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母貂配种结束后即进入了妊娠期.母貂进入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平衡营养,保持配种前体况.二是妊娠中期如何给妊娠母貂加质加量.下面就把这两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妊娠期的给药方法报道如下.一、母貂妊娠初期应保持配料前的体况3月22日母貂配种结束后至4月1日这一段时间为平衡营养期,是保持配种期体况的阶段.此期正是春分时节,母貂的黄体刚刚发育生长,在黄体的作用下,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发育,成为胚胎.如果此期体况  相似文献   

2.
1 适当控制妊娠后期母貂的饲料量 母貂进入妊娠后期(4月18日以后),饲料量不能吃多少给多少,而应以能满足胎儿生长的需要为原则,对妊娠母貂的饲料量进行适当的控制,使妊娠母貂体况适中,为胎儿在母体内迅速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妊娠母貂日后产仔顺利、泌乳量充足打下了基础。此期母貂的日粮标准是:鲜蛋65g,优质进口鱼粉20g,谷物粉15g,优质奶粉8g(或新鲜牛、羊乳10g),多维葡萄糖6g及新鲜蔬菜适量。另外,就是按着妊娠母貂后期的需要添加各种维生素类药即可。上述饲料标准为1只妊娠母貂1日用量。2 在母貂产仔前投喂催乳片 为了保…  相似文献   

3.
水貂准备配种期饲养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水貂的发情、配种、怀孕等,是饲养水貂成败的关键时期。此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平衡种貂体况。进入1月份后,要合理控制营养,平衡种貂体况,使公貂体况保持在中等(体重1700~2000克)、母貂体况在中等偏下(体重750~1000克)水平。平衡体况的办法是:对过肥的种貂,可采取控制日粮,降低营养水平,或增加运动量的办法;对过瘦的种貂,要改善日粮,增加易于消化而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天冷时加强保温工作,减少貂体内的热能消耗。  相似文献   

4.
1 秋季水貂换毛期 水貂夏毛换冬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 ,此时如果水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 ,不能满足水貂换毛需要 ,个别水貂就会发生自咬。2 准备配种初期 此时由于水貂随着配种时间临近而食量逐渐减少或各种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也是个别水貂发生自咬病的原因。在 2 0 0 2年 2月初水貂体况调整期间 ,笔者饲养的水貂有 3只发生自咬 ( 1公 2母 ) ,之后及时填加了一些营养全价的饲料 ,经 8~ 1 0d ,发病的 3只水貂即完全停止自咬 ,并于 3月 5日正常配种 ,两只母貂受配顺利 ,现在妊娠正常。3 母貂产仔期 母貂产仔后 1~ 3d ,有过自咬病史的母…  相似文献   

5.
母貂妊娠初期体况对其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目测方法将 780只母貂分成过肥、中等、过瘦 3种体况 ,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妊娠初期体况对母貂繁殖力有明显的影响 ,中等体况的母貂其受胎率和产仔数均明显高于另两种体况的母貂。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指出,催乳素在母貂妊娠期延缓着床阶段有促进黄体功能和胚泡提早着床的作用。有的实验证明,配种期开始时,将母貂置于人工长日照或短日照的条件下饲养管理,能够使产仔日期提前或推迟,光周期的作用与垂体健乳素分泌变化一致。从而说明催乳素是胚泡着床的重要因素。现已证明,许多神经传递物质,都具有增加或降低催乳素分泌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神经传递物质及催乳素与着床的相互关系,我们使用了一种多巴胺颉颃物——氟哌丁苯,观察其对缩短母貂妊娠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目测方法将780只母貂分成过肥、中等、过瘦3种体况,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妊娠初期体况对母貂繁殖力有明显的影响,中等体况的母貂其受胎率和产仔数均明显高于另两种体况的母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水貂繁殖力,试验研究了中国式和美国式两种配种方式对美国短毛黑水貂繁殖力的影响及中国不同配种形式对母貂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式配种方式母貂受配率(99.8%)高于美国式(93.5%),但美国式配种方式母貂的其他繁殖性能(产仔率95.4%、胎平均产仔数5.71只、仔貂成活率93.9%和群平均育成数4.78只)优于中国式(产仔率81.4%、胎平均产仔数5.57只、仔貂成活率88.0%和群平均育成数3.98只);连续复配为中国式配种方式中主要的配种形式,在该形式下水貂繁殖力较高;美国短毛黑水貂配种期的体重指数在29~34 g/cm内,母貂产仔率最高达82.9%; 多数母貂妊娠期为41~50 d,其中妊娠期为41~45 d的母貂胎产仔数最高,为6.21只.  相似文献   

9.
3.2.4繁殖母羊的营养需要。空怀期:在配种前根据体况饲养,保持中等膘情。配种前2~3周,适当提高营养水平和全价营养,能有效提高母羊排卵率和受胎率。妊娠期:妊娠后期(妊娠最后的2个月),胎儿生长迅速,增重约占初生体重的80%,应给予全价营养,包括VA、VD和Ca、P。应加强运动,禁止饲喂霉变饲料。哺乳期:哺乳前期(羔羊生后2个月)应加强营养,哺乳后期因羔羊已能采食粉碎的精料和幼嫩牧草,母羊泌乳量减少,可根据体况饲养母羊。3.3常用饲料的营养特性评述(略)4饲养管理4.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4.1.1饲养…  相似文献   

