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旨在分析牛羊鲜乳冷藏过程中蛋白质沉淀率变化及粒度大小。通过离心沉淀、原子力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SDS-PAGE电泳分析牛羊鲜乳冷藏过程中蛋白质沉淀率变化、鲜乳蛋白质粒子形貌、粒径分布范围、酪蛋白组成。结果表明:羊乳蛋白质沉淀率显著高于牛乳;牛乳蛋白质粒子数目(45μL~(-1))、密度(1.8μm~(-2))低于羊乳蛋白粒子数目(437μL~(-1))、密度(17.48μm~(-2));牛乳蛋白粒度大小主要集中在1nm以下,羊乳蛋白粒度只有19.3%在1nm以下,主要分布在1~1 000nm,其中100nm左右最多;牛羊乳酪蛋白主要有β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2种,分子质量分别为34ku和26ku左右。牛乳蛋白质冷藏稳定性显著高于羊乳,羊乳蛋白质颗粒直径大于牛乳,牛羊乳蛋白质粒子数目和大小是影响冷藏稳定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原子力显微镜结合激光粒度仪是分析乳蛋白粒度大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利用DSC对大豆蛋白质热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对豆浆中的 2种主要大豆蛋白质β伴大豆球蛋白 (7S球蛋白 )和大豆豆球蛋白 (11S球蛋白 )的变性温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豆浆中 7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70± 2 )℃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90± 2 )℃ ;豆浆中固形物的质量分数 (5 .76~ 10 .37 )与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加热到 70℃时 ,7S球蛋白变性 ;当加热到 95℃时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都发生了完全变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鱼肉蛋白质在冻藏中的变性,国外曾先后用盐溶性蛋白的溶解度和肌原纤维Ca—ATPase活性作为衡量的指标,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且一直沿用至今。但这种测定的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操作复杂,不易迅速作出判断。本文根据蛋白质变性后有大量疏水基团的暴露而使其持水能力下降的原理,采用液滴法来评估蛋白质冷冻变性的程度。本研究选择了“三去”鲢等原料,在-10℃和-18℃二种冻藏温度条件下测定了其液滴与盐溶性蛋白溶解度和凝胶强度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用液滴法估算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的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鱼肉蛋白质在冻藏中的变性,国外曾先后用盐溶性蛋白的溶解度和肌原纤维Ca—ATPase活性作为衡量的指标,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且一直沿用至今。但这种测定的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操作复杂,不易迅速作出判断。本文根据蛋白质变性后有大量疏水基团的暴露而使其持水能力下降的原理,采用液滴法来评估蛋白质冷冻变性的程度。本研究选择了“三去”鲢等原料,在-10℃和-18℃二种冻藏温度条件下测定了其液滴与盐溶性蛋白溶解度和凝胶强度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高翔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270-272
淡水鱼鱼糜蛋白质变色、变性与其蛋白质组成密切相关.根据鱼肉蛋白质冷冻和加热变色、变性机理,应使用第1次采的肉,采肉后进行严格的漂洗、低温或真空擂溃,均可防止其色泽劣变;漂洗、沥干、精滤、绞肉、擂溃过程中控制温度于10℃以下,以4%蔗糖+4%山梨醇+0.3%复合磷酸盐为抗冻剂,在-40℃冻结,3~5h使鱼糜中心温度达到-20℃~-25℃,在-20℃以下冷藏,可有效预防淡水鱼鱼糜蛋白质变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在三个不同冻藏温度((-10±1)℃、(-15+1)℃、(-20±1℃))下,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蛋白质变性动力学模型,将蛋白质品质变化速率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相关联,建立牡蛎在冻藏期间蛋白质品质变化规律的方程.结果表明:在冻藏期间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蛋白质变性与冻藏的温度和时间有关,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都随冻藏温度和冻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温度越低蛋白质变性越缓慢;蛋白质品质变化方程在试验范围内可有效描述冻藏牡蛎蛋白质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是衡量乳及乳制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凯氏定氮仪是目前使用最广、测定结果最准确的方法。本实验采用FOSS—8400全自动定氮仪与半微量蒸馏法对多种乳品及乳制品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检测的方法,综述了各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行两种提取方法下马铃薯块茎蛋白质组结果差异分析,并确定最佳马铃薯块茎蛋白质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酚提取法和三氯乙酸/丙酮沉淀与乙酸铵/甲醇沉淀相结合的两步沉淀法提取马铃薯块茎蛋白质,进行2-DE分离,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MALDI-TOF-MS质谱鉴定.【结果】两步沉淀法提取的马铃薯块茎蛋白质较酚提取法获得蛋白质纯度和浓度及蛋白质点数目均明显增加,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分辨率较高.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两步沉淀法中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丰度均显著高于酚提取法,并鉴定到一些新出现的蛋白质包括假定的线粒体NAD依赖的苹果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类似物和蛋白酶抑制剂II前体类型B.【结论】提取马铃薯块茎蛋白质时两步沉淀法优于酚提取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究不同泌乳阶段的山羊乳与牛乳中核苷酸物质含量的差异性,为功能羊乳产品的差异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山羊和奶牛泌乳初期不同时间(2,7,15 d),泌乳盛期不同时间(30,50,100 d)和泌乳末期(200 d)的奶样,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处理后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精确测定次黄嘌呤、尿苷、黄嘌呤、羟基嘌呤、腺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等9种核苷酸物质的含量。【结果】次黄嘌呤、尿苷、黄嘌呤、羟基嘌呤、腺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等9种核苷酸物质在整个试验期山羊乳中均检出;腺嘌呤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仅在泌乳初期2~15 d牛乳中检出,鸟嘌呤核苷酸在泌乳2~100 d牛乳中检出,次黄嘌呤在整个试验期牛乳中均未检出,其他4种核苷酸物质(黄嘌呤、羟基嘌呤、胞嘧啶核苷酸和尿苷)在整个试验期牛乳中均检出。