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褶皱臂尾轮虫增殖实验的若干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人工种苗生产事业的发展,作为仔、稚鱼初期饵料的浮游动物的大量培养技术,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其中的轮虫类,是个体最小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史具有特异性,已成为生物学方面引起关注的研究对象。虽然有许多学者从事于轮虫的研究,但日本微生物研究所的望月敏之等,则是在各种性质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单晓鸾 《齐鲁渔业》2005,22(2):37-38
褶皱臂尾轮虫是小型的浮游动物,营养丰富,是海水鱼、虾、蟹等育苗饵料系列中最理想的开口饵料和早期生物饵料。褶皱臂尾轮虫具有广盐广温性,适应性强,生长繁殖速度快,培育成本低等优点。现将土池培养轮虫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酵母及藻类对褶皱臂尾轮虫培养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种群累积培养法研究了两种酵母、两种藻类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最适投喂密度。结果表明 ,这四种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最适投喂密度 (× 10 6cell·ml-1)分别是 :干酵母 ,15 ;鲜酵母 ,5 ;微绿球藻 ,4 5 ;三角褐指藻 ,2 0。同时 ,在最适密度下比较了这四种饵料对轮虫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 ,四种饵料对轮虫的培养效果以微绿球藻为最优 ,其它依次为三角褐指藻 ,鲜酵母 ,干酵母。实验结果显示 ,褶皱臂尾轮虫批量培养及至工厂化培养的首选饵料是微绿球藻和三角褐指藻  相似文献   

4.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下文简称轮虫)隶属于轮虫纲、单巢目、臂尾轮虫科;是广盐性种类,广泛分布于温带到热带半咸水和海水水域。它是目前唯一能集约化培养的一种海水轮虫。作为海产苗种良好的开口饵料,随着近年来海产鱼类养殖和人工育苗工作的深入开展,其规模化培养技术愈发显示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媛媛  胥琴 《水产养殖》2012,33(11):35-35
本文针对冬季育苗生物饵料缺乏,褶皱臂尾轮虫幼体成活低的问题,采用室内高密度培育轮虫的方法,提高产量.赣榆县广星育苗场,25#~35#池用于轮虫培养,38 m2/池,1#、2#、3#池饵料培育.  相似文献   

6.
绿色巴夫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的饵料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单体培育法和群体培育法研究了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等4种藻类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饵料价值并测定了它们对褶皱臂尾轮虫被甲长、被甲宽和侧棘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的饵料效果分别明显地优于大溪地等鞭金藻(Tahitian Isochrysis aff.galbana)和小球藻(Chlorela sp.)(P<0.01),而绿色巴夫藻与亚心形扁藻之间及大溪地等鞭金藻与小球藻之间无显著差异(P>0.01)。不同藻类对褶皱臂轮虫的被甲长、被甲宽和侧棘距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养虾污水的综合利用,结合单胞藻、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O.F.Muller)(以下简称轮虫)等饵料生物增养殖特性,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又能在南方批量生产水产苗种优质开口饵料,实现增收节支,课题组在2004年养虾过程中,进行了本项研究。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与配套  相似文献   

8.
褶皱臂尾轮虫室内高密度培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褶皱臂尾轮虫属轮虫纲、单巢目、游泳亚目、臂尾铃虫科。它大小适口(100~300μm),营养丰富,并能保持良好的育苗木质,已成为鱼类、虾蟹走人工育苗中优良的动物性饵料,在生产中需求量很大,由于浙南地区的铃虫天然资源不足,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特别是在河蟹人工育苗时,外界气温低,空外大面积培养铃虫繁殖速度慢、培养密度低等因素,有必要进行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作者现勾结合1995~1997年三年的河匠人It苗中的铃虫培养方法作如下介绍.1.材料与方法(1)轮虫种由相歧臂尾轮虫冬卵孵化而成。(2)培养耷器与培养池1000~3000Ynl…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通过在浓缩小球藻的基础上分别添加蛋黄、鱼肝油、三文鱼油、鱿鱼油和维生素,采用6种不同饵料(或组合)培养轮虫20 d,分析比较各组在轮虫的密度、怀卵量、抱卵率以及水质指标(p H、DO、氨氮)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投喂不同的饵料,轮虫密度各组间存在差异,鱼肝油组轮虫密度最大,达到466个/m L,其次是鱿鱼油组和三文鱼油组,单独投喂浓缩小球藻的对照组轮虫密度最小;轮虫怀卵量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鱼肝油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最高达到908个/m L,其次为鱿鱼油组,对照组最低;鱼肝油组的抱卵率和日平均增殖率最高,其次是鱿鱼油组;对照组和维生素组的轮虫培养水体水质保持较好,蛋黄组水质最差。研究表明,投喂鱼肝油对轮虫的生长繁殖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浓缩小球藻和鱼肝油混合投喂培养轮虫,可提高轮虫质量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褶皱臂尾轮虫培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轮虫生产性培养过程中接种密度、投饵量、水质、轮虫生长和营养强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接种密度在用单胞藻培养时应为10~30个/ml,用酵母培养时20~50个/ml;酵母投喂量0 3~0 35g/百万,投喂量不宜过大;酵母投喂的轮虫使用前2d最好用单细胞藻类强化。  相似文献   

