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在体外条件下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iFMDV)树突状细胞对CD8+T细胞的活化效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介素-4(rmIL-4)将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MoDCs),用信号阻断法从淋巴结T细胞制备CD8+T细胞,利用负载iFMDV的MoDCs与CD8+T细胞共培养,以iFMDV+MoDCs作为对照,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处理MoDCs,2h后再负载iFMDV,并与CD8+T细胞共培养,对照组则用iFMDV+MoDCs+CD8+T细胞,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在共培养后9,12,24,36,48h,CD8+T细胞组均产生高水平的IFN-γ。而且,经抑制剂预处理的MoDCs与CD8+T细胞共培养后,其分泌的IFN-γ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显著升高。因此得出,MoDCs可与蛋白酶体等加工iFMDV抗原,并通过交叉提呈途径激活CD8+T细胞。  相似文献   

2.
旨在分析雏鸡沙门菌感染后其脾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变化。本研究以京星黄鸡H系为试验群,将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感染组(n=80),相同环境无菌饲养。7日龄时,感染组接种沙门菌建立感染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沙门菌。感染48 h后,分别对两组雏鸡盲肠扁桃体免疫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进行测定,并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雏鸡(对照组n=25,感染组n=34)检测其脾中CD4~+T细胞、Tregs/CD4~+T细胞比例。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脾中CD4~+T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CD4~+CD25~+/CD4~+(%)分别为0.93±0.12与3.22±0.59(P0.01);CD4~+TGF-β~+/CD4~+(%)分别为0.55±0.07与1.42±0.25(P0.01);CD4~+CD25~+TGF-β~+/CD4~+(%)分别为0.29±0.04与0.76±0.14(P0.01),均呈现显著性差异。雏鸡感染沙门菌后,脾中CD4~+T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而Tregs/CD4~+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本研究提示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雏鸡沙门菌感染的发病过程,为进一步研究雏鸡抗沙门菌感染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禽呼肠病毒(ARV)对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数量变化和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了ARV感染后1、7、14、21、28、35d感染组和对照组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含量和细胞因子IL-1β、IL-6、IL-17、IL-18、IFN-γ、TNF-α基因mRNA相对转录时相。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SPF鸡感染ARV后7d和14dCD4+、CD8+T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其中感染7d,CD8+T细胞含量差异显著(P0.05);感染后1、21、28、35d感染组CD4+、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感染1d后CD4+、CD8+T细胞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外周血T细胞亚型变化是ARV感染的重要表现之一。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1β、IL-6(除7d外)、IL-18(除14d外)和TNF-α在整个感染过程中表达上调,IL-17和IFN-γ除感染1d外,均表达下调,说明IL-1β、IL-6、IL-17、IL-18、IFN-γ和TNF-α均参与了ARV的感染进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猪瘟病毒(CSFV)弱毒株T株和野毒株G株感染对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NF-α和IFN-γ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检测CSFV感染猪与未感染猪的白细胞凋亡、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TNF-α和IFN-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猪感染CSFV T株和G株第4 d和第7 d后CD4+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28.6%、26%和26%、20%,未感染前分别为33.4%和36.8%。猪感染CSFV T株和G株第4 d、第7 d后CD8+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41%、32%和38%、25%,感染前分别为43.8%和48.8%。外周血白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显示,猪感染CSFV T株和G株第7 d后,白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8.35%和9.89%,未感染的猪为1.63%。ELISA检测结果表明,猪感染CSFV T株和G株第7 d后,TNF-α的产生量分别为553.4 pg/mL和594.2 pg/mL;IFN-γ的产生量分别为8.2 pg/mL和9.8 pg/mL,未感染猪分别为498 pg/mL、12.5 pg/mL。以上结果提示,CSFV感染会引起机体免疫相关细胞及免疫分子发...  相似文献   

