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城市湿地休闲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湿地已成为城市生态保障的重要资源条件。依托城市湿地来开发生态休闲对城市品质提升的作用日益明显。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理论在城市休闲的规划开发、网络构建和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湿地斑块规划休闲活动聚集地,依托湿地廊道建设休闲旅游线路,通过斑块与廊道有机结合来实现休闲景点与休闲线路的连接,构建良性发展的城市湿地休闲旅游网络。以眉山市城市湿地休闲规划开发为例进行了实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眉山市城市湿地以河流水系为主体,其休闲开发重点为岷江水上休闲带、通济堰古堰文化休闲走廊以及四大城市湿地休闲公园构成的湿地休闲网络,通过构建"源"、"汇"景观格局和湿地资源监测体系来实现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2.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东肖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趋渐涨,特别是中短途的观光旅游、周末短途休闲旅游市场逐年增大,作为周末短途休闲旅游的一种——城郊森林旅游成为广大市民的一大爱好。文章界定了森林旅游的概念,采用昂普(RMP)分析理论对国家级东肖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湖、两带、三线、七区空间布局结构的开发构想,提出了公园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涞水县野水峪旅游开发提供依据,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发现野水峪旅游开发具有良好的区位、充足的客源、优美的环境等优势;野水峪旅游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即旅游开发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休闲度假和农业休闲需求的日益突出,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地基础设施匮乏,旅游发展处在野三坡的阴影之下,旅游开发资金来源单一,并且面临着"破坏性"建设以及盲目开发的威胁;最后提出野水峪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构想,即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广辟融资渠道筹措资金,依托野水峪的特色资源,开展度假村、水上游乐场、采摘园、汽车露营地等的建设,形成涞水又一特色旅游景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的基础上,总结了在建立国民休闲体系的过程中,辽宁省发展森林旅游有关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产品规划与设计以及企业的管理等方面问题。归纳了城市森林公园、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型、景区景点型、自由林型等6种森林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休闲养生旅游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产品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句容市茅山风景区为例,分析了茅山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提出了开发茅山道教休闲养生旅游的策略,为同类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休闲农业是"旅游+农业文化"所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也是全域旅游的发展形式之一,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依据吉林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特点,各地区在突出鲜明文化主题的基础上,融农业经营、游览娱乐、休闲养生、特色饮食、果蔬采摘、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于一体,发展了特色鲜明、不同形态的、综合性的休闲农业旅游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吉林省正在下大力气将休闲旅游产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在长白山休闲旅游度假地的开发中,实现了政府对长白山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从休闲旅游设施到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做出了全方位的规划与设计,但旅游区的科学、文化资源开发相对滞后.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源自长白山旅游景区的科学、文化内涵,支撑着长白山休闲旅游的形象定位,决定着长白山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推动长白山休闲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因此,力图将长白山打造成国际休闲旅游名山,发掘其丰富的,多方位的旅游文化资源是关键因素,培训和提高景区经营者和导游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回归大自然已成为居民休闲、运动、娱乐的首选。以福建省长汀县新桥镇的"汀江源·十里生态画廊"为典型案例,在分析其景观特征与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景观规划与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布局,并统筹考虑水土流失、新农村建设、产业综合开发及客家文化与美食等事宜。  相似文献   

9.
西山区围绕昆明市"三创"目标,紧紧抓住新昆明建设和团结镇建设生态旅游小镇的机遇,建设以培育绿化大苗满足苗木市场需求,以景观苗木作为旅游资源,开发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型苗圃。为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多元化的综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大众休闲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统筹城乡等理念指引下,综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康体效益和休闲于一体的绿道旅游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休闲方式和消费观念。介绍了绿道的国内外发展情况,阐明绿道旅游的特点和绿道旅游的意义,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绿道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绿道旅游发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特有资源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一种旅游业态,以其休闲、生态的特质,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的环境下,乡村旅游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成份。以广西巴马盘阳河长寿养生休闲旅游开发规划为例,探讨景观设计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绍兴市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森林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从以生态理念为先导、进一步秉承自然和谐,以资源特色为依托、进一步打造旅游精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注重休闲体验,以服务质量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整体形象等方面提出了了绍兴市森林休闲旅游的开发利用理念和产品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昆明红嘴鸥旅游资源除自身所具有的生物景观外,还在于红嘴鸥与城市中自然景观、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旅游资源的复合。基于复合型旅游资源的视角,针对红嘴鸥旅游产品开发理念、表现形式、线路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以期对城市中同类旅游产品的全面规划与深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阿尔山市确立了"旅游兴市、旅游立市、旅游富市、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阿尔山市地处林区,开发林俗文化旅游是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题中之意。文章从阿尔山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林俗文化遗产开发的原则、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和方法,确定了对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起决定作用的7种特性指标,包括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科学价值、体育健身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宗教价值等,建立了各特性指标的隶属函数和多目标模糊决策的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满城县6个旅游资源实体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模糊决策,并结合各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对满城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适宜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良好的生态与游憩环境等资源。目前该森林公园仍为开放式森林公园,存在景点发展不平衡和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策划不到位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基于SWOT-AHP模型就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战略定位进行了探索。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了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计算了SWOT力度、战略方位角、战略强度系数,确定了适合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战略。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的优势>机遇>挑战>劣势。森林公园战略方位角θ为0~π/4,确定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属于实力型,战略强度系数为ρ=0.9559> 0.5,应采取正强度发展战略。通过SWOT-AHP模型分析,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应采取积极的增长型发展战略,开发以城郊休闲养生、森林自然教育、森林运动体验、森林文化旅游四大系列为主的森林旅游产品,以期为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资源保护,文化传承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听到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兴奋的几天几夜睡不着,我有了更大的梦想。我想以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真正把家乡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健康的食品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站在自己的合作社山坡上彭水县花千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晏洲兴奋地对记者说。晏洲来自彭水县润溪乡樱桃村,日益火爆的乡村旅游,让他看到了机会。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农业旅游观光休闲业的快速发展,北京市顺义区不断创新果业发展思路,立足全区现有工农业和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区域优势,大力开发果品旅游休闲采摘生态功能,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休闲生态观光采摘果园,使全区旅游观光果业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竹产业优势的浙南丽水生态文化旅游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丽水竹产业优势和竹文化旅游价值,提出丽水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环保第一、文化特色、保护性开发、当地居民参与原则,重点开发竹子绿色长廊、国家级竹类森林公园、竹乡农家乐、竹乡度假村等项目,打造"浙南竹海"休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休闲经济的产物,温泉旅游保健、养生、时尚的特性,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从温泉养生和休闲旅游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武义温泉旅游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如何提升武义温泉养生旅游品质和知名度,探讨了武义温泉养生旅游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提升武义温泉养生旅游品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