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植被护坡技术发展,介绍国外植被护坡理论、技术发展状况,分析我国植被护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植被护坡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2.
3.
4.
植被护坡与灰浆砌体护坡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防护和灰浆砌体防护是边坡坡面防护的常见形式,这里分别从力学效应和水文学效应方面比较分析他们的效能与局限性.植被护坡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但植被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却很复杂,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共存.植被削弱雨水对边坡溅蚀、抑制水土流失的作用是显著的,并且对浅层土体也有加筋作用,但植被对边坡深层稳定的加固效应有明显的局限性,并有诱发深层滑坡的可能.灰浆砌体护坡对浅层土体没有加固作用,但能够防止水对边坡表面的冲蚀,把水挡在边坡之外,避免水分渗入坡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中国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建设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裸露岩质边坡。随着环保观念的逐渐普及和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已成为了工程建设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的特点,然后从植被护坡技术应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生态基材的配比和特性、植被护坡机制和植被恢复效果评价5个方面对中国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概述,在此基础上,从特殊生境条件下的高陡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研发、岩质坡面-基材-根系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整体力学稳定性、植被恢复效果评价长效机制和基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子的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标准的编制4个方面,提出了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坡面植被不仅可以稳定岩土边坡,而且具有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为了阐明植被根系对不稳定斜坡的影响,根据多年来根系固土的研究成果,从根系固土力学基础、根系几何力学特性、根系对土壤抗冲与抗剪的影响等方面,对植被根系护坡机理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就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8.
三维土工网垫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三维土工网垫护坡 ,施工方便 ,工期短 ,防护效果好。经测定 ,使用三维土工网垫进行护坡 ,其抗冲刷水流流速为 5m/s ,坡面径流量减少 3 2 .3 % ,泥土冲刷量减少可达 82 .7%。综合造价较其他护坡方式节省投资 47%以上 相似文献
9.
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在理论、方法与应用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应用技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基于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研究现状,结合岩土工程学、恢复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原理,本文从工程原理与实践两方面提出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促进该技术途径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养殖池塘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及其水质净化调控效果,试验用三维植被网、布水管和水生植物等构建池塘生态坡净化调控系统。研究发现,池塘三维植被网生态坡净化调控系统具有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双重特点,空隙率为4%~9%,构建坡度应低于1:2.5,水流速度应高于0.13m/s。在池塘水体日循环量10%情况下,三维植被网生态坡可使池塘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的浓度下降46%、65%、49.2%、64.4%和39%,使养殖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下降8.8%;生态坡对水体中总氮、总磷、COD的净化效率分别为0.27、0.015和0.94g/h.m2。与对照池相比,试验期间,三维植被网生态护坡池塘水体中的绿藻种类比对照池塘增加了10.7%,蓝藻种类减少了2.5%,藻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增加了38%。同时,试验池塘水体中的藻类密度下降了23%,其中蓝藻密度下降48.4%,隐藻、裸藻密度分别增加了24%和34%,藻类优势种群结构组成更有利于养殖需要。研究表明池塘三维植被网生态坡系统具有保护池埂和净化调控水质效果,是一种"经济、生态、减排"的护坡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验证湿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工程边坡生态防护提供参考。[方法]将湿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应用于湖北省鄂州市花马湖水系连通渠护坡工程,现场观测了护坡和水土保持效果、植物盖度、植株密度、植物平均高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标。[结果]湿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能促使边坡稳定。所用基材能较好地附着于坡面,未出现冲沟和滑塌,水土保持较好,成功解决了基材可喷射性和坡面附着性之间的根本矛盾;1个月后坡面整体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缓坡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陡坡区均较为接近,但与自然边坡存在差异;湿喷综合成本比干喷节约5%~15%。[结论]湿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作为干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的升级版,具备显著的先进性,能用于工程边坡的生态防护。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几种典型边坡植被的护坡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对边坡防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防护效果易受配置模式及建植年限的影响。以西南地区5种典型边坡植被配置模式为对象,比较了不同配置模式的护坡性能及建植年限等因素所致的年际间差异。坡上设景观过渡带(株行距分别为0.5 m×0.5 m,0.05 m×0.1 m的小乔木、地被植物),坡下为不同配置的坡面防护带(喷播密度为10 g/m2的灌木、草本植物):M1为慈竹—野牛草,M2为小冠花—紫羊茅,M3为苜蓿—狗牙根,M4为小冠花—黑麦草,M5为黄荆—狗尾草。测定了成渝高速永川段2012—2014年各植被配置模式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建坪初期,狗尾草所在群落(M5)生长快、成坪早,在2012年汛期即呈现较强的护坡性能:蓄水、保土能力分别达到59.14%,96.22%,产流量、产沙量(61.2 mm,52.0 g/m2)也明显低于其他小区(p < 0.05);狗牙根、黑麦草等多年生草本所在群落成坪迟、生长慢,护坡性能普遍较差。(2)2013年汛期,M1—M4的护坡性能较2012年明显提高,以M3,M4最为显著。(3)2014年汛期,具有发达根系的狗牙根所在群落护坡性能最强:蓄水、保土能力分别达到80.03%,98.49%;M5的护坡性能最差,其产流量、产沙量(62.1 mm,150.33 g/m2)也明显高于其他观测区。相同降雨条件下,边坡植被的护坡性能与群落结构有关,即建坪初期与地上生物量大小正相关,之后与根系重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作为一种干喷技术,拥有喷层强度高和抗冲刷能力强的优点,但也存在空气污染程度高、回弹率大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湿式喷播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伴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亟待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体系,为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验收提供参考。在遵循客观真实性、科学合理性、易操作性等原则下,借鉴已有的规范并总结现场施工经验,建立了一套分阶段的湿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在工程中应用检验后发现具备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以成渝高速(永川段)为例,以"景观过渡带(小乔木+地被植物)+坡面防护带(灌木+草本植物)"的群落结构为基础,研究西南丘陵地区几种典型的人工护坡植被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特征,并比较其年际间差异。结果表明:(1)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在的草灌混合群落(黄荆+狗尾草,M5)生长快、成坪早(65d),在建坪初期(2010年汛期)即表现出较强的保水、防沙性能;(2)黑麦草、狗牙根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在的草灌混合群落(小冠花+黑麦草,M4;苜蓿+狗牙根,M3)成坪迟、生长慢,分别在建坪中期(2011年汛期)、后期(2012年汛期)呈现较强的保水、防沙性能;(3)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护坡性能与其群落特征密切相关,建坪初期,防沙、护坡性能与其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建坪后期则与其根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9.
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植物选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坡面植物的合理选型设计是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的关键。根据气候区划,并结合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的特点,提出护坡植物的气候区划选型。另外,对护坡植物的播种量及混播进行研究,以指导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