除次黄嘌呤和牛乳中的羟基嘌呤外,牛乳和羊乳中的其他核苷酸物质含量均随泌乳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山羊乳中腺嘌呤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尿苷和黄嘌呤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牛乳;山羊乳中羟基嘌呤含量在泌乳2~15 d显著高于牛乳(P<0.05),在泌乳30~200 d极显著低于牛乳(P<0.01)。【结论】不同泌乳阶段山羊乳与牛乳中核苷酸物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山羊与奶牛的泌乳方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西农萨能奶山羊泌乳均衡性与产奶量的相关关系,为奶山羊良种选育与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泌乳正常的西农萨能奶山羊120头,测定衡量泌乳均衡性的泌乳初期日数、泌乳盛期日数、泌乳后期日数、最高日产奶量、最低日产奶量、最高日产奶量与最低日产奶量之差6个指标,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法确定这6个指标与300 d产奶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通径分析表明,最高日产奶量和最低日产奶量是影响300 d产奶量的最主要因素(通径系数分别为0.269 5和0.235 7),同时也是衡量泌乳均衡性的重要指标;对120只羊300 d产奶量实测值与估测值的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用这2个性状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准确性良好。【结论】利用最高和最低日产奶量这2个性状建立的回归方程估计奶山羊产奶量简便易行,可为奶山羊育种及提高产奶量提供可靠的依据,也是估计产奶量的一种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娟姗牛催乳素(PRL)基因多态性与产奶量之间的关联性,为选育高产奶量娟姗牛新品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RFLP分析44头娟姗牛PRL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4的多态性,统计不同基因型娟姗牛305 d的平均产奶量,然后分析娟姗牛PRL基因型与产奶量的关联性.[结果]娟姗牛PR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4存在RsaI酶切多态性,外显子2有AA和AG两种基因型,外显子4有AA、AG和GG 3种基因型;外显子2和外显子4的AG型频率分别是0.7272和0.5454,为优势基因型.PRL基因两个外显子AA型个体的305 d平均产奶量均高于AG型和GG型(P>0.05);基因型组合效应分析发现,A2A2A4G4为优势组合基因型,但在305 d平均产奶量方面是A2G2A4A4组合基因型的产奶量显著高于A2A2A4A4、A2A2A4G4和A2A2G4G4组合基因型(P<0.05).[结论]娟姗牛PRL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4的碱基突变与产奶量之间存在关联性,其中第8398位碱基A是娟珊牛高产奶量的有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牛乳蛋白过敏儿童血清中对4种主要乳蛋白过敏原的抗体特异性情况。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乳过敏儿童血清中4种乳蛋白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显示,乳过敏儿童血清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特异性IgE比例较高,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可达44.3%和39.3%,其次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特异性IgE阳性率为31.2%和36.1%。研究结果表明,乳过敏儿童对4种乳蛋白过敏原都有一定比例的特异性IgE抗体,其中α-LA和β-LG的阳性率较高,是乳蛋白过敏儿童的主要过敏原蛋白,大部分乳过敏儿童不止对1种乳蛋白过敏。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乳房炎是制约奶牛业发展和危害消费者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因进行了简要综述,为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起奶牛泰勒氏焦虫病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泰勒氏焦虫病和附红细胞体病虽然分别属于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由于两者的病原体都与红细胞相关,因引种不慎造成混合感染情况较常见,但治疗方法基本一致。只要及时确诊,科学防治,加强护理,疫情是可以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酒精阳性乳症是危害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一种营养代谢病,迄今为止,其病因和发生机理仍不清楚。目前没有特效方法防治酒精阳性乳的发生。文章主要介绍了低酸度酒精阳性乳的化学本质及发病机理,为该病的防制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择产犊时间相近的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分别在精饲料中加入0.1%、0.2%、0.3%的复合酶,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45 d.结果表明:添加0.2%复合酶组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3.64 kg/d,提高了12.2%,与添加0.1%、0.3%复合酶组相比产奶量分别增加2.02、3.89 kg/d,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补充0、8、12和16 g.d-1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酪蛋白水平。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产奶量较高(>22 kg.d-1)的奶牛有增加产奶量的趋势,对产奶量低的奶牛没有积极作用,能提高高产奶牛乳蛋白和乳脂肪量。选用9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在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前后连续采血44 h,探索蛋氨酸的吸收变化曲线,发现奶牛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后12~16 h达到吸收高峰,过瘤胃蛋氨酸能显著提高奶牛血清蛋氨酸水平,而补饲普通蛋氨酸则无明显影响。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对血清总氨基酸水平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奶牛初乳与常乳乳蛋白变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初乳与常乳乳蛋白的表达变化,揭示乳蛋白分泌及乳腺易感疾病的机理,采用二维凝胶电泳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分析了产后第1天、第7天和第21天牛乳中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发现,相对于第7天和第21天牛乳蛋白的表达丰度,第1天牛乳蛋白中有5个蛋白表达量增加;而第7天与第21天牛乳蛋白表达无变化。且第1天牛乳蛋白表达量增加的是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M和G以及运输功能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结果表明由初乳向常乳转换过程中,这些乳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可能与乳腺易感乳房炎等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