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是一个喜湿性昆虫,笔者观察分析了淮北麦区对该虫发生影响最大的是3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土壤湿度,此段时期5厘米土壤含水量低于20%,化蛹即受到抑制;低于15%便不能化蛹羽化,且能造成成虫体大量死亡,不同时段的低湿对该虫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中期低湿会使化蛹进行程中断,出现羽化双峰现象,后一峰的大小又取决于旱情出现和解作时间的早迟,若早则大,反之则小,温度的高低也可影响化蛹羽化期的早迟。  相似文献   

2.
温湿度对小麦吸浆虫化蛹及蛹的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温度与湿度对小麦吸浆虫化蛹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活动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在室温日均温度19.1℃下,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为17—25%,最适土壤含水量为22—23%。在湿度(土壤含水量20%左右)满足的条件下,最适宜的温度为22℃,低于20℃高于24℃活动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百分率明显下降。不论温、湿度条件适宜与否,在幼虫中普遍存在着一部分不化蛹羽化的滞育幼虫。  相似文献   

4.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以21℃和土壤含水量20%处理组合化蛹率最高,23℃和土壤含水量25%的处理组合最低。在各组合处理中,都有一部份不化蛹羽化的滞育幼虫。在室内自然变温下,蛹的发育历期,19.9℃为10.94天,21℃为10.63天,22.4℃为8.47天,蛹的发育始点(C)为14.6℃,有效积温常数(K)为66.6(日度)。在恒温下C=13.9℃,K=62.9(日度)。  相似文献   

5.
在渭南市临渭区进行小麦吸浆虫羽化率调查,结果表明:未施药前其上升活动情况差异不大,4月22日至5月5日为成虫羽化期,4月27日至5月1日为发生盛期,幼虫入土后虫量以防治2次为最少,与防治1次差异显著,建议在成虫期防治2次。  相似文献   

6.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俗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疸虫、麦蛆等。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幼虫金黄色,体长2.5毫米,成虫体长2毫米。小麦抽穗期,成虫在麦穗的颖壳内产卵,随着小麦的灌浆,幼虫吸食籽粒内的浆液,造成麦粒空秕。一般被害麦田减产30%~40%.重者70%~8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7.
8.
自3月29日开始,取土、调查小麦吸浆虫越冬基数,至5月5日成虫防治期末,植保站全体技术人员,采用送药、送技术下张、印发宣传材料、电视宣传等方法,有效控制住了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挽回小麦22.37万吨.为今年小麦丰产丰收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取食小麦浆汁,造成瘪粒、坏粒,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危害后,一般年份减产3~4成,重者8~9成,甚至造成绝收。一、发生规律麦红吸浆虫每年发生一代(如3~4月份天气过分干旱,部分个体可再度休眠隔年发生),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第二年早春,在有充足水分浸湿虫体后,休眠幼虫脱去茧壳,变成活动幼虫爬到土表准备化蛹。化蛹一般在4月上旬,蛹期7~10天。即前蛹、初蛹、中蛹及后蛹。吸浆虫的蛹有时裸露,有时则在蛹体外包着一层薄茧,称为“茧蛹”。在土壤检查过程中,才能正确掌握成虫羽化出土盛期。成虫在上午7~10时,下午3~6…  相似文献   

10.
洪洞县小麦种植面积4.35万公顷,其中水地面积2.13万公顷,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9%。小麦红吸浆虫是水地麦田的一种毁灭性害虫,20世纪80年代曾在洪洞大发生,近几年有所回升,2006年在该地局部暴发成灾,造成0.1万公顷麦田减产七成以上,近144.4公顷麦田绝收。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吸浆虫是天津地区新发现的害虫,对小麦产量威胁较大,由于发生较隐蔽,防治时机很难掌握,常影响防治效果,导致该害虫快速蔓延,爆发危害。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重点阐述对吸浆虫的防治要领。  相似文献   

12.
<正> 小麦红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虫害,其虫体小,隐蔽性强,普查难度大,整个危害过程不易被人们发现,致使小麦收获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自1986年在我市开始发生以来,面积逐年扩大,受害面积达10万亩以上。据300多块麦田调查,有40%的地块不同程度地受到麦红吸浆虫的危害、受害麦田平均虫穗率为3%~10%。受害轻的地块每穗有虫量2.1头,重的地块每穗就达20头以上,严重影响着农民利益。1994年全市小麦因麦红吸浆虫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又名麦蛆,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是世界性害虫,两者均属双翅目,瘦蚊科。该虫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轻则减产10%~40%,重则达50%~90%,甚至颗粒无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蛹桥区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计武  张广骅  徐帅 《农技服务》2009,26(12):63-64
小麦吸浆虫是为害小麦的重要虫害.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及生活习性,对宿州市埇桥区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谈小麦吸浆虫的药剂统一防治孙天文(河南省植保植检站郑州450002)近年来、我省各地对小麦的吸浆虫回升的问题一般较为重视,防治工作抓得较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严重发生区的虫口密度有所下降,但也存有一些问题,其中较突出的是。有些地方不能在大面积范围内有...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30%,严重的达70%以上,甚至绝收。1发生特点1.1近几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生特点。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1代,从成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一年中有11个月生活在土壤中,而幼虫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浆液,为害期大约有20天。只有成虫期在外活动,且活动时间很短,成虫羽化后1天即交尾并于麦穗上产卵。因此,准确预报防治适期是防治小麦吸浆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小麦吸浆虫(俗称小红虫、麦蛆等)是小麦的重要害虫。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山东发生的是麦红吸浆虫。幼虫为害小麦的花器和麦粒,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汁液,轻的造成瘪粒.影响千粒重,重的造成空壳.或使麦粒在麦穗上霉烂。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80%~90%,大发生年份可造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山东省1990年发现并扩大危害,我县2002年大发生,后经大力防治已基本控制为害,但今年又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俗称"麦蛆",是小麦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小麦品种的更新及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吸浆虫在部分地区又有回升趋势,从南至北不断蔓延.轻者小麦减产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对小麦有毁灭性危害.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其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介绍了吸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调查方法,分析了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提出了选用抗虫品种、农业综合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以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