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桑橙瘿蚊发生规律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志松 《蚕业科学》2004,30(1):15-19
查明我国桑橙瘿蚊的分布在苏、浙、鲁、皖、赣、粤、桂、云、贵、川、陕、渝等省 (市 )。桑橙瘿蚊在长江以北地区年发生 5~ 6代 ,幼虫发生在 6~ 10月 ;长江以南地区年发生 6~ 7代 ,其幼虫在 5~ 10月发生为害。根据桑橙瘿蚊发生为害规律和养蚕布局 ,提出了重点防治夏秋季为害严重的 2~ 5代幼虫 ,抑制 6~ 7代虫口密度的策略和以土壤杀虫剂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付强 《江苏蚕业》2013,(3):29-31
在连续多年对桑橙瘿蚊各代发生期及各虫态历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总结多年防治桑橙瘿蚊的经验,采取以土壤施药与顶芽喷药相结合为主、以农业防治为辅的桑橙瘿蚊联防联治的措施,基本上能控制桑橙瘿蚊对桑树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在连续11年对桑橙瘿蚊各代发生期及各虫态历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多年防治桑橙瘿蚊的经验,采取以土壤施药与顶芽喷药相结合为主、以农业防治为辅的桑橙瘿蚊联防联治措施,基本上可控制桑橙瘿蚊对桑树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谢维 《中国蚕业》2002,23(2):16
搞好桑橙瘿蚊(Diplosis mori Yokoyama)防治工作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第1代防治用药适期,我们根据桑橙瘿蚊在凤冈地区早春温度与桑橙瘿蚊第1代幼虫发生时期的6年历史数据,建立直线回归方程预测2001年的用药适期,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桑橙瘿蚊是本地区目前为止最难预测、最难防治的桑园害虫.本文分析了睢宁县防治桑橙瘿蚊的几种模式优缺点,并认真总结了睢宁县桑橙瘿蚊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研究土壤含水量与桑橙瘿蚊羽化的关系及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土壤含水量为前提,以桑橙瘿蚊各虫态发育历期为依据的测报方法;根据多年来防治桑橙瘿蚊的经验,采取以土壤施药与顶芽喷药相结合为主、以农业防治为辅的桑橙瘿蚊联防联治的措施,基本上能控制桑橙瘿蚊对桑树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程淑红 《四川蚕业》2011,39(3):44-44,51
桑橙瘿蚊具有传播快、为害大、防治难等特点。桑橙瘿蚊主要为害桑树顶芽使顶芽弯曲变形直至发黑腐烂,造成桑树封顶、腋芽萌芽反复多次后,桑树枝条短、侧枝丛生、叶片小、叶质老化,桑叶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加强对桑橙瘿蚊防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淑红 《广西蚕业》2011,48(2):16-17
桑橙瘿蚊具有传播快、危害大、防治难等特点。桑橙瘿蚊主要危害桑树顶芽使顶芽弯曲变形直至发黑腐烂,造成桑树封顶与腋芽萌芽、桑树枝条短、侧枝丛生、叶片小、叶质老化,桑叶产量和质量下降。应采取翻耕除草、土壤撒药等措施加强防治桑橙瘿蚊。  相似文献   

9.
为害桑树的瘿蚊有多种,其中桑橙瘿蚊因其发生世代多,且为害桑芽,对桑叶产质量影响最大。本文总鲒了桑橙瘿蚊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桑瘿蚊新型防治药剂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志松 《蚕桑通报》2004,35(1):21-25
根据桑橙瘿蚊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分布为害,研究制备成长效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并提出重点防治2~4代,抑制5~7代的防治策略,在桑树夏伐后6月下旬,每667m2桑园施药3kg可基本控制其全年危害.  相似文献   

11.
粤北桑芽瘿蚊的世代及生活史和习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 :粤北桑芽瘿蚊 1年发生 10代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从 5月初一直为害至 11月 ,11月底以结成囊包休眠体的老熟幼虫在桑田土表层中进行越冬 ,但从 6月下旬开始各代均有部分老熟幼虫结成囊包休眠体在桑田土表层中进行越夏、越冬 ;全年以第 1~ 3代发生量最大。各虫态历期 :卵 1~ 2d ,幼虫 5~ 12d ,蛹 5~ 12d ,成虫 1~3d ,完成 1个世代需 15~ 2 6d ,大多要 2 0d左右。雌雄成虫比例 (性比 )约为 2 5 1∶1。  相似文献   

