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美海棠和M26苹果矮化砧木分别在琼脂培养基和玉米淀粉(corn starch)凝胶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结果玉米淀粉培养基不但提高了两种植物的生根率,而且对生根诱导具有同步化效应。珠美海棠生根苗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琼脂生根培养基上,吲哚丁酸(IBA)诱导了天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色、蛋氨酸和谷氨酰胺、丙、酪氨酸的降低,但却提高了精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鸟氨酸的含量。当玉米淀粉替代琼脂后,玉米淀粉培养基不但进一步促进了上述氨基酸含量的降低,而且抑制了精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等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玉米淀粉凝胶取代琼脂凝胶组培苹果砧木珠美海棠和M26的研究结果,发现玉米淀粉凝胶培养基不但使组培成本降低30%以上,而且能提高两种植物的生根率达34%和生根诱导的同步性,生根培养时间明显缩短。在增殖培养中玉米淀粉凝胶培养基能明显促进M26砧木的芽分化和生长,叶片宽度增加和叶色加深,但株美海棠增殖培养初期芽苗高生长受到抑制,茎粗显著增加,绿色加深。  相似文献   

3.
淀粉凝胶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淀粉凝胶的力学性能决定其“力学味觉”或“流变学味觉”如粘弹性、硬度、粗糙感等属性。材料试验机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淀粉乳浓度范围内,凝胶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淀粉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凝胶弹性则基本保持不变。由于淀粉分子结构之间的差异,导致本试验研究对象——三种淀粉凝胶力学性能之间的不同:凝胶强度的大小为葛根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凝胶弹性为葛根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弹性模量为马铃薯淀粉>葛根淀粉>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4.
朝天罐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再生植株。培养基MS + 6-BA 2 mg/L  + NAA 0.2 mg/L + 蔗糖30 mg/L+ 琼脂7 mg/L,既适合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也适合于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诱导率为83.3%;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 0.2 mg/L+ NAA 0.1 mg•L-1 + 蔗糖 50 mg/L + 琼脂 7mg/L,增殖系数为 7.2; 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 + NAA 0.5 mg/L + IBA 0.2 mg/L + 6-BA 0.05 mg/L + 蔗糖 20 mg/L + 琼脂 7 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5.
以珠美海棠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配比、苗龄、琼脂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光照条件和培养容器对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型培养基MS+6-BA0.5mg/L+IAA0.2mg/L用于分化培养、1/2MS+IAA0.5mg/L或1/2MS+IBA0.5mg/L用于生根培养,苗龄30~40d,使用接近国际标准的琼脂、光照强度1500~2000lx条件下生产的组培苗繁殖系数最大、有效苗最多、生根率高及生长速度最快,移栽成活率>90%;苗圃移栽成活率>85%,1年生苗株高均>1.5m。并建立了珠美海棠工厂化生产工艺及组培苗培养标准,为其他植物组培苗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荞麦、玉米、马铃薯淀粉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淀粉乳浓度的增加,荞麦、玉米、马铃薯的凝胶强度、弹性模量和凝胶弹性呈线性增加,但凝胶弹性变化较小;同一淀粉乳浓度下凝胶强度由高到低顺序为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荞麦淀粉,弹性模量为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荞麦淀粉,凝胶弹性为荞麦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在淀粉乳浓度为20%时,随着NaCl浓度增加,3种淀粉的凝胶强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强。在同一NaCl浓度下,其凝胶强度为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荞麦淀粉,弹性模量为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荞麦淀粉,对凝胶弹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虎杖茎尖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苗龄、接种方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硝酸银和蔗糖等对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茎尖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蔗糖28g/L+琼脂5.5g/L+2,4-D 1.5mg/L+6-BA 1.0mg/L,诱导率为100%;3-7d苗龄的虎杖茎尖愈伤组织诱导能力无显著差异,诱导率均达到95%以上,此后随着苗龄的增加,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快速下降,苗龄为12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只有55.6%;以正插(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方式接种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大于反插(形态学上端插入培养基)和平放的;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AgNO34.0mg/L+蔗糖30 g/L+琼脂6.0g/L+NAA 0.5mg/L+TDZ 0.8mg/L,分化率为83.9%,增殖系数为7.63;生根培养基选用1/2 MS+蔗糖26g/L+琼脂6.5g/L+活性碳3%+IBA 0.2mg/L+NAA 0.3mg/L,生根率为100%。用透气膜封口比用聚乙烯菌膜生根率明显提高,生根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8.
