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粗饲料促进犊牛瘤胃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犊牛瘤胃发育与其免疫机能和生长性能紧密关联,瘤胃组织形态变化、发酵情况以及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是评定瘤胃发育的重要指标。粗饲料中的纤维供给对犊牛瘤胃的健康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加优质粗饲料的饲喂,可以增大犊牛瘤胃容量,促进瘤胃乳头生长,并且会使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得更加丰富。然而,粗饲料种类繁多,且在生产中其适宜的添加水平和切割长度均不相同,对犊牛瘤胃的影响也不一致。本文综述了粗饲料来源、添加水平以及物理切割长度对犊牛瘤胃组织发育、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在犊牛生产中合理利用粗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犊牛断奶前后的瘤胃发育小肠生长以及代谢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犊牛的肠道功能发育以及从奶过渡到谷物饲料对新生犊牛提供营养物质以满足它们的需要方面的信息对于反刍动物生产者十分重要。改善犊牛营养体制可以减少犊牛死亡率以及疾病发生率,进而提高群体基因改良速度。国外现行的饲养体系中可以通过增加新生犊牛的谷物日采食量,进而使其在3-4周即可断奶。这种做法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然而,瘤胃上皮的成熟需要瘤胃中的发酵来发动。由于犊牛的组织生长必须从依赖乳中提供的葡萄糖转变为以短链脂肪酸作为主要的能量物质,这将会对犊牛的生长速度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变化是组织行为和代谢特征的大量基因调节表达的不同结果。在犊牛发育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组织行为变化与瘤胃上皮有关,而小肠物质的变化和代谢也与日粮变化相关。小肠组织对氨基酸的利用率较高,这可能会影响氨基酸用于生长的可利用性。而且,由于消化道的代谢和合成活动较高, 大约会占整个动物能量利用和蛋白质合成的30%,因此,认识这些活动的调控对于进一步改善犊牛管理非常重要。消化道中特定的营养基因互作已被确认并服务于增加内脏容量和直接通过上皮改善能量代谢。同样,激素因子也被确认对整个消化道组织和代谢具有调控功能。更好地认识影响肠道发育的工作仍在继续,以求改善断奶策略,提供更好的犊牛断奶增重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高原牧区的畜群中,幼畜腹泻普遍存在,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常影响犊牛的正常发育,甚至造成大批死亡。针对不同病因采取菌苗的免疫注射、内寄生虫的驱除、肠道正常菌群的调节以及抗菌药物的防治等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在进行单一防治措施过程中发现,部分犊牛腹泻病仍不能完全有效地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新生犊牛消化功能的发育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犊牛出生后,从出生到断奶采食干饲料,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巨大的生理和代谢变化,消化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也很迅速。本文对犊牛出生后消化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结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结构的日粮.试验犊牛在0日龄、7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每组屠宰13头,并称量胃重量、观察瘤胃粘膜色泽、量取粘膜长度.(结果)结果为:(1)三组犊牛7日龄时瘤网胃的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EW和LQM组犊牛瘤网胃重量均显著高于HQM组(P<0.05),EW与LQM组问犊牛瘤网胃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2)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瓣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60日龄时犊牛瓣胃重量为EW>LQM>HQM(P<0.05);(3)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皱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HQM组犊牛皱胃重量均显著高于EW组和LQM组(P<0.05),Ew组与LQM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瘤网胃,皱胃增重影响较大,对瓣胃影响较小,犊牛适时食入固体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在60日龄之前不给犊牛喂固体饲料会影响犊牛瘤胃及其黏膜发育.  相似文献   

6.
不同出生季节对犊牛体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出生季节犊牛的体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秋季出生的犊牛在哺乳阶段体高显著高于夏季出生的犊牛(P〈0.05),体斜长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胸围也显著高于春冬季节(P〈0.05);夏季出生的犊牛断奶阶段体斜长高于冬春季节出生的犊牛(P〈0.05)。总之,出生季节对哺乳期犊牛体尺发育影响较大,而对断奶期犊牛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犊牛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后期的生产性能。纤维在瘤胃中发酵成挥发性脂肪酸为犊牛提供能量,同时维持瘤胃环境、调控犊牛的采食和反刍行为,刺激瘤胃的发育。日粮中的纤维对犊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消化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近些年来日粮纤维水平和来源对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瘤胃发育、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纤维在犊牛的饲粮中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结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结构的日粮。试验犊牛在0日龄、7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每组屠宰13头,并称量胃重量、观察瘤胃粘膜色泽、量取粘膜长度。(结果)结果为:(1)三组犊牛7日龄时瘤网胃的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EW和LQM组犊牛瘤网胃重量均显著高于HQM组(P<0.05),EW与LQM组间犊牛瘤网胃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2)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瓣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60日龄时犊牛瓣胃重量为EW>LQM>HQM(P<0.05);(3)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皱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HQM组犊牛皱胃重量均显著高于EW组和LQM组(P<0.05),EW组与LQM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瘤网胃,皱胃增重影响较大,对瓣胃影响较小,犊牛适时食入固体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在60日龄之前不给犊牛喂固体饲料会影响犊牛瘤胃及其黏膜...  相似文献   

