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该疾病的引发主要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气管啰音、咳嗽、打喷嚏等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该疾病的病原血清型较好,新的血清型不断出现,再加上免疫程序不适当,增加疾病控制难度,给养鸡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有效控制该疾病的传播,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措施进行探究具有...  相似文献   

2.
嵇泽纲 《新农业》2005,(12):34-3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潜伏期多则5天,少则不足2天,传播速度极快.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王群 《湖南农业》2007,(9):16-16
该病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传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肾病变型传支在我国各地严重流行,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打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雏鸡发病还出现流鼻液。该病仅发生于鸡,雏鸡发病最为严重。严寒、拥挤、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病中传染性较高的一种病,传播迅速,一旦患病,鸡的死亡率最高可达90%左右。随着病情的发生,鸡群会很快受到传染,难以控制,最终导致鸡群的产蛋量下降。本文针对其病原和流行病学研究了临床诊断的方法,并由病理变化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对衡阳地区一些鸡场相继发生一种疑似NIB的疫病进行了研究。经实验室检查分离到2株病毒(H1株,W1株),根据分离毒鸡胚培养传代后的鸡胚病变、死亡及侏儒胚胎的出现以及生物学特性及幼鸡2次攻毒试验证明,2株分离毒均为NIBV,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诊断为NIB。采集具有典型病变的脏器制成组织灭活苗治疗NIB,结合其它的综合措施,对衡阳地区8群共21500只发病鸡进行治疗,其死亡率分别为8%~15.8%,对照组死亡率均在32%以上,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NP)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鸡胚繁殖IBV,纯化鸡胚尿囊液中的IBV,提取病毒RNA,建立了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RT—PCR方法。对IBV各毒株(M41,H52,H120,Aust-T以及野毒株等)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鸡的其他病毒性疾病病毒(IBDV,AIV,NDV)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技术可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各血清型毒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郑冬梅 《饲料博览》2004,(10):57-57
在雏鸡和育成鸡中出现以剧烈腹泻、排白色稀便、脚鳞干枯、饮水量增加、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后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毒分离综合诊断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肾型传支),治疗3~7d后临床症状消失、停止死亡。现将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分子生物学诊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俊杰  陈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58-4859,4862
综述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分析、RT-PCR、RFLP、核酸探针、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基因表达技术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分子生物学诊断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和肾病变疾病,是继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病之后对鸡危害严重的主要传染病.该病病原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已报道的有20多种血清型.有些血清型之间能产生交叉免疫,有些血清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血清型主要是马萨诸塞型,对鸡呼吸系统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贵州省骓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情况。从自然发病鸡群中分离出2株IB病毒,一株能导致肾和输尿管病变,致死率达22.1%,另一株引起产蛋量下降,致死率较低。将贵州分离病毒与标准IB毒株进行比较表明,GZ910是一株致肾病变为主的地方强毒。本文对IB感染后的不同表现型与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此病流行于全国各地,是影响养鸡业的重要疫病。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针对鸡传染性气管炎的流行特点、主要临床病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治方法,提出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型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淑梅  杨帆  刘兴友  张甲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65-3066,310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危害养殖业的重要疫病之一,由于IBV血清型众多,加之IBV基因极易发生变异,因此临床上对于该病的预防常常出现免疫失败。对于IBV的分型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阐述了国内外对IBV的分型新进展,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病原学和疫苗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SPF鸡胚繁殖,收获的病毒定义为原代毒,即E0代,在10日龄的SPF鸡胚中连续传12代,对E1、E5、E9和E12代病毒液分别进行病毒含量(EID50)测定、毒力实验、特异性实验、免疫原性实验、保存期实验。结果表明,在12代内,不同代次M41株病毒的上述特性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毒株生物学特性。毒种保存期研究表明,-20℃条件下冻干种毒保存3年,-70℃湿毒保存≤1年,病毒效价没有明显改变。研究建立了M41株病毒毒种标准和种子批(原始种子库、基础种子库和工作种子库),为下一步灭活疫苗的研究和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江西省一以产蛋下降、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血凝试验、干扰NDV、鸡胚发育试验等,证实该分离毒株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皮松玉  王学富 《吉林农业》2011,(11):194-194
文章应用ELISA试剂盒对图们市散养户18份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病鸡的血清样品进行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阳性率达100%,其中12份样品抗体滴度在400—12000之间;2份样品的抗体滴度小于400;4份样品滴度大于12000。表明图们地区散养户鸡群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较为普遍,应对其采取严格的免疫接种才能避免病毒扩散。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淋巴细胞发校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筛选,获得了4株能分泌特异性抗IBV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4AC、4AF1、6DH及2DH10。4株单抗的亚类都属于IgG2b,在Western blotting试验中,4AF1、6DH62株单抗牧场卉性地识别IBV的核衣壳蛋白(N);经ELI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到疾病,发病较为频繁,死亡率很高,给养鸡户带来很大损失。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目前已知至少有27个血清型,IBV基因组中的S1基因长度约为1.73Kb,S1基因变异性大,它与IBV的血清型有重要关系。通过对分离出的IBV进行血清鉴定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和合理选用疫苗或利用自家组织灭活苗对鸡进行预防接种,可有效地免疫预防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