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培矮64S/E32为材料,设10,15,20,25,30,35,40 cm等7个留桩高度处理,研究了留桩高度对头季根系进入再生季后的活力恢复与维持、再生根的发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根主要由低位再生苗产生;再生稻齐穗期,随留桩高度的降低,再生根根量及再生根根量占再生稻总根量的比例增大,而头季根根量减小;高留桩有利于头季根系活力的恢复与维持,而低留桩有利于再生根的发生.综合考虑根量、根系活力与吸收面积等因素,各留桩高度下,头季根仍是再生稻根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候康平 《作物研究》1991,5(1):32-32
试验于1986~1988年在扬州江苏农学院农场大田进行。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大麦。供试品种有早籼庆连16、盐籼504、盐籼517。于4月30日播种,塑料薄膜保温育秧,6月10~13日移栽。收割时进了不同留茬高度试验。结果是:  相似文献   

3.
谈谈再生稻的桩高问题Adiscussiononthestubbleheightofratoonrice熊绪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10125)近年来,随着一批高产、优质、适应性好、再生力强的杂交中稻组合问世,对再生稻的研究利用也在深入。再生稻不仅在...  相似文献   

4.
在再生稻生产中,头季稻的留桩高度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以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的赣中北红壤稻田地区,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留桩高度为10 cm(T10)、20cm(T20)、30 cm(T30)和40 cm(T40)处理下再生稻的干物质积累、再生力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再生季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  相似文献   

5.
6.
机收低留桩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生稻具有省工、省种、低成本、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机插、机收再生稻更是突出了省工这一优势。2016年在龙岩市永定区建立了13 hm~2的中浙优8号机收再生稻示范片,头季稻机收后再将稻桩平割,留桩高度5~10 cm,再生季每667m~2产量达369.5 kg。中浙优8号低留桩的再生稻有效穗适中,穗粒数多,全田熟期基本一致,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从再生稻源库特性的影响因素,再生稻和头季稻源库的差别,以及不同再生稻源库的差别和再生稻源库的生理特点等方面对近年来再生稻源库特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水稻再生技术是目前正在全国推广的轻型栽培技术之一 ,它因“省工、省力、高效”而深受农民的欢迎 ,四川、湖南等省用汕优 63等中籼类型的杂交稻作再生稻 ,已有相当大面积和一套完整的经验。主要是“高留茬 ,依靠高节位分蘖成穗”。通过多年的广泛筛选 ,测得早籼良种浙 733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浙 733不仅早季早熟高产 ,晚季再生也能达到高产水平。浙 733属早籼型品种 ,晚季用来作再生稻不能照搬中籼型再生稻的栽培模式。通过 4a多的研究 ,初步总结出了早籼型品种浙 733的再生高产技术 ,即“低留茬、割老稻、早追肥、燥田割早稻” ,其中割…  相似文献   

9.
以18个通过审定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于头季稻收割时设留高桩(40 cm)和低桩(15 cm)两个处理,研究高桩与低桩对再生稻米质的影响,及再生稻品质与头季稻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项主要品质指标中,再生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2项指标比头季稻优;头季稻留高桩的处理与留低桩的处理相比,再生稻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变优。多数品质指标头季稻与再生稻之间、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头季稻品种品质对再生稻品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低留桩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选择11个水稻品种在龙岩市永定区开展低留桩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适合作头季机收的低留桩再生稻品种。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两优616、Y两优5867、甬优2640等4个品种在产量、抗逆性、再生率、再生成穗率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低留桩再生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新组合再生稻头季及再生季源库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6个两系杂交组合和2个三系杂交组合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杂交稻头季与再生季的源库特性和再生稻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结果表明:(1)再生季LAI为头季的1/3左右,再生稻单茎叶面积约为头季稻的1/7~1/3,头季总库容约为再生季的1.5倍,再生稻粒叶比约为头季稻的1.5~2倍;(2)头季稻较大的粒叶比对高产有利;头季稻成熟期LAI较大、粒叶比较小、成熟期单茎鞘干质量较大、茎鞘物质输出率高,有利于再生稻的高产;(3)再生季齐穗期LAI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对高节位再生稻而言,齐穗期单茎叶面积与单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叶比与结实率呈负相关、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再生稻,特别是高节位再生稻,其源库关系属增源增产型;(4)陆18S/53159、康两优2054、培矮64S/E32和培两优500再生季产量较高,均在5200 kg/hm2以上。综合考虑再生季产量与两季总产,在2002年气候条件下,长沙地区最适于再生栽培的杂交稻是培矮64S/E32,其次是康两优2054和T98A/259。  相似文献   

12.
机收再生稻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保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安全是当前中国作物生产面临的两大挑战,劳动力短缺和气候变化进一步增加了这些挑战的严峻性。构建机械化和轻简化的新型水稻集约化栽培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目标是转型期水稻栽培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再生稻模式作为一种古老的种植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品质优和增产增效等优点。本文介绍了机收再生稻模式的优势与发展历程,总结了机收再生稻技术在品种选育、肥水管理、留桩高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收再生稻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再生稻是一种特殊的水稻种植制度下的稻作类型。综述了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如何利用超级杂交稻 再生稻的种植方式,充分发挥超级杂交稻的高产潜力,进一步增加产量,是超级杂交稻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头季稻株营养物质与再生稻生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头季稻中后期的营养状况对再生芽(苗)生长、再生稻的生育期及植株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和头季稻后期茎书与再生芽(苗)的糖、N供求关系以及分析头季稻茎节的糖、N含量与活芽(苗)率、芽长、芽穗分化率和芽穗分化期等的相关性。指出促成头季稻茎节淀粉和全糖积累的措施均有利于强秆壮芽,争取再生稻多收。  相似文献   

15.
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have obvious super high-yield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matter productivity and large sink size. However, their lower seed setting rate, higher empty grain rate and unfilled grain rate, and poor grain filling degree, s…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三熟制条件下适合种植的再生稻品种及头季叶片衰老频度对再生力特性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10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些品种的再生力、再生季产量及头季衰老强度等若干性状。结果表明,头季不同品种结实率与再生季再生力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20,头季千粒重、叶干质量下降率、叶绿素含量下降率、产量与再生季再生力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22、-0.516、-0.637、-0.676。再生季有效穗数与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活芽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和-0.615。头季结实率、叶片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再生季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再生力的重要因素。综合两季产量和再生力特性来看,深两优5814、C两优608、准两优608、丰两优香1号等4个品种可以作为再生稻在江西中北部的三熟制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中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20个中稻品种(或组合)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精米粒形(长宽比)头季稻与再生稻无多大变化外,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头季稻均高于再生稻,而糊化温度的碱消值则低于再生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品种(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大多数品种(组合)再生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比头季稻高 ,而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则比头季稻低;总体评价是再生稻的米质比头季稻好.  相似文献   

18.
头季稻与再生稻稻米品质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平市建阳区9个水稻主栽品种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稻米碾磨品质、稻米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高于头季稻;再生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均低于头季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表现出再生稻的稻米品质优于头季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