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贵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农业这一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就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的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提出了贵州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点和目标,并提出加快生态农业的科技化、生态农业生产标准化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1生态农业成效显著丹江口市以实施标准化生态农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柑橘标准化育苗、柑橘无公害培育、茶叶有机化管理、粮油优质化生产,大力推广生物药、有机肥、测土配方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先后在全市推广了立体间套、旱作节水、节本增效、"果-草-鸡"、"果-草-羊"等一批生态模式。目前,生态农业已初见成效,如在市良种场、园艺场、柞蚕场和习家店铧厂洼果园场建有5个无公害种植业生产基地,在银洞山、凤凰山建有2  相似文献   

3.
依据江苏省农业资源禀赋,创建了基于“四水”、“特粮特经与畜禽”、“特粮特经与畜禽、水产”等适合江苏省推广应用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集成了配套技术体系;制定了12项地方标准,初步构建了“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了4个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研究探索出实现“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示范区+农户”,推动了“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艳 《现代农业》2008,(2):41-41
盘锦市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重点推广了7个生态模式,实施了10项生态工程,建立了10个高效生态农业经济区,全市生态农业建设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四化”。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绩,进一步证明了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研究的新趋势以及生态农业模式与优势。并提出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优势研究设想和加快生态农业标准化建设;培育创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构筑生态农产品品牌;推进农村资源的有序开发及激励机制;完善生态农业的保障体系等5大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机制,并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建设是当前农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重庆市通过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了种养结合型循环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空间多维度开发型立体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多功能型融合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互联网+科技"型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经济型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五大主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全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向"生态"要收入,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最终实现"四化"农业,即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它与传统农业相比表现出五大特征: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佛山市高明区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总体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山市高明区现代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以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区、绿色食晶生产基地、现代都市农业与创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物流与农业信息基地、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与农业博览基地("两区四基地")为目标,按照高明区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农业园区未来发展需求,采用"一园四区一带"的发展模式和"一个中心"、三足鼎立"、"十字串珠"、"南部生态走廊"的布局理念,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一个融生产生活、生态保护、科技研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信息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发展区,以辐射和带动高明区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是"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布局的关键,建立"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模型,可以为国家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布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方法】根据"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域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方法,从气候、能源、社会经济、水文因素4个层次中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对安塞县、陇县、西乡县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3个地区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顺序为陇县>西乡县>安塞县。【结论】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厦门市现代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浅析厦门市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对策包括: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生态功能,加强农资监管和农产品全程监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