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以全株玉米、甘蔗稍两种当地粗饲料资源育肥云岭牛×德宏黄牛F1断奶犊牛的肥育效果,选择体重相近(始重87.15 kg±12.35 kg)的云岭牛×德宏黄牛F1断奶公犊(平均月龄6.14月龄±1.16月龄)13头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云岭牛×德宏黄牛F1断奶犊牛生长发育较好,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试验结束时(13.14月龄±1.17月龄)体重达206.07 kg,全期平均增重118.92 kg,平均日增重566.30 g。每头牛增加毛收入2 973.00元,盈利766.27元。说明利用全株玉米、甘蔗稍育肥云岭牛×德宏黄牛F1断奶犊牛效果好,降低了养牛成本,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选择20月龄左右、体重480±25 kg的草原红牛公牛和40月龄左右、体重395±34 kg身体健康的草原红牛母牛(淘汰可繁牛用于育肥)各10头,公母均单独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的日粮为基础日粮+100g/头·日新型生长促进剂。经过60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04%(公牛)和25.82%(母牛)(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牛增加纯收入分别为166.44元和264.68元,经济效益分别提高9.83%和16.41%。根据本次试验结果,草原红牛(公、母)日粮中应用新型生长促进剂后可以显著的提高其生产性能,经济效益也有明显提高。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该饲料添加剂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湘西黄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测定了湘西黄牛公牛258头和母牛625头各不同年龄的体重、生长指数、屠宰性能及母牛的繁殖性能.结果湘西黄牛公牛初生、6、12、18、24、36、48、60月龄的体重分别为15.86、113.7、161.5、183.63、231.43、280.03、323.23、353.25 kg;母牛体重分别为14.16、102.5、152.46、169.04、208.46、250.86、278.44、295.64 kg.成年牛体长指数为113.6,胸围指数为135.9,体躯指数为119.7.未经育肥的公牛和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分别为45.5%、36.52%、1∶4.45和42.91%、34%、1∶4.6;经育肥的公牛分别为48.9%、38.56%、1∶4.82.母牛初配年龄为24.03月,发情周期21.07 d,妊娠期281.02 d,繁殖率68.21%,成活率95.35%,泌乳期215.5 d.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湘西黄牛遗传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笔者将西门塔尔公牛冻精与新疆褐牛杂二代配种后,生出的53头公牛犊作为试验组;将西门塔尔公牛冻精与土种母牛配种后,生出的53头公牛犊作为对照组,根据月龄,将试验组的牛犊和对照组的牛犊分别分成3个小组(7月龄、9月龄、15月龄)进行育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牛犊育肥后体重比育肥前体重平均分别增加73.8 kg、85.68 kg和88.65 kg。对照组牛犊育肥后体重比育肥前体重平均分别增加58.50 kg、60.75 kg和59.76 kg。试验组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安格斯牛在大通地区生长发育观测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地黄牛为对照,对胚胎移植后所产的18头(♀8,♂10)安格斯牛在大通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生公犊为29.12 kg,母犊为25.42 kg。3月龄、6月龄、12月龄公犊平均体重分别为108.57 kg、183.59 kg和322.8 kg,比青海黄牛公牛相应月龄分别提高55.2%、67.7%和81.2%;母犊平均体重分别为102.61 kg、171.33 kg和301.61 kg,比青海黄牛牛相应月龄分别提高38.1%、68.4%和79.9%;而且,安格斯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均比青海黄牛有明显提高,表现出良好的肉用牛特征。  相似文献   

6.
调查分析了彬县西黄F1牛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上与本地黄牛的差异。结果表明,西黄F_1改良牛毛色变杂,体型得到改进,生长发育加快。西黄F_1母牛平均初生重为32.95kg,公牛为36.93kg,分别比秦改母牛、公牛初生重提高42.21%和61.97%;西黄F_1公、母牛6月龄体重分别为150.43kg和123.7kg,分别比同龄秦改公、母牛提高22.91%和10.3%。  相似文献   

7.
