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环境、饲养管理、挤奶设备的正确使用与保养、挤奶程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从这几方面着手才能使奶牛乳房炎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在这几种因素中,不正确的挤奶程序是导致奶牛乳房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加强挤奶过程的管理和设备维护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养牛小区乳房炎的防治与小区环境、饲养管理、挤奶设备的正确使用与保养、挤奶程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只有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综合治理,才能使乳房炎得到有效地控制.而在这几种因素中,不正确的挤奶程序和不当的设备维护可以引起乳房炎的重复感染和传播,是引发乳房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在不同的牛场牛群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它的发生可由摩擦、挤压、碰撞、刺划等机械因素使乳腺损伤,并通过厩舍、运动场、挤乳和用具感染所致。泌乳期饲喂精料过多而乳腺分泌机能过强,应用激素治疗生殖器官疾病引起激素平衡失调也是乳房炎的诱因,某些传染病也并发乳房炎。遵循正确的挤奶程序,创造良好的环境,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等是减少乳房炎发生的重要措施。一、正确挤奶挤奶的目的是刺激乳房,促使其快速完全放乳。因此在挤奶时要掌握正确的挤奶技术,乳头要干净清洁,才能保证牛奶产量及质量,减少奶牛乳房疾病。1.清洗及按摩乳…  相似文献   

4.
1乳房炎1.1预防采取包括改善牛舍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的综合性管理措施。保持牛舍通风良好,搞好乳房炎高发季节挤奶器具和饲养环境的定期严格消毒以及饲养人员的个人卫生;挤奶前用清洁水喷淋乳头,用一次性棉纸或洁净毛巾擦干(保证一牛一块),挤奶后药浴乳头;保持牛体清洁,定期刮剪牛尾、乳房及大腿根部皮毛,经常刷拭牛体,加强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感染牛单独饲养和挤奶。同时,接种乳房炎疫苗,可有效预防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方法为肩部皮下注射3次,每次5毫升。此外,用0.4%次氯酸钠、0.3%~0.5%洗必泰或…  相似文献   

5.
高星 《中国乳业》2003,(5):14-16
在发达国家,奶牛场主每月都会获知有关牛奶中体细胞数(SCC)的信息。SCC已成为评价牛奶质量的国际标准之一。近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SCC。通过对影响牛奶中SCC各种因素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乳房炎的感染。如果奶牛场主能够有效预防乳房炎的感染,并且剔除患慢性炎症的病牛,SCC就可以被控制在10万甚至更低水平。1乳房炎的控制乳房炎是奶牛业中最常见的疾病。在挤奶卫生、无奶疗法、挤奶后的乳头药浴以及剔除患有慢性病的牛等方面加以有效地控制,就可以显著地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并且抑制无乳链球菌的传染。然…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因挤奶不当,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一种普通病,患牛主要是出乳的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多见。 乳房炎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粘液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7.
利用DHI测定结果可以及时监测牛群乳房炎动态,监控乳房炎控制方案的实施、挤奶程序等。  相似文献   

