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虫卵孵化试验检查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虫卵孵化试验对上海某羊肠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该羊肠有抗丙硫苯咪唑捻转血矛线虫存在,其50%抑制虫卵有效孵化率(ED50)为0.087,0.01μg/mL,噻苯咪唑或0.048,0.02μg/mL丙硫苯咪唑,而敏感株ED50为0.0045,0.0085μg/mL噻苯咪唑或0.0064,0.0023μg/mL丙硫苯咪唑,抗药株ED50值明量高于敏感株,改用羊佳1号进行治疗,取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虫体取卵和孵化后感染性幼虫直接在培养瓶瓶盖内收集的方法,获得了大量纯净单一的感染性幼虫,并且感染绵羊成功。再对感染绵羊直肠采粪收集虫卵,就可收集到大量纯种单一虫卵,进行三期幼虫的大量孵化。该试验解决了在寄生性线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需要大量单一虫种的纯化分离问题。  相似文献   

3.
虫卵孵化试验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左旋咪唑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次使用左旋咪唑后不能有效控制羊线虫病的羊场是否有线虫抗药性产生,我们用改良的虫卵孵化试验进行抗药性检测,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样品中的虫卵浓集和孵化,当虫卵发育到即将孵化时加入不同剂量的左旋咪唑让其暴露于不同药物浓度中继续孵化,适时终止孵化,并计算虫卵孵化抑制率。结果表明加入药物继续孵化6和9 h,药物浓度自然对数值与虫卵死亡机率值呈直线回归关系,ED50分别为0.295ug/mL和0.406 ug/mL,与文献报道左旋咪唑捻转血矛线虫敏感株的ED50接近,经虫卵减少试验证实该羊场未产生左旋咪唑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羊的消化道线虫病常见多发,危害畜牧业生产.我们在剖检的14只绵羊的真胃中都发现了数量不等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6.
为了筛选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理想驱虫药物,对8组检出有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山羊群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阿苯达唑、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进行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驱虫后,虫卵减少率均达95%以上,而阿苯达唑驱虫后的虫卵减少率低于95%。表明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驱虫效果较好,而阿苯达唑有一定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8.
9.
绵羊毛圆科线虫卵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情况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寄生于绵羊体内的优势虫种细颈线虫、奥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马歇尔线虫等毛圆科线虫卵在不同环境中的发育能力;研究了细颈线虫卵在相对湿度100%,0、3、5、10、15、20、25、30、35℃共9个不同温度梯度的发育率和发育周期;并对毛圆科线虫卵在-17~-25℃自然冷冻环境中的发育情况和幼虫在干燥环境中的抗干旱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细颈线虫卵在20℃、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发育率最高,发育周期最短;毛圆科线虫卵在-25~0℃环境中不发育,也不死亡;毛圆科线虫的幼虫在无水分的干燥环境中可存活100d左右。  相似文献   

10.
捻转血矛线虫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望江县引进白山羊300余只,于次年春发现消瘦、贫血、下颌间隙和体下垂部水肿等症状,致死率达62.5%,经尸检、实验室诊断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所致.经用左旋咪唑(8~10 mg/kg)间隔7 d治疗2次即愈.以后每2~3个月驱虫1次,该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单一种试验羊粪便培养收集感染性幼虫。经0.06%和0.08%次氯酸钠脱鞘,脱鞘率可达90%以上,慢速致冷后幼虫的存活率为64.5%。加入冷冻保护剂不能提高冷冻感染性幼虫的存活率。用正常的感染性幼虫感染试验羊后第17d即可查到虫卵,剖杀后成虫的回收率为2.6%,而相同数量的冷冻保藏的感染性幼虫感染后第21d才查到虫卵,成虫回收率为0.8%。表明冷冻保藏后的感染性幼虫发育受阻,成  相似文献   

13.
捻转血矛线虫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1)三种人工合成培养基:M199、NCTC109、F_(12);(2)小牛脱纤维蛋白血(以下简称小牛脱纤血)、Filde’s试剂,Bovine hemin;(3)pH值等几种因素对离体培养中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ou contortus)L_3发育至L_4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条件下,NCTC109和M199培养系中的L_3可发育至L_4晚期,F_(12)中L_3只发育至L_4早期;三种培养系中L_3发育至L_4的虫体数占存活虫体数的90%以上,以NCTC109中的发育率为最高,达100%。(2)小牛脱纤血、Filde’s试剂和Bovine hemin对L_3发育至L_4均有促进作用,虫体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晚四期幼虫的存活时间延长;小牛脱纤血和Filde’s试剂可使L_3至晚L_4的时间缩短。(3)pH 5.8~6.2时,L_3发育至L_4;速度明显减慢,发育率不到50%;pH 6.6~6.8时,L_3发育至L_4的同步性及发育率明显提高,以pH6.6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15.
16.
南非把伊维菌素引荐到马来西亚之后仅三年的时间,就有了绵羊体内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产生抗药性的最初报道(Van Wyk等1987)。最近,报道抗伊维菌素的有巴西绵羊(Echevarria等,1989)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山羊体内的捻转血矛线虫(Craig等1990)、新西兰绵羊和山羊及苏格兰山羊体内的奥  相似文献   

17.
北京郊区羊感染捻转血矛线虫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粪便检测法和幼虫培养法,对北京地区5个区县的5个不同规模的羊场(423只羊)进行了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检测230只羊的粪样,感染40只,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率为17.4%。其中通县感染率为100%,其它4个郊区(县)均无感染。  相似文献   

18.
捻转血矛线虫是一种广泛分布、危害严重的消化道线虫,它可造成山羊胃肠炎、营养不良、贫血并引发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可导致山羊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2020年5月,隆安县都结乡某养殖户的黑山羊出现消瘦、腹泻、贫血等症状,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未见效、直至死亡,经现场调查、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炎陵县周某饲养的发病山羊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捻转血矛线虫病,采用左旋咪唑和丙硫苯咪唑混合口服进行驱虫,结合科学饲养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0.
为初步探讨苦楝对捻转血矛线虫的作用,本试验通过观察苦楝提取物对虫卵和幼虫活性及形态变化的影响,评估其对捻转血矛线虫的驱虫活性,以期为家畜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及植物驱虫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试验对苦楝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设置5个浓度(25、12.5、6.25、3.125、1.562 mg/mL)进行虫卵孵化试验和幼虫活性试验,对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的虫卵及幼虫进行计数,并观察药物作用后虫卵和幼虫的孵化状态及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正常孵育的虫卵和幼虫活力良好,苦楝提取物作用48 h后,虫卵呈未孵化、半孵化状态,发育至桑葚期、蝌蚪期及幼虫期死亡,并且各浓度苦楝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虫卵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苦楝皮醇提物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佳,在浓度25 mg/mL时,对虫卵孵化的抑制率高达98.2%,在12.5 mg/mL时,苦楝子醇提物对虫卵的抑制率极显著高于苦楝皮醇提取物(P<0.01)。苦楝子提取物对感染性三期幼虫的致死效果较差,在50 mg/mL时对幼虫有较高致死率(82.6%)。苦楝皮水提取物在浓度为50 mg/mL时对幼虫的致死效果尤为突出,幼虫死亡率为97.0%,死亡的幼虫呈"直线型"或"弓型"。经方差分析,在12.5~50 mg/mL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苦楝水提取物之间的致死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同浓度苦楝醇提取物对幼虫的致死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综上所述,苦楝提取物对体外的捻转血矛线虫卵和感染性三期幼虫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5 mg/mL苦楝皮醇提物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佳,50 mg/mL苦楝皮水提物对感染性三期幼虫的致死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