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高 《安徽农业科学》1992,20(2):133-136
通过对连作油菜田土壤养分的测试及跟踪分析表明,连作油菜田土壤水解氮易表现供应不足,增施氮素肥料,提高土壤中有效态氮素的水平,是连作油菜田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3414"试验的川中丘陵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旨在建立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和不同分级范围推荐施肥量,为川中丘陵区合理施用化肥、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对川中丘陵区2006年水稻"3414"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以相对产量75%,80%、85%、90%和95%划分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并分别以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线性...  相似文献   

3.
丘陵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镇地处川中偏西丘陵区,油菜是我镇小春的主要经济作物。为了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我镇不断地试验和总结油菜高产技术。实践证明:要使油菜亩产达到200kg以上,必须抓好以下环节和栽培技术: 一、田块选择 油菜作物虽然适应性强,但高产油菜必须选择土壤肥力强,光照充足的地种植,如:两季田、槽平地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川中丘陵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进行的土地利用调整,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梨树-蔬菜复合系统、核桃-油菜复合系统、核桃-花生复合系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有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油菜>核桃-花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氮: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核桃-油菜>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磷: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林>核桃-油菜>柏树林;土壤全钾:核桃-油菜>柏树林>核桃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花生复合系统土壤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农林复合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供给氮素的能力;梨树-蔬菜复合系统对磷素有较强的富集效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同田对比试验得出:油菜秸秆堆沤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增产13.47%,油菜秸秆粹断直接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增产12.02%。秸秆堆沤还田、秸秆粹断直接还田两种还田方式加尿素有利于秸秆的快速腐熟,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利用秸秆覆盖油菜田,不仅能有效缓解因偏施化肥使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而且能起到增肥抗旱效果.平湖市乍浦镇近几年来,杂交单季稻生产面积持续保持在7000~10000亩左右.由于杂交稻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严重影响土壤养分平衡,加之乍浦属沿海沙质土地区,土壤保水保肥性较差.改良土壤,改善耕地保肥保水能力,势在必行.近几年,稻草还油菜田在乍浦已形成习惯,全镇32000亩油菜田,有75%左右田块近24000亩田进行稻草覆盖,每亩稻草用量在300~350kg左右.  相似文献   

7.
陕西农田土壤硫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陕西省6个主要气候类型区农田的耕层土壤样品305个,测定其全硫和有效硫含量。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壤全硫含量变幅为33~769 m g/kg,平均值为360 m g/kg,有效硫含量4.6~157.3 m g/kg之间,平均值29.3 m g/kg。全省不同气候类型区全硫含量顺序为:渭北旱塬区>陕北丘陵区>关中灌区>陕北风沙滩地>陕南川道区>秦巴浅山丘陵区,有效硫含量顺序为:陕南川道区>陕北风沙滩地>秦巴浅山丘陵区>渭北旱塬区>关中灌区>陕北丘陵区。土壤全硫和有效硫之间、全硫与有机质之间、有效硫与有机质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硫与土壤pH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我县农民盲目施肥,摸清我县油菜地生产能力、土壤肥料状况、土壤障碍因素,分析耕地退化的原因,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互助县利用大量的田间调查、农户调查、土壤和植株样品分析测试和田间试验的观测记载并利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充分了解互助县油菜地土壤养分状况,并对地力情况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对油菜每百公斤产量吸收养分的量进行测算,确定我县油菜不同区域的施肥配方及肥料运筹,建议我县油菜田"控氮、稳磷、补钾",同时进行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3414”试验的川中丘陵区油菜施肥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亿  李廷轩  张锡洲  戢林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0):2058-2066
【目的】旨在建立土壤养分丰缺及施肥指标,为当前生产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汇总了川中丘陵区2005—2009年61个县(市、区)油菜“3414”田间试验数据,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以油菜的相对产量为标准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划分为5个等级;确定肥料推荐用量时,氮肥采用“区域总量控制”的方法计算区域内的平均适宜施氮量,磷、钾肥量则由肥料最佳用量与速效养分含量的关系拟合得出。【结果】(1)川中丘陵区油菜地的氮肥平均适宜施氮量为(170±50)kg•hm-2,低肥力土壤氮肥用量上限为250 kg•hm-2。(2)当油菜地土壤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处于低等级(AP<5 mg•kg-1;AK<30 mg•kg-1)时,磷(P2O5)、钾肥(K2O)用量分别为100—120 kg•hm-2、90—110 kg•hm-2;较低等级(AP,5—15 mg•kg-1;AK,30—60 mg•kg-1)时,磷、钾肥用量分别为70—100 kg•hm-2、70—90 kg•hm-2;中等级(AP,15—25 mg•kg-1;AK,60—120 mg•kg-1)时,磷、钾肥用量分别为50—70 kg•hm-2、50—70 kg•hm-2;较高等级(AP,25—45 mg•kg-1;AK,120—240 mg•kg-1)时,磷、钾肥用量分别为30—50 kg•hm-2、30—50 kg•hm-2;高等级(AP,>45 mg•kg-1;AK,>240 mg•kg-1)时,磷、钾肥用量分别为<30 kg•hm-2、<30 kg•hm-2。【结论】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油菜养分管理过程中呈现出减施氮、磷肥(特别是氮肥),增施钾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流域冬油菜重要的主产区。为了解川中丘陵区油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安州区为代表的136个农户油菜种植户的入户调研,分析影响川中丘陵区油菜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探求油菜产业发展潜力和对策。调研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油菜生产种植模式主要以水稻-油菜和玉米-油菜为主。油菜种植农户以老年男性为主,平均年龄61.89岁。种植大户中,55.6%选择旋耕,66.7%选择育苗移栽,旋耕、育苗移栽面积占调查大户种植面积的74.6%和35%。散户中育苗移栽的农户数和面积占比均在90%左右。川中丘陵区主要病害为菌核病和根肿病。收获方式中,选择一次性联合机械收获、人工砍割机械脱粒、全人工收获的农户比例分别为7.4%、52.2%和40.44%;秸秆还田、田边堆放、再利用的比例分别为47.6%、3.7%和48.7%;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610kg/hm2。全生育期合计需投入生产资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共计9461元/hm2,其中耕作种植环节>收获环节>施肥环节>植保环节>购种环节,年均效益6199元/hm2。综上,川...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油菜生产上施肥品种单一、施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油菜施肥模型,为峨山县油菜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潴育型-紫色土性-紫沙泥田(按第二次土壤普查命名,土类-亚类-土属-土种),  相似文献   

