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砷对大豆种子萌发的伤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种子经正常吸胀萌动后,如果受到砷的毒害,则其下胚轴过氧化氢酶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下胚轴和根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巨受抑制程度随砷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因此,推测砷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的伤害与活性氧代谢的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以砷化物为污染源,研究砷对大豆种子萌发及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化镓(GaAs)和砷酸钠(Na_3AsO_3三价砷和Na_2HAsO_4五价砷)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五价砷(GaAs和Na_2HAsO_4)1-5mg/L,三价砷0.1-1mg/L对大豆萌发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提高,发芽率有所下降;五价砷50mg/L和三价砷10mg/L显著受抑制;五价砷500mg/L和三价砷100mg/L种子萌发完全受抑制,砷化镓与五价砷相类同,砷对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和超氧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与发芽能力呈正相关,三价砷对ICL和SOD的致钝作用大于五价砷2.5倍,五价砷Na_2HAsO_4大于GaAs。  相似文献   

3.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0.1-1m/L三价砷(NaAsO_2)对大豆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随砷浓度提高,发芽率有所下降;三价砷浓度达75mg/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种子吸胀过程中砷毒害主要使膜修复系统受到损伤;种子正常吸水萌动后受到砷毒害则导致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含量增加、膜渗漏率增加.砷对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与发芽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李三相  兰小平  贾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57-16759,16798
[目的]阐明Cr6+在植物种子萌发中的毒害作用及其毒害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0、5、10、20、40、60、80、100mg/L)Cr6+处理大豆种子,研究铬对大豆种子的毒害作用。[结果]大豆种子对低浓度(5~40mg/L)Cr6+具有一定耐受性,在高浓度下(60~100mg/L)随Cr6+浓度的增加,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受到抑制,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大豆种子含水量和胚轴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增加。[结论]Cr6+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反复洗涤与低速离心(1000×g,10min),从大豆下胚轴得到的细胞壁碎片具有ATP酶活力.酶活依赖于Mg2+的存在,受K+刺激和钒酸钠的强烈抑制.经加KI的悬浮液洗涤,碎片ATP酶受叠氮化钠抑制很少,几乎不受硝酸盐抑制.表明所得的ATP酶基本上为质膜ATP酶.本方法简化了质膜的制备过程,在质膜及质膜ATP酶的生理研究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咖啡固和Na2一EDTA后处理对不同辐照敏感性作物幼苗DNA、RNA含量和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大豆(对辐射敏感)和油菜(抗辐射)7天龄幼苗下胚轴内DNA,RNA含量随之增大,且大豆的DNA含量比油菜高2倍多。咖啡固和Na2一EDTA后处理,均高于对照。放射性3H─TdR标记6渗入法证实,种子辐照后,7日龄幼苗体内仍存在着非按期的DNA合成,且油菜的非按期DNA合成能力强于大豆。咖啡固、Na2─EDTA和二者复合作用的后处理,抑制了DNA的非按期修复合成,加重了辐射损伤,其抑制程度,咖啡因+N82-EDTA>咖啡固>N82─EDTA。  相似文献   

7.
采用蛭石栽培,研究了100mmol·L^-1 NaCl胁迫对菜用大豆[Gtycine max(L.)Merr.]1种子膨大、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大小(长、宽、厚度)、重量及荚重在胁迫后期受到显著抑制,且种子干物质积累受抑制(15d时)较豆英(12d时)晚;NaCl胁迫使各保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升高的时期不同,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盐胁迫3~6和6d时显著高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对照的时期分别在胁迫9~12和12d,说明不同保护酶对NaCl胁迫的响应速度不同;NaCl胁迫下,O2^.-产生速率、H2O2及MDA含量除3d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个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NaCl胁迫导致种子中活性氧过量积累,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进而使种子膨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
质膜氧化还原系统在植物伸长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下胚轴切段为材料,研究了质膜氧化系统对其伸长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NADH氧化酶活性与大豆下胚轴伸长生长相关性极显著(R=0.94,P=0.01),而NADH-Fe(CN)6^3-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其相关性不。大豆下胚轴伸长生长最快的第一切段,其NADH氧化酶活最一切段的工生长及NADH氧化酶对IAA均有明显的正负反应。IAA促进NADH氧化酶活性,生长延缓剂B9对第一切段的伸长生长及NADH  相似文献   

