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家禽育种综合了数量遗传学、繁殖生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家禽管理学等学科的特点,共同指导并完成了家禽的遗传改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家禽日益提高的要求,育种家有必要借助于分子遗传学、有关的技术鉴别和克隆影响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或发现与这些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识基因,更有效的选择和培育种鸡。在当前家禽育种中应用最广的生物技术方法主要有两项: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文章就目前应用于家禽育种的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方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4):73-73
据7月3日报,第23届世界家禽大会宣布中国申办2016年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获得成功。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主任、《中国家禽》杂志编委杨宁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世界家禽学会副主席,并将于2016年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后担任世界家禽学会主席。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以来,我国畜牧行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其中关于肉牛的产业的发展速度尤为突出。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肉牛的遗传育种技术以及繁殖技术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受到了大范围的全国推广以及应用,从而促进了肉牛养殖行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肉牛的新型的遗传育种技术与繁殖技术,除了介绍肉牛遗传育种以及繁殖技术的方法等内容也涉及到如数量遗传学、常规育种以及分子育种技术等新型的生物技术,分析了其在当前畜牧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对体外授精技术等这些比较先进的生物技术在肉牛生产繁殖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推动肉牛遗传育种以及繁殖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重庆市大田作物生产指导专家,重庆市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农作物品审会麦类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重庆市"九五"以来小麦研究领域项目主持人、首席专家的余国东研究员,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因其在小麦育种领域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多样性、育种技术、育种基础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特别是在茶树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引领世界,并有力支撑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及成就,梳理了在茶树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突破性品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创新、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家禽育种的实践与科学发展中,着力培育具有我国特色的地方土种鸡,使其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实现育种技术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如"联合选育法",它利用我国先进的遗传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地转化为育种制种技术,它是新发明、新发现、新创造(已申报发明专利),值得应用研发。本文提出我国家禽产业化育种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原理与方法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本文分析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营养体繁殖、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方法,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8.
畜禽遗传育种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作了历史回顾,阐明遗传学是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育种学研究的是怎样从遗传上来改良畜种并使其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动物遗传育种与新品种(品系)选育的基础理论构成了畜牧基础科学的重要内容。文中还介绍了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生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分子遗传学等应用于我国畜禽育种实践所取得的一部分成绩,并展望了畜禽遗传育种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基因组学技术以无法想象的方式使动物育种技术发生了质变,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家禽育种受到基因组质量的影响正日益减少。几十年来,遗传和基因组技术的发展在提高家禽育种技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文回顾了基因组发展历史、家禽现代育种现状及在高分辨率基因组下家禽现代育种面临的挑战,为实现家禽精准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我国油菜遗传育种形势后,认为:1.抗病育种未开展系统研究,用中草药与油菜进行远缘杂交可能是抗病育种的重要途径;2.油菜属间远缘杂交研究甚少,应该借鉴小麦属间杂交育种,拓宽我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3.作者通过用菘蓝,荠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成功的事例,认为孟德尔创建的篑人杂交等位基因遗传学,难于指导和解释无缘杂交工作,应该创建新理论。  相似文献   

11.
杨宁  姜力 《农学学报》2018,8(1):64-69
经过上万年的野生物种驯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家养动物品种。伴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现和逐步完善,动物常规育种技术从一般的表型选择发展到利用BLUP方法进行育种值估计,在近五十年为畜禽遗传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的逐步问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动物遗传育种工作的研究和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DNA、RNA、蛋白质等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研究,不但为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挖掘、分子遗传机制解析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使得动物育种从传统育种时代真正迈入分子育种时代。近年来,世界动物育种工作在分子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微生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微生物遗传育种上一项重要技术,它具有遗传信息传递量大,不受亲缘关系的影响,可有目的地选择亲株以选育理想的融合株,便于操作等优点,在遗传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其影响因子、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筛选以及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生长周期较长、受自然制约因素较多,决定了农业为“弱质产业”的角色,它存在的风险也比二三产业要大。 而在农业产业中,养殖业存在的风险最大。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应当如何规避风险,不妨听听上海市申浦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印权的经验之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肉类的需求日益增长,牛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然而传统的肉牛养殖业由于繁殖率低等原因,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牛肉的需求,因此研究高效稳定的遗传育种和繁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现阶段肉牛遗传育种技术和繁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肉牛育种和繁殖产业以及肉牛养殖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各国都致力于油菜的育种工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油菜育种中。分子标记是指可以明确反映遗传多态性的生物特征,也即可识别的等位基因或基因组中任何座位上相对差异的片断。在遗传学中,分子标记主要应用于连锁分析、遗传作图、基因定位、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忠孝,男,山东泰安人,教授,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博士生导师,1960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学院琶牧系,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动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动物生产研究所所长,中共畜牧系党总支书记。现任山西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遗传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叶果 《吉林农业》2011,(2):173-173
文章针对全球奶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及行业内奶牛繁殖性能不断下降的现状做了进一步调查,从奶牛育种、配种的角度出发用先进的遗传学策略及技术有效的指导了奶牛繁殖技术的创新发展,对改善奶牛的繁殖性能,提高育种产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劳 《世界农业》1990,(8):43-44
市场对家禽业的基本需要是禽肉和禽蛋,因此育种者最关注的经济性状是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繁殖性能、抗病抗逆性及产品类型和数量。常规家禽选种不需了解性状的基因型,是根据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的外观效应来决断。用经济性状的表型值估计其育种值。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家禽育种以此法取得巨大进展,与此同时,也显现其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马铃薯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世界和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优良品种是支撑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马铃薯经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和非生物胁迫,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重视,迫切需要选育出更抗病、更耐逆、更高产、更优质和专用的马铃薯新品种。培育一个优良马铃薯品种,种质资源是基础,重要性状的遗传学是理论指导,先进的育种技术是保障,完善的推广和栽培模式是支撑。世界范围内,保存了大约65 00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通过对种质资源抗病、抗逆和品质方面的系统评价,并应用多种资源利用技术,将三大类约17个野生种的种质导入到普通栽培种中,应用于育种和遗传学研究。利用纯合双单倍体材料作为测序对象,马铃薯基因组序列已经被揭示,预测出了39 031个蛋白编码基因,目前更多的种质资源正在被重测序以揭示更多的等位变异。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是无性繁殖四倍体作物,具有四体遗传特性,尽管如此,许多植株发育和形态、块茎品质和抗病抗逆等重要性状的遗传特性基本明确,并定位和克隆了大量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目前,马铃薯育种技术主要涵盖传统育种技术、倍性育种技术、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和新兴的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中国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品种选育取得了重大进展。荷兰马铃薯遗传育种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合作育种模式推动了商业化育种。不断完善马铃薯综合育种技术,创新育种模式和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培育突破性、专用型品种将是未来马铃薯遗传育种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因素、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选择性遗传标记方法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且展望了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