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暗纹东方Tui精,卵超微结构及精子入卵早期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暗纹东方Tui精、卵结构和精子早期入卵进行了电镜观察。观察结果:精了耿鞭毛型结构,头部两端呈椭圆长柱形,核凹窝较深,颈部含8个线粒体,尾部微管束为“9+2”结构,双尾丝裸放为圆球形,卵膜表层有许多嵴、沟、微孔和一个受精孔;受精方式为单精或我精入孔入卵,单精受精。本文还对受精方式、人工繁殖技术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张杰 《淡水渔业》2004,34(2):41-42
暗纹东方鲀,俗称河鲀,属鲀形目、鲀科,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洄游性名贵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医用价值.由于过度的捕捞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其天然资源已濒临枯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苗种的产量将不断提高,鱼种数量日益丰富.为提高鱼种的成活率,降本增效,取得苗种养殖的成功,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暗纹东方鲀的鱼种培育试验,取得成功,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暗纹东方鲀安全食用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鱼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在一些亚洲国家 ,如日本、朝鲜和我国 ,都有传统的食用习惯 ,特别是我国长江下游一带 ,群众普遍喜食。 90年代以来 ,我国许多地方先后开展了河鱼的人工养殖。“九五”期间 ,江苏省水产局将暗纹东方列为驯化、养殖、开发的新品种 ,这一课题是江苏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取得了江苏省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试行推广河豚鱼这一新的菜肴。河鱼含有毒素 ,如果食用方法不当 ,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造成人员死亡。目前国内外对人工淡水养殖河鱼的毒素分布、其安全食用方法等研究甚少 …  相似文献   

5.
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Abe))俗称河豚,由于其肉质细腻鲜美,被誉为长江“三鲜”之一,在我国华东地区有食用河豚的传统,市场前景看好。江苏中洋集团自1995年开始养殖暗纹东方鲍,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暗纹东方纯养殖基地,拥有国家级暗纹东方纯良种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南通地理标志性产品。经过多年的养殖,对于暗纹东方纯常见疾病及防治有独特的方法,现将在河豚养殖中的常见病害的流行与防治进行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暗纹东方鲀的一种生产模式,旨在为暗纹东方鲀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同时对此种模式获得的暗纹东方鲀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本养殖模式所获得的产品完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可作为建立无公害暗纹东方鲀生产标准的参考,而且此模式获得的暗纹东方鲀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暗纹东方鲀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连续观察法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人工授精的受精卵的发育进行观察,详细记录了暗纹东方鲀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经人工催产所获得的暗纹东方鲀受精卵为圆形,鹅黄色且透明,平均卵径为1.118~1.274 mm,受精卵在水温21℃±0.5℃下,受精3h10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40 h30 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131 h 15 min开始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全长(2.550±0.675)mm,肌节26~28对,卵黄囊大而侧扁,长径为(1.014±0.075)mm,短径为(0.904±0.095)mm。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33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暗纹东方鲀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血液涂片及头肾、体肾、脾脏和肝脏四种脏器印片的光镜观察,发现血细胞的发育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实验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红血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对暗纹东方鲀血细胞的发生过程做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血细胞的发育主要在头肾和体肾,肝脏印片未观察到原始造血细胞,提示肝脏可能不是暗纹东方鲀的造血器官。  相似文献   

