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2.
分析了边缘板腐蚀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介绍了以牺牲部分罐壁板来更换受腐蚀边缘板的新方法。提出了更换范围的确定原则,制定了安全可靠,工艺简单的技术处理方案及更换施工程序。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重质油储罐罐顶腐蚀问题,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和波谱分析,结果表明,重质油罐罐顶腐蚀为罐顶内表面液相水所致.阐述了H2O、O2、SO2、H2S对罐顶腐蚀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作用,提出了防治腐蚀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原油储罐的沸溢是油罐消防中的难题。从沸溢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沸溢发生的条件:①原油具有移动热波特性;②原油中含有水;③原油具有一定粘度,能形成油泡沫;④油面上空间不能容纳其膨胀量。原油热波特性的表征参数有传播速度,稳定高温层温度和燃烧速度,通过命同了这些参数与原油的组成,储油罐直径,含水率的关系。根据原油发生沸溢的特点和危害,提出了在油罐灭火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正确掌握灭火时间和沸溢时间,避免水进入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封闭机械清洗工艺对大型原油储罐罐底油泥进行清理是必然趋势。基于工程实践,指出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工程施工策划的关键,现场勘察和绘制施工图是工程施工策划的重要内容;明确残油移送、供油清洗和热水清洗是工程施工的3个重要阶段,以及标志各个阶段已经完成的综合关联判据;提出高凝原油储罐的清洗施工,需要科学设计配管的安装路线,并预留吹扫口和切换阀门;给出罐群施工的设计原则,根据待洗罐、供油罐及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将待洗罐群进行合理分组,减少设备和配管的拆装次数。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一个原油分子量计算公式,并对原油样品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原油组分分子量的准确性影响原油加工处理设计计算的可靠性,C6+组分的分子量不能直接测定,计算方法不同所得分子量不同,C6+组分的分子量取值越大,轻烃收率的计算值就越高,C6+组分分子量的影响随油品性质变化而变化,油品越重,C6+组分含量越多,影响就越大,设计计算的不可靠性就增加。 相似文献
7.
8.
9.
原油储罐的热能消耗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原油性质及目前炼油厂原油储罐区热能消耗占全厂油罐热能消耗1/3-1/2的情况,提出了降低原油储罐热能消耗的各项措施, 指出确定合理的原油储存温度及加热措施,加强油罐保温以及增设浮顶罐罐顶隔热设施等措施,均能实现节能,并以实例说明了这些措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大型储罐罐底MMO网状阳极的击穿电压和氧气去极化问题。为了探寻罐底板外壁阴极保护的真实阴极保护效果,《钢制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编写组对镇海、茂名及上海等地的大型储罐罐底网状阳极和柔性阳极的保护数据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MO网状阳极,其断电电位与通电电位相差很大,MMO网状阳极很难达到-0.85V(CSE)的极化准则;柔性阳极的断电电位与通电电位相差较小,这些都与其阳极反应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11.
原油储罐在油泥淤积后采用人工、机械等方法被动清罐作业存在缺陷,但可利用站内现有储运设备、设施进行在线热油冲刷清除油泥。在西部管道鄯善原油首站开展了在线热油清罐技术探索性试验,4座储罐经冲刷后,沉积物厚度明显降低,远低于将沉积物厚度降至0.5m以下的要求,取得了满意的清罐效果。实践表明: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单座储罐6年清罐总费用可节省约209.5×104元,同时不会造成含苯、蒽、芘等有害物质的直接排放和环境污染。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环保、效果显著、效益巨大,可实现在线操作,有效防止油泥的堆积和形成,大大提高了有效罐容,为储罐长期、安全、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亦为我国原油储罐沉积油泥的处理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软测量技术实现罐内重油的精确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提出一种基于软测量技术的方法,仅需一台高精度压力变送器,利用文中给出的软测量模型,实现对罐内重油质量、流出量的精确测量。并给出了该测量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罐内重油的测量准确、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工厂的计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生产原油以稠油为主,从油井通过管道输送至联合站。含水稠油在进入沉降罐的过程中,会因沉降罐的结构设置和油水混合液速度产生不同的速度场,导致温度场的波动,使脱出油含水率不能达标。采用FLUENT流场仿真软件,建立沉降罐温度场数值模型,将整个流场划分为配液管进液区域、沉降罐内部沉降区域及收油槽区域。分析进口温度分别为60℃、70℃、80℃、85℃时,油水混合液在沉降罐中的沉降分离效果和配液管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沉降罐中的水洗层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厚;在计算时间内,沉降罐配液管出口以下部位,进液的同时未见明显的油层。沉降罐中温度低的区域,稠油粘度大,不利于油水分离。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鲁迈拉油田位于波斯湾沿岸,地下水位较高,原油储罐附近的土壤为盐碱性。罐区储罐底板内壁主要接触含油淤泥和污水。因此储罐底板两侧环境均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由于近20年该油田疏于管理,很多防腐设施和涂层受到破坏,弓I起部分储罐发生腐蚀泄漏。为探明当地原油储罐腐蚀穿孔的原因,并找出科学合理的防腐蚀对策,保证鲁迈拉油田的平稳生产,采用现场勘查、实验室水质检验、形貌观察、能谱分析等多种手段,从储罐的材质、当地环境、储罐存储介质、腐蚀形貌等方面对储罐底板的腐蚀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推荐了储罐的修复方案和罐内外防腐措施。(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16.
现有触变性测试方法(加载方式)包括恒剪切率、剪切率阶跃、控制剪切率滞回环、剪应力阶跃以及控制剪应力滞回环等。利用这些方法对同一条件下含蜡原油的触变性进行测试,并利用Houska触变模型和双结构参数触变模型进行拟合。利用一种方法测试数据拟合出的触变参数对其他测试方法加载条件下的应力进行预测,依据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对测试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测试方法,利用剪切率高的加载条件得到的实验数据拟合的触变参数,均可成功地对较低剪切率加载条件下的应力进行预测,反之则会出现结构参数为负值进而导致预测失败的情况;利用同一测试方法的多组实验数据共同拟合触变参数,可以提高对其他加载方式下应力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煤液化制油装置配套含固重污油储罐的原运行方案,针对中压蒸汽加热、搅拌器双层叶轮搅拌、物料沉积堵塞机泵过滤器、轴承套脱落及加热器盘管断裂频出等问题,分析了储罐底部形成煤胶质体的原因:选用煤种的煤化程度低、储存介质的静压力、高温、固体颗粒的微米级粒径、搅拌器叶轮的离心力等,共同构成了利于生成较大的煤晶核的条件;随着胶质体表面积的扩大,晶核的进一步增长,物料成块速率和硬度加大,导致搅拌器对其失去有效的搅拌作用。为此,提出以下优化运行措施:将加热器下层盘管热媒改为低压蒸汽;在机泵过滤器上增设差压表系统;搅拌器新增加一层搅拌叶轮,在罐底增加转轴转枢支撑和密闭挠性轴;采用三角构造,使支架、加热器盘管、罐底形成稳定的构件体。由此提高了含固重污油储罐的运行效率,满足了煤直接液化装置和输转系统的正常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