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土壤环境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不同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以下简称垃圾堆肥)施入农田土壤后,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长效应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等情况。阐述了垃圾堆肥对土壤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为制定垃圾堆肥施入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春小麦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马琨  杜茜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5):312-314
利用垃圾堆肥作为肥料,采用大田试验对春小麦生长和土壤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堆肥用量的春小麦试验中,每公顷施150t最好,产量增幅达25%。施堆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供应力,土壤容重下降,偏碱性土壤pH向中性点靠拢。土壤重金属Cu、Zn全量,随堆肥用量而递增。作物体内Cu、Zn浓度有增加的趋势,表现为根系>籽粒>茎叶。  相似文献   

3.
垃圾堆肥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通过模拟土培试验,研究垃圾堆肥对铬污染土训中有效铬含量的影响,铬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垃圾堆肥可显著减少铬污染土壤中有效铬含量,垃圾堆肥主要是促进水溶志铬向结晶形沉淀态铬转化;垃圾堆肥用于修复铬污染土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生活垃圾微生物强化堆肥对放线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微生物强化堆肥对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过程及堆肥过程中放线菌群落的影响,在堆肥过程中接种高效细菌复合菌剂和真菌复合菌剂,并以不接种的堆体为对照,对堆肥过程的温度变化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率进行了测定,并借助于PCR-DGGE方法对堆肥过程中放线菌群落的动态变化和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强化堆肥能缩短堆体起爆时间,并能有效提高堆体降温期和二次发酵期的温度;和自然堆肥相比微生物强化堆肥使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提高8.95%、12.72%和10.13%。DGGE图谱显示:2种堆肥方式的放线菌多样性指数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微生物强化堆肥能增加堆体中优势菌群的种类和数量,能有效提高腐熟期的放线菌群落多样性,有利于堆肥腐熟。优势条带测序结果表明:在接种堆肥过程中检测到了放线菌门的棒杆菌属、分支杆菌属、链霉菌属、热孢菌属、迪茨菌属、糖丝菌属和放线菌属。  相似文献   

5.
城市垃圾肥农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有机态氮形态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接种不同外源微生物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试验,研究在堆肥过程中不同形态有机态氮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能加速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的降低,但至堆肥结束时,与不加外源微生物处理相比,并没有引起氮素的损失。氨基酸态氮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堆肥结束时,外源微生物处理氨基酸态氮含量明显高于不加微生物处理,表明外源微生物处理可促进氨基酸态的形成;酰胺态氮与氨基糖态氮含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各处理都是在堆肥的升温期、高温期增加,随着堆肥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堆肥的腐熟阶段,则呈现较为平稳的走势。但相对于堆肥的不同时期,由于处理不同,酰胺态氮与氨基糖态氮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酰胺态氮含量明显低于不加微生物处理,而氨基糖态氮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垃圾好氧堆肥渗滤液与填埋场渗滤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以配制的城市垃圾和实验室堆肥装置,通过12d的堆肥,研究好氧堆肥渗滤液的成分,将其与新填埋渗滤液、成熟填埋渗滤液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984年)进行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堆肥渗滤液呈碱性,大于新填埋场和成熟填埋场渗滤液的pH;COD、NH4^+ -N和BOD5等参数对比说明了一次堆肥过程较新填埋场发酵过程成熟,但没有成熟填埋场发酵更彻底;堆肥渗滤液是一种有机营养的废水,同时富含大量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腐熟度指标及控制参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日处理400 t经马家楼筛分处理后的15~60 mm生活垃圾的北京南宫堆肥厂垃圾堆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堆肥过程中垃圾的理化性质、腐熟度指标与控制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水分含量是下降的;不同季节堆肥pH值的总体变化均呈上升趋势;电导率(EC)降到了作物受抑制的限定值以下,不会对作物产生盐分毒害;堆肥水浸提的腐殖酸E4/E6值随着垃圾堆肥腐熟度升高呈增加趋势;24 h和96 h的发芽率指数(GI)表明垃圾堆肥时间可以从8周缩短到5周;有机碳、总氮和C/N比随着堆肥时间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C/N比与E4/E6值和GI(24 h和96 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EC值与E4/E6值和GI(24 h和96 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E4/E6值与GI(24 h和96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城市固体废弃物堆肥与化肥对不同土壤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和化肥可明显增加黑麦草干物质产量,阳春和大安2种土壤处理C50干物质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9.53%和109.38%,而NPK处理则分别增产267.44%和406.25%。堆肥与化肥配施处理(NPK C25对阳春和NPK C50对大安)产量最高。堆肥处理明显增加土壤pH、有机碳、土壤有效态磷、钾、铁、锰、锌和铜含量。  相似文献   