南德文牛改良雷州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湛江种公牛站提供的南德文种公牛冷冻精液对本地雷州黄牛进行人工授精。现已配母牛 5万头 ,产杂交牛 2万多头。杂交牛平均初生体重 2 5kg,1岁体重可达 30 0kg,1 8月龄体重达 477kg ,分别比本地雷州黄牛提高 78 57% ,87 5 %和 87 1 % ,杂交优势明显。且杂交个体呈现较好的肉用体型 ,产肉性能显著提高 ,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 60 1 %和 49 58%。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择 BMY6月龄断奶公牛 30头 ,根据月龄、体重和家系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按三种补饲方式育肥 6个月后 ,从 5个家系的后代中各选出 1头进行屠宰及分割测定。结果平均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 5 8.8%± 1 .7%和 47.6%± 2 .0 % ,优质切块占胴体重的 47.5 %。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甘蔗稍三种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进行肉牛育肥试验,并进行采食量分析,旨在弄清最佳加工工艺,寻求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通过对甘蔗稍切短、揉搓、青贮3种加工处理,对3个不同年龄阶段(7~8月龄、12~18月龄、3~4岁)的云南黄牛进行育肥试验。试验结果:①三种甘蔗稍加工处理方式,除了青贮后粗蛋白、粗纤维降低,而粗脂肪升高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②不同年龄阶段,甘蔗稍采食量以揉搓处理最高,头均采食量比切短、青贮处理7~8月龄提高了9.2%和12.2%,差异显著(P0.05);12~18月龄提高了11.4%和16.7%,差异极显著(P0.01);3~4岁提高了11.7%和9.5%,差异显著(P0.05)。③相同精料条件下,云南黄牛饲喂切短、揉搓、青贮3种加工处理甘蔗稍,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增重也随之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④饲喂揉搓处理甘蔗稍比切短、青贮处理平均日增重,7~8月龄分别提高了5.5%和7.0%,差异显著(P0.05);12~18月龄分别提高了12.3%和9.1%,差异极显著(P0.01);3~4岁,分别提高17.7%和17.5%,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①鲜甘蔗稍的切短、揉搓、青贮3种加工方式,其常规营养成分总体变化不大,揉搓处理有少量营养物质损失,青贮处理的粗蛋白、粗纤维有所降低,粗脂肪有所升高。②甘蔗稍揉搓加工处理能显著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提高日增重。③云南黄牛7月龄~4岁,随之年龄的增长,日增重也随之显著提高。④青贮是甘蔗稍的有效储存方式,其营养价值和饲喂效果与鲜蔗稍切短直接饲喂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气候条件好、饲草饲料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开展犏牛"异地育肥、反季出栏"模式的可行性。[方法]从香格里拉县购入10月龄左右的牦犏牛7头,在昆明全舍饲异地育肥380d。育肥期间日粮以全株玉米青贮、精料补充料为主,糖蜜砖自由舔食,自由饮水。[结果]从育肥的第3个月开始公犏牛体重增加的速度明显快于母犏牛(P0.05),特别是在育肥结束时公犏牛的体重达319.33kg,显著高于母犏牛的240.38kg(P0.05);公犏牛的平均日增重593.86g,亦显著高于母牛的422.37g(P0.05),表明公、母犏牛均可育肥,且以公牛的育肥效果更好。屠宰试验结果:公、母牛屠宰率分别为58.30%和53.14%,净肉率分别为46.86%和43.05%,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犏牛通过异地舍饲育肥不但可比原产地放牧条件下的提前1~2岁出栏,而且有20%的犏牛产出A3级标准的高档肉。[结论]通过优化育肥料配方和强化饲养管理等措施,可极大提高犏牛的肉质,有望生产出高端牛肉产品,为"产地繁殖、异地育肥、反季出栏、提早出栏"的犏牛高效生产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但规模化异地育肥效果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选用2岁左右安格斯种牛与青海黄牛的杂一代去势成年育肥牛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试验1组每头每天饲喂精料4kg、青贮青稞酒糟3.5kg;试验2组每头每天饲喂精料3.5kg、青贮青稞酒糟4.5kg;对照组每头每天饲喂精料5kg,不喂青贮青稞酒糟。经过90d的育肥试验,比较各试验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试1组、试2组比对照组日增重分别提高17.1%和31.5%,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正确把握育肥杂种公牛品种,育肥月龄,出栏时间可以得到很好的育肥经漳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西门塔尔×本地黄牛二代杂种公牛和荷斯坦×本地黄牛二代杂种公牛,从5月份开始统一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测定其增重,饲料消耗及其6,8,10,12,18月龄体重变化,[结果]结果表明,正确把握育肥杂种公牛品种,育肥月龄,出栏时间可以得到很好的育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而牛随月龄的增长,生长速度下降,肌肉组织的生长速度逐渐变缓,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日增重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因此根据当地的饲草料资源和实际生产状况.选择合理的杂交后代,适时育肥和出栏时间,以获得较好的增重和饲草料转化效果,提高育肥牛的经济效益和农牧民养牛的积极性。【结论】结果提示:试验A组牛平均日增重为1.18kg,每头牛平均获纯利245老,具有较理想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试验B组牛平均日增重为1,09kg,每头牛平均获纯刺185l元,A组具有较理想的增量效果和经济效益,说明,对西门塔尔肉牛品种牛杂交所产的二代杂种公牛进行短期育肥比荷斯坦奶牛品种牛杂交所产的二代杂种公牛效果和经济效益高,西门塔尔肉牛品种与本地牛杂交所产的二代杂种公牛进行短期育肥是本地可行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元江县本地黄牛舍饲与放牧的饲养方式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随机选取规模化牛场舍饲饲养的本地黄牛以及牛场周边农户放牧饲养的本地黄牛犊牛各20头,公母各半,从初生到12月龄逐月测定体重体尺,并对体重、体尺及体尺指数进行显著性比较。试验结果:元江本地放牧黄牛和舍饲黄牛公牛初生重分别为(23.3±6.56)kg、(24.5±6.85)kg, 12月龄体重分别为(129.0±8.08)kg、(187.6±22.12)kg;母牛初生重分别为(22.1±7.36)kg、(21.8±6.84)kg, 12月龄体重分别为(118.9±14.59)kg、(172.5±24.6)kg。除初生、1月龄本地放牧黄牛与舍饲黄牛体重、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月龄体重体尺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重随着月龄增长逐渐拉开距离,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分别在5月龄、4月龄和5月龄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0.05),并随着月龄增加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体高在4月龄出现显著差异(P<0.05),直至12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体尺指数随着月龄的增加,舍饲组逐渐大于放牧组并...  相似文献   

14.
