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白菜病虫害白菜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斑病、白斑病、干烧心及小菜蛾、菜青虫、菜蚜、黄条跳虫、蓝夜蛾、萝卜蝇等。农业防治。可选用适于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并安排在合适的茬口,在前茬以茄果类、葱、蒜蔬菜较好,避免在附近种甘蓝。播前可采用0.4%种子量的50%异丙定可湿性粉剂,或0.3%种子量的25%"瑞毒"(主要成分为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播种,可防治苗期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2.
1白菜病虫害白菜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斑病、白斑病、干烧心及小菜蛾、菜青虫、菜蚜、黄条跳虫、蓝夜蛾、萝卜蝇等。农业防治。可选用适于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并安排在合适的茬口,在前茬以茄果类、葱、蒜蔬菜较好,避免在附近种甘蓝。播前可采用0.4%种子量的50%异丙定可湿性粉剂,或0.3%种子量的25%"瑞毒"(主要成分为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播种,可防治苗期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3.
玉米生长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从而造成减产和降低品质.全世界玉米收获前由于病害造成的损失估计为9.5%,虫害为12.5%,年损失在1亿t以上.因此防治病害是高产玉米栽培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损失,确保玉米正常生长.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主要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北方寒地马铃薯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黑龙省依安县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每年都在0.8万公顷。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品种退化及不合理轮作等原因马铃薯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黑龙省依安县比较普遍的马铃薯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等,现将其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晚疫病(真菌性病害)叶片上出现的病斑像被开水浸泡过,几天内坏死,干燥时变成褐色潮湿时变成黑色在阴湿条件下,叶背面可以看到霉似的孢子串枝。茎秆经常从病斑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等.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萎蔫、腐烂、穿孔等,发病后期遇潮湿天气,在病害部位溢出细菌粘液,是细菌病害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福瑞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推广的大宗淡水新品种,具有稳定遗传性状、适应力强、生长快、饵料系数小等特点。在2012年永靖县就引进推广养殖,现在养殖面积达2500.5亩。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病害发生的情况也增加.经过诊断治疗主要为福瑞鲤细菌性烂鳃病,鱼种发病率80%,成鱼发病率60%,给渔业养殖群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些中药防治烂鳃病的技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川紫色丘陵农区坡耕地饲草种植模式及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饲草作为主要作物引入耕作制,通过3年3重复随机区组定位试验研究,构建适于四川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应用的粮饲高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冬季以小麦为主,间套黑麦草、燕麦等冬季饲草,夏季以苏丹草、菊苣等夏季饲草为主的种植模式与对照麦/玉/苕种植模式相比,能够稳定小麦籽粒产量,8~9倍的提高饲草鲜产,提高50%以上的可饲用干物产出,提高粗蛋白产出1倍以上,增加产值30%以上。冬季以小麦为主,间套黑麦草、燕麦等冬季饲草,夏季以苏丹草、菊苣等夏季饲草为主的种植模式能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幅提高紫色丘陵区旱坡耕地饲料产出,为区域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保障,是适用于该区域的可持续高效旱坡地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守垒  王凤霞 《山东饲料》2013,(26):162+326
草坪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大气环境,还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以及风蚀作用,本文主要根据草坪草种的选择、种植技术、出苗管理以及害虫、病害防治等几个方面对草坪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大蒜贸易的发展,大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广大农民朋友把不断提高大蒜产量、增加种植效益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但是,大蒜生产中受大量病害的频繁发生,使得保障大蒜生产安全和提高大蒜产量的难度加大。面对这些病害,广大植保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经过多点示范试验,采用"百泰+欧博组合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0.
