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病毒病是一类严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害,包括植原体及类似病原,全世界已知的水稻病毒病有16种。各种病毒病有其相应的地区分布,我国稻区分布的已知水稻病毒病有11种,即普通矮缩病、黄矮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黄萎病、簇矮病、草状矮化病、橙叶病、东格鲁病、锯齿叶矮缩病和疣矮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市。我县历史上曾以黄矮病、普矮病和簇矮病3种水稻病毒病发生最为普遍。2005—2008年,我县田间水稻病毒病以锯齿叶矮缩病危害为主:2009—2011年,我县田间水稻病毒病以黑条矮缩病为主。  相似文献   

2.
病毒病是水稻上一类重要病害,在我国主要发生于南方稻区,东北地区只有普通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病毒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在河北、天津稻区常见的有条纹叶枯病、普通矮缩病,但近年,条纹叶枯病发生趋势逐年严重,已成为严重影响该稻区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4.
水稻病毒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毒病是水稻上一类重要病害,主要发生于南方稻区,东北稻区一般只有普通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  相似文献   

5.
灰飞虱传小麦病毒病发生原因及农业控病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丰市常年种植小麦近3万hm^2。近年来,灰飞虱传播的小麦病毒病呈发生种类增多、发生范围扩大、发生程度加重的态势发展和蔓延。2004~2005年连续2年不仅水稻条纹叶枯病特大流行,小麦条纹叶枯病在稻麦连作田也己发现,稻、麦黑条矮缩病在局部地区也出现重发田块,小麦丛矮瘸年年都少量发生,病毒病对大丰市小麦生产己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监测预警与防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黑条矮缩病为灰飞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经2000—2005年协作攻关研究,初步探明了该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再猖獗原因与危害损失,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指标、预测方法与测报调查规范;开发了“3S”监测预警技术,组建带毒率估测模型,应用于中长期预测预报;提出了以推广抗病良种、改进育秧方式、扒蘖补丛等保健栽培为基础,治秧田保大田、治虫防病的药剂防治为重点的防治新策略;初步形成适合于长江下游稻区特点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的技术体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病毒病是水稻上一类重要病害,全世界有16种,在我国已知有11种。主要发生于南方稻区,在北方发生种类较少,尤其东北地区发生的种类更少,只有普通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  相似文献   

8.
粤西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文章根据2009~2016年化州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和危害情况,通过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症状和介体昆虫的认识,分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轻重与介体数量、毒源量、水稻品种、种植方式、水稻播期、秧田位置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提出全面实施“防控技术前移,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形成适合粤西稻区特点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的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效预防控制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危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又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2号,是2001年新发现的一种水稻新病害,在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福建、江西等稻区先后发生,近两年在湖南、福建及江西部分稻区暴发流行。该病突发性强,扩散蔓延快,危害损失大,重病田可造成基本绝收。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0.
周益军 《农家致富》2005,(21):37-37
现任江苏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病害室主任。主要从事禾谷类作物病毒病、水稻稻瘟病的病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病原对象有:水稻稻瘟梭条花叶病、从矮病、黄矮病,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和其他病毒病,大豆花叶病,油菜菌核病,病毒病以及蔬菜病毒病等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