11.
不同脂肪源对褶皱臂尾轮虫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的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为实验动物并设计不同脂肪源饵料,分别为: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ce(对照组),微绿球藻Nannochlorpisis oculata(A),5%大豆磷脂 5%鱼油 90%面包酵母(C)。结果表明:(1)接受不同脂肪源的轮虫的脂肪酸组成显著不同,尤其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20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饵料中HUFA含量对轮虫体内相应脂肪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投喂饵料C使轮虫的脂类HUFA水平得到了强化,提高了轮虫的营养价值。(2)轮虫脂类的HUFA水平不仅由饵料中脂类的相应脂肪酸组成决定,而且轮虫脂类HUFA的提高和强化效果与饵料中HUFA的化学形态密切相关。甘油三酯型饵料HUFA的强化轮虫效果高于磷脂型的HUFA。(3)将富含HUFA的鱼油直接添加在干性饵料如面包酵母中,而不是通过对鲁油乳化后直接强化轮虫,同样能取得良好的强化效果,且操作简便、不易污染水质,适用于轮虫的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和投喂不同藻类后12h的褶皱臂尾轮虫的脂肪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投喂单种藻类还是2种混合藻类,强化后的轮虫其体内的脂肪酸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单链脂肪酸及低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投喂前后没有变化,各种脂肪酸的含量界于未强化的轮虫和所投喂的单胞藻饵料含量之间。3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除了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在牟氏角毛藻中含量较低,在单独投喂牟氏角毛藻后的轮虫中未检测出外,其余均与其所投喂的单胞藻的脂肪酸一致;轮虫中被检出的3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单种藻类试验组中均低于所投喂藻类的含量;在2种藻类混合试验组中界于2种单胞藻含量之间。混合藻类比单种藻类强化轮虫具有更加全面的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轮虫是鱼、虾类幼体的优良饵料.褶皱臂尾轮虫适应力强,繁殖迅速,在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生产中被广泛培养为鱼、虾类幼体的饵料.海产褶皱臂尾轮虫培养方法多种多样,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海水鱼人工育苗中轮虫培养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营养强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信书  郑伟 《水利渔业》2005,25(5):35-36
褶皱臂尾轮虫是海洋水产动物幼体的重要饵料.总结了褶皱臂尾轮虫的营养价值和培养条件,介绍了褶皱臂尾轮虫几种培养方式的操作技术以及营养强化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王宏 《科学养鱼》2005,(10):65-66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属于扁形动物门、单巢纲、单巢目、游泳亚目、臂尾轮虫科、臂尾轮虫属。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水域中。其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成为鱼类与甲壳类的天然生物饵料。目前许多经济水产动物的苗种生产都需要轮虫作为  相似文献   

16.
在国外,特别是日本,非常重视轮虫的生产性培养及应用,日本水产界从1960年就开始从事轮虫的培养研究工作。目前在日本,真鲷和日本对虾的苗种生产都离不开轮虫的培养应用。我国从开展鱼、虾、蟹类人工育苗工作以来,一直都在探讨幼体适口饵料问题。  相似文献   

17.
褶皱臂尾轮虫的干酵母工厂化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干酵母作为褶皱臂尾轮虫的饵料,进行工厂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在水温25~28℃,盐度23-25。连续充气的条件下,轮虫生长繁殖稳定;(2)经过7-10 d的培养,A、B、C三个水泥池内轮虫的密度分别从接种时的16、23、38个/ml增加到269、312、266个/ml.平均日增殖率为0.346、0.404、0.443;(3)A、B、C三个水泥池,连续培养59~70 d,经52-63次采收,分别收获褶皱臂尾轮虫1494×108、1748×108、2149.2×108个,合计收获轮虫5391.2×108个,饵料生产力为7.17、8.54、10.55;(4)采用合适的干酵母投喂方法和投喂量,定期带水采收,使轮虫密度保持在200~300个/ml,并补充等量培养用水,可以获得长期稳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1980,(29):6-9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是养殖各种水产无脊椎动物及鱼类的优良饵料生物.日本、美国及欧洲的生物学家已经把它作为重要经济鱼奥仔鱼的饵料.  相似文献   

19.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是海产动物幼体的优质生物饵料,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快、可以进行高密度培养等特点,尤其在海产鱼类苗种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活饵料。如何稳定地大规模培养轮虫,是海产鱼类苗种工厂化生产中首要的问题。在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轮虫时,仅以一般的海产单胞藻投喂远不能满足轮虫的日摄食需求,在日本、韩国现多采用浓缩小球藻代替面包干酵母进行生产性高密度轮虫培养,效果良好。现国内多以面包干酵母作为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轮虫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可行,缺点是易污染水质且容易导致培养失败。目前国内已有关于小球藻浓缩方法及保存效果的相关报道,但尚未见有浓缩小球藻产品出售,也未见浓缩小球藻培养轮虫的相关报道。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在清江基地育苗室玻璃钢水槽  相似文献   

20.
褶皱臂尾轮虫在水产动物育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尤其是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不可或缺的开口饵料。尽管自然界中存在大量野生轮虫,且营养全面丰富,但受季节限制常不能保证工厂化育苗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