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制震雷剑毫茶最佳工艺组合为杀青(6CST-40D型杀青机)、轻揉(6CR-35型揉捻机)、做形(6CLZ-60D型理条机)、摊晾、烘焙(JXY-6CTH-6.0型数控提香机).各工艺对震雷剑毫茶品质影响大小为杀青>烘焙>轻揉.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针对现有扁形茶炒制机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品质控制难等问题,下面推荐一款浙江上洋公司研制的连续化、程控化扁形茶加工机械——6CCB-784(984)型扁形茶炒制机。该设备能通过事先设定的控制程序,实现四个锅不同炒制工序,并自动转锅的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茶叶品质,适应于扁形茶加工产业化发展的需要。1.工作原理该设备为四锅分体自前至后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扁形优质绿茶机采机制技术,开展扁形优质茶机械化采摘、机采叶分级、优化扁形茶加工工艺和基于色选技术的优质茶精制等试验,使其达到企业产品标准。结果表明, 通过适当提高采茶平面的机采技术,在机采叶分级、分段加工过程中应用生产型分级机,结合优化扁形茶传统工艺和基于色选技术的机采优质茶精制,可显著提高品质,扁形优质绿茶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面条机对扁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面条机对扁形茶做形技术参数。以对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面条机加压力度、压条次数、摊凉时间等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分析其对扁形茶外形和总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条机做形最佳工艺为A1B3C3,即面条机加压力度1/4,压条次数4次,摊凉时间12 min。干茶外形较扁直,黄绿润隐毫;清香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正,叶底绿明亮,较完整。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缙云县"仙都笋峰"扁形茶机械创新工艺及对鲜叶质量要求。创新工艺包括鲜叶摊放,多功能名茶理条机杀青、理条,扁形茶炒制机压扁固型,摊凉回潮、分筛,滚筒辉干机辉锅5个加工步骤。  相似文献   

6.
<正>自上世纪南茶北引以来,山东省主要以生产卷曲型绿茶为主,常见的有雪青茶、浮来青茶和泰山女儿茶等。近年来,由于扁形茶外形扁平光滑,非常有特色,受到了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各地纷纷开始炒制扁形茶,如海青翠龙、浏园春龙井茶等。现将有关加工技术要点总结如下:扁形茶品质特征是外形扁平,光滑匀直,锋苗显露,色泽黄绿,油润,滋味醇厚,香气浓郁,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扁形茶做形功效,探究面条机在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将面条机做形原理应用于扁形茶做形过程中,通过对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压条次数、时间、振幅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其对扁形茶外形和总体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正交试验设计范围内,面条机最佳做形工艺参数为:压条1次,理条时间9 min,振幅240 r/min。[结论]该研究可为扁形茶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色泽是扁形绿茶品质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扁形绿茶的主要色泽包括叶底色泽、茶汤色泽和干茶色泽。扁形绿茶黑条常见于贵州扁形茶加工过程中,简单阐述了黑条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其调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几种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扁形、卷形、条形三种不同形状的名优绿茶,经内含成分和综合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形状不同加工工艺的成品茶间品质有一定的差异.在扁形茶的组合工艺中,综合品质最好的是只经过一次微波杀青的工艺4.卷形茶的品质最好的工艺是工艺1.条形茶的品质最好的工艺是先提香后干燥的工艺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设计一种新型茶叶压扁机,改变我国现有扁形茶制茶机工作效率低、不能保证茶叶质量等问题。[方法]采用先进原则及类比设计方法,借鉴传统的用加压板模仿手工制茶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茶叶压扁机。[结果]该茶叶压扁机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作业生产率和作业质量,以机械制茶代替人工制茶,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品质。[结论]该机综合性能优,可靠性高,适应性强,调节方便,可以满足茶叶压扁这一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绿茶加工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能耗和热效率。[方法]对四川省茶叶生产企业杀青工序中使用的燃气式和燃煤式滚筒连续杀青机在实际生产中的燃料消耗进行测定、计算、分析。[结果]试验得出,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和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对1kg单芽鲜叶进行杀青工序需要消耗的热量及热效率分别为4615.92kJ、23.35%和6732.80kJ、16.01%。在扁形芽茶杀青工序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热能利用率不同,使用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优于使用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结论]研究可为茶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降低杀青机械能耗并提高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名优绿茶清洁化做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晔  张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89-14391
[目的]研究名优绿茶相配套的清洁化做形技术,为促进清洁化连续加工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名优绿茶筑阳翠峰茶为对象,研究清洁化连续加工中理条设备6CLZ-60型多用理条机清洁化做形技术,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做形温度、投叶量、理条机转速、做形时间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的检测分析表明,在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做形温度在130℃左右,转速为600 r/m in左右,投叶量为70 g/槽左右,做形时间为10 m in左右时的组合有利于筑阳翠峰茶品质的形成。[结论]该研究为名优绿茶清洁化做形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6CLW-10型茶叶连续萎凋机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并简要分析了该机用于乌龙茶萎凋生产时的萎凋质量和品质.该机萎凋温度可调,风量可调,摊叶厚度可调,萎凋时间可调,不仅可用于乌龙茶和红茶的萎凋,还可用于绿茶雨水青的处理.该机可用电、煤或薪柴作为加热热源.经过4a 多来乌龙茶萎凋生产试验,表明用该机萎凋的乌龙茶萎凋质量达到或超过同等条件下利用阳光晒青的萎凋质量.该机为连续化生产,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用于乌龙茶萎凋时,其台时生产率为150—250kg 鲜叶.  相似文献   

