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目前国内对油菜菌核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概况,认为品种抗性差、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适宜是油菜菌核病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提出在采用一定的农业栽培措施基础上,应加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菌核病新品种及利用活体微生物研制油菜菌核病生防药剂的研究,旨在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及其治理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8年在江苏省油菜主产区采样测定表明,在多数样点都发现抗多菌灵的油菜菌核病菌,平均抗性菌株的比例达7.8%~9.7%。经室内的杀菌剂复配、筛选和田间小区试验、大区对比试验的多点示范应用结果显示,35%菌核清可湿性粉剂以35g/亩在盛花期喷雾一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达70%~80%,明显同于多菌灵的防病效果。且经测定表明,多菌灵施药区油菜菌核病抗多菌灵菌株的比例明显上升,而菌核清施  相似文献   

3.
气候对油菜菌核病作用机理及综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油菜菌核病的预测防治提供方法依据。用数学模型对菌核密度与气候的关系进行研究。菌核密度与2~3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3~4月平均气温成负相关,与3月降雨量成正相关。菌核密度代表发病程度,发病程度由气候决定,气候在花期病害中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方式。坚持"抗、避、灭、防"的综防策略。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的致病机理和生物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菜菌核病菌是一种世界性病原菌,分布广、危害大、根治难。综述油菜菌核病的致病因素及致病机理,以及目前主要研究或应用的生物杀真菌剂。  相似文献   

5.
油菜花瓣附生真菌区系及对核盘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油菜不同部位脱落花瓣和未脱落花瓣进行附生真菌区系的分析,得到1908个菌株.除了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外,其他真菌经鉴定后主要属于10个属,它们是短梗霉属Aureubas/d/um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交链孢菌属Alternaria spp.、葡萄孢属Botrytis spp.、黑葱花霉属Pericorda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黑孢属Nigrospora spp.、青霉属Peniccillium spp.、木霉属Trichoderma spp.和附球孢菌属Epicoccum spp..其中,短梗霉菌、镰刀菌和交链孢菌为优势真菌群.通过菌丝间的相互作用、对峙培养方法测定160个菌株对核盘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与核盘菌之间存在重寄生作用和溶菌作用等方面的拮抗机制.并初步筛选得到了一批拮抗作用较强、定殖能力也强的菌株.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油菜的抗病性分子机制,构建了经4种不同化学药剂及菌核病诱导处理的油菜幼叶smart cDNA文库。经过循环冗余差减去除冗余cD-NA序列后,对整个文库进行了测序分析,将长度大于350 bp的EST序列经载体、核糖体RNA、线粒体屏蔽,去除污染后对其进行拼接,共得到Unigene(或Unique EST)8 955条。将这组数据与公共数据库中的拟南芥蛋白序列库、油菜EST序列以及植物cDNA库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7 769条Unigene序列与拟南芥序列同源,7 942条序列与植物cDNA序列同源,5 983条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油菜EST序列同源。将未找到同…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在川西平原4个地区:蒲江大兴、邛崃卧龙、双流黄水和邛崃固驿,从油菜病株茎杆上采集菌核,经分离和鉴定,共得到373个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率、对多菌灵敏感性、菌丝融合群和遗传多样性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川西油菜菌核病菌群体结构呈地域间和田块内的分化。病菌群体由遗传背景不同的8个亚类组成,而8个亚类的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点同一田块内核盘菌株分属1(邛崃固驿)至4个(邛崃卧龙)亚类。各亚类由属于多个菌丝融合群的菌株组成,不同地点仅个别菌株属同一菌丝融合群。不同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呈较大差异,各采样地点菌株平均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生长速度较快的284个菌株对多菌灵普遍敏感。  相似文献   