机械活化玉米淀粉的微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玉米淀粉的微生物降解反应活性,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活化时间为60 min的玉米淀粉和原淀粉为原料,酒曲为降解试剂进行微生物降解反应,并以降解产物的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DE)为评价指标,分别研究了糊化温度、pH值、淀粉浓度、降解时间、降解温度、酒曲培养液用量等因素对降解产物中葡萄糖值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淀粉降解过程中的颗粒进行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能提高玉米淀粉微生物降解反应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且活化淀粉未经糊化就能直接被微生物降解,降解60 min时的DE值为36.76%,与原淀粉相比,提高了27.80个百分点。说明机械活化作用破坏玉米淀粉紧密的颗粒表面和结晶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降解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9.
玉米幼胚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研究了不同材料、不同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分化、植传再生的影响,结果发现,8个玉米自交系幼胚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在继代过程中差异较大。将能继代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5010和综3自交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且植株移栽可成活。  相似文献   

10.
高压对玉米淀粉糊化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压力及保压时间对玉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在700MPa压力下,保压2min即可使86.8%玉米淀粉糊化,达到一般食品加工要求;保压5min,可使玉米淀粉100%糊化,这是高压食品加工的一大优点  相似文献   

11.
珠美海棠组培苗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美涨棠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配比、苗龄、琼脂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光照条件和培养容器对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型培养基MS+6-BA0.5mg/L+IAA0.2mg/L用于分化培养、1/2MS+IAA0.5mg/L或1/2MS+IBA0.5mg/L用于生根培养,苗龄30-40d,使用接近国际标准的琼脂、光照强度1500-2000lx条例上生产的组培苗繁殖系数最大、有效苗最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检测家禽垫料样品中沙门氏菌的两种方法,方法1首先在蛋白缓冲液中预增殖,在改良半固体Rappaport Vassiliadis琼脂培养基上选择性移动增殖,最后接种到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平板了。方法2先在四硫酸盐亮绿肉汤中增菌后,接种于加有新生霉素的亮绿培养基和木糖赖氨酸特吉托尔琼脂培养基平板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初步研究了柠檬桉(EucalyptuscitriodoraHook.)茎段培养中腋芽伸长生长、继代增殖及试管苗生根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含有6-BA0.1~2.5mg/L、NAA0.1~0.5mg/L的激素组合的改良MS培养基上都能诱导柠檬桉茎段腋芽伸长生长,最高诱导率可达73%。继代增殖以6-BA0.5~1.0mg/L为宜,约20~30d,丛生芽可增殖4左右,以每年7代计,年增殖率约1.6×104。继代培养基的6-BA浓度过高会导致丛生芽在形态上产生变异,并对生根产生不利的影响。继代增殖在7代内生活力未见有明显衰退。IBA对柠檬桉试管苗生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浓度以0.5~2.0mg/t较为适宜。生根效果不仅与IBA浓度有关,还与继代丛生芽的状态有关。生根的小苗已成功移栽到室内的盆中。本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经过选优的柠檬桉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藕淀粉的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从化学成分、淀粉颗粒大小、淀粉糊、热力学、淀粉颗粒形态和表面结构以及对酶水解耐受力等方面,对藕淀粉的加工性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藕淀粉(重庆产)的水分含量为15.32%、蛋白质0.16%、脂肪0.07%、粗纤维0.02%、灰分0.54%、磷0.053%,其直链淀粉含量(30.61%)高于玉米淀粉的。藕淀粉的平均粒径为50.27 μm,而玉米淀粉的为38.97 μm。藕淀粉颗粒呈小圆形和椭圆形,但在某些淀粉颗粒一端有凹陷。淀粉的X-衍射图谱为B型,糊化温度为54.09℃,透明度为57.9%,淀粉糊达到最大黏度即呈现平缓的特征,黏度峰值远低于玉米淀粉糊的。该研究对实际生产中,提高藕淀粉得率和纯度以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生物降解塑料膜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有效提高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性能,本试验对机械活化1.0 h的玉米淀粉(MAS)进行酯化改性,制备了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MASA)及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聚乙烯醇的生物降解塑料膜(MASA/PVA),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分别对MASA的结构、热稳定性、形貌等进行测试和表征,并与原醋酸酯淀粉/聚乙烯醇生物降解塑料膜(SA/PVA)对比研究了塑料膜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机械活化淀粉经酯化改性后,结构和形貌都有很大的改变,热性能提高;MASA/PVA塑料膜的性能均比SA/PVA好,以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DS=0.1)为原料制备的MASA/PVA塑料膜浸水前的拉伸强度为3.56 MPa,断裂伸长率146.22%,24 h吸水率为134.79%,抗热水性能好,在20 d内该塑料膜土埋生物降解率为45.90%。