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在平菇生产中发生了一种严重的新病害,大部分发生在第一茬菇采收后,也有少数发生在二三茬菇后.病害初发时,平菇培养料表面长出少量白色小点,呈瘤状,很像未分化的平菇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连成一片,后期变成褐色.该病传染性强,一旦发生,不再正常出菇,栽培人员称此病为"白疙瘩"病.目前尚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只要注意预防,就可有效防止病害发生.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生产的平菇,不仅味似野生菇一样鲜美,而且能真正实现生态优质高产。按常规法生产平菇,制约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出过头茬菇后,损耗的水分、养分补充困难、菌丝易老化,难以出好二、三茬菇。采用该技术,每采一茬菇可灌一次营养水,使菌丝体相对保持养分、水分充足,可延长菌丝生命和出菇期,出二、三茬时仍然菇体肥大、鲜嫩,后劲较足。  相似文献   

3.
最近,各地均有菇农来信、来电咨询说,他们栽培的平菇出完1~2潮菇后就没了出菇后劲,并有不同程度的发黄、干枯或变软、腐烂等现象,重者第1茬菇就染病,而且有区域性发病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这大多是近年来在平菇(包括小平菇)生产中普遍暴发的两种细菌性病害--平菇锈斑病(又称褐斑病)与软腐病:……  相似文献   

4.
平菇覆土立体栽培夺高产的新方法胡著春姜学光宋士清平菇覆土立体栽培是对平菇塑料袋栽培的较大改进,它可使平菇的生育期延长2个月左右,连续采收6茬菇~8茬菇。而且保温性好、管理方便、污染率低、生育期长、出菇快而集中,可较好地解决平菇出菇阶段温湿度不易控制,...  相似文献   

5.
<正>春播平菇和晚冬播平菇,往往采收1~2茬菇,遇到高温便不能继续出菇。为使平菇安全越夏,保存养分,秋季继续出菇,可进行越夏管理。1.菌丝块(袋)风干法。此法较简单省事,将未出菇或只出1~2茬菇的菌丝块(袋)风干(未出菇的菌袋不必打开袋口),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若放在室外要加覆盖物以防雨淋,防潮防霉。9月气温降低后,将  相似文献   

6.
所谓平菇无病害栽培,是指在平菇生产中,基本不发生病害,并使产菇量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从根本上保证菇农的生产效益。平菇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是指发菌期间的杂菌污染和出菇阶段的子实体病害两大部分。研究发现,杂菌及病害的发生,均有其各自一定的自然规律,其中各品种又有其各自的发生特点。但是,也有一些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基质配比不当,营养严重不足或失衡,使得菌丝不旺、不壮,抗逆性差,杂菌乘虚而入;这与人体营养不良导致体质差、易患病的道理是相通的,此其一。其二,培养出菇时间过长,一般出菇期为3个月左右,部分栽培长达半年之久,出菇后期…  相似文献   

7.
褐斑病又称锈斑病,是平菇子实体生长阶段易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褐斑病轻度危害时,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虽有影响,但不构成威胁;危害加重后,不仅会造成子实体死亡,还会影响下茬菇的正常生长,并能引起其他病害和虫害的交叉感染。受褐斑病危害过的平菇,干巴收缩,色泽差,商品价值低。  相似文献   

8.
李宗兰  王学术 《农友》2002,(10):13-13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撤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撤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9.
魏鹏 《农村科技》2010,(11):61-62
<正>3.生理性病害①平菇A.培养料干皮,不发生菇蕾病状:袋栽平菇时,在平菇菌丝体刚长满培养料时即挽起塑料袋口,露出培养料等待出菇,结果造成  相似文献   

10.
一、“三菇两菜”的茬口按排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在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11.
<正>春播平菇和晚冬播平菇,往往只能采收1~2茬菇,遇到高温便不能继续出菇。为使平菇安全越夏,保存养分,秋季继续出菇,可按下法进行越夏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一、“三菇两菜”的茬口按排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13.
种植平菇的棉籽壳,往往在出菇2—3茬后,就作为废料丢弃,殊不知,出菇后的菌渣仍然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为了提高平菇菌渣的利用率,变废为宝,进一步挖掘种植草菇的代料资源,我们开展了利用平菇菌渣在夏季高温季节种植草菇的试验,现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勇强 《现代农业》2003,(10):16-16
一、"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15.
一、“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果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16.
所谓无病害栽培,系指在平菇生产中,基本不发生病害,并使产菇量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上,从根本上保证菇农的生产效益。平菇是食用菌生产中比重最大、从业人员最多、总产量最高、消费人群最广的主要品种。但近年来生产中的杂菌、病害逐渐增多,菇农损失严重。据不完全调查,平菇栽培总体投料量因杂菌、病害损失约20%~30%。平菇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系指发菌期间的杂菌污染和出菇阶段的子实体病害两大部分。研究发现,杂菌及病害的发生,均有其各自一定的自然规律,其中各品种又有其各自的发生特点。但同时也有一些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基质配比不当,营养…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业》2009,(9):9-9
1“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果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18.
对袋栽平菇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袋栽平菇常见病害有平菇褐斑病、平菇菌盖变色、培养料变酸变臭、平菇死蕾死菇、平菇畸形、菌丝徒长和烧菌(堆)等,做好袋栽平菇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抑制袋栽平菇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孟丽 《新农民》2010,(8):83-83
在平菇栽培中,有的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茬摘完后,迟迟见不到二茬原基。以上这两种情况,只要菇袋发菌正常,菌种温型合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平菇栽培产量往往不高,且质量也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在栽培过程中的保湿措施没有到位,特别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得不适宜,致使后茬菇产量大不如前茬,且菇质也越来越差.如何使每茬平菇的产量均衡高产且质优,关键是要搞好培养料的科学保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