10.
獭兔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产母兔自仔兔断奶至重新配种妊娠之间的间隔期为空怀期。饲养空怀母兔的中心任务是恢复膘情、调整体况,妊娠期母兔的营养需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妊娠期胎儿发育很慢,所需营养物质不多,饲养水平稍高于空怀母兔即可;妊娠后期因胎儿发育很快,需要营养物质很多,饲养水平应比空怀母兔高1~1.5倍。哺乳母兔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分泌乳汁,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妊娠期是胎儿着床、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母猪调整体况的时期。生产实践中,妊娠期母猪经常出现假发情、假妊娠、胚胎死亡、流产、便秘等问题。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正确处置,提高妊娠母猪饲养效益。1假发情(妊娠发情)妊娠母猪假发情是指母猪配种后已怀孕,在下一个情期又重新出现发情征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母貉放对配种后,如果受精卵着床,胚胎在子宫的生长发育,就进入了怀孕期。为了确定母貉是否妊娠和搞好妊娠期饲养管理,我们对妊娠母貉进行了行为观察,总结如下,供参考。一、妊娠母貉活动情况妊娠母貉通常拒绝接受再交配、也不发情。配种结束后7~8天,性情变得温顺和安  相似文献   

13.
正1配种期的确定水貂的配种期虽然依地区、个体和饲养管理条件而有所不同,但是在北半球一般都在2月末至3月下旬,历时20~25 d。多数母貂配种旺期为3月中旬,开始交配的日期不宜过早,东北地区应从3月4、5日开始,15日以前初配基本结束(85%以上),复配于21日基本结束(75%以上),21日以后为补配期。经产母貂一般比初情母貂发情早,因此,配种初期先配经产母貂。2发情鉴定进入配种期前应对每只母貂做好发情鉴定工  相似文献   

14.
<正>妊娠期母羊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羊群的繁殖成活率、羔羊质量和羊群的经济效益。此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的发育,防止流产,保持母羊中上等体况,一切要从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出发。1补充营养物质妊娠前3星期是受精卵着床期,要补喂适当的精料,多喂瓜、菜类多汁饲料。放牧时不可远牧,要慢走慢行。妊娠中期和后期,胎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  相似文献   

15.
1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大体分为三大类。1.1“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式适用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这一类母猪经过分娩和一个哺乳期后,体力消耗很大,为使其能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使其恢复繁殖体况。待体况恢复后,逐步过渡到以青粗饲料为主,直到80d后,再加喂精料,以适应胎儿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这种饲养方式,形成高—低—高的营养水平,但妊娠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1.2“步步高”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配种的母猪。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按胎儿体重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一般在…  相似文献   

16.
妊娠母猪营养与饲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妊娠母猪的分阶段饲养 1.1妊娠初期 配种~配种后28天为妊娠初期.母猪饲养的目标是减少胚胎的死亡。受精卵移动到子宫角大约需要11~12天时间,然后胚胎开始着床,大约在第24天结束,胚胎如不能着床就会死亡,导致胚胎存活率过低,最终导致产仔数减少。妊娠初期是胚胎死亡的第一个高峰,其主要原因是母猪摄入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减少孕酮的分泌,因此妊娠初期应控制母猪的采食量,使其摄入的营养能够满足其自身需要,包括青年母猪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即可。所以母猪一旦配种以后应立即改用妊娠母猪料,且控制日饲喂量为1.6-2.0千克:  相似文献   

17.
<正> 母貂的繁殖力除了与营养、配种技术等因素有关外,还与配种前的体重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探讨水貂配种前的体重对其繁殖力的影响,我们以某水貂场1983年的生产记录为例,采用统计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该场准备配种后期对母貂的体况没有控制,全场133只母貂2月24日的平均体重达1057克。截止5月末共产仔612只,成活250只,成活率40.85%,空怀率18.8%。为了便于分析、比较,我们将82只初产母貂,按其体重分成三组(见表1)。 根据各组母貂繁殖的情况,对胎平均产仔数、母貂受胎率和仔貂成活率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推断母貂配种前体重对其繁殖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讨延长光照对母貂体内孕酮(progesterone,P4)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择120只母貂,随机平均分为控光组和对照组,控光组从母貂配种结束开始至约1/2母貂产仔结束期间有规律的延长光照,对照组母貂只接受自然光照;试验自准备配种后期、配种期、妊娠期每隔1 d和产仔后连续3 d分别收集2组母貂的鲜粪,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粪中P4含量并统计母貂的妊娠时间、胎平均产仔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延长光照前19 d 2组P4在738.2 pmol/L水平波动(P0.05);施加光照后,控光组P4水平逐渐上升并于第6 d升至峰值1 213.65 pmol/L,较对照组提前2 d(P0.05);然后P4缓慢下降,至第38 d波动于825.48 pmol/L水平(P0.05);随后逐渐下降至第49 d两组P4在729.47 pmol/L水平波动(P0.05)。控光组母貂平均妊娠期47.76 d,胎平均产仔数为5.75只,仔貂3日龄成活率82.91%。由此说明,从配种落点开始,对母貂有规律的延长光照可使P4提前2 d达到峰值,有利于胚泡早着床;母貂妊娠期缩短1.84 d(P0.05),胎平均产仔数增加1.28只(P0.05),仔貂3日龄成活率提高12.03%(P0.05),75.0%母貂于6日内集中产仔。  相似文献   

19.
水貂在繁殖过程中,受精卵进入子宫角并不立即着床,而是在子宫内有一个游离期,其原因是早期母貂体内血浆孕酮含量很低,从而导致母貂早期流产和空怀现象增多。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早期投喂黄体酮,可提高母貂繁殖力,为了探讨黄体酮对妊娠母貂保胎效果,我们于1992年春进行了该项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种貂的体况与繁殖力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一些初养貂的群众,由于对调整种貂体况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造成体况过肥或过瘦,影响了水貂的产仔率和成活率的提高。生产实践证明:公貂在配种前达到中等偏上水平;母貂保持在中等偏下水平的体况最为理想。因为公貂过肥,性欲不但下降,而且精子活力也弱;母貂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