14.
杀青叶水分及品质与蒸汽杀青机优化组合工艺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L8(27)研究了滚筒连续蒸汽杀青机轴转速、筒转速和筒倾角的优化组合与杀青叶水分及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轴、筒转速大,杀青叶水分含量低,茶叶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信阳毛尖半成品(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排把)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干燥方式烘干,再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信阳毛尖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感官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100%)、提香机烘干、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50%)、信阳毛尖锅炒干、电烘笼烘干。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100%)茶样,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均较高;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50%)茶样,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儿茶素含量较高;提香机烘干与锅炒干相比,前者水浸出物含量较高、后者叶绿素、儿茶素含量较高,其它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烘笼烘干茶样与其它几种干燥方式相比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均偏低。  相似文献   

16.
对 6CJZ -2 5型卷曲形名优茶做形机用于名优茶提毫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机械用于名优茶提毫 ,其工艺要求应把握初干叶含水量在 2 0 %左右 ,提毫时间 5~ 8min ,则所制茶叶外形白毫显露 ,内在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摇青机的工作转速n=30k/r~(1/2),并用制茶试验来确定最佳 k 值为0.84,为设计摇青机及发挥其最大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桂香红美人茶加工工艺及技术参数,为广西红茶的创新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无公害茶园中金萱茶树品种被小绿叶蝉刺吸的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在红茶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上,结合乌龙茶晒青工艺、智能红茶发酵机发酵技术、智能烘干技术等多种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研制桂香红美人茶。[结果]总结出桂香红美人茶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参数为:被小绿叶蝉刺吸的鲜叶→晒青(鲜叶失水率6%~10%)→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2%~64%)→揉捻(40~60 min)→智能发酵机发酵(温度:32℃,湿度:95%,时间:3.5 h)→造型→智能烘干(温度:80℃,时间:120 min)→提香(温度:100℃,时间:30 min)→成品茶。[结论]该技术充分利用小绿叶蝉危害的鲜叶加工出市场价值较高的红茶新产品,能大幅度提高有机茶园综合效益,对推进有机食品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名优绿茶嫩芽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工采摘名优绿茶效率太低,严重制约了名优绿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具有选择性且能快速准确采摘名优绿茶的智能系统迫在眉睫。而嫩芽识别和定位则是实现名优绿茶机械采摘的前提,因此,开展了名优绿茶嫩芽识别与定位方法的研究。基于RGB颜色空间采用三基色以及组合因子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利用维纳滤波和梯度增强技术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滤波去噪,采用大津法和迭代法分割图像获取二值图像;借助MATLAB软件对相机进行标定处理获取各项内外参数,然后采用质心法对目标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利用G-B索引因子结合迭代法能较大程度地识别出嫩芽目标,采用张氏标定法能在误差要求范围内对目标质心进行定位,且实时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