云南黄牛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性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黄牛的公牛初生、6月龄、1岁、1.5岁、2岁和5岁体重分别为17.40 kg±3.32 kg、107.88 kg±24.65kg、158.57 kg±25.08 kg、223.82 kg±27.99 kg、264.72 kg±27.57 kg和407.50 kg±29.58 kg,母牛相应的体重分别为16.41 kg±2.31 kg、100.10 kg±21.10 kg、146.74 kg±21.90 kg、209.18 kg±19.32 kg、249.32 kg±26.51 kg和356.40 kg±20.14 kg.青年母牛初配年龄为613.67 d±115.53 d,初配体重222.36 kg±38.39 kg,产第一胎年龄925.13 d±116.10d,妊娠期286.50 d±8.51 d;繁殖母牛妊娠期为288.23 d±5.54 d,产犊间隔368.46 d±29.48 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比较云南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的短期育肥性能。[方法]在楚雄州大姚齐和牧业有限公司选择年龄为(14±2)月龄的西门塔尔、短角牛、安格斯牛、云岭牛与本地牛的杂交F_1代公牛及云岭牛公牛各6头,自由采食相同全混日粮(30%鲜啤酒糟、35%精料补充料、20%蚕豆糠、15%稻草),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开展100 d(其中预饲期7 d,正试期93 d)育肥试验,[结果]云岭牛、云岭杂、安本杂、短本杂和西本杂全程日增重分别为(1.194±0.063) kg,(1.312±0.094) kg,(1.014±0.073) kg,(1.105±0.052) kg和(1.314±0.06) kg,西本杂与云岭杂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增重显著高于安本杂(P0.05),但与云岭杂、短本杂无显著差异(P0.05),云岭牛、安本杂和短本杂全程育肥期日增重也无显著差异(P0.05),料重比分别为7.81,7.12,9.13,8.49,7.56,云岭杂最低。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红河黄牛公牛育肥前、中、后期育肥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约150 kg的红河黄牛公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头为1个重复。试验分前(150~190 kg)、中(190~240 kg)、后(240~280 kg)3个时期进行,每期分别饲喂低(低能组)、中(中能组)、高(高能组)3种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前期肉牛综合净能分别为4.53、4.83、5.13 MJ/kg,中期分别为4.99、5.29、5.59MJ/kg,后期分别为5.30、5.60、5.90MJ/kg。每期试验预试期5d,正试期70d。记录采食量,测量各个时期牛的体重和体尺,每期结束采集血液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3个时期,中能组红河黄牛的平均日增重高于低能组和高能组(P<0.05);育肥中期,中能组红河黄牛的耗料增重比低于高能组和低能组(P<0.05),中能组红河黄牛的体长、体躯和肢长指数高于低能组(P<0.05或P<0.01),中能组红河黄牛体躯和肢长指数高于高能组(P<0.01);育肥后期,中能组红河黄牛的体长和肢长指数高于低能组(P<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引进黑西门塔尔肉牛在甘肃河西地区的适应性和对本地牛的杂交改良效果,对通过胚胎移植培育的黑西门塔尔肉牛在当地的适应性、抗病力、生长发育、精液生产能力及细管冻精的授配效果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黑西门塔尔肉牛在河西地区的适应性良好,生长发育正常,105日龄公犊、母犊牛的平均断奶体重分别为132.86 kg和124.56 kg,6月龄犊牛成活率97.47%,24月龄公牛、母牛体重分别达794.78 kg和687.72 kg,日增重0.73~1.10 kg,其中6~12月龄的生长发育最快,公、母牛日增重分别达1.10 kg和0.99 kg;30月龄种公牛每次采精量4.2~9.6 m L,平均5.57 mL;原精平均精子密度和活力分别为15.87亿/mL和0.65,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GB4143—2008标准;0.25 mL细管冻精授配西门塔尔母牛228头,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分别为87.23%和98.36%。由此可见,黑西门塔尔肉牛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饲草料资源和饲养管理水平,其生理指标正常,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体质健硕,肉用体型特征与生产性能显著,可作为当地开展肉牛经济杂交...