10.
垃圾堆肥对难溶性磷转化及土壤磷素吸附特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工厂化堆肥过程中,加入难溶性磷矿粉,探讨堆肥对难溶性磷的转化能力及堆肥产品培肥后对土壤磷素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磷矿粉可使堆肥中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及速效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12.69%、80.36%、61.21%、62.74%、157.89%。通过电镜观察表明,堆肥后磷矿粉典型的矿物特征消失,表面呈蜂窝状。将堆肥后的产品进行培肥试验表明,富磷垃圾肥处理可明显改善土壤磷素的吸附特性,与施化肥相比,最大吸附量(Qm)下降8.76%,最大缓冲容量(Qm·K)下降13.58%,而磷素的吸附饱和度(DPS)、零净吸附浓度磷(EPC0)则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幅度依次为98.52%、7.13%。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堆肥生产富磷垃圾肥可为解决中国磷素资源缺乏、化学磷肥利用率低等问题提供一条生物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发展的需要,解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与消纳、处理之间的矛盾,以北京市南宫堆肥厂垃圾堆肥工艺和密闭隧道发酵仓为研究对象,以马家楼转运站筛分出的15-80mm粒径垃圾作为堆肥原料,以14d高温隧道发酵(不倒仓不破碎)→21d后熟化发酵→21d最终熟化发酵工艺为对照,以8d高温隧道发酵(不倒仓不破碎)→12d后熟化发酵→12d最终熟化发酵工艺为处理1,8d高温隧道发酵(第3d倒仓破碎1次)→12d后熟化发酵→12d最终熟化发酵工艺为处理2。通过不同发酵阶段采样和各类指标的测定,探求缩短堆肥发酵周期后倒仓破碎工艺对于生活垃圾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产品的腐熟度较差,处理2与对照处理的堆肥产品腐熟度差异不明显。将高温隧道发酵时间由14d缩短为8d,并且第3d倒仓破碎1次,后熟化与最终熟化时间分别由21d缩短为12d,可以在保证堆肥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堆肥效率,使南宫堆肥厂的垃圾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该成果为南宫堆肥工艺优化的实施和改进及其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泥和污泥与垃圾堆肥的农田施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本利用太原市污泥和污泥堆肥分别作肥源进行了二年的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污泥75t和污泥堆肥240t时,土壤中的Cu,Pb,Cd,Ni等有害金属含量未超过土壤的安全控制标准,随着污泥及污泥堆肥用量的增加,土壤中可供植物吸附的氮,磷,有机质等营养成分相应递增。污泥和污泥堆肥的施用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田间持水量和阳离子代换量等,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3.
影响铅的土壤环境容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怀满  郑春荣  孙小华 《土壤》1994,26(4):189-195,188
以黄棕壤为对象,研究了影响铅的土壤环境容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它受土壤性质、指示物、污染历程、环境因素、化合物类型、复合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文章还详细地叙述了各因素对土壤容量影响的程度,为环境容量的建模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于彩虹  李秀文 《农业环境保护》1996,15(6):264-265,276
对污泥与城市垃圾混合的堆肥,应用到作物,蔬菜上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的影响,进行了盆栽及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堆肥对作物,蔬菜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通过两年的研究,提出了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中,合理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5.
张晓花  王克勤  宋娅丽  杨昕  茶联玲 《土壤》2023,55(2):321-330
以滇中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厨余垃圾堆肥(基肥)施用量:不施肥对照(CK)、低施肥量8 t/hm2 (FWL)、中施肥量16t/hm2 (FWM)、高施肥量24t/hm2 (FWH),研究厨余垃圾堆肥施用后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为厨余垃圾堆肥农田推广使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FWH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的p 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荧光素二乙酸水解酶活性(↑0.39%~89.42%)、土壤细菌OUT数目(↑12.91%)、Chao指数(↑11.20%)、Ace指数(↑11.37%)。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则相反;细菌群落的膜运输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均在施肥后显著增强。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p H、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指标对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均有影响,其中碱解氮和脲酶活性是调控菌群最主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泥和污泥垃圾堆肥作为肥源对作物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利用太原市污泥和污泥堆肥分别对谷子、玉米和白菜进行了两年的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污泥7.5万公斤和污泥堆肥24万公斤时,植物可食部分和茎秆中的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影响污泥与污泥堆肥的重金属向植物体转移、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重金属形态、有机质及pH值。在一般情况下,污泥及土壤中的可给态重金属元素含量愈低,有机质和pH值愈高,其  相似文献   

17.
堆肥对土壤阳离子型微量元素可溶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丹 《山地研究》1998,16(3):224-229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逐年上升,而这些垃圾中有许多成分是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本文就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合理处理和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堆高对生活垃圾中15 mm筛下物堆肥腐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了解小粒径生活垃圾的独立堆肥适宜性,并筛选最佳堆高,本文以北京市马家楼垃圾转运站筛分后的0~15 mm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在南宫堆肥厂隧道发酵仓分别以2.5、2.0、1.5和1.0 m 4个堆高进行强制通风条件下密闭静态高温发酵对比试验。通过高温发酵(8 d)前后采样测定堆肥水浸提液的电导率(EC)、腐殖酸光学特性(E4/E6)、水溶性碳(WSC)质量分数、水溶性铵态氮(NH4+-N)质量分数和发芽率指数(GI),堆肥固相碳氮比(C/N)和粪大肠菌值等腐熟度指标,并应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腐熟度评价。结果表明:0~15 mm粒径的生活垃圾可单独堆肥,且1.5和1.0 m 的2个堆体的腐熟程度最好,综合考虑后推荐在隧道发酵仓中采用1.5 m为最适宜堆高。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策略的规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发展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今后采用焚烧、堆肥、回收利用和卫生填埋多种处理方式来处理广州市的拔高生活垃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