桑疫病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ps.mori)又称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细菌性疫病,细菌性烂头病、烂头病等.分布很广,我国的江苏、安徽、四川等其它蚕区都有发生为害.我县自1980年开始发生,尤以黄湾等沿海,沿河各公社为最严重.以黄湾公社为例,1982年发病面积达3113,9亩,占总桑园面积的51,95%,春季损失桑叶245吨,秋叶损失401.15吨,全年共损失桑叶646.15吨,群众的呼声很强烈,挫伤了蚕农对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要求有关部门能提出有效控制病情蔓延的防治措施.为此,我县从1982年起把桑疫病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羊等草食性牲畜肉类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同时,南方地区有水土、气候、区位等有利条件,发展污染少、效益高的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大有可为。但南方地区一直以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在饲草的种植技术积累和新技术推广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从饲草的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害防治、刈割利用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南方地区饲草种植的高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花生叶斑病在北京大兴县花生种植区普遍发生,所致产量损失一般为10%~20%,严重的高达40%以上.由于近年来该县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花生叶斑病的防治已成为主要问题,为此作者于1998年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3.
浅谈桑树侵染性病害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桑树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受到病原的侵染而发生.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桑树病害的防治工作,必须做到"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防与治的目的,都为了消灭病害,抓"防"就是把病害消灭在发生之前,或抓住病害发生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歼灭.等到桑病大流行再治,必然要多花几倍于防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生产上已造成损失.因此,消灭桑树病害一定要立足于"防".抓"防"也不能丢"治","治"是"防"的继续,因为有的病害通过"防"的措施,并不能完全消灭,如果不治,也会造成损失.所以,对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应该从下列几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苜蓿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苜蓿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锈病、双霉病、褐斑病、白粉病、夏季黑茎病、黑茎和黄斑病等8种。其中锈病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双霉病、褐斑病、白粉病等,这四大病害也是豆科牧草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准确诊断病害症状,及时科学的防治在生产中很重要,把损失减轻。1锈病1.1病害症状发病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的栽培技术涉及到了品种和种薯的选择、整地施肥、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等,掌握科学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马铃薯易受多种病虫害的侵害而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马铃薯主要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病毒病、黑胫病等,主要的虫害为蚜虫、地老虎等,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夏天高热潮湿,细菌、寄生虫、蚊蝇等生长繁殖旺盛,此时忽视预防极易诱发病害,造成鸡因群发性和流行性病害死亡,损失较大,并且夏季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现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对夏季期问鸡常见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适宜多种水果种植,三峡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柑桔产区.柑桔产量约占全国柑桔总产量的6%.汉江流域、鄂北岗地气候温和,夏季昼夜温差大,但降雨量偏少,适宜种植梨、桃等落叶水果.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湖北水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出面积、产量、产值大幅增加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的可喜局面,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1病害1.1霜霉病牧草的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主要侵害豆科牧草。致病菌主要危害牧草的叶片,病株叶片顶部萎黄,病叶向背方卷曲,叶背面生出淡紫色的霉层,严重时叶片枯死。发病严重的地块,牧草产量会下降30%~40%。对牧草种子生产危害更大。防治方法:①种植高抗霉牧草。牧草抗霜霉病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因地制宜选用高抗霉品种,以降低病害的发生。②尽早对牧草进行刈割,减少菌源,尤其注意及时铲除发病的植株。③合理灌溉,防止草地过湿。④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当发现草地上有病害植株时,可喷撒波尔多液、福美双等进行防治,具体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品种的变化,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使得烟草病毒病已上升为制约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病毒病种类多、分布广、株系复杂、复合侵染普遍,症状也更为复杂,防治更加困难.在此提出了对烟草病毒病进行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由于散养鸡不仅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等特点而且肉质鲜美,所以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养殖户越来越多、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散养鸡的疾病也不断增加,常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笔者现将彰武地区散养鸡常发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作以总结. 1 常见病简介 1.1传染性法氏囊炎 由法氏囊炎病毒引起,主要侵害2~5周龄的雏鸡,高温多雨的夏季容易发生.发病急、死亡快是本病的一大特点,发病3~5 d是该病的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