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ICP-AES测定海娜植物及土壤中镉、铜、铅、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爱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53-6354
测定海娜植物及其种植地土壤中的镉、铜、铅、锌。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海娜样品,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海娜植物及土壤中的镉、铜、铅、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海娜植物和土壤中4种元素的含量不高,样品回收率在95.8%~101.3%,RSD均小于2%。结论:实验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是测定植物及土壤中重金属等微量元素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爱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99-8800
[目的]测定海娜植物及其种植地土壤中铬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海娜样品,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ICP-AES分别测定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结果]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不高,样品回收率在96.9%~102.6%之间,RSD为1.27%~3.38%。[结论]实验方法快速,准确,是测定植物体中铬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氟化物是环境监测中涉及较多的元素之一,生物样品中氟含量的测定也有些报道,但是由于各类样品不同,采用单一的方法不能得到理想的测定结果,因此我们对一些生物样品氟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条件实验,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种类生物样品氟的测定方法。测定中以国家及国际标准物质进行分析质量控制,选择最佳条件,分别用于鱼样、对虾粉样、毛蜊、牡蛎样及植物样品西红柿、黄瓜、蒲草、芦苇、水生植物凤眼莲等氟含量的测  相似文献   

4.
高叶蛋白含量植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采自江西省南昌市梅岭区和永修县云山的180种(品种)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的叶蛋白含量,其中134种植物的叶蛋白含量尚未见有报道。在测定的植物中,叶蛋白含量在20%以上的有42种,含量在10%~20%的有97种,含量在10%以下的有41种。这些植物隶属于75科。从各科植物的叶蛋白含量分析看,以桑科、藜科、蓼科、苋科、十字花科、豆科、旋花科、茄科、菊科、葫芦科、雨久花科的叶蛋白含量高的植物较为集中。 研究结果表明,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的叶蛋白含量高,栽培植物比野生植物的叶蛋白含量高。有的栽培植物作为提取叶蛋白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景是诱入的,如:雨久花科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亩产叶蛋白可达886.9公斤。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沙棘苗期耐盐性的作用机理,用6种沙棘优良品种为材料对其盐胁迫下苗期株高、干重、脯氨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显著差异,这说明在盐胁迫下表现出的株高、干重、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和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逆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和株高、干重及相对电导率可以作为沙棘抗盐碱育种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茜草为原料,测定茜草叶子中的水分、灰分、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钙、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茜草叶子中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含量较多,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植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40科91种植物叶(或茎皮、块根、花、果)17种氨基酸的成分含量,发现氨基酸总含量超过其干重20%的高蛋白植物有22种,10%~20%的中等蛋白含量的植物有51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超过模式谱(FAO/WHO 1973年)标准的有11种.推出30多种人类食用或药用植物和40多种优质饲用植物.根据含量的高低,提出把植物的这17种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分为3个量级的设想。通过对各科植物叶的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平均相对含量和总氨基酸平均含量的分析,得出高蛋白高营养植物科有豆科,菊科,蓼科,榆科,壳斗科等。各必需氨基酸配比较符合动物和人类要求的有蔷薇科、松科等科植物.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从苔藓植物至被子植物的4门10纲44目68科117种植物的Cu、Zn、Cd、Cr、Ni含量,并将其和以前报道的灰分、Al、Fe、Mn的测定值综合一起,研究了重金属元素组成的植物群间差异,得到以下结果: 1.苔藓植物除Mn外,所有重金属含量均高,羊齿植物亦表现同样趋势。 2.裸子植物与苔藓植物或羊齿植物相反,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都低。 3.将被子植物分为双、单子叶植物两部分加以比较,可看出双子叶植物的Al、Fe、Cu、Cr、Ni含量高,单子叶植物的Mn、Zn、Cd有含量高的趋势,且在统计上达到显著程度。 4.从元素类别来看,Fe、Cu、Zn、Cd表现植物群间差异显著,必需元素Cu、Zn,特别是Fe的这种趋势更明显,推测是由于植物间的要求性不同所致。Mn是植物群间差异比较小的元素。另外,Al含量在各植物群间的标准差大,使群间差异不显著,暗示着对于Al来说,从小分类去探讨分布特性,可能比从大分类去探讨更合适。  相似文献   

9.
吕翔  杨子祥  李杨  刘平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3):1080-1084
采用皮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14个产地的角倍单宁酸含量。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遵从正态分布,方差检验分析表明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即3种方法都可用于五倍子单宁酸含量的测定。其中皮粉法测定结果稳定,对实验设备要求不高,但测定时间长,手续繁琐,需要较多的样品量;紫外分光光度法设备要求及测定成本中等,需要的样品量少,但测定结果易受环境条件和杂质的干扰;HPLC法方便快捷,需要的样品量极少,灵敏度高,是较为理想的测定方法,缺点是测定设备昂贵,需要较高的分析技能和高纯度的标准品,测定成本高。  相似文献   

