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永春 《食用菌》1989,(4):35-35
为了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蔗渣资源,发展代料栽培黑木耳,我们通过选育良种、优化配方和改进栽培管理技术等,已取得百公斤蔗渣培养料产干耳8~10公斤(最高达13公斤)的好记录。这个成果于1987年2月通过省级鉴定,同年在我省重点蔗区示范推广300万袋,成效显著,已被列为省农业部门的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之一,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选择优质蔗渣优质蔗渣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我省蔗叶资源丰富,全省每年约有48~60万吨,用蔗叶栽培黑木耳尚未见报道。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我们于1990年进行枯蔗叶栽培黑木耳试验。(一)材料与方法黑木耳母种为Au3。培养基配方:①蔗叶粉(似锯木屑)77%,麸皮20%,白糖1%,碳酸钙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②蔗渣77%,辅料同上(对照)。试验于10月8日制栽培种,用常规方法拌料,含水量调至65~70%,用17×35cm 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85g,高压灭菌,接种后置室内常温下培养,于11月19日开洞挂袋出耳管理。  相似文献   

3.
甘蔗付产物除蔗渣外,还有蔗叶、滤泥、糖蜜等。蔗渣、蔗叶除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外,据本所土肥室分析,甘蔗枯叶含氮0.8196%,磷0.1640%,钾0.4245%。又据资料干滤泥含氮约2%,五氧化二磷约2.8%,氧化钾约0.4%,氧化钙约3.1%和氧化镁约0.5%。糖蜜除含蔗糖外,还含还原糖等。本试验采用蔗叶、滤泥和糖蜜等为培养料栽培金针菇,获得初成效,最高的生物效率达54.82%。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用木屑和蔗渣袋栽培毛木耳成功,福建省三明真菌所用木屑78斤,麦皮20斤可生产干耳8~10斤。厦门集美中学用于蔗渣70~80斤,统糠18~28斤可生产干耳  相似文献   

5.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产地,近年来广西每年甘蔗种植面积都稳定在66.7万hm^2以上,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甘蔗与菜、粮争地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利用冬闲蔗田套种马铃薯可以提高蔗区的土地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减轻甘蔗与菜、粮争地的矛盾,实现增产增收,提高蔗区农民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推广马铃薯蔗渣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相比,省工、节水、节肥,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产地,近年来广西每年甘蔗种植面积都稳定在66.7万hm2以上,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甘蔗与菜、粮争地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利用冬闲蔗田套种马铃薯可以提高蔗区的土地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减轻甘蔗与菜、粮争地的矛盾,实现增产增收,提高蔗区农民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推广马铃薯蔗渣覆免耕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相比,省工、节水、节肥,同时还可以培服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已有采用锯木屑、棉籽壳等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成功经验,但利用甘蔗渣栽培黑木耳的报道甚少。为了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蔗渣资源,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了改进蔗渣培养基配方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每百斤干料产鲜耳7.0斤以上。  相似文献   

8.
王元炎  谢仙环 《食用菌》1992,14(2):25-26
蔗头是甘蔗成熟砍收后留在土中的蔗茎和蔗根的总称,在甘蔗生产上,通常利用新植蔗砍收后蔗头上的芽和根,作为第二年进行宿根栽培,一般宿根一、二年后因产量下降,就得把蔗头连根挖掉,进行轮作.甘蔗在生育过程中,叶片不断更新,上部不断长出新叶,下部老叶有层次地枯黄脱落,在田间管理上要及时剥除枯叶清理田园,以增强通风透光,减轻病虫为害.据测算,每亩有干蔗头约300~350kg和干蔗叶200kg左右,未被充分开发利用.鉴于竹类资源有限,而甘蔗与竹同科,而甘蔗除生产蔗糖的下脚料蔗渣、滤泥外,还有大量的蔗头、蔗叶可以利用.为此,笔者从1989年起在仙游县溪尾村等进行了多点蔗头蔗叶栽培竹荪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平均单产干品达200g/m~2以上,且可缩短栽培期.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改进亚硫酸法的国内外动态和新工艺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成熟度、工艺路线、技术指标,提出了一种改进亚硫酸法新工艺,即利用蔗渣生产的制糖专用吸附剂,去除蔗汁中的色源物质(色素)、胶体、残硫等物质,使糖厂生产出低硫、低色值、低浊度的优质糖,从根本上达到提高白砂糖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县有三家日榨5100吨的糖厂,年产蔗渣10多万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近年来我们进行了蔗渣袋栽毛木耳试验,获得了较显著的效果,每百公斤干料可产干耳16~20kg,最高可达30kg.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栽培适期由于毛木耳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我县每年9月至翌年5月中旬均可栽培.(二)材料选配选无霉变的蔗渣,晒干除去杂质.配方为蔗渣80~90%,麸皮15~20%,蔗糖1%,石膏  相似文献   