9.
犊牛处于哺乳期,其胃经历一个发育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出生后20d内,瘤胃、瓣胃、网胃等等,多数发育不全,消化功能不佳.到7日龄后,犊牛开始采食干草、青贮料,有基本的反刍行为,瘤胃内微生物区开始形成.到3月龄时,犊牛的胃基本成成年牛的规模.针对犊牛胃部不同的发育阶段特点,笔者就犊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分别自饲养和管理两个角度,就此问题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犊牛超数排卵不但可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大量可用卵母细胞,而且对于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间隔、基因优良个体扩繁等存在巨大的潜力和意义。但是,多数研究表明犊牛卵母细胞在体外发育方面还不及成年牛卵母细胞,文章就诱导犊牛卵泡发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犊牛卵母细胞及其胚胎在发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犊牛消化道酸度及酸度调节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犊牛为研究对象,从消化道酸度变化、酸度调节剂的作用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酸度调节剂在犊牛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犊牛生长性能、保障犊牛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犊牛出生后3~5 d开始和液态奶一起饲喂开食料,直至犊牛断奶后10 d。优质犊牛开食料为粗颗粒,口感好、营养高,可以为犊牛补充营养,促进犊牛瘤胃的发育。开食料的选择对犊牛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了犊牛开食料厂家的选择,营养成分以及如何根据犊牛营养指标自行设计开食料,以提高规模牧场对饲喂犊牛开食料的关注与重视,为科学培育犊牛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代乳品中不同蛋白质来源对早期断奶犊牛胃肠道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选取15头2~8周龄的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乳蛋白和植物性蛋白比例分别为80∶20、50∶50及20∶80的代乳品,记为S20、S50、S80组.结果表明:蛋白质来源影响犊牛胃肠道器官与犊牛体重的比值,其中瘤网胃相对比重随日粮植物性蛋白含量升高而上升,皱胃则与之相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肝脏、胰脏的相对比重随植物性蛋白含量升高而降低.日粮植物性蛋白含量增加可促进犊牛瘤网胃的发育,通过切片观察发现S80组犊牛瘤胃乳头高度较高、呈舌状或圆筒状、上皮颜色较深,该组犊牛瘤胃功能发育较好.不同蛋白质来源影响犊牛肠道的绒毛形态,但不显著影响肠道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小肠各段的比值均在3.0~4.7之间.上述结果表明,利用植物性蛋白代乳品饲喂早期断奶犊牛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瘤胃发育,并未对肠道绒毛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日粮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断奶早期和断奶后8周消化道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中国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头犊牛,试验1、2组犊牛分别饲喂Na型和N1型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照组不饲喂菌液。饲喂的牛奶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连续饲喂直到开食料采食量达到规定要求时断奶;断奶时各组随机选取4头犊牛屠宰,余下4头犊牛继续饲养,8周后屠宰,称胴体重。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断奶早期瘤网胃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犊牛断奶早期及断奶后8周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断奶早期皱胃pH显著下降(P0.05);试验1组犊牛断奶早期及断奶后8周十二指肠长度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断奶后8周两处理组犊牛回肠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此外,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还可显著降低犊牛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食糜的pH(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15.
新生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对犊牛的危害很大,是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犊牛腹泻是吃了过多或吃进酸败、变质的牛乳或因细菌感染(大肠杆菌),使犊牛在临床上呈现腹泻,会造成犊牛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也极易导致死亡。从2007-2009年,在门诊治疗42例3~30日龄的犊牛,治愈38例,治愈率94.8%。  相似文献   

16.
新生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对犊牛的危害很大,是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犊牛腹泻是吃了过多或吃进酸败、变质的牛乳或因细菌感染(大肠杆菌),使犊牛在临床上呈现腹泻,会造成犊牛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也极易导致死亡。从2007-2009年,在门诊治疗42例3~30日龄的犊牛,治愈38例,治愈率94.8%。  相似文献   

17.
丁酸钠是一种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目前在动物饲料中应用广泛,且效果良好。作者主要介绍了丁酸钠的生物学功能、对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影响及其在犊牛日粮中的应用效果。重点总结了丁酸钠促进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机制,包括作为胃肠道组织的能量来源调控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分泌,提高消化和吸收相关酶的分泌及活性,提高肠道免疫细胞保护性蛋白的分泌等。现有研究表明,日粮干物质中添加0.3%丁酸钠就能达到促进犊牛生长和胃肠道发育的效果,但具体添加水平、添加阶段和方式等尚不明确。此外,日粮粗饲料水平、精料发酵所产生的内源丁酸对外源丁酸钠的作用效果是否有影响也鲜有报道,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场在多年的生产中,陆续出现多例初生犊牛发病、死亡现象,尤其是犊牛腹泻病的发病和死亡率高达30%以上,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新生犊牛吸吮初乳不足有关,初牛犊牛在生长的最初几天,抵抗力较弱,血液中兔疫球蛋白含量很低,因为犊牛不能通过胎盘从母亲处获得抗体,主要依靠初乳,由消化道吸收抗体,增强抗病能力。但大部分养奶牛户在实践中不能将初乳完全的饲喂犊牛,是犊牛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犊牛TMR膨化饲料对犊牛复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合理有效的营养策略基础上,利用饲料膨化工艺和后喷涂技术,生产适合犊牛消化生理特点的营养全面的TMR膨化饲料;该饲料结构紧密、表面粗糙,可以刺激犊牛唾液、消化液的分泌,增强消化道的蠕动,提高犊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经饲养(屠宰)试验,TMR膨化饲料可以有效促进犊牛复胃特别是瘤胃的生长发育,达到培育犊牛尽快消化粗饲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犊牛腹泻是犊牛饲养管理中最常见的疾病,它不仅直接造成犊牛的死亡和医药费开支增大,而且病愈后的犊牛生长发育迟缓、瘦弱,饲草料的回报率降低,在生产中造成极大的损失。通过统计部分牛场的犊牛死亡病例发现,犊牛的死亡原因主要是犊牛腹泻,特别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占死亡总数的绝大部分,成为犊牛死亡的首要原因。现采用部分综合防治措施,通过这几年的控制,使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逐年降低,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故将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