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杆菌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根据农业部《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所有的种牛、奶牛每年必须进行两次监测。由于"两  相似文献   

2.
加强"二病"监测,确保市民喝奶放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二病”是指奶牛结核病和奶牛布鲁氏杆菌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E)将“二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则将该“二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要求控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奶牛“二病”的现状与潜在威胁近年来奶牛养殖发展很快,流动频繁。由于部分奶牛是从外地引进,没有经过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测,不知是否有病;有的甚至明知是病牛还要低价购买,所以带进了病源。买进的病牛不经隔离就与其他奶牛混养,就是检疫为“二病”阳性的奶牛,也因价值高、损失大而不能及时淘汰,从而导致传染扩散。近年…  相似文献   

3.
<正>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该病以引起雌性动物流产、不孕等为特征,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炎。人也可能感染该病,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该病严重损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下面介绍对该病的一般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奶牛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属于农业部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一旦发生,治疗缓慢,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13日,朝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某县6月10日送检的奶牛血清82头份进行检验,经实验室检验有58头奶牛血清样本为布鲁氏杆菌病属阳性。市中心已建议某县有关部门对阳性奶牛按有关规定扑杀无害化处理。同时市中心领导将该情况向主管局做了汇报,经局领导研究。鉴于某县奶牛布鲁氏杆菌病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已经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长期以来,布鲁氏菌病不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我国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今后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人民身体健康和全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稳定已经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该病以引起雌性动物流产、不孕等为特征,又称为传染性流产;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炎。人也可感染该病,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该病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该病以引起雌性动物流产、不孕等为特征,又称为传染性流产;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炎。人也可感染该病,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该病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9.
<正>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所致的一种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对养殖业生产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强制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疾病,是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重大动物疫病。现将该病在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慢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将其列入B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其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危害极大[1-3]。黄岗市黄州区奶牛饲养量大,为进一步掌握黄州区各奶牛养殖场奶牛布鲁杆菌病的分布和流行情况,2010—2013年对黄州区5个奶牛场的7 019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杆菌的血清学调查,对阳性奶牛及时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动物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病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人畜共患病,这两种病的流行不但影响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几年来,我国奶牛饲养规模发展迅速,奶产品消费也迅速增加,因奶牛频繁交易,奶牛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检测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杆菌病,淘汰感染奶牛,净化奶牛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奶牛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病都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范畴,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发生流行后不需治疗,应进行严格扑杀并无害化处理。防控奶牛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病对推动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布鲁氏杆菌和结核杆菌侵入奶牛机体后,初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等大量病原微生物繁殖后,患病牛会表现出特定的临床症状,影响奶牛的正常泌乳,正常生产,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繁殖障碍。上述两种疾病发生流行,往往使养殖场面临严重的扑杀淘汰处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养殖户加强对奶牛的定期监测,防止上述两种疾病的扩散和蔓延。该文探讨了奶牛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1 羊布鲁氏杆菌病 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家畜中羊、牛、猪易感,其中山羊最易感;母羊易感性高于公羊,成年羊易感性高于羔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则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以出现生殖系统发炎,流产、睾丸炎和关节炎等症状为主,我国将本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些年,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羊交易数量增大并且频繁,来源地复杂,加之出入境检疫不严格,羊布病感染率明显增高,给畜牧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阐述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15.
洱源县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和结核病都是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这两种病的不断发生给人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菌有6个种,即牛布鲁氏杆菌、羊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绵羊布鲁氏杆菌、林鼠布鲁氏杆菌、狗布鲁氏杆菌。其中引起牛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原是牛布鲁氏杆菌,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牛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牛对布鲁氏杆菌最为易感,并可经牛奶或其他途径感染人…。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这两种病在云南地区人畜问呈地方流行,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息性全身传染病。以引起母畜流产、不孕,公畜睾丸炎症及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和优先防控的人畜共患病。我省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进行奶牛布病检测净化工作,随后有效的控制了奶牛布病在我省的大面积发生和流行。然而,自2009年开始,奶牛布病呈强势反弹。是当前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的主要人畜共患疫病。为此,笔者对我省奶牛布病流行史和当前奶牛布病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布鲁氏杆菌病(布病)和奶牛结核病(简称奶牛2病),是2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国家动物疫病名录表中被列为二类疫病.本病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损失,而且严重地威胁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该病在20世纪得到较好的控制,但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反弹,本文就奶牛2病难以净化的原因进行一下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杆菌病为人畜共患疾病,除危害养殖业健康发展外,还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我国将该病列为重点防控疫病.本文论述了家畜布鲁氏杆菌病及其防控措施,旨在为家畜该病的规范防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侵害生殖器和关节为特征的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布病的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春末夏初最易暴发。该病常在我国广大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以及城乡饲养羊、牛、猪、鹿、犬等比较集中的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中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1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从目前国内养奶牛的生产实际看,奶牛免疫项目主要有人畜共患的布鲁氏杆菌病、口蹄疫和炭疽。布鲁氏杆菌病必须坚持先检后免的原则,对8个月以上的奶牛检疫结果呈阴性的,口服布鲁氏杆菌病疫苗进行免疫。口蹄疫必须实行春秋两季注射,为了起到加强免疫的作用,并可在每次注射后的20~30天再强化免疫一次,常年免疫率要达到100%。炭疽病的免疫原则为主要针对于处在低洼沿河地带、新老疫区、交通要道的奶牛实行免疫,应免奶牛的免疫率要达到100%。在免疫的过程中,要求兽医防疫人员要严格按照免疫操作规程执行操作,必须一畜一针,严禁一个针头连续对多头奶牛注射,避免疫病在防控阶段造成交叉感染。同时,各级畜牧、兽药监察部门应加大假、劣及非法经营疫苗的查处力度,保证免疫疫苗由畜牧部门政府统一采购,独家供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加大对拒防户的查处力度,保证免疫率,对私自购苗注射的视为无效免疫,必须由畜牧兽医站在岗人员依法重新进行注射,真正起到预防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