9.
暗纹东方鲀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玉坤 《淡水渔业》2005,35(1):57-58
平均体长 3cm的暗纹东方苗种 ,经过 18个月养殖 ,出池规格 5 0 8~ 5 76 g/尾 ,平均单产 12 4 17~16 6 17kg/hm2 ,成活率 80 0 0 %~ 85 70 % ,饵料系数 2 6 5~ 3 12 ,为生产单位推广暗纹东方养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蒋静 《科学养鱼》2004,(1):18-18
越冬前应强化投饲,特别是在养殖后期水温降低、摄食减少阶段,通过强化投饲,增强体质,为暗纹东方鱼鲀的安全越冬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多糖和益生菌对暗纹东方鲀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多糖、益生菌等免疫增强剂对暗纹东方的免疫调节作用,本试验随机将暗纹东方[(167.8±24.4)g]分为6组。其中阳性对照组为免疫功能低下组,投喂基础饲料、注射8mg.kg-1体重的环磷酰胺;阴性对照组为免疫功能正常组,投喂基础饲料、注射生理盐水;其余试验组分别用含有0.2%壳聚糖、0.1%益生菌、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壳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的饲料连续投喂30d,同时注射8mg.kg-1体重的环磷酰胺。测定各组暗纹东方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吞噬活性、肝胰脏溶菌酶活性、头肾与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头肾与脾脏IFN-α含量、头肾与脾脏IgM含量进行免疫功能的比较。结果表明,多糖和益生菌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暗纹东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所检测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或处于免疫功能正常与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水平之间,或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超过正常水平。不同免疫增强剂对同一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或同一种免疫增强剂对不同的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均存在差异。从整体效果看,在所研究的4种免疫增强剂中,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2.
取温室养殖的1龄患真菌病暗纹东方(Takifagu obscurus)进行观察,患病暗纹东方体质量(25±3)g,体表出现点状白斑,变成黄棕色,形成环状苍白圈,病灶中心溃疡糜烂,可延伸至肌肉,死亡率达100%。病原菌分离和培养观察显示,菌丝粗大、无隔、分枝、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真菌菌丝,适宜培养条件为Sabouraud培养基37℃,24 h菌丝顶端有淡黄色球形孢子囊;72 h出现气生菌丝,孢子囊成熟,释放卵圆形孢囊孢子。根据Ainsworth(1973)真菌分类系统可初步鉴定为毛霉菌(Mucorsp.)。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孢子可通过注射及创伤感染方式感染健康暗纹东方,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20 d死亡率达100%;对实验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药敏试验以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抑菌质量浓度为6.0~24μg/mL;碘化钾和5-氟胞嘧啶其次。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菌丝着色呈蓝色、分支、呈直角;菌丝侵入肌肉组织引起变性坏死、间质水肿;小血管有大量杆状或球状粗大菌丝,引起栓塞。  相似文献   

13.
在对养殖暗纹东方纯病害调查中,从呈典型症状病鱼腹腔和肠道粘液中分离到2株(J-1和H-3)菌株,经生化特性和血清型鉴定为非01群霍乱弧菌(Non-01 Vibrio choleroe)。注射、创伤和浸泡3种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同。为进一步确认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使用P1、P2引物,以非01群霍乱弧菌N92001菌株和01群霍乱弧菌N16961菌株为对照,对分离菌株进行阳t扩增,得到451bp的DNA片段。根据现有霍乱弧菌肠毒素ctx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3,P4,以N16961菌株为阳性对照,阳t扩增结果均得到大小为400bp的DNA片段。在对H-3菌株的扩增片段进行纯化、克隆和测序,得到407bp序列,该菌株与N16961菌株中肠毒素ctxA基因序列的完全一致,证实该片段源于ctxA基因。进一步说明从暗纹东方纯体内分离到的J-1和H-3菌株具有霍乱肠毒素ctxA,有一定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4.
哈氏弧菌胞外产物对红鳍东方鲀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玻璃纸覆盖技术提取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H-06091菌株的胞外产物(ECP),通过肌肉和腹腔注射2种方式研究其对红鳍东方鲀(Fugu obscurus)的致病性。采用双层纸片法对其主要酶成份进行初步研究;测定其对绵羊红细胞和红鳍东方鲀红细胞的溶血活性;将哈氏弧菌在不同温度下(15℃、20℃、25℃、30℃、35℃、40℃)培养36h和25℃下培养不同时间(12h、18h、24h、36h、48h、60h、72h)后提取其胞外产物并对其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经SDS-PAGE分离粗提胞外产物中蛋白成分,并用Dot-ELISA和Western-blot方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胞外产物对红鳍东方鲀具有致病性;具有淀粉酶和酪蛋白酶活性,不具有卵磷脂酶、脂肪酶和明胶酶活性;对红鳍东方鲀红细胞有溶血活性,对绵羊红细胞无溶血活性;胞外产物蛋白质总含量在35℃培养36h后出现高值,与温度变化无明显相关性;25℃下培养24h、36h和48h的粗提胞外产物经SDS-PAGE分离,有3条蛋白质条带最明显,分子量分别约为31kD、38kD、60kD;其中分子量约为60kD蛋白条带,经Dot-ELISA和Western-blot方法证实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1。根据以上结果认为哈氏弧菌H-06091菌株胞外产物含有多种毒力因子,与该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塘养一龄与二龄暗纹东方鲀鱼体的生化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池塘养殖暗纹东方 (Fuguobscurus)的一龄鱼 (体重 40~ 80g)、二龄鱼 (体重 2 0 0~ 30 0g)鱼体的生化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二龄鱼的粗蛋白含量低于一龄鱼 ,而粗脂肪含量则明显高于一龄鱼 ;在必需氨基酸中 ,二龄鱼除了赖氨酸、精氨酸含量明显高于一龄鱼外 ,其余氨基酸的含量几乎都低于一龄鱼 ,且它们的组成比例较接近 ,在非必需氨基酸中 ,一龄鱼、二龄鱼均以谷氨酸的含量为最高 ,分别占非必需氨基酸的 2 6 .5 4%和 2 6 .6 9% ;在脂肪酸的组成上 ,二龄鱼的单烯酸的含量都比一龄鱼高 ,尤其是C18∶1含量比一龄鱼高 12 .2 3 % ,而饱和脂肪酸、多烯酸的含量则一龄鱼比二龄鱼含量高 ,尤其是DHA的含量比二龄鱼高 4.43 % ;在测定的 14种矿物元素中 ,二龄鱼的Ca、Zn的含量明显高于一龄鱼外 ,其余元素的含量略低于或接近一龄鱼。  相似文献   