8.
沿江地区油菜菌核病流行强度辨别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江苏省通州市历年油菜菌核病流行强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影响流行强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油菜开花至终花期的雨湿条件,并筛选出1月下旬降水量、3月下旬降水量、2月下旬高湿日数、3月上旬高湿日数等有关前兆因子,组建了预测模型,回归检验的历史符合率达85.71%,预报准确率100%,对油菜菌核病预测预报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 离体叶片接种、局部菌丝块接种、捆绑叶柄接种和牙签穿刺接种等人工接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初步研究油菜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耐病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芥酸甘蓝型油菜品系81007在五叶至七叶期、抽苔期和初花期耐病性有明显差异.与81002相比,病斑直径(长度) 减少率分别为-76.59%、-17.64%、17.95%和38.0%.表现出苗期耐病性弱,抽薹后耐病性强.其他参试品种(系)在不同生育时期耐病性强弱趋势基本一致.文中对这种耐病性差异存在的意义及在油菜抗病育种中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油菜几丁质酶的纯化及其在抗菌核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菜叶片经油菜菌核病菌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 或水溶性壳聚糖处理后, 几丁质酶活性明显提高, 分别在处理后 1 d 和 2 d 达活性高峰, 比对照分别高5 倍和2 倍左右。被激发提高的几丁质酶表现为内切酶活性, 细胞间的几丁质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细胞内的酶比活力。菌核病菌侵染后的油菜叶片提取液经60% 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再通过再生几丁质柱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几丁质酶, 经 S D S P A G E 显示单一的谱带,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000。纯化的油菜叶片几丁质酶能降解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细胞壁,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可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1.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 ormis)W10培养菌液和滤液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具有较强的颉顽能力。经硫酸铵沉淀和透析而提取的W10抗菌蛋白显著抑制病菌生长,当蛋白浓度为100μg.mL-1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90%以上,菌核不能产生,处理菌核后菌核萌发推迟,明显抑制子囊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当蛋白浓度为200μg.mL-1时,对子囊的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率分别达46.0%和65.6%。经抗菌蛋白处理后,病菌菌丝出现形态异常甚至断裂;细胞膜透性改变,电解质渗漏而电导率增加。盆栽试验表明,抗菌蛋白对油菜菌核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当蛋白浓度为3000μg.mL-1时,防治效果达71.8%,与1000μg.mL-1的多菌灵或腐霉利相当;抗菌蛋白与多菌灵或腐霉利3¨1复配剂,当其浓度为1000μg.mL-1时,防病效果为67.9%~70.1%。因此,地衣芽孢杆菌W10抗菌蛋白可作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一种新型生物农药单用或与多菌灵和腐霉利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12.
草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以草酸作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草酸降解菌,获得对培养基pH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的3株代表菌:AODU-1,AODd-2和AODd-3。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PLC)测定其草酸降解率,其中AODU-1的草酸降解率最高。用草酸降解菌AODU-1,W-1和WB(W-1与油菜菌核病菌拮抗菌B2的混合物)对菌核病进行油菜离体叶片的室内防病试验以及油菜的田间防治试验。在室内试验中,经AODU-1处理后,油菜叶片菌核病的发病率与病斑面积分别比对照减少44.75%和55.29%;而经W-1处理后则分别比对照减少50.28%和67.06%。在田间试验中,经AODU-1、W-1和WB处理后,油菜病株率与病情指数均比对照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3.
以油菜内生真菌黄柄曲霉CanS-34A为研究材料,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离体叶片法及盆栽试验等试验探究CanS-34A的抑菌谱以及对核盘菌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CanS-34A对供试的16种真菌均有抑菌作用,且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三叶草核盘菌(S.trifoliorum)、小核盘菌(S.minor)的抑菌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菌;3种供试的细菌没有被抑制,且均属于G~-。CanS-34A在PDB中发酵6d,发酵滤液pH上升至7.3,抑菌效果达到最高。培养基中2%(V/V)的发酵滤液对核盘菌的抑菌率达60%。在离体及活体油菜叶片表面涂抹CanS-34A发酵滤液均能有效抑制核盘菌的生长,可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表明黄柄曲霉CanS-34A可作为油菜菌核病的生防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4.
室内抑制菌率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对油葵菌核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室内抑菌效果达98%以上,田间防效84%以上,是目前替代多菌灵、甲托等防治油葵菌核病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已经公布的核盘菌基因组测序结果,对已有的核盘菌基因组中SSR的类型、大小及分布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核盘菌基因组内发现1 693个SSR序列,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6碱基和4碱基的SSR序列,分别达到577次和449次,1碱基、3碱基和5碱基的SSR则分别出现97、180、57次.其中有340个SSR序列出现在308个基因内.大多数基因(284个基因)都只含有1个SSR,占含SSR基因总数的92.21%; 17个基因中含有2个SSR,6个基因中含有3个SSR,含4个SSR的基因只有1个.在基因序列内,出现最多的是3碱基与6碱基的SSR,这表明较之基因间区,在选择压力下基因内SSR多趋向于密码子的整数倍,这与其他物种的分析结果一致.为了解含有较多SSR序列与核盘菌基因功能的关系,将含2个以上SSR的基因预测蛋白序列根据NCBI网站CDD软件进行比对发现,24个基因只有6个具有保守的蛋白结构域,且这些结构域多与转录、DNA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湖南省常德、益阳两地的196个油菜菌核病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它们的致病力,发现两地区油菜菌核病菌的致病力明显分化。运用纤维素吸附法提取19个弱致病力菌的ds RNA,其中3个菌株含有ds RNA,菌株CY019菌丝稀疏,菌核量少。进一步利用尖端脱毒获得不含ds RNA的菌株CY019VF,通过活体茎秆接种,发现其致病力得到恢复,表明CY019致病力下降可能与其所携带的ds RNA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17.
川芎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芎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川芎菌核病菌在PSA和麦麸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麦麸培养基上产菌核数量最多;菌落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H 7~8。菌丝能对各种形式的碳氮源加以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硝酸钠,胰蛋白胨产菌核最好,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子囊孢子的萌发适温10~30℃p、H 7,菌核和子囊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70℃和50℃。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核萌发产盘率受到温度及覆土深度的影响。菌核和子囊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70℃和50℃。  相似文献   

18.
19.
辣椒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辣椒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PDA等7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菌丝在0~3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25℃;菌丝生长的pH值为3~11,最适pH值为3;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致死温度为47℃,10min。菌核在供试的9种碳源和10种氮源营养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为0~30℃,最适25℃,pH值3~11菌核均能萌发,菌核致死温度为50℃,10min。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向日葵菌核病在晋西北地区的发生状况和为害特点,探索出该病在该地区的三种类型以及侵染条件和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向日葵菌核病在晋西北地区的十种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