12.
鞍象(Neomyllocerus hedini Marshall)是汉江沿岸桑园新发现的食叶害虫。田间调查和实验室观察表明,该虫在陕西省汉中地区1年发生1代,其中:幼虫在土中越冬,生活期长达8~10个月;成虫自从5月上旬至8月下旬食叶危害桑树,危害期长达80~100 d,并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于土壤中。化学防治采用40%辛硫磷(phoxim)1 000倍液,于春蚕期结束后在桑园喷雾杀灭成虫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野蚕黑卵蜂的生物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梁细弟  胡萃 《蚕业科学》1989,15(2):95-99
野蚕照卵蜂是野蚕(Bombyx mandarina Moore)的主要卵寄生蜂,自然寄生率较高。在杭州,主要以一龄幼虫于越冬野蚕卵内过冬,一般4月底5月初开始羽出;在田间养虫室内,一年发生10代。25℃下,一世代的平均历期为18.56天,其中卵期约30小时,一龄幼虫期约2天,二龄幼虫期约3天,预蛹期约1天,蛹期10—13天。25℃下喂20%蔗糖液,雌蜂平均寿命45.37天,雄蜂43.21天。供蔗糖液,以家蚕卵为寄主,25℃下雄蜂平均产卵期20.39天,寄生卵粒51.27粒,产子蜂62.47头,于蜂雌性比平均82.10%。在4℃、76%R.H.下,幼期各虫态具一定的耐冷藏能力,尤以卵期为强。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认为该蜂在野蚕生物防治上很有利用前途。  相似文献   

14.
桑螟化学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五年各代桑螟变化情况和药剂防治情况调查,得出全年桑螟化学防治策略为:治好第1代,兼治2,3代,重点防治4,5代,蚕种场桑螟防治策略为:主要做好越冬代桑螟防治和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桑树根结线虫病有效防治药剂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 - 2 0 0 3年在山东省青州市桑树根结线虫病危害严重的桑园进行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用98%溴甲烷 10 0g/m2 的剂量对土壤进行覆膜熏蒸消毒 ,防治效果可达 10 0 % ;用 1 8%阿维菌素 10 0 0~ 15 0 0倍液以10g/m2 的剂量灌根施入土壤 ,防治效果可达 10 0 % ;5 %涕灭威颗粒剂以 30g/m2 的剂量混入土壤 ,防治效果可达80 %~ 90 % ;用蓖麻粕有机肥施入土壤 (用量为 1kg/m2 左右 ) ,对线虫的防治效果可达 80 %~ 90 %。以上 4种药剂处理过的桑树 ,其长出的桑叶在残毒期过后养蚕 ,未发现对蚕儿的发育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24%帕力特悬浮剂晚秋防治越冬代桑尺蠖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在20℃相对低温气候条件下,农药的触杀作用,喷药后3 d初步显效,喷药后10 d完全显效,药效维持20 d以上;500~1500倍药液浓度范围内,使用剂量变化对防治效果影响不明显,提高喷雾质量有助于提升除虫效果;24%帕力特悬浮剂用于越冬防治桑尺蠖的推荐使用浓度宜为1000倍左右,具体使用浓度可根据蚕期安排和用药时的天气状况及防治害虫要求的持效时间长短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7.
许梅  王培生 《蚕业科学》1994,20(3):136-140
桑蟥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在如皋地区一年发生二代,以有盖卵在桑树枝干上越冬,头蟥主害期六月下旬,二蟥主害期八月中旬。用农药久效磷进行药杀,喷雾法为二龄期效果最佳;根吸法在孵化盛期至二、三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应用异小杆线虫防治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多年(1992~1995)筛选试验,发现从我国山东土壤诱集的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8406对桑天牛防治效果最佳。在广东地区应用线虫防治桑天牛的最适温度为23±5℃,最佳时间为10~12月份。大田400hm2推广示范结果表明,使用注射量为3×103~4×103条线虫/mL,防治效果达86%~98%。从2年田间应用线虫后桑叶喂蚕的安全性测定表明,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