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斜纹夜蛾为害姜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斜纹夜蛾是食性很杂的害虫,笔者1984年以来进行生姜病虫害调查,发现斜纹夜蛾是生姜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一般在6月上旬始见幼虫为害姜苗,7月中旬至8月底幼虫为害较烈。在姜叶背面产卵,每块80—150粒,外覆灰黄色绒毛。幼虫孵化后先群集在叶背,通常几十头,多的百多头,啃食叶肉呈小白麻叶。二至三龄后逐渐分散为害。受害较重的姜田,1株姜苗常有三、四  相似文献   

2.
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名豆野螟。在当地主要为害夏绿豆和夏大豆的蕾、花、嫩荚粒。据2000年7月上旬至9月中旬调查,豇豆荚螟在本县严重发生。夏大豆发生面积1.5万hm2,占种植面积的37.5%,平均虫田率60.3%,虫株率52.1%,百株有虫20~35头,发生为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大豆开花结荚盛期。夏绿豆田普遍发生严重,发生面积1.2万hm2,占种植面积的95%以上,平均虫田率100%,蕾、花、嫩荚受害率60%~80%,最重的达100%。幼虫常吐丝缀合蕾、花、嫩荚,匿居其中为害,平均百束缀合的蕾、花有幼虫63头,多的一束有幼虫3头;…  相似文献   

3.
1975年起我们引进擦树(Sassafras tzumu,Hemsl.)播种育苗的过程中,发现苗圃内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为害严重,尤以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为害最烈。食叶呈网状空洞,咬断顶心、嫩茎,造成幼苗死亡,被害率高达25%。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斜纹夜蛾在姜堰市部分地区严重发生。8月8~11日,笔者调查,幼虫多为2~6龄,将5000m2三叶草和水花生的叶片几乎食光。除部分幼虫外,大量已转移。市农业局院内篮球场、网球场、硬质渠面及水泥路面约2000m2范围内,幼虫密布。每平方米幼虫密度平均30.5头,最高的渠面500多头,虫皆匆匆,仿佛赶集一般。不少幼虫爬至房屋外墙上,最高8.5m。许多幼虫爬至紫薇、女贞等树上为害;或越过北围墙,前赴后继爬至居民家中,上桌、上床;越过围墙,为害大豆、玉米、甘薯、豇豆等,水稻上也发现幼虫。斜纹夜蛾幼虫越墙进屋@高泰东$江苏省姜堰…  相似文献   

5.
王贺军 《植物保护》1988,14(1):55-55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等原因,近年豆天蛾为害日渐加重。1987年见蛾时间长,诱蛾量之多超过历年。曲周县5月29日始见蛾;香河县6月14日见蛾,到7月底1台黑光灯共计诱蛾2960头,比去年同期多2346头;廊坊7月上中旬诱蛾量是去年同期的9倍;馆陶日诱蛾441头;大城日诱蛾444头。 曲周县调查,卵株率81%,百株有卵230粒;虫株率77%、百株虫量105头。永年县卵株率90%,百株有卵180粒,幼虫120头,最高210头。衡水地区发生33.3万亩。从全省田间调查情况看,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产卵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幼虫盛期,也是为害和防治适期。 发生严重的原因;除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过去没有防治习惯和经验,累计虫量增  相似文献   

6.
苹果金纹细蛾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1994年以来在豫西苹果园上升为主要害虫。1996~1998年3a两头大发生,1998年全市发生面积2.67万hm2,为害盛期一般果园虫斑叶率约30%,严重者达70%~80%,一片叶上有数十头幼虫为害,造成果树大量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苹果树势和产量。1 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1.1 发生规律 金纹细蛾在灵宝市1a发生6代。其各代为害盛期分别为越冬代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代5月中旬至5月底,二代6月中旬至6月下旬,三代7月中下旬至7月底,四代8月中下旬至9月上…  相似文献   

