 在背阴处,用秫秸或草帘覆盖,加盖塑 料薄膜预贮。11月初,天气渐冷时入 窖。贮藏窖应选择地下水位低的背阴 处。窖深1.6米-1.8米,长、宽视贮量 而定。入窖前去掉黄叶、老叶,留4—6 片心叶保护花球。入窖时轻拿轻放,不 要碰伤叶子和花球。在窖内搭几层架 子,将花椰菜摆放在架子上,有利于通 风又能防止压伤。贮存一段时间后倒1 次窖,摘除黄叶、烂叶,淘汰不适于继 续贮藏的花球。方法二:把花椰菜的叶 片去掉,留2—3厘米长的茎,并使茎部 浸满浓度为3×10-5的2,4-D溶液, 用0.015毫米厚的双层薄膜包裹花球,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12,(20):45
方法一:将花椰菜连叶带根拔起,囤放在背阴处,用林秸或草帘覆盖,加盖塑料薄膜预贮。11月初,天气渐冷时入窖。贮藏窖应选择地下水位低的背阴处,窖深7.6~1.8米,长、宽视贮量而定。入窖前去掉黄叶、老叶,留4~6片心叶保护花球。入窖时轻拿轻放,不要碰伤叶子和花球。在  相似文献   

7.
花椰菜,俗称菜花,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生产中常因环境条件不适宜和管理不当,而出现不结花球、先期现球、花球质量差等生理病害,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将其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介绍如下。一、不结花球1.症状与原因花椰菜若只长茎、叶,不结花球,会导致绝产或大  相似文献   

8.
早春花椰菜栽培过程中,因管理不当,常出现生理性异变,不仅产量降低,而且影响了花椰菜的商品品质,部分花椰菜甚至不能上市出售。致使花椰菜种植户收入大幅度降低,因此预防花椰菜生理性异变,是早春花椰菜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措施之一。1.花球早现花球早现也叫早花,花球出现早,花球小  相似文献   

9.
<正> 早春花椰菜栽培过程中,因管理不当,常出现生理性异变,不仅产量降低,而且影响了花椰菜的商品品质,部分花椰菜甚至不能上市出售。致使花椰菜种植户收入大幅度降低,因此预防花椰菜生理性异变,是早春花椰菜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措施之一。1 花球早现。花球早现也叫早花,花球出现早,花球小,产量低。出现早花的原因主要与苗龄过长,栽后大蹲苗,或移植时伤根过多,春季长期低温,品种选择不当等有  相似文献   

10.
1、赤霉素.当花椰菜长出6~8片叶,茎粗0.5~1厘米时,喷施100毫克/升赤霉素液,可使花球提早形成,提前采收.对晚熟品种效果更好.用5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滴花椰菜的花球,每隔1~2天滴1次,可促进花椰菜花梗生长和开花.  相似文献   

11.
花椰菜在冬季严寒来临后,便停止了生长,而洁白的花球一遇冰冻便腐烂发黑。因此在武汉地区,12月下旬便无花椰菜供应。花椰菜在低温来临时,花球未膨大,而当时叶片却已生长完善,也就是论营养器官业已具备,只要把这些叶中营养物质能转移给花球使其膨大,便可得到食用的花球,但是这时露地已  相似文献   

12.
花椰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蔬菜,栽培上以生产花球为目的,因此它的生育适温范围比较窄,其耐寒性及抗热能力均为结球甘蓝差,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比较严格,栽培条件和管理技术均要求适时、适当。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因栽培管理不当,常出现三球两花现象(僵花球、多叶花球、散花球、污斑花球和毛花、紫花),严重影响了花椰菜的商品性及产量,三球两花现象每年都有发生,为此我们进行了花椰菜适应性、商品性的试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花椰菜作为兰州市西菜东调的主要品种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兰州市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特别是早春气温骤冷骤热,部分花椰菜产区出现了小球、花球夹叶等现象,直接影响了花椰菜的质量和产量,影响了菜农收入的提高,因此预防小球和花球夹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花椰菜生育性与海拔高度选择 花椰菜属二年生喜温和冷凉的气候环境的蔬菜。叶丛生长与花球发育温度适应范围广,花球形成的适温约为17~18℃,此期温度过高花球松散又容易形成“毛花”,品质低劣,产量低。  相似文献   

15.
花椰菜又名菜花、花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能形成花球的一个变种,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按花球颜色可分为白菜花、绿菜花、紫菜花、黄菜花.花椰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其花球肥嫩,外形美观,质地致密,风味鲜美,营养丰富.本文分别介绍几种早、中、晚熟花椰菜品种,以避免种植者不能正确选择品种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花椰菜花球产量与其他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椰菜BrassicaoleraceaL.var.botrytis白杨品种研究花球产量与其他主要性状的关系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花椰菜生育过程植株、根、茎和叶鲜质量及叶面积均呈单峰曲线增长,叶质量、叶面积、株质量、花球茎直径、花球直径与花球质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并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花球质量=0 190×叶质量-0 009×叶面积+0 313×株质量-11 758×花球茎直径+23 828×花球直径-191 439(R2=0 958).通径分析表明植株质量和花球直径对花球质量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叶质量、叶面积和花球茎直径则是通过显著影响前二者而间接影响花球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花椰菜软腐病俗称"烂菜花",是花椰菜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为害花椰菜的花球、花梗、叶柄以及茎部。多在花椰菜生长中后期,特别是花球。一般造成的损失达15%-20%,受害重的田块产量损失高达40%-50%,严重时导致绝收。花球发病,花球出现不规则的水浸状小斑点,随着病情扩展,病斑逐渐变褐并扩大,在潮湿的条件下发病部位腐烂并发  相似文献   

18.
蔬菜作物在留种过程中,由于没有设置必要的隔离措施或隔离不严格,常引起不同品种、不同亚种、不同变种间出现天然杂交,导致品种混杂退化。如甘蓝类的不同变种间品种串粉后,结球甘蓝变得只长外叶不结球或结小球。花椰菜则不能形成肥嫩的花球或先期散球现蕾。  相似文献   

19.
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对温度的要求花椰菜性喜温和冷凉的气候,不耐炎热干旱,属于耐寒的蔬菜。对温度的要求,一般说来以15~20℃最为适宜。种子发芽出土的温度为8~25℃,在35℃高温条件下,也能正常发芽出苗。在20~23℃时,适宜外叶生长,花球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7~18℃,温度在24~25℃时,花球形成停止,正常温度条件下,花球形状端正,约20d完成。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需肥特点花椰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草本植物。花椰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适宜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和壤土。花椰菜的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花球形成期。花椰菜由于生长期长,对养分需求量大,需要量最多的是氮和钾,花椰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氮肥的需要量较大,特别是叶簇生长旺盛时期需氮肥更多,而对磷和钾的吸收则集中于花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