8.
合理利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房炎是由于奶牛乳房感染病原菌而引起的炎症性常见疾病,它严重地影响着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成绩,并增加生产成本.多年来,人们对乳房炎的预防,主要着重于改善挤奶卫生,改进挤奶方法,并淘汰久治不愈的病牛,而忽略了合理利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预防乳房炎的作用.营养学家指出,合理的饲料可以增强奶牛对乳房炎的抵抗能力.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在保护乳房组织免受过氧化物损害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
引起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因很多,可能是营养搭配、环境卫生、挤奶厅的管理、挤奶操作规程等方面不当引起。临床型乳房炎治愈率很低,因此,一般奶牛乳房炎以预防为主,或者借助于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本人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乳房炎治疗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病原菌引起奶牛感染而患乳房炎的细菌有 80多种 ,主要的有 2 0多种 ,常见的有 :链球菌、葡萄球菌、放线菌、支原体、大肠杆菌等。2 诱因2 1 乳房组织受伤 多由管理不善引起 ,如饲养场和运动场内有尖锐物、拴牛桩不安全、乳房下垂过大、不定期修蹄引起蹄变形 (蹄尖尖锐 )而被自己蹄伤。若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挤奶 ,挤奶员手法不对将乳房拉得过长或过度压迫乳头管等都会损伤乳头粘膜而引起乳房炎。若用机械挤奶 ,由于抽力过大 ,引起乳头破裂出血 ,频率过快或过慢 ,抽的时间过长而跑空机 ,乳杯大小不合适 ,机器配套不全 ,内壁弹性差、松…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据美国报道临床型乳房炎每年约占成年牛的2%,隐性乳房炎可高达50%左右。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病原微生物,而其他因素,如年龄、泌乳期、季节、挤奶方式、饲养管理水平亦可影响乳房炎的发生。我国在这方面报道较少。兹将我们对重庆市某区畜牧场的奶牛在夏季和冬季的乳汁以CMT法进行了检查。 2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养牛业 ,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症状 临床型乳房炎 乳汁稀薄 ,有絮状物 ,乳房发红、肿胀、质硬、疼痛感、产奶量明显下降。隐性乳房炎 细菌侵入乳房 ,引起临床症状 ,但乳汁在生化上及细菌学上发生变化。预防 采用科学挤奶 ,将奶挤净 ,防止留奶。挤奶后消毒。隔离病牛 ,防止传染病、子宫炎、机器挤奶并发乳房炎。对于干乳期牛 ,干奶时榨完最后一次奶向乳头内注抗菌药物。治疗 消灭病原微生物 ,控制炎症发展。局部治疗 用 1 0 %鱼石脂软膏涂患区。用青链霉素或乳炎安注乳头内。全身治疗 肌…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一般根据病原微生物传染方式及生存繁殖的场所分为两类:传染性病原菌和环境性病原菌.传染性病原菌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在奶牛乳房内生存繁殖,多是在挤奶时通过挤奶员的手、清洗乳房的毛巾、挤奶杯等途径传染;环境性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等,主要在牛体外生活和繁殖,如粪便、垫料、污水、泥土及蝇类等.当牛与外界环境接触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4.
1 奶山羊乳房炎病因 1.1 细菌感染,多为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病毒、支原体等侵害,主要是乳房不清洁引起感染,有时可见到结核性乳房炎. 1.2挤奶不正确或挤奶方式不正确,消毒不严,环境卫生不干净,造成污染,引起大量的细菌感染. 1.3 由乳房外伤引起,怀孕后期长期卧地不起压迫造成淤血,或运动场地不平整,石块等硬物咯伤. 1.4继发感染,如由感冒、发热性疾病、结核、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15.
牛乳房炎是产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普遍应用挤奶机挤奶的时代,往往发生成群奶牛患病的情况。临床上乳房炎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遍及全世界各地的乳牛群中最常见、多发性的疾病,每年由此造成的损失是不计其数。根据感染病原的种类、对乳腺的亲和力以及在牛群中传播方式和控制方法的不同,可将乳房炎分成二大类,即传染性乳房炎和环境性乳房炎。传染性乳房炎(contagiousmastitis)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它们对乳腺组织有高度亲和性,可感染于乳房中,在挤奶时可由感染区传染到非感染区,这类乳房炎可通过乳头没浴(teatdipping)和干奶期治疗(drycowtherapy)等管理措施的落实而…  相似文献   

17.
芦鑫 《中国奶牛》2001,(3):44-45
我场有 1000多头奶牛,近 600头成年牛有两个管道式挤奶间和一个挤奶台,成年牛分成五个泌乳牛组,两个核心牛群采用管道式挤奶,另三个组用挤奶台挤奶。  在乳房炎的防治工作中,我们对鱼骨式挤奶台和管道式挤奶的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鱼骨式挤奶台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比管道式挤奶的平均发病率高出 7~ 10个百分点,如表 1: 1两种挤奶方式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2000年元月到 12月对五个乳泌牛群的隐性乳房炎逐月进行普查,挤奶台的三个牛群隐性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和管道式挤奶的两个牛群的平均发病率的差异不明显,管…  相似文献   

18.
金华市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金华市某奶牛场200头健康泌乳牛的77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连续检测3个月,结果显示:该牛场隐性乳房炎的个体房炎的发生率与挤奶操作程序、月份、泌乳期、胎次、产奶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奶山羊乳房炎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饲养管理不当、挤奶手法不正确使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表现乳房发热、疼痛、肿胀、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或脓汁,有的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水;严重时伴有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易转成化脓性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乳房出现硬结,产奶量显著减少或丧失产奶能力。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是由于乳腺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并具有传染性。传染性病原菌主要分布在牛乳房表面和乳房中,多因挤奶时由挤奶员的手、擦洗乳房的毛巾、挤奶杯等在奶牛间相互传播,病原微生物经乳头管感染乳房。传染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支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