5.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CD4+、CD8+细胞百分数及IL-2、IL-4和IFN-γ含量的变化,研究黄芪多糖(APS)对PCV2阳性猪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APS能显著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NBT阳性细胞、CD4+T细胞百分数及IL-2、IL-4、IFN-γ含量,显著降低CD8+T细胞百分数,推测APS通过上调CD4+细胞百分数、CD4+/CD8+及Th1反应恢复正常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囊膜E2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诱导重组菌pET30-E2/E.coliBL21表达E2蛋白,将纯化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制备免疫原免疫小鼠,免疫剂量为50μg/只。二免后实验组小鼠体内CD4+/CD8+T细胞比例为3.38±0.19,细胞因子IL-2、IL-4及IFN-γ浓度分别为195.7±14.5 pg/mL、248.2±16.2 pg/mL与315.8±13.3 pg/mL;三免后实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I)检测结果显示:ConA刺激组为2.18±0.17,E2蛋白刺激组为1.56±0.15;其特异性抗体IgG效价为1∶640。以上实验组各项免疫指标均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p<0.05),表明E2蛋白能够刺激小鼠产生较强免疫反应,具有较强免疫原性。本研究为WE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试验观察了肉苁蓉多糖对肉鸡免疫新城疫苗后T淋巴细胞活性及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肉苁蓉多糖使用剂量5、10、20mg,/只时,免疫后15d时,T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1.20±0.11、1.30±0.13、1.79±0.32,对照组为1.22±0.29;免疫后20d时,外周血中IFN-γ含量分别为23.23±6.13、25.95±1.13、29.95±2.23pg/ml,对照组为20.89±5.97pg/mL;肉苁蓉多糖使用剂量10、20mg/只时,试验组T淋巴细胞活性及IFN-γ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表明肉苁蓉多糖可能通过提高T细胞活性及IFN-y含量来增强肉鸡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于艳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2):45-47
试验旨在观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T细胞亚群和IL-6的影响。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苏木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兔黏膜免疫法造模。造模后各组分别以生理盐水、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SASP灌胃给药21 d。运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IL-6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CD4+T细胞升高、CD4+/CD8+升高、IL-6的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苏木组、SASP组CD4+T细胞降低、CD4+/CD8+降低、IL-6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苏木组与SASP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证明,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调整T细胞亚群和降低IL-6含量,发挥对UC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2融合蛋白(rChIL-6-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LaSota株)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90只SPF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PBS对照组、NDV弱毒苗对照组、rChIL-6-Linker-ChIL-2免疫增强组、rChIL-6蛋白免疫增强组、rChIL-2蛋白免疫增强组及rChIL-6+rChIL-2混合蛋白免疫增强组,将鸡白细胞介素重组融合蛋白水剂与LaSota株联合接种于SPF鸡,分别采用MTS法、流式细胞术、ELISA和HA/HI法检测接种前后不同时间各组鸡外周血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鸡外周血中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免疫抗体水平等指标。结果显示,接种后7~21d时,与NDV弱毒苗对照组相比,同时接种重组融合蛋白组鸡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外周血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比值及血清中重组鸡IL-4蛋白(rChIL-4)、ChIL-6、ChIL-2、重组鸡IFN-α蛋白(ChIFN-α)、ChIFN-γ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提升;HI免疫抗体较NDV弱毒苗对照组提高了1.0~1.9个滴度,较单一rChIL-6、rChIL-2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0.7、0.2~1.1个抗体滴度。综上所述,rChIL-6-Lin-ker-ChIL-2融合蛋白对NDV(LaSota株)活疫苗在鸡体内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2融合蛋白(rChIL-6-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LaSota株)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90只SPF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PBS对照组、NDV弱毒苗对照组、rChIL-6-Linker-ChIL-2免疫增强组、rChIL-6蛋白免疫增强组、rChIL-2蛋白免疫增强组及rChIL-6+rChIL-2混合蛋白免疫增强组,将鸡白细胞介素重组融合蛋白水剂与LaSota株联合接种于SPF鸡,分别采用MTS法、流式细胞术、ELISA和HA/HI法检测接种前后不同时间各组鸡外周血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鸡外周血中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免疫抗体水平等指标。结果显示,接种后7~21d时,与NDV弱毒苗对照组相比,同时接种重组融合蛋白组鸡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外周血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比值及血清中重组鸡IL-4蛋白(rChIL-4)、ChIL-6、ChIL-2、重组鸡IFN-α蛋白(ChIFN-α)、ChIFN-γ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提升;HI免疫抗体较NDV弱毒苗对照组提高了1.0~1.9个滴度,较单一rChIL-6、rChIL-2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0.7、0.2~1.1个抗体滴度。综上所述,rChIL-6-Lin-ker-ChIL-2融合蛋白对NDV(LaSota株)活疫苗在鸡体内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