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当前,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地区小麦陆续抽穗扬花,正值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病虫发生防控的关键时期。为部署落实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工作,农业部于4月19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要求各地在条锈病、纹枯病、麦蜘蛛等防控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再加力度、再上措施,以小麦赤霉病、穗期蚜虫预防控制为重点,以落实"一喷三防"、重大农作物病虫防治补助政策为抓手,  相似文献   

2.
小麦条锈病是湖北麦区的主要病害,湖北麦区即是小麦条锈病菌的重要冬繁区,又是春季菌源向豫南、华北麦区传播的咽喉和桥梁带,搞好湖北省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工作对湖北省乃至全国小麦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2015年湖北省小麦条锈病重发特点,详细分析了重发原因,并对采取的行之有效防控措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一种跨区域流行的重大病害。1949年以来, 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 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发病面积、流行程度、流行频率明显降低, 但由于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新毒性小种不断产生和气候异常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其流行规律和成灾机制出现了新的变化, 发生危害加重, 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十二五”以来我国在小麦条锈病菌毒性新小种产生、有性生殖、侵染循环和大区流行规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在学习和实践以往病害治理经验的基础上, 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 制定了“以绿色防控为基础, 以全周期管理为重点, 以跨区域联防联控为保障”的防控策略, 提出了精准监测预报、毒性小种变异监测、早期菌源控制、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和应急防控等关键技术, 集成构建了全国小麦条锈病跨区域全周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制定了越夏易变区、冬季繁殖区(越冬区)和春季流行区分区防控技术体系。经在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大面积试验示范, 取得了防控效果85%以上, 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 小麦单产提高5%以上的成效。2022年-2023年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大范围组织推广应用, 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严重流行势头, 全国病害发生面积出现了新低, 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 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南充是四川第一大小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5.3万hm2和7.59亿kg,均居全省第一.南充也是我国黄淮海麦区春季发病的主要菌源地,1999年以来,小麦条锈病已连续9年在南充市偏重或大发生,发生面积4.8万~11.6万hm2,产量损失0.04亿~0.18亿kg,成为影响南充市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农业部也于2003年将南充市纳入"全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防治监控站"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小麦蚜虫发生范围广、扩散蔓延快、防控难、损失大的特点,按期开展病虫害系统调查、普查和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调查,摸索出"两病一虫"发生规律,实施以"一喷三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控病治虫和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河南新野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监测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1年以来小麦条锈病在河南新野的发生规律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从冬前到春季都可受到外来条锈病病菌侵染而发病,4月中旬进入流行盛期,5月上旬达到高峰。南部、东南部乡镇发生早、发病重。条锈病发生程度与始见期、冬季温度、春季降雨、小麦后期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侵入早、冬季温暖、春季雨水多,后期温度低、降水多则发生流行重,反之则轻。针对条锈病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在防控中应采取加强健身栽培、严密监测预警、科学合理用药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陇南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易变区、小麦条锈病的常发流行区和防治的关键地区.明确陇南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在小麦条锈病发生中的作用,对阐释该地区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产生的来源和指导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陇南春季自然受锈菌侵染的堆花小檗及其邻近的小麦上分离获得小麦条锈菌菌系,19个来自发病小檗的单夏孢子堆菌系在中...  相似文献   

8.
<正>3月1日,农业部在湖北襄阳召开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场会,重点部署了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据监测分析,今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随着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陆续发生危害。其中,条锈病在豫南、鄂北及江汉平原、西南、西北麦区呈发病  相似文献   

9.
<正>4月13日,农业部在湖北省襄阳市召开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要求各地以小麦赤霉病、蚜虫防控为重点,全力打好小麦后期病虫防控攻坚战,努力实现"虫口夺粮",力争夏粮首战告捷。会议强调,针对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发生严峻形势,农业部组织开展"春季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推进病虫防控有力有序开展,重点做好5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政策落实;二是切实抓好监测预警;三是切实抓好科学防控;四是切实抓好统防统治;五是切实  相似文献   

