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顺霞  呼天明 《四川草原》2010,(1):42-44,58
不同放牧制度对草地环境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采用不同放牧方式(自由放牧、两区轮牧、四区轮牧、六区轮牧)在围栏封育草地进行分区轮牧试验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盖度、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放牧方式对羊只不同体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整个生长季的数据表明六区轮牧繁殖率最高,以四区轮牧羊只体重最大,自由放牧度最小。  相似文献   

2.
超集约放牧技术是对分区轮牧技术的进一步改良.90年代初,日本为了更大程度地提高现有草场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其牛肉生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由农林水产省的草地试验场开始研究"超集约放牧技术",现已在十胜牧场等几个国有牧场推广应用.与普通轮牧相比,它不单纯地进行家畜放牧,而是采用采草、放牧兼用的方式;放牧方法上,改过去的大牧区、长周期为短期轮牧;同时它更注重草场的营养成分,既包括优质牧草的选用,也包括放牧及采草的最佳时期.另外,为节省人工,增加了电围栏自动装置.  相似文献   

3.
不同放牧制度对草地环境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采用不同放牧方式(自由放牧、两区轮牧、四区轮牧、六区轮牧)在围栏封育草地进行分区轮牧试验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盖度、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放牧方式对羊只不同体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整个生长季的数据表明六区轮牧繁殖率最高,以四区轮牧羊只体重最大,自由放牧度最小。  相似文献   

4.
<正> 草库伦建成以后实施划区轮牧,是草地放牧利用方法中最合理的基本方法,也是最集约的方法。截至目前,这种方法在我州乃至全省尚未普遍实施,仅处于试验阶段中。为了探索万亩以上用作放牧草库伦实行合理的划区轮牧、畜群配量等经验,我们选择了海晏县甘子河公社托力大队冷季牧地二万一千亩草库伦进行本次试验研究。这次轮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证实在冷季牧场实行轮牧比自由放牧可提高产草量、载畜量、繁活率。现将本次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典型草原区封育恢复中天然放牧草场,于2008年6~10月进行毛肉兼用细毛羊的暖季放牧试验.采用2×5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定不同放牧方式(不放牧,连续放牧,四区、五区、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研究围封过程中放牧绵羊对封育草场牧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放牧区牧草初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轮牧和连续放牧区,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放牧区;随着放牧季节的延续,不放牧区牧草营养价值下降速度最慢,轮牧区次之,连续放牧处理下降最明显;四区、五区和六区轮牧处理间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放牧方式与放牧强度对草场营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瓦作效应.因此,在放牧强度适中时,划区轮牧能够体现其优越性,随着牧草生长季的延续,较好地保存牧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方喀斯特地区放牧型人工草地开展划区轮牧,可有效地提高草地利用率且获得较高的放牧收益。确定科学的划区轮牧方案对于延长草地利用年限、降低杂草比例以及家畜增重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贵州灼圃多年生禾草/白三叶混播草地,以当地自由放牧为对照,开展了不同绵羊数量、放牧天数和轮牧频次对草地产草量、杂草比例和绵羊体重影响研究。2年试验结果显示,1)以草地总生物量、再生量、可食牧草生物量和禾豆比例为评价指标,6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平均放牧12 d,轮牧频次3次效果最佳;2)以控制杂草生物量和杂草频度为评价指标,10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平均放牧9 d,轮牧频次3次效果最佳;3)以绵羊月增重为评价指标,6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平均放牧12 d,轮牧频次3次效果最佳。综合考虑划区轮牧对草地生产力、杂草控制和绵羊增重的影响,南方喀斯特地区禾草/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建植初期实行划区轮牧以6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放牧12 d,轮牧频次3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划区轮牧与草地可持续性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区轮牧是一种充分利用饲草生长旺季而进行的集约、区块式放牧管理系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轮牧制度的发展现状,概括了划区轮牧的优势包括: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性、草地生产力;降低草食动物肠胃线虫感染率;分析了其与传统连续放牧相比所具有的局限性。进一步从放牧类型的延展、放牧策略的改进、人为因素的投入、生态模型研究等多角度综合考究,提出综合协调生物因素与环境、平衡生态与经济以及优化牧企合作现状的轮牧策略,以期为轮牧对于生态恢复和草地可持续性利用的生产实践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优化管理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确定了新源县则克台镇春秋草地的4种利用方式:打草、自由放牧、分段放牧、划区轮牧,对比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自由放牧方式土壤砂粒含量最高,平均达到21.23%,粉粒含量最低,且在10~20 cm土层显著高于划区轮牧方式(P<0.05)。4种利用方式下,土壤容重为1.08~1.26 g·cm-3,土壤没有表现出压实效应。放牧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高于打草地,其中,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分段放牧方式,自由放牧方式仅使土壤表层碱解氮显著升高,其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均低于分段放牧和划区轮牧。因此,划区轮牧和分段放牧是研究区较为合理的利用方式,可防止土壤养分降低。但是,与划区轮牧相比,分段放牧使土壤表层砂粒含量增高,容重增大,有机质含量降低,所以,采用分段放牧时,应适当降低利用强度。  相似文献   