12.
简阳市江源镇地处川中偏西丘陵区,水稻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水稻13000多亩,以"油莱-水稻"和"小麦-水稻"为主。全镇水稻平均亩产一直徘徊在500kg左右。因此,分析影响水稻单产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高产技术对策势在必行。一、丘陵区两季田水稻单产的主要障碍因素1.迟播迟栽受前作小麦或油菜收获期影晌,水稻栽插期往往在5月下旬  相似文献   

13.
油菜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及补救措施安徽省宣城地区农村能源办袁炳富油菜种植在我国占有一定的面积,与其它作物相比,对营养素的要求显得反应敏感。油菜在生长过程中,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都会影响其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根据油菜田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4.
在油菜"3414"田间试验及土壤、植株、籽粒养分分析测定的基础上,研究中等肥力泥田油菜产量与氮磷钾之间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肥是中等肥力泥田油菜增产的重要措施,而氮、磷素肥料是油菜增产的最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油菜产量和氮磷钾素肥料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依函数获得最佳施肥量N 260.97 kg/hm2、P2O5 91.27 kg/hm2、K2O 45.58 kg/hm2,可实现经济产量3 016.08 kg/hm2,回归符合率达99.57%。该最佳配方经效益分析:油菜增产156.21%,新增产值7 223.82元/hm2,投产比为1∶3.67。可用于指导红塔区春和镇油菜施肥。  相似文献   

15.
川中丘陵区防护林改良土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川中丘陵区不同防护林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防护林类型土壤的粘粒、物理性粘粒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毛管水含量、田间持水量、田间有效持水量和土壤有效贮水量、土壤养分贮量和土壤速效养分供应量均比对照地、标准地、有林地、未造成林地高,防护林对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其改良程度取决于森林植被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林种的配置状况。该研究对严重土壤侵蚀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按照随机均衡布点的方法,在西吉县西部黄土丘陵区、东部土石山区和葫芦河川道区三个生态类型区农田0-20cm土层进行田间取样。并对所取得的1838个土样进行土壤养分测试和数据统计分析,初步摸清了全县土壤养分丰缺现状,提出了今后有效提高科学施肥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全区不同区域农田、果园、菜田1 455个土壤养分结果分析表明:全区农田土壤养分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速效养分提高幅度较大,有机质在川道地区有所增加,而塬、山区则有所下降;果园土壤养分与分级指标相比,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低;菜田土壤养分根据分级指标划分,有机质、速效磷均为缺乏,氮为严重缺乏。根据全区土壤养分状况,在培肥上,应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基础肥力,大力推广平衡施肥,调整用肥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小麦—水稻、黑麦草—水稻和油菜—水稻3种种植模式下,研究土壤保护性耕作对太湖地区稻田水稻生育期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下水稻成熟期土壤平均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及速效磷含量均比移栽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速效钾含量则呈下降趋势;水稻产量以油菜—水稻种植模式为最高,其次为小麦—水稻和黑麦草—水稻种植模式。保护性耕作(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或油菜免耕、水稻2次旋耕)和常规耕作Ⅱ(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或油菜旋耕、水稻耕翻加旋耕)处理较少耕秸秆不还田、小麦或油菜免耕、水稻2次旋耕和常规耕作Ⅰ(秸秆不还田、小麦或油菜旋耕、水稻耕翻加旋耕)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小麦—水稻和油菜—水稻种植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也有利于提高黑麦草—稻种植模式下的全氮、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保护性耕作对麦—稻和黑麦草—稻种植模式的增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高产油菜田生育期其地上部分对养分的吸收特点以及0~20 cm土壤氮、磷、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菜地上部对氮、磷、钾的吸收特点基本相同,吸收量由大到小顺序为:氮>磷>钾。土壤氮在油菜生育前期和后期的土壤中变化比较平稳,在出苗和抽薹前土壤供氮水平较高;速效磷在整个生育期,变幅较大;钾在油菜整个生育期耗竭严重,应注意施钾。  相似文献   

20.
油菜角果壳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沪郊黄泥土、黄夹沙土、沙夹黄土3种常见土种实施油菜角果壳还田3年定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旋耕土壤前,将油菜角果壳撒施还田1875kg/hm^2,能使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养分得到积累;肥力越低的土壤,这种改善与积累愈明显,水稻、油菜的增产效果也愈显著。单位面积油菜可产角果壳1875kg/hm^2,就地还田简便易行,只要坚持每年将其全部还田,培肥地力的作用一定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