10.
近日,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主持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今年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副司长王守聪,财务司副司长王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陈万权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麦条锈病发生概况和防控成效、经验和教训,重点分析了当前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和发展趋势。2005年秋季以来,小麦条锈病在甘肃、宁夏、陕西、四川等省(自治区)陆续发生。截止2006年1月5日,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湖北、云南、贵州、河南等8省(自治区)120个县…  相似文献   

11.
<正>受冬季气温偏高、田间湿度大等有利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豫南、鄂北及江汉平原、西南、西北麦区呈发病早、范围广、扩展快、发生重等特点。为及时掌握病情发展情况,指导做好病害早期防控,1月15日-18日,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种植业管理司联合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赴河南、湖北两省开展小麦条锈病冬繁情况调查和督导活动,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2.
从1991年起对南阳小麦条锈病监控技术进行了长期系统研究。组建了基于冬繁区和春季流行区的大区域流行监测预警技术体系,连续9年应用预报准确率96.7%;建立了以推广抗病品种、适期晚播、药剂包衣和早春防治等技术为主的菌源区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并通过加强监测、准确预报、行政推动、强化防控督导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湖北省小麦种植面积114.13万hm2,小麦条锈病在湖北省大发生,发生达到了71.84万hm2.在全省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大力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小麦条锈病防控面积达到1 09.27万hm2,使小麦条锈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挽回小麦损失2.9亿kg.现将2017年湖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的特点和防控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受近期气温回升和降水等因素影响,纹枯病、条锈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增长较快,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同期。针对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的态势,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加大监测防控力度,及早准备药械物资,强化技术指导,全力组织做好防控工作。农业部要求各地强化监测预警,做好防控物资准备,充分发挥专业化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20年济南市长清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效果的介绍,对防治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今后有效防控小麦条锈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保护》2011,37(1)
小麦条锈病是制约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陇南等地是我国小麦条锈病最重要的越夏区和东部广大麦区秋苗发病的主要菌源基地.自2001年以来.针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连年流行成灾的严峻形势以及菌源基地病菌致病性变异和品种抗病性"丧失"等突出问题,采用生态病理学原理和方法,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区范围及其作用、病菌致病性变异、品种抗病基因遗传、作物适应性以及生态防控技术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和试验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3日,农业部在湖北省襄阳市召开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全国小麦主产区省植保站主要负责人参会。农业部要求各地要确保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病粒率控制在1%以内、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到32%以上。具体做到以下五点。一是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和"一喷三防"补助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积  相似文献   

18.
《湖北植保》2007,(1):F0003-F0003
襄樊市地处南北过渡带,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和20个地市级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农作物病虫的重发区。常年农作物病虫发生面积达2800万亩次以上,特别是小麦条锈病在全国大区流行中,是病菌越夏存疑区、冬春扩繁区和春季流行为害区。是小麦条锈病向北方全国小麦主产区传播的桥梁和通道。 襄樊市委市政府把植保工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上升为政府行为,建立植保工作行政、技术和后勤保障“三条责任线”,县乡干部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大员上阵抓防控,科学指导抓防控,宣传造势抓防控严肃纪律抓防控。农作物病虫防治面积每年达到5000万亩次,年挽回粮食损失8亿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12.5%,年挽回经济损失10亿元。 以病虫防治为重点的植保工作为保障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小麦条锈病越夏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近年小麦条锈病在河南省发生为害新特点,为了弄清该病病菌是否能在本省越夏,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于2004~2009年进行了本项研究工作。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小麦条锈病病菌能在本省豫北、豫西海拔1 100 m以上地区越夏。越夏后的条锈病病菌能侵染当地和豫西南地区的小麦秋苗,引起冬前发病和春季流行。自生麦苗是条锈病病菌越夏的主要寄主。  相似文献   

20.
正受冬季气温偏高、田间湿度大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汉水流域、江汉平原、西南、西北等麦区严重发生,发病时间早、范围广、程度重。各地按照农业部要求,狠抓防控措施落实,重发区地方党政负责人亲自部署,靠前指挥,有力有序推进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