机械活化预处理有效改善了生物降解塑料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哈斯油梨(PerseaamericanaMilcv.Hass)胚和抗根腐病砧木托马斯(P.americanaMilrootstockThomas)茎段及大叶桉(EucalyptusrobustaSmith)组培苗茎尖为试材,在1/2MT(1/2无机盐+有机物+2%蔗糖+0.9%琼脂)附加不同浓度(0,50,100,300,500,700,1000mg·L-1)的氯化胆碱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氯化胆碱可显著提高两种木本植物组培苗的生长,刺激发根和根的伸长,可使砧木茎段上处于“休眠”状态的腋芽大量萌发;7种浓度中以500mg·L-1的浓度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玉米淀粉与黄原胶复配体系流变和凝胶特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考察胶体对淀粉流变及凝胶特性的影响,该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加入不同比例黄原胶,研究两者复配后流变及凝胶特性的变化,对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及两者复配体系属于屈服-假塑性流体,随着黄原胶比例的提高,复配体系的稠度系数显著增加,流体指数降低,假塑性增强,但黄原胶比例大于10%时,增加不再显著。动态流变学试验显示,复配体系具有更为优越的黏弹性,黄原胶可与淀粉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氢键,使得分子链段间的缠结点增加,同时,可延缓及阻止部分直链淀粉分子间的重新排列,从而抑制淀粉凝胶体系的回生,复配体系形成了质地更为柔软的凝胶。综合考虑,在实际应用中选择玉米淀粉与黄原胶质量比为9.0∶1.0 g/g较为适宜。研究结果可为更好的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玉米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及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玉米淀粉与黄原胶复配体系流变和凝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胶体对淀粉流变及凝胶特性的影响,该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加入不同比例黄原胶,研究两者复配后流变及凝胶特性的变化,对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及两者复配体系属于屈服-假塑性流体,随着黄原胶比例的提高,复配体系的稠度系数显著增加,流体指数降低,假塑性增强,但黄原胶比例大于10%时,增加不再显著。动态流变学试验显示,复配体系具有更为优越的黏弹性,黄原胶可与淀粉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氢键,使得分子链段间的缠结点增加,同时,可延缓及阻止部分直链淀粉分子间的重新排列,从而抑制淀粉凝胶体系的回生,复配体系形成了质地更为柔软的凝胶。综合考虑,在实际应用中选择玉米淀粉与黄原胶质量比为9.0∶1.0 (g/g)较为适宜。研究结果可为更好的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玉米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及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海蓬子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植株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Thidiazuron(TDZ)1.0mg/L+NAA1.0mg/L+蔗糖30.0g/L+琼脂7.0g/L;继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1.0mg/L+TDZ0.1mg/L+蔗糖30.0g/L+Gelrite3.0g/L,愈伤组织快速生长;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NAA1.0mg/L+TDZ0.1mg/L+BA2.0mg/L+蔗糖30.0g/L+琼脂7.0g/L+NaCl8g/L,愈伤组织分化频率可达62.2%。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5mg/L的麦芽提取物(maltextract,ME)可显著增加每株的平均根数。NaCl促进海蓬子愈伤组织的分化,麦芽提取物可促进幼苗侧根的发生,但NaCl和麦芽提取物均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本试验建立了较高频率的海蓬子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20.
摘要:以珠美海棠(Malus zumi Mats)苗叶片为试材,对影响离体叶片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的成分可以显著地影响叶片再生。在激素组合中,BA浓度变化对再生影响较小,而NAA浓度的变化影响较大。MS培养基氮源中,NO3-与NH4+比例以2∶1最好(2∶1MS,即常规MS),3∶1MS和4∶1MS次之,1∶1MS最差。4种碳源(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中,果糖明显优于其它3种。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MS盐、维生素,BA(2.5 mg/L)+NAA(0.25 mg/L),果糖(30 g/L),琼脂8 g/L,pH 5.8。叶片再生率为97%,平均再生芽数为5.6个。对碳源影响再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