9.
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南山区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草场生产力的测定,平均产草量为鲜草1767kg/hm2,干草883.5kg/hm2,干物质679.6kg/hm2;草场轮牧产草量高于秋季测定的平均产草量;不同放牧方式草场产草量的顺序为:四季放牧三区轮牧区>冷季放牧区>四季放牧区;相同放牧强度的四季放牧三区轮牧比四季放牧草场产草量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对在“多年生禾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人工草地上放牧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体重和体况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轮牧制奶牛的采食量低于连续放牧制,中度放牧低于轻度放牧。轻度轮牧有较高的体增重和较小的体况分损失,连续放牧则相反。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制,中牧高于轻牧。不同放牧处理对乳成分的影响不显著,轻度轮牧的乳脂率低于中度轮牧和连续放牧,轻度轮牧的乳蛋白最高,乳糖和乳干物质含量则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不同利用方式下新疆春秋牧场植物群落特征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月、6月和8月3个时期,对打草、自由放牧、分段放牧和划区轮牧4种利用方式下春秋牧场群落组成和数量特征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各利用方式从春季到秋季,物种数逐渐降低,划区轮牧型在各季节物种数均最多;数量特征在季节间具有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4月份均以打草型最高,而6月和8月以划区轮牧型最高。暖季累计地上生物量为划区轮牧>打草>自由放牧>分段放牧。划区轮牧无论在维护草地群落结构稳定性,还是在提高群落数量特征和生产性能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分段放牧具有潜在的优势;打草不放牧将不利于草地的更新和繁衍;长期自由放牧则不利于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选取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典型草原区封育后轻度利用的天然草地,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定4种放牧方式(连续放牧、四区轮牧、五区轮牧和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1.0SU/hm2、0.7SU/hm2,以下简称GI 1.0、GI 0.7),以不放牧为对照区,探究暖季放牧对植被地上生物量、草群养分供给量、绵羊增重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1)8~9月,未放牧处理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放牧处理,各放牧处理间未见明显差异。10月,地上生物量受到放牧强度的显著影响,同时表现出受放牧方式影响的趋势,但未见明显的二因素交互效应。具体表现为放牧强度GI 0.7组平均生物量显著高于GI 1.0组,放牧方式中划区轮牧平均生物量有高于连续放牧的趋势。GI 0.7时连续放牧的生物量明显下降,轮牧与未放牧处理差异不显著,可维持较高的生物量;GI 1.0时轮牧与连续放牧的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五区轮牧明显优于连续放牧。(2)草群养分供给量(FNY)的粗蛋白供给量(CPY)、中性洗涤纤维供给量(NDFY)和高消化性养分供给量(HDNY)指标对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的响应,与地上生物量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研究放牧对草地碳氮储量及固持的影响对草地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为对象,研究了封育、自由放牧和暖季轮牧下0~40 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及碳氮固持特征。结果表明:1)经过5年放牧,土壤碳氮含量暖季轮牧最高,分别为5.66±0.32 g·kg-1和0.32±0.01 g·kg-1,自由放牧最低。随土层的加深,有机碳含量在暖季轮牧处理中增加,封育和自由放牧变化不显著;氮含量3种处理垂直变化均不显著。自由放牧碳氮比最高,达到26.98±1.05,暖季轮牧最低。0~40 cm土壤碳氮储量表现为暖季轮牧>封育>自由放牧。2)以封育为对照,碳氮固持量和固持速率呈暖季轮牧>封育>自由放牧。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碳氮储量、固持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相关性(P<0.05);与物种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0.001)。研究认为,从土壤碳氮储量及固持考虑,暖季轮牧的草地利用方式更有利于研究区荒漠草原碳汇能力提升和草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集约轮牧条件下牧场放牧次数和放牧密度对草场土壤水文的影响S.D·Warren等摘要本文作者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了为期二年的集约轮牧试验,取得了有关牧场放牧次数和放牧密度对草场土壤水文条件的影响资料。试验面积376公顷,划区轮牧的小区面积分别为16、...  相似文献   

15.
不同放牧制度对亚高山草甸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亚高山草甸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由放牧和划区轮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改变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显著,理化性质对其响应程度亦有所不同。轮牧土壤碱解氮、有机质的含量稍低于自由放牧,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均高于自由放牧。不同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容重、孔隙度、机械组成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比研究了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表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土壤机械组成优化;划区轮牧表层土壤质地有所改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均较自由放牧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比研究了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表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土壤机械组成优化;划区轮牧表层土壤质地有所改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均较自由放牧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戴应龙 《当代畜牧》2012,(10):38-39
通过对宁南山区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草场生产力的测定,平均产草量为鲜草1767kg/hm2,干草883.5kg/hm2,干物质679.6kg/hm2;草场轮牧产草量高于秋季测定的平均产草量;相同放牧强度的四季放牧三区轮牧比四季放牧草场产草量高。  相似文献   

19.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草原区封育恢复中天然放牧草场,进行毛肉兼用细毛羊的暖季放牧试验.采用2×5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定不同放牧方式(不放牧,连续放牧,四区、五区、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1.0,1.4 hm2/un.sh),运用酶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围封过程中放牧绵羊对封育草场牧草细胞壁成分月动态变化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暖季放牧期内,不同放牧区牧草营养物质含量主要受到放牧方式的显著影响(P<0.05).具体表现为,不放牧处理牧草细胞壁有机物(OCW)含量始终显著低于各放牧处理,不同放牧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划区轮牧处理牧草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消化性部分且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处理;不放牧处理牧草始终保持着较高的Oa和较低的Ob,而连续放牧处理与其相反,各轮牧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轮牧处理总可消化养分(TDN)和代谢能(ME)含量较高,尤其在牧草生长旺盛期(八月份),六区轮牧放牧场牧草可利用营养物质含量最高,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试验于2010年6~9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牧交错区试验示范基地的混播人工草地上进行。试验分为划区轮牧组和连续放牧组,轮牧组与连续放牧组各设3个重复,轮牧区每个重复各有5个小区,每个小区放牧时间为6d。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放牧制度对各组草地牧草的干物质产量影响不显著;对各组草地牧草的营养物质影响差异显著(P<0.05);划区轮牧组牧草的粗蛋白质(CP)含量有高于同期连续放牧草地牧草的趋势,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低于连续放牧草地的牧草;对绵羊增重影响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