7.
2019年,在河北省馆陶县局部地块发现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为害穗期夏玉米,且虫量较高。杂草发生较轻的地块劳氏黏虫百穗虫量为4~28头,杂草发生严重地块为58~86头。吐丝授粉期至灌浆期田间幼虫数量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幼虫8月25日开始为害雌穗,高峰日为9月7日。通过幼虫调查和成虫诱测结果分析,该虫在当地不能越冬,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为害主要是外地侵入种群所致。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甘薯天蛾[Heres convolvuli(Linn.)]在淮北地区连续为害,安徽阜阳专区从1961年起,四年当中有三年大发生,其为害程度是愈来愈重。仅1964年受害面积占总甘薯面积的50一80%,有的被吃成光杆,甚至把嫩茎都吃掉,造成严重减产。 甘薯天蛾在淮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第一代幼虫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第二代在8月中、下旬,第三代在9月下旬—10月初。以第二、三代虫口密度大,为害最重。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害虫 ,主要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严重。以低龄幼虫啃食叶肉 ,二龄后多在叶背为害 ,取食下表皮和叶肉 ,仅留上表皮呈透明的斑点 ,俗称“开天窗”。四龄幼虫则蚕食叶片呈孔洞或缺刻 ,严重时 1株能聚集上百头 ,将叶片上下表皮一起食尽 ,仅留主脉。因其初孵幼虫 4~ 8h(小时 )即钻入寄主叶片的上下表皮之间啃食叶肉或叶柄 ,在叶片内蛀食成小隧道 ,二龄后才从隧道退出 ,因而一般药物难以接触虫体 ,到三、四龄幼虫时受惊激烈扭动 ,倒退吐丝下垂 ,且老龄幼虫抗药力极强 ,因而一般药剂防效很差 ,已成为蔬菜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10.
孙家志 《植物保护》1990,16(1):54-54
苎麻天牛(Paraglenea fortunei Saunders)近年在局部地方为害棉花,1989年6月在南县鸟咀乡安乐村的300多亩棉田发生,一般每亩有苎麻天牛5000-15000头,有100多亩为害严重,虫多的每亩达到20000多头。为害株率25-40%,死苗率10-20%。 此虫1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4月上中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5月底开始迁入棉田,6月上中旬为盛发期。成虫以早晚或阴天群集在棉田活动与为害,睛天中午停留在棉叶背面和田边杂草丛中歇息。成虫取食棉苗叶柄、嫩茎,咬断嫩头。使棉花的叶片掉落,主茎折断,嫩头枯死。为害重的棉株成为光杆,造成棉花严重减产。凡靠近麻地,棉苗生长嫩绿旺盛的棉田为害最重。 近年来忽视了对天牛的防治,虫口密度累积增多:加之是麻农挖麻种棉,形成了棉麻插花种植,给天牛的迁飞为害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苎麻天牛羽化高峰期,正值头麻收  相似文献   

11.
在我市危害夏高粱的穗部害虫有高梁条螟Proceras venosatus、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ralis、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高梁穗虫(隐斑螟)Cryptoblabes gnidiella Miler、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等。高粱条螟在我市一年发生2代,8月份为第二代幼虫为害期,一般每穗有虫2—3头,长势好的可达10头左右;桃蛀螟一年发生4代,在10月中下旬以第四代幼虫为害夏高粱穗部,一般百株有虫15头左右,最高单穗有虫12头;玉米螟常年发生3代,以第二、三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害夏高粱,一般每株有虫1—4头,最高8头;高粱穗虫一年发生2代,第二代于8月中旬末开始进入穗部为害,9月初进入为害盛期,一般每穗有虫1—2头,单株最高8头。此4种害虫为害夏高粱主要是蛀茎、食粒、造成断茎、破粒,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经1987年以来对防治适期、防治指标、防治用药试验,提出了心叶期适时用药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12.
1976年以前,马尾松毛虫在广东仁化县从未猖獗为害。从1976年开始,城口等公社的个别大队出现零星严重为害,但面积不大,一般只有20~30亩。1977~1978年曾采用烟剂、白僵菌粉加六六六粉对第一、二代幼虫进行防治,但因虫龄较大,气候(高温、干旱)不适,防治效果不佳,虫口密度仍然很高,被其严重为害的面积达800亩左右。1979年马尾松毛虫蔓延至全县,被严重为害的面积达247000亩,约占全县松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严重影响松林生长和松香的产量。1980年4月中旬采用白僵菌对越冬后的6龄马尾松毛虫进行了全面的防治,在247000多亩受害的松林上取得了90%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安徽省淮北地区,暗黑金龟子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ehulsky和铜绿金龟子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Isky 1年发生1代,一般以三龄幼虫越冬;大黑金龟子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两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三龄幼虫交替越冬。三种金龟子相同虫态(龄、期)在地下的垂直分布基本一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铜绿、大黑金龟子越冬幼虫上升为害,而暗黑金龟子越冬幼虫则停留在越冬土室内直至化蛹。大黑金龟子成虫羽化后蛰伏至翌年4月,然后出土;另两种成虫羽化后于当年5月下旬开始出土。从成虫出土后至三龄幼虫下蛰前,群体分布在浅土层。幼虫为害夏季作物,并在下蛰前为害秋播小麦。土温决定了幼、成虫春季的上升和秋季的下蛰。群体在浅土层活动期,土壤湿度是群体升降的主要因素。土壤结构、寄主植物成熟期和幼虫龄期均能影响群体的垂直分布。暗黑金龟子从三龄幼虫下蛰至羽化成虫上升,这期间群体垂直分布不变,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0月31日我们在楚雄州元谋县(25.899°N,101.791°E)青稞、燕麦、糜子和小麦田发现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发生严重。田间调查表明:青稞、燕麦、糜子和小麦的受害株(丛)率分别为90.63%、31.64%、100%和86.84%,有虫株(丛)率分别为24.65%、17.19%、12.20%和27.19%,百株虫量分别为28.13、23.05、12头和42.98头。同时,发现草地贪夜蛾在青稞、燕麦、糜子上的为害特征与在玉米上的特征不同,表现为低龄幼虫食叶蛀心,高龄幼虫切根断蘖(穗)。与在小麦上的为害特征相似:1~2龄幼虫分布于叶片和心叶上;3~4龄幼虫向下移动至中部叶片、叶鞘和近地表面的分蘖着生处;4~6龄幼虫多数躲避在麦丛基部和表土下1 cm根茎连接处和缝隙中,与地下害虫的为害特征相似,不易发现,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茄二十八星瓢虫是近年来发生为害逐步加重的1种害虫。此虫主要为害茄子、番茄、甜椒和马铃薯。为害严重时,致使叶片干枯、破碎,对产量影响极大。通过1995~1997年列课题研究,首次摸清了该虫在当地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第一代幼虫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发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初龄幼虫具有群集性,多集中在叶片背面取食。据田间药效试验,敌杀死2.5%EC(乳油,下同)3000倍液或80%敌敌畏EC1500倍液、30%桃小灵EC2000倍液或25%乐·氰EC15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16.
斜纹夜蛾在经济作物上暴发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又称莲纹夜蛾,能为害多种蔬菜、油菜、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 2000年斜纹夜蛾在高邮市经济作物大豆上发生严重,为历史少见。据 9月 3~ 5日 (三代幼虫发生盛期 )在本市三垛镇、卸甲镇等地调查 20块黑大豆田,百株幼虫 50~ 680头,平均 320.8头,最高的 1株达到 100多头。有卵田占 65.6%,百株卵量 10~ 50块,平均 28.9块。全市共 32个乡 (镇 )均普遍发生,发生面积近 4 hm2次。1发生及为害特点  斜纹夜蛾在本地区 1 a发生 4~ 5代,以第三代为主害代 (时间在 8月底至 9月中旬 ),世代重叠。成虫白天隐藏在杂草、土缝或植株枝…  相似文献   