11.
培养料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到菌丝、耳片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产量的差异。为探讨蔗渣尿素培养料的最适含水量,我们于1986年秋进行了培养料四个不同含水量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福建是我国主要的蔗糖产区,每年有70~75万吨的蔗渣。据资料,蔗渣所含的纤维素、木质素、单糖类与壳斗科的山毛榉差不多(表1),能满足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新筛选出的“泉引8601”黑木耳菌株,是适合于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袋栽的优良菌株,品质优良,浸泡率高。每百公斤干料,春栽产干耳5.6—6.3公斤,秋栽产干耳6.9—9.1公斤,其产量超过沪耳一1号。适宜配方为蔗渣85%、花生蔓干粉15%,用花生蔓取代麦麸。在该配方中加1%壳灰粉拌料,可防止培养料酸化,阻止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14.
春西瓜套种甘蔗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池市地处桂西北大石山区,2007年春植蔗播种面积达4.89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5.21t,产值1458.8元,扣除蔗田生产投资1126元(其中蔗种420元、化肥340元、农膜30元、除草剂26元、人工砍收费310元),每667m2蔗田纯收入只有332.8元,农民种植甘蔗的效益比较低。为探讨河池市蔗区一年多收的种植模式,提高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15.
陈上海  李海鹏 《食用菌》2002,24(6):18-19
试验以某蘑菇公司的合成堆肥生产配方为对照 ,探讨了在稻草、蔗渣合成堆肥中添加鸡粪 ;改变稻草、蔗渣配比对蘑菇产量的影响 ,现将试验结果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堆肥配方 设 3种配方 (kg) :1稻草 40 ,蔗渣 60 ,米糠8,硫酸铵 2 ,尿素 1.5 ,碳酸钙 3 ,过磷酸钙 1,石膏粉 1;2稻草40 ,蔗渣 60 ,鸡粪 10 ,米糠 8,硫酸铵 2 ,尿素 1.5 ,碳酸钙 3 ,过磷酸钙 0 .5 ,石膏粉 1;3稻草 70 ,蔗渣 3 0 ,鸡粪 10 ,米糠 6.5 ,硫酸铵 2 ,尿素 1.3 ,碳酸钙 3 ,过磷酸钙 0 .5 ,石膏粉 1。以配方1为对照 ,栽培料 40 kg/ m2。其中蔗渣为糖厂粗蔗渣 ,属…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稻草和蔗渣作为主要栽培料栽培杏鲍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三种处理,六个重复,经方差分析表明,以闽牧42和蔗渣作栽培料比稻草达极显著水平,而蔗渣与闽牧42作栽培料,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可代替蔗渣作为杏鲍菇的栽培料。  相似文献   

17.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业增产的一项新技术,具有使用浓度低,经济效益高和免污染的特点。在耳类上使用的效益如何?详细报道不多。本试验是在西园中学耳场进行实验,重点摸索三十烷醇对毛木耳的增产效果。现将实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三十烷醇:供试产品是我县科技实验站用蜂蜡提取的纯度87%晶体,乳剂是由酒精加吐温-80配制成500ppm浓度,再用井水稀释成各种所需的浓度。 (二) 供试菌种: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AUP-781号毛木耳。自制塑料袋栽培种,其配方为78%蔗渣,20%麸皮,1%碳酸钙,  相似文献   

18.
李梅 《中国果菜》2003,(5):20-20
北方蜜蔗是本中心独家选育专供鲜食的新兴果品,具有清凉解毒、醒脑提神之功效,近几年以其清甜多汁、风味醇厚而俏销南北市场,各地需求量逐年增升。种1亩蜜蔗的利润相当于种15亩地的小麦玉米,一些有胆识的农民靠种蔗迅速致富。“北方蜜蔗温棚种植新技术”,是本中心继推行“北方旱区蜜蔗双覆膜栽培技术”之后的最新技术成果。温棚蜜蔗的最大优势在于:变一年生为周年生,一次下种,连年收蔗。不受低温胁迫和区域限制,实现高产优质零风险。即使在无霜期不足6个月的北部高寒地区,只要在极端低温时棚温不低于8℃,温棚蜜蔗同样能达到10个月以上的完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代料袋栽黑木耳在我省已逐步推广,一般认为袋栽期以秋季为好。笔者为探索在春夏自然温度下袋栽黑木耳的可行性,于1986年3月下旬到7月上旬,以蔗渣为原料进行了袋栽黑木耳试验,平均每百公斤干料收干耳近6公斤,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成功的棉籽皮袋栽黑木耳于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后,两年多来在本省示范推广,栽培350余万袋,成功率为90.2%,平均百千克料产干耳8.5千克,至1985年经济效益已达200余万元。如万全县1985年有1100户栽培黑木耳235万袋,产千耳5.88万千克,产值132.7万元,每个种植户平均收入达1206元。1986年已有一千多农户签订合同1300万袋,预计产值500万元;阳原县1985年有52户种木耳28万袋,产干耳5600千克,收入8万4千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