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不同株型水稻品种“吉农大3号”(穗数型)、“吉农大13号”(穗重型)的一些生育性状及产量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为:1、分蘖力、有效分蘖穗数“吉农大3号”明显高于“吉农大13号”;2、抽穗前地下部分单穴干物质及抽穗后叶龄指数“吉农大13号”均高于“吉农大3号”;3、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吉农大13号”比“吉农大3号”合理;4、“吉农大13号”产量构成主要以结实率和单穗粒数为主,在栽培技术上主攻结实率。“吉农大3号”产量构成主要是以每穴穗数为主,在栽培上保持有较大的分蘖力为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两品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源库调节对水稻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剪叶和剪颖花进行源库调节试验,研究了水稻品种“吉农大3号”和“吉农大13号”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吉农大3号”籽粒干物质积累,灌浆速率,千粒重变化不明显,而“吉农大13号”籽粒干物质积累,灌浆速率,千粒重的变化较大;两品种均为异步灌浆,即存在2次灌浆高峰,“吉农大3号”第1次灌浆高峰大于第2次灌浆高峰。“吉农大13号”第1次灌浆高峰小于第2次灌浆高峰;“吉农大3号”为库限制型品种,“吉农大13号”为源限制型品种。  相似文献   

3.
一、23个玉米主导品种:通单248,吉单631,禾玉33,吉东28号,吉单535,宏育416,先玉335,吉农大935,绿玉4117,美育99,良玉188,郑单958,良玉208,农华101,良玉11,银河32号,绿玉9915,华旗338,迪卡516,吉单50,吉单558,宏育29号,恒宇709。二、16个水稻主导品种:长白19号,长白25,白粳1号,东稻4,吉农大603,九稻58,东粳3,吉粳88,通禾858,吉农大858,吉粳511,通科18,吉隆868,吉粳83,九稻63号,通育245。  相似文献   

4.
<正>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设14个品种,每个品种一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随机排列。通过对14个品种进行综合性状对比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气候和栽培条件下,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吉单27、吉农大103、丰禾7号、吉农大115、吉单32。产量最高的品种是吉单27,产量为798.5kg/亩,其次是吉农大103,产量为734.7kg/亩,丰禾7号、吉农  相似文献   

5.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培育壮苗 1.1选用高产优质品种 高产量品种:长白9号(吉89—45)、长白10号(吉丰8号)和农大12号等;优质高产品种:吉98—122、吉粳88(超级稻)和白-122;新开区井水种稻崮苤舞舯:吉89—45和吉丰8号。  相似文献   

6.
一、做好种子准备工作的技术指导 根据2013年试验及示范结果,筛选出适合我市2014年不同区域的主导水稻优良品种18个,包括:长白25、白粳1号、东稻4、吉农大505、东粳3、九稻63、吉粳88、通禾858、吉农大858、吉粳511、通科18、宏科67、吉粳509、通育255、九稻63号、通育245号、吉粳809、吉农大809。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吉农大7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水稻新品种“吉农大7号”生育指标及产量构成性状因子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吉农大7号”的分蘖力提高,叶片数增加,生育期延长。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吉农大7号”的穗数、粒数、叶面积指数差异明显,而株高只有在30cm×13.2cm密度下较其他密度明显变矮,千粒重基本趋于稳定。“吉农大7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30cm×19.8cm即(17穴/m  相似文献   

8.
一、"吉农大7号" 吉农大7号是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以辽粳10号为母本,九87-11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1998年3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号"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号”生育指标及构成产量性状固子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1)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吉农大3号”分蘖率提高,叶片数增加,生育日数增加;(2)不同栽培密度环境中“吉农大3号”的穗数,粒数差异明显,而株高,粒重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28"是以"通31"为母本、"吉农大7号"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490.1 kg/hm2,比对照"吉玉粳"增产5.6%,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750.1 kg/hm2,比对照"吉玉粳"增产6.2%."吉农大828"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1.
周岚  崔坤 《吉林农业科学》1999,24(4):22-23,27
通过对吉林地区种植的10 个水稻品种的12 个性状综合考查,利用灰色多层次分析。结果表明:通35 产量性状评价最高,华农1 号生育性状评价最高,九稻19 、超产1 号、农大3 号、吉粳69 品质及抗性较优。综合性状评价则以九稻19 最高,其排序是:九稻19> 超产1 号> 农大3 号> 吉粳69> 华农1 号> 通35 > 吉玉粳> 吉91_(26) > 吉粳65> 长选89_181。  相似文献   

12.
1.培育壮苗 1.1 选用高产优质品种 高产量品种:长白9号(吉89-45)、长白10号(吉丰8号)和农大12号等;优质高产品种:吉98-122、吉粳88(超级稻)和白-122;新开区井水种稻首选品种:吉89-45和吉丰8号.  相似文献   

13.
1.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良种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为主的,应选用超甜玉米品种,如农大超甜1号、农大甜单8号、农大甜单9号.  相似文献   

14.
随着黑龙江省种植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由以大豆为主转变为以玉米为主要作物的玉米种植新区。为了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选择抗玉米大斑病品种及科学布局,以黑龙江省依安县为第三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的代表,对该地区的29个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较大,病情指数变化为3.70~45.93。抗病性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抗病性较好的品种(病指≤15)为德美亚3号、吉单441、德元101、哈丰1号、稷禾农18、吉农大516、龙单48、龙作2号、北种玉1号、富单1号、良早66、育丰325、龙育415、九单503、垦单10号、禾田1号、吉单27、育丰311、嫩单15、宏育415、良玉21、吉农大212和龙垦9号;抗病性中等的品种(30≥病指≤15)为克单9号、东农254和吉单519;抗病性最差的品种(病指30)为丰单4号、华农292和龙单20。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是以自选系"B146"为母本、自选系"JND58"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722.2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9.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927.1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8%。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农大678"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品质好,适宜在吉林省中熟、中晚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3号”是通过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比对照增产5.4%,2年生产试验该品种比对照“通35”增产5.7%。“吉农大13号”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0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三号”水稻新品种“吉农大三号”,是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却信康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通过品种间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经3年区域试验,2年生产试验,该品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在1995年吉林省举办的首届优...  相似文献   

18.
一、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粳稻品种 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用吉林省两届优质米评审会评定品种,如:通88-7、通95-74、吉农大3号、吉农大7号、长选89-181等优质米品种(系)。 二、采用简塑盘育苗 简塑盘育苗每ha可节省成本160元,而且可增产10%以上。 1、育苗时间 要求在气温稳定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8号”是以组培7为母本,以93-1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产量结果比对照(通35)增产5.23%,1年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6.0%。“吉农大18号”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栽培技术对玉米新品种“吉农大402”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吉农大402”熟期适宜,农艺性状优良,株型平展,适宜稀植,最佳的群体结构为4.2万株/ha;最佳的施N量为210kg·h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