10.
测定植物样品中硝态氮含量,常用还原氨法。这一方法的测定结果虽准确可靠,但操作手续比较繁琐,不适于作物营养诊断中要求简便快速的需要。华秀等人的研究证明,应用硝酸根电极法测定土壤、水、大气样品中的硝酸盐氮含量,不仅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且测定结果也较准确可靠。鉴于国内尚未见到应用这一方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硝态氮含量的研究报道,为此进行了本项实验,以考察硝酸根电极法在植株分析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稀硝酸浸提法测定国家有证标准物质和各类烘干植物样品中的镉含量。结果表明:稀硝酸浸提法测得国家标准物质中的镉含量均在证书参考范围,各类植物样品中镉含量与国标法测得结果间无显著差异,且该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方法检出限和定量性低、适用性广,适合在常温下大批次高通量快速提取和检测植物中的镉元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析测定植物样品中的叶黄素含量,对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实验。最佳测定方法为利用植物冻干样,以丙酮为提取液进行HPLC测定。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一些植物中的叶黄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几种植物中,叶黄素的含量差异很大。其中羽衣甘蓝的含量最高,其次为白薯叶、苋菜、菠菜等。  相似文献   

13.
甘薯淀粉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目前常用的几种植物淀粉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甘薯淀粉含量的方法——酶解-蒽酮比色法。经试验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度高。并从测定原理出发,对酶解-蒽酮比色法测定甘薯淀粉含量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灭灵对水稻苗的影响有多方面,用药后叶片中叶绿素、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与不施药相比,不同施药量的条件下测定,游离氨基氮含量表现为中间高,两端低,谷胱甘肽、脯氨酸的含量表现为两端高,中间低,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含量为下降的趋势,说明广灭灵对水稻的营养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具有降低植物抗氧化能力作用,对膜脂损伤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油体是植物种子贮脂的细胞器,通过分离油体来提取脂类为研究植物脂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首次建立了能源植物续随子种子油体的提取方法,提取了江苏海安和河南朱集2个产地的续随子种子油体,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油体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2个产地的续随子种子油体脂肪酸都以油酸为主,含量分别为83.32%、73.99%,其中含量较多的脂肪酸还有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等;2种种子中的脂肪酸以油酸(82.04%、75.63%)和棕榈酸(6.00%、11.75%)为主,相对含量差异显著,且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负相关,即油酸含量高的种子的棕榈酸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甘薯、小白菜叶和人红细胞三种生物材料对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影响、它们的 SOD 活性和多酚氧化酶的活力;讨论了多酚氧化酶对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 SOD活性的干扰。结果表明:在植物中,多酚氧化酶含量较多而 SOD 活性较低,而在动物材料中,多酚氧化酶含量低而 SOD 活性较高。因此,植物材料不宜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 SOD 的活性.但可作为测定动物材料中 SOD 活性的一种简便、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植物总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索TOC(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植物TOC含量的方法、保证植物碳素研究获得准确可靠数据提供参考,对不同进样量和不同类型植物样品TC(总碳)、IC(无机碳)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进样量测定的TC含量存在不同差异,进样量在4555 mg,TC含量的精密度与准确性较高。植物的IC含量为0,TC=TOC。TC含量在1.8929.12 mg,TC的回归方程为YTC=133.7X+77.431(r2=0.999),回收率为101.24%;IC的回归方程为YIC=108.5X+56.307(r2=0.999 5),回收率为99.24%。以上述方法测定植物TOC的方法准确高效,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含量的植物样品的TOC测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分布在江西的105种植物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叶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植物有6种,含量在25%~29%的有3种,含量在20%~24%的有17种,含量在20%以下的有79种。为了评价叶蛋白的营养价值,分析了红薯、花生、葛藤、紫云英4种植物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并与大豆饼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比较.4种叶蛋白的氨基酸种类都齐全,配比合理,氨基酸的含量相对较多的有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4种叶蛋白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较高,必需氨基酸分数均高于大豆饼蛋白.不同植物叶蛋白氨基酸组成趋势也基本一致,仅有个别氨基酸差异较大.结果表明,植物叶片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质量好,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普通烟草与药用植物紫苏进行科间杂交,结果表明,烟草与茄科植物嫁接后,在低温(20℃)高湿(70%~80%)的环境条件下再与药用植物有性杂交,是克服烟草与药用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化学成份测定其杂种后代稳定品系烟碱含量中高,糖含量低。  相似文献   

20.
项延军  李新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38-16139,16146
[目的]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方法]选择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变化。[结果]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指标可用于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力测定。[结论]3种植物中,以常春油麻藤较耐热,扶芳藤次之,中华常春藤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