16.
红鳍东方皮肤溃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表溃烂的养殖红鳍东方鲀(Fugu obscurus)病灶处分离到1株优势生长菌,编号为H-06091.分别通过创伤浸泡和注射方式感染健康红鳍东方鲀,发现这两种途径均可引发皮肤溃烂,两种途径的感染率均为100%,2×108 cell/mL.菌浓度注射组死亡率为100%,4×107 cell/mL菌浓度注射组死亡率为50%,创伤浸泡感染未见死亡.药敏实验表明,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链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红霉素、氟哌酸、氟嗪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青霉素G等抗菌素对H-0609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按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其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该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V-P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反应阳性等特征,符合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特征,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哈氏弧菌同源性为99%,因此将H-06091鉴定为哈氏弧菌.  相似文献   

17.
暗纹东方鲀几种常见病原菌防治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预防和治疗暗纹东方鲀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细菌性病害,从各地养殖的患病暗纹东方鲀的肝脏、脾脏等部位及腹水中分离出10株不同种属的病原微生物,分别属于豚鼠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脆弱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霍乱弧菌、海鱼弧菌、副溶血弧菌、梅氏弧菌、肺炎克雷伯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并对致病菌进行防治药物的筛选,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新霉素和氟嗪酸等对暗纹东方中存在的病原菌具有普遍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华雪铭 《水产学报》2007,31(4):478-486
为了解壳聚糖和益生菌刺激和增强免疫应答的可能作用,本试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0.5%、1.0%的壳聚糖,0.1%、0.2%、0.4%的益生菌,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壳聚糖与益生菌的混合物,在室内水泥池中喂养暗纹东方鲀(3.15±0.05)g 2个月,根据抗菌活力筛选出免疫增强饲料组(0.2%壳聚糖,0.1%、益生菌,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壳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测定免疫功能。结果表明,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仅提高头肾T淋巴细胞转化,壳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显著增强头肾T、B淋巴细胞转化和脾脏B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分泌的IgM。筛选出的四种免疫增强饲料均能使头肾B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分泌的IgM显著增加。无论是脾脏B淋巴细胞还是头肾B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所分泌的IFN-α都不同程度地受抑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美国WatersHPLCPicoTagTM氨基酸分析技术对暗纹东方卵巢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暗纹东方卵巢含有18种常见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占氨基酸总量的38.61%,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2.58%。  相似文献   

20.
经过2年重复试验和1年多的养殖,掌握了一整套养殖技术,培育出的鱼种平均成活率达92.16%,商品鱼平均成活率达83.8%,平均每平方米产鱼3.77kg,投入产出比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