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对虾幼体的五个发育阶段的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分析比较了幼体脂肪中11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在卵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棕榈油酸和EPA,油酸;在仔虾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EPA及DHA。从卵到仔虾整个发育过程中,幼体脂肪中的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的含量逐渐减少,而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和DHA的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中国对虾亲虾在卵巢发育的不同阶段的卵巢、肝胰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来评估中国对虾在性腺成熟过程中对脂质的需要。从中国对虾亲虾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可见,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ω7)、油酸(18:1ω9)、二十碳五烯酸(20:5ω3,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22:6ω3,DHA)占主要比例,这与其它海洋甲壳类的脂肪酸组成相类似。中国对虾亲虾的主要脂肪酸组成比例与日本对虾亲虾的主妥脂肪酸组成比例相近似。中国对虾亲虾在不同的卵巢成熟期同一器官中的主要脂肪酸组成比例没有明显的差别,而不同组织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中都含有大量的ω-3系列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从成熟卵巢的脂肪酸组成中含有高比例的EPA、DHA含量可见,EPA、DHA在亲虾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必需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的肌肉、肝胰脏、性腺及卵的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都含有大量的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这与其它海洋甲壳类的脂肪酸组成相类似;与野生的中国对虾相比较,人工养殖对虾的各组织及卵含有较高比例的亚油酸及较低比例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野与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在脂肪酸组成上的这一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生态环境及所摄食物的不同所造成的。从我们先前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虾的几种必需脂肪酸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杆状病毒病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1993年养殖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发生了暴发性流行,经人工感染和电镜观察,证实是由杆状病毒引起的。病虾活力差。体色暗淡或微红,头胸甲上有浅黄色至白色的斑点,头胸甲与表皮下粘连,容易剥离,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腺肿大,糜烂,在肝胰腺,淋巴器官,中肠,皮下组织和鳃等组织细胞的核内均发现有大量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杆状,无包涵体,具囊膜,平均长350nm,宽150nm,核衣壳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试验和生产实践得到的成功经验,将中国对虾的网箱养殖技术进行专题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血细胞凝集素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血细胞凝集素部分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虾的血淋巴中存在可凝集多种脊椎动物血细胞的因子—血细胞凝集素,凝集活力的大小同中国对虾的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发病对虾体内的凝集素活力明显下降。该凝集素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100℃处理20min仍具活性;并且具有广泛的pH作用范围,可在pH3~11产生凝集作用;适当增加盐度(18~36)可以提高该凝集素的凝集活性;其活性还会被EDTA强烈抑制;但对Ca2 、Mg2 、Mn2 等离子和多种糖类不敏感。在中国对虾血细胞的细胞膜上未发现有凝集鸡红细胞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的肌肉、肝胰脏、性腺及卵的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都含有大量的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这与其它海洋甲壳类的脂肪酸组成相类似;与野生的中国对虾相比较,人工养殖对虾的各组织及卵含有较高比例的亚油酸及较低比例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野生与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在脂肪酸组成上的这一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生态环境及所摄食物的不同所造成的。从我们先前的实验证明ω-3系列和ω-6系列长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中国对虾的必需脂肪酸,其中尤以DHA最为重要,对于幼虾的生长及亲虾的成熟都是必需的。可见在人工养殖中国对虾的配饵中添加富含DHA的脂肪源将是提高人工养殖对虾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淋巴器官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对虾淋巴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淋巴器官位于虾体胃两侧,呈管状。光学显微镜下,淋巴器官由许多封闭的盲管构成,盲管腔主要是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胞间隙充满大量血细胞;电子显微镜下,内皮细胞非核部分有伸向盲腔的突起,基质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数量多、结构简单,血细胞大多为颗粒细胞。  相似文献   

11.
臭氧对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淇  李健  宫小明 《齐鲁渔业》2003,20(9):18-19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臭氧对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的毒性。结果表明,臭氧对中国对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和仔虾的无显著毒性浓度(24小时)分别为0.80mg/L、0.08mg/L、0.48mg/L、0.87mg/L和1.36mg/L;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对臭氧的耐受能力为: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受精卵<仔虾。建议采用0.2mg/L左右浓度的臭氧对海水进行消毒处理,经充分曝气后再应用于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12.
免疫低聚糖对中国对虾的免疫效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证实免疫低聚糖(D-氨基葡聚寡糖,D-Amino-Oligosacellaride)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不同剂量的注射及饲料投喂实验.结果表明,注射免疫低聚糖可显著增强中国对虾酸性磷酸酶和溶茵酶等血清免疫指标,添加于饲料中投喂可以提高对虾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且饲料中添加量≥3‰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于春霞 《水产学报》2002,26(4):307-312
用市售冰冻斑节对虾中头胸甲有白斑的病虾做感染源,对中国对虾仔虾进行人工感染,通过电子显微技术,对中国对虾仔虾的肝胰腺细胞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冰冻斑节对虾体内的杆状病毒能够使中国对虾致病,其发病程度与对虾养殖密度有关。从病毒基质发生到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及侵染大致分4个阶段;病毒基质发生期,病毒囊膜形成期,病毒粒子装配期,病毒粒子再度侵染期。同时观察中还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病毒形成有关的特殊物质,如绒团物和冰晶状物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英杰 《水产学报》1996,20(4):370-373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氨基酸组成的研究马英杰,张志峰,廖承义,马爱军,孙谧(青岛海洋大学,青岛266003)(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发育,氨基酸THESTUDYONTHECOMPOSITIONOFAMINOACIDINL...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虾血淋巴液中的凝集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饱和硫酸铵盐析、S-200-HR凝胶层析、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从中国对虾(fPenaeus chinensis)血淋巴液中分离出1种凝集素,通过SDS-PAGE测定,该凝集素由2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80000、75000;此凝集素能凝集牛、马、鼠、兔、鸡、羊和人A、B、O型红细胞,其凝集活性不被D-甘露糖、D-果糖、D-乳糖、乙酰半乳糖、神经氨酸、D-葡萄糖、D-半乳糖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虾精子入卵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光镜和电镜对中国对虾精子入卵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精子的核物质籍胞吐作用穿过卵黄膜到达卵膜,其余部分则留在卵黄膜外。只有在卵子激活前到达卵膜的精子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余的精子将被卵子激活所形成的胶质层推离卵子。中国对虾精子激活过程,没有发现顶体丝的形成。精子的入卵开始于卵子的皮层反应后期,此时精卵的接触逐渐密切,首先接触部位的卵膜稍有突起,然后开始下陷,同时这一部位的卵膜变得粗糙不平,随后卵膜解体,精子由此进入卵子。中国对虾精子的入卵位置是随机的,有多精入卵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虾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峰 《水产学报》1997,21(2):201-205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虾一种杆状病毒的ELISA检测方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涂小林 《水产学报》1995,19(4):315-321
从患暴发性传染病的中国对虾的组织中分离一种病毒,经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及Shepharose2B柱层析纯化了一种形状为杆状的病毒。提纯病毒核酸电泳为一条带,分子量为20kb。将提纯病毒免疫新西兰获得较高抗血清并初步建立了酶联免疫中附测定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包振民  崔波 《齐鲁渔业》1995,12(1):15-17
研究了中国对虾的人工授精,实验表明:解剖亲虾后取卵的时间不应超过5min,精子在海水中的时间不应超过15min,卵子接触海水的时间不应超过1min,本文介绍了中国对虾外人工授精技术,并对影响人工授精成功的因素以及体外人工授精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