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害虫的防治指标一直是害虫控制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害虫治理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本文论述了森林害虫防治指标的划分原则,4种主要指标类型的区别及适用范围,及确定防治指标的三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5.
6.
萝北林区现有天然次生林面积9.1万ha,每年都要改造和主伐12000亩的次生林,更新树种多以落叶松为主。由于连片的人为采伐后,改变了原来的森林生态环境,破坏了原群落中的营养链索关系,生物网被剪乱,加之食物单一,从而造成取食人工林的害虫大发生。据统计,萝北林区1970年至1980年累计更新保存率仅为71%,其中害虫危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987年以来,萝北林区探索一种人工选择益鸟栖息的林木来招引益鸟,由鸟类这个森林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治理森林害虫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对害虫防治提出了害虫综合治理(IPM)、全部种群治理(TPM)、大面积种群治理(APM)和合理害虫治理(RPM)等策略,这些策略代表了害虫防治领域里各种不同的学说。实践表明,IPM未必是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策略;TPM还不是目前多数害虫所宜采取的策略,但很可能是未来的害虫防治策略;APM是IPM和TPM两个防治策略的折衷办法。目前我国大面积治理森林害虫的实践,在一些原则上采用了IPM的做法,而在具体防治方法上又偏重于TPM的技术,基本思路符合APM的对策,RPM是针对APM的不足而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9.
为了实现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森防工作“四个转变”,力争2001年有新突破,玉林市森防站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上,重点抓了从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转变。玉林市历年来有使用生物农药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传统,白僵菌防治作业面积一般达到年防治作业面积的90%以上。但因受气候和白僵菌自身生理特性的影响,白僵菌使用一般只限于越冬代和第一代松毛虫防治使用,第2~4代由于气温高、湿度低,防治效果较差,只能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虽然能收到较好的当前防治效果,但常常会出现虫死光、天敌灭、生态受损、虫灾不断…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在辽东地区柞树害虫管理实践中,首次将生态防治和工程治理对策结合起来并付诸应用,收到理想成效。通过对辽宁省危害柞树的栗山天牛、舞毒蛾等主要害虫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及种群数量变动的调查与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各年度柞树主要害虫发生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危害程度、发生面积逐年下降,轻度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辽东地区近些年来危害柞树的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性,重点采取建立生态示范区、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措施、人工等措施实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昆明地区主要森林害虫种类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昆明地区森林病虫害历年发生情况,列出了该地区主要森林害虫8种,结合近几年森防研究成果,介绍了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森林食叶害虫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森林食叶害虫研究概况。化学杀虫剂是防治食叶害虫的主要手段,在树干上涂毒环、打孔注药可防治多种食叶害虫。松毛虫赤眼蜂和白僵菌已被大量应用。利用病毒治虫正在发展。用黑光灯诱杀可降低害虫密度。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就在江西参加森林病虫普查工作的体会和部分对森林害虫生态学在防治上的意义作以下阐述。 江西地处亚热带,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昆虫区系隶属东洋区系中的江南亚热带稻茶区。由于长期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致使昆虫分布区系成员间相互渗透,混淆交错。在江西属东洋区系的种类占优势,属古北区系次之,也有新北、澳大利亚、非洲(埃塞俄比亚),新热带区系的少数种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浙江省应用松毛虫赤眼防治马尾松毛虫等森林害虫的发展状况,简要介绍了繁峰技术,放峰效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应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浙江省应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防治马尾松毛虫等森林害虫的发展状况,简要介绍了繁蜂技术、放蜂效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应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对越南森林资源状况及虫害发生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介绍8种主要森林害虫,并提出防治对策,包括加强森防检疫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能力;加大森林虫害防治的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加大防治投入,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