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森林的重视以及对其投入的不断加大,防火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也开始进行设计。防火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不仅能够实时对火情进行监测,而且能够加快对火灾损失进行评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们对火情的控制。本文对防火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做了简单的介绍,并进一步的分析了森林防火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森林防火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开发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希望以此促进相关人员对火情的了解,为森林防火管理提供可靠、及时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AE技术的森林火灾扑救辅助决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cEngine技术是目前开发组件式GIS所采用的主流技术,在分析了组件GIS和AreEngine组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ArcEngine9.2技术开发的景德镇市森林火灾扑救辅助决策系统.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将极大地提高森林防火和林火扑救的效率及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和林火扑救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数字林业信息化水平。介绍和评述了当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在森林防火、营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分析了GIS,ES和DSS在林业中应用所存在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林业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湖南林业》2008,(11):38-38
10月1日进入秋冬季森林防火期。根据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省林业厅的部署和要求.湘西州森林防火指挥部、州林业局全面进入战备状态.通过强化5项措施狠抓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火源管理。进一步加强防范山火和安全扑火知识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不留死角。  相似文献   

5.
《绿化与生活》2013,(10):60-60
为扎实做好新一年度森林防火工作,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在防火期到来之前,延庆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加大了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在全县重点防火部位竖立330块防火牌,进一步增强了全民防火意识;同时加强防火基础施设建设,对6个了望塔进行保温、地暖改造、防雷设施修缮.对23个森林防火检查站开展修缮,统一外观标识.规范管理标准:森林公安民警开展火险隐患排查;  相似文献   

6.
陆良县森林防火的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良县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区,据统计1954—2007年共发生森林火灾980次.分析了火灾发生的规律以及当前防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多方筹集资金、强化政府职能;组建各级森林防火协会;推行森林火灾保险;实行有偿扑火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实行疏堵结合的火源管理;实行生物防火等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森林防火管理体系的探讨修俊儇(吉林省森工集团防火办)1森林防火管理体系的现状我们森工集团目前的森林防火管理体系,可以概括为管理多样化、领导兼职化、指挥层复杂化。长此下去,对森林防火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1管理多样化森林防火...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但是它的发生与气象因子的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各气象因子进行监控,结合林火风险预测模型,对于及时发现森林火源并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对GIS、RS、GPS及GPRS等技术进行集成,研制开发了基于ArcEngine开发组件的森林防火气象因子监测系统,通过对...  相似文献   

9.
加强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为森林防火提供了高科技的支撑手段,促进了森林防火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化管理,是摆在广大森林防火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问题.通过分析当前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强管理、加强科研、加强新技术应用等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与3S技术的森林防火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王霓虹 《林业科学》2002,38(3):114-119
森林火灾的发生 ,侵吞了大片林木 ,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地球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森林防火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笔者长期研究的科研项目 ,介绍了森林防火技术应用的情况 ,特别着重介绍了 10多年来通过 3个阶段在森林防火决策支持系统领域中所开展的研究和解决的技术问题 ,诸如大区域范围系统的建立、自适应显示分辨率的处理、图型图像的有关处理技术、基于Web的信息发布、3S(GIS、RS、GPS)与DSS技术的应用等。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和 3S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的日趋广泛 ,使森林防火技术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些高新技术的渗透将促进森林防火技术的应用逐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森林防火面临着森林火险形势越来越严峻,森林防火工作任务不断加重,难度不断加大,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文中分析了云南省森林防火存在着预警监测、林火阻隔等基础设施落后,地方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力量严重不足,森林防火装备较差,储备较少等问题.从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通信系统、装备及防火队伍能力建设系统、林火阻隔系统、信息指挥系统、保障系统、科研开发系统等方面阐述了森林防火综合治理思路,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光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业现状和问题,探索闽北林区森林经营管理和森林防火新机制,提出新时期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五大配套体系(资源培育和管理体系、森林集约化经营和管理体系、林业科技和技术服务体系、森林防火体系、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3S技术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吉林省永吉县林火扑救与森林防火指挥中,以35技术为基础建立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对永吉县森林火灾进行准确预测预报以及扑救,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并且建立工程技术档案库。在林火扑救和林火指挥调度中进行合理的决策,全面发挥永吉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作用,不断完善和修正监测和指挥中的各项技术指标,使这一指挥系统长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频发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森林资源损失和其他方面的损失。而我国在森林火行为预测预报研究方面水平较低,还无法准确地对火灾进行预测。加拿大森林火行为预测系统(FBP系统)可以利用森林可燃物类型、气象条件、地形地势及火行为特征等因子准确有效地对森林火行为进行预测预报,对林火管理人员制定灭火计划和组织火灾扑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FBP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内部参数和预测预报所需的相关数据,概述了该系统在加拿大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我国建立森林火灾预报、火行为预测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专家座谈等形式,分析了森林防火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林防火管理队伍应从管理机制、队伍结构、定员标准、建队模式、扑火装备、基础设施、技能培训、科技推广等7个方面加强建设,针对加强队伍管理、建立队伍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强队伍灭火演练、提升队伍装备现代化水平、加强队伍人员的扑火战术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等6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全国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灾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处置救援困难,是地中海沿岸国家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针对地中海沿岸地区森林火灾发生较为频繁,但由于积极应对,火灾实际造成的危害较小的主要国家,文中从火灾状况、火管理机构、防火措施以及民防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地中海沿岸主要国家林火管理措施与经验,以期为我国林火研究、林火管理和防火灭火实践,特别是灾前积极预防、灾中安全扑救及灾后生态恢复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依据善洲林场1988—2021年33年的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和近11年来善洲林场森林防火取得的成绩,总结、分析善洲林场森林防火发生的特点,探索森林火灾发生的大致规律。结合本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林分结构、和可燃物及火源等,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排查重点火灾区域隐患,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制度,加强管控火源和督查巡查,以及森林防火队伍建设等适合善洲林场特点的森林火灾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在VisualBasic环境下利用MapObjects控件进行广东省林火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即借助卫星遥感技术提供的经纬度信息,可以将火点信息直观显示在电子地图上,为防火部门提供详细的地理信息和资源分布信息,对快速准确的火灾扑救工作起到了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cGIS技术的森林防火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森林火灾扑救一直是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薄弱环节,为提高林火扑救的信息化水平,以中日防火项目为依托,以ArcObject组件为技术手段,研制开发了基于COM的森林防火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林火行为模拟、火场损失预评估和最佳扑火路线的分析,实现辅助林火扑救、决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