17.
刘宏谋  唐辰  洪尤文 《植物保护》1965,3(4):156-156
河南中牟县茄子上酸浆瓢虫发生早、而为害严重。据1963年7月间在城关调查,被害株率100%,有一半茄株因为害落叶80%左右;8月中旬每株一般有虫30—50头,多的达百头以上,严重影响茄子的生产。 据初步调查;酸浆瓢虫主要为害龙葵、茄子、马铃薯等。也能为害曼陀罗和洋茴茴菜;在食料缺乏时还发现为害棉花。  相似文献   

18.
2002年8月中、下旬水稻抽穗后,赣榆县各乡镇普遍发生棉铃虫为害,其中青口、塔山、海头、沙河、赣马、城头诸镇为害比较严重。一般百穴有虫30~55头,多的100头以上,单穗虫量多的达4~5头。水稻穗期发生棉铃虫为害的现象,本站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观察到,但密度很低,未造成为害。而且,那时的发生时间也晚,一般在9月中旬前后,稻粒已经灌浆,颖壳已经老硬,幼虫很难啃咬,生长状况很差。2002年水稻穗期棉铃虫不但发生数量多,而且发生时间也比往年提前10~15d,在8月25日前后幼虫已进入四、五龄…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霞浦县水稻田稻水象甲每年发生1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虫迁入早稻田为害水稻叶片,稻叶为害率在20.0%-48.5%,幼虫为害稻根,丛为害率在12.0%—24.8%,该虫的防治措施关键要狠治成虫,兼治幼虫。  相似文献   

20.
田间调查表明,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入侵云南省后,在德宏州4县市冬季甜玉米上均有发生为害,世代重叠严重。5月份以前主要为害冬季甜玉米,平均被害株率和百株虫量分别为4.55%和5.72头。成虫喜产卵于玉米心叶上部正面,1~6龄幼虫可取食为害玉米的生长点、叶片、雄穗和果穗。其中1~3龄幼虫具有聚集为害习性和趋嫩性,常取食幼嫩的心叶叶肉,4~6龄幼虫常啃食叶片和雄穗,咬断生长点,在心叶期和抽雄期形成典型被害状。心叶期和抽雄期玉米被害株率较高,且抽雄期被害株率显著高于苗期和灌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