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用娟姗牛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所产的杂交一代娟犏牛公牛进行了育肥,分析其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娟犏牛的生产提供基础性资料。将甘肃省夏河县牧区阿纳扎西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然放牧的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的38头娟犏牛,出售到本县的半农半牧区暖棚舍饲育肥90 d。结果表明:6月龄组娟犏牛净增重58.63 kg,平均日增重651.44 g,盈利521.12元/头,投入产出比1∶1.59;18月龄组净增重69.45 kg,平均日增重771.67 g,盈利603.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57;30月龄组净增重73.70 kg,平均日增重818.89 g,盈利705.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66。经显著性检验,娟犏公牛各年龄组之间育肥末期平均净增重和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异地暖棚舍饲育肥,反季节出栏,可取得明显的效果,且6月龄、18月龄、30月龄的育肥效果基本相同。因此,建议将当年产的6月龄娟犏牛公牛经过冬季舍饲暖棚育肥后当年反季节出栏,以减轻草场压力和增加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鲁西黄牛的早熟性和肉用性能,以及不同屠宰日令对肉产量、质量、饲料报酬和饲养成本的影响。我们于1979年8月至1981年5月用16头(8公.8母) 7—10月令的鲁西黄牛,在一般的饲养水平(每日供可消化蛋白质400克左右)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分三个不同月令(18月令、24月令、30月令)进行了各4头(2公、2母)的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母牛观察到的初情期平均为274.5天,平均体重为222公斤。8月令的小公牛就追随发情母牛和爬跨,有的偷配准胎;偷配母牛18月令即能产出发育正常的牛犊。试验公牛18月令体高已达到30月令的98.51%,体长达到91.57%;体重也超过70%以上。12月令平均日增重公牛为0.68公斤,母牛为0.55公斤;18月令平均日增重为0.67公斤,母牛为0.52公斤;24月令平均日增重公牛为0.63公斤,母牛为0.49公斤;30月令平均日增重公牛为0.59公斤,母牛为0.46公斤。每增重一公斤体重消耗饲料:8头公牛每增重一公斤平均需7.30个饲料单位(燕麦单位)及680.03克可消化蛋白质。其中8—12月令的8头平均需5.49个饲料单位,580.33克可消化蛋白质;8—18月令8头相应为6.52和669.41;8—24月令为7.96和705.85;8—30月令2头为9.23和764.52。8头母牛每增重一公斤平均需9.49个饲料单位,1004.94克可消化粗蛋白质。其中8—12月令8头平均每增重一公斤需8.38个饲料单位,926.42克可消化蛋白质;8—18月令8头相应为8.60和853.03;8—24月令4头为9.74和1027.65;8—30月令2头为11.38和1212.22克,每增重一公斤消耗精饲料公牛为3.99公斤,母牛为5.40公斤;粗饲料公牛为8.20公斤,母牛为9.57公斤。试验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骨肉比,脂肉比分别是:18月令—58.88%,49.16%,83.33%,1比5.891和1比44.18;24月令4头—61.12%,53.02%,86.80,1比8.02,1比40.69;30月令—60.40%,52.32%,86.59%,1比7.81,1比47.49。眼肌面积是18月令平均为80.25平方厘米,24月令为88.00平方厘米,30月令为117.00平方厘米。牛肉肉质品味良好,鲜肉呈明显的大理石状花纹,各内脏器官均发育正常。试验牛每公斤体重成本费,18月令公牛为1.55元,母牛1.74元;24月令公牛1.92元,母牛2.20元;30月令公牛2.25元,母牛2.54元。每公斤净肉成本,18月令公牛3.46元,母牛3.94元;24月令公牛3.69元,母牛4.39元;30月令公牛3.95元,母牛4.39元。  相似文献   

20.
对随机选取的1.5岁左右秦川公牛、阉牛和母牛各20头进行肥育试验,经过10d的预试期和90d正式育肥试验。肥育试验结果显示,公牛平均日增重达到1.10kg,最高达到1.22kg,最低为0.96kg;阉牛平均日增重为0.98kg,最高达到1.04kg,最低为0.87kg;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96kg,最高达到1.00kg,最低为0.90kg;公牛、阉牛、母牛三者平均日增重达到1.01kg。屠宰试验显示,公牛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牛肉产率和优质肉切块率分别达到64.54%、53.27%、85.04cm2、9.45%和53.27%,阉牛、母牛次之;三者平均值依次为62.32%、51.53%、77.26cm2、9.08%和50.65%,说明性别对青年秦川牛肥育及产肉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