9.
通过反复洗涤与低速离心,从大豆下胚轴得到的细胞壁碎片具有ATP酶活力,酶活依赖于Mg^2+的存在,受K^+刺激和钒酸钠的强烈抑制,经加KI的悬浮液洗涤,碎片ATP酶受叠氮化钠抑制很少,几乎不受硝酸盐抑制,表明所得的ATP酶基本上膜ATP酶,本方法简化了质膜的制备过程,在质膜及质膜ATP酶的生理研究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镍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黄瓜胚轴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i2+浓度为0.05、0.1 ms/L时对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大,而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镍胁迫对黄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镍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加强;在低浓度镍胁迫处理下黄瓜胚轴中的SOD、CAT活性有所增加,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其活性均下降,而黄瓜胚轴中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则随着镍胁迫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豆种子萌发期以0(CK),40,70,110和1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12个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豆品种,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种子发芽率、盐害指数、相对胚轴长、相对胚根鲜重及相对胚根长等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处理(40 mmol/L NaCl)对某些大豆品种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NaCl浓度在70 mmol/L以上时,大豆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随NaCl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明显加重。综合比较发现,黑农49、合丰41和北疆1均是萌发期耐盐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6-BA对植物萌发和生长的调节作用,以提高育种和栽培效率。[方法]用不同浓度的6-BA处理大豆种子,观察研究种子萌发率和胚轴,胚根的生长情况。[结果]低浓度6-BA可促进黄豆萌发,高浓度(10 mg/L)时则抑制大豆种子萌发。低浓度(0.01、0.1 mg/L)的6-BA促进豆芽胚轴、胚根的伸长;高浓度(10 mg/L)的6-BA抑制胚轴、胚根的伸长;10 mg/L 的6-BA可获得最佳轴根比;6-BA-可增粗胚轴。[结论]适宜浓度的6-BA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大豆下胚轴切段为材料,研究了质膜氧化还原系统对其伸长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NADH氧化酶活性与大豆下胚轴伸长生长相关性极显著(R=0.94,P=0.01),而NADH-Fe(CN)3-6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其相关性不显著。大豆下胚轴伸长生长最快的第一切段,其NADH氧化酶活性最高。第一切段的伸长生长及NADH氧化酶对IAA均有明显的正负反应。IAA促进NADH氧化酶活性。生长延缓剂B9对第一切段的伸长生长及NADH氧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相分配法分离棉花根和下胚轴质膜高聚物的浓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相分配分离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地分离植物质膜(PM)的方法,通过标记酶KMgATPase和污染物测定,结果6.2%葡聚糖(DextranT500)/6.2%聚乙二醇(PEG4000)两相系统标记酶活力最强,污染物最少,是分离棉花根和下胚轴质膜(PM)的最佳两相系统。  相似文献   

15.
镉胁迫对大豆下胚轴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30,50μmol/L)镉胁迫对萌发大豆下胚轴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μmol/L Cd^2 胁迫3~6d促使大豆下胚轴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显著增加,同时伴随质膜电解质外渗率和组织自动氧化速率升高;镉胁迫4~6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并且POD活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6.
10-2~100mg/L表油菜素内酯(epi-BR)对黄瓜种子浸种24h,能提高幼苗对热激(48℃,90min)的忍耐性.幼苗经48℃热激增加了下胚轴和幼根的相对电导率,加速了丙二醛(MDA)的累积,降低了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但经10-2~100mg/L的epi-BR处理能有效地降低下胚轴和胚根的相对电导率,维持较高的SOD和CAT活性,减缓丙二醛(MDA)积累.同时,epi-BR还能在48℃热激时有效地促进幼苗脯氨酸的累积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大豆品种浙农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和150 mmol·L-1)的NaCl对大豆种子进行萌发处理,研究盐胁迫对大豆萌发相关生长指标及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豆发芽率、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量等性状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mol·L-1处理对大豆发芽率影响较低,150 mmol·L-1处理下大豆发芽率显著受到抑制。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量受盐胁迫抑制明显,随盐浓度的增高均显著小于对照组。通过对萌发过程中子叶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蛋白质贮藏液泡和油体降解转化速度都明显延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形成速度随盐浓度增加而变慢。150 mmol·L-1处理对萌发大豆的子叶超微结构影响最大,直至萌发8 d,子叶细胞内也还存在大量油体尚未降解转化,叶绿体、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仍未形成。综上所述,盐胁迫抑制大豆种子萌发期间子叶细胞内贮藏物质水解成小分子参与到合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影响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形成,导致根长、下胚轴长以及侧根数量等生长性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抑制大豆的萌发。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定根再生过程中多胺对多胺氧化酶的调控机制,用外源多胺及多胺氧化酶抑制剂处理大豆幼苗下胚轴,检测大豆下胚轴不定根再生情况以及二胺氧化酶基因(Cu AO)表达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浓度的腐胺、亚精胺和精胺都显著促进大豆下胚轴不定根的生长,最适浓度分别为1.00 mmol/L、0.25 mmol/L及0.05mmol/L,高浓度多胺则对不定根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3种外源多胺最适浓度处理后Cu AO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Cu AO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3种多胺处理中,腐胺处理的效果最好。Cu AO专性抑制剂氨基胍可显著抑制大豆下胚轴不定根的生长,这可能与Cu AO活性受到氨基胍抑制有关。表明,Cu AO基因表达受外源多胺的诱导,多胺促进大豆下胚轴不定根的生长可能与其诱导Cu AO基因表达以及促进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黄瓜种子乙烯释放量酶活性与品种性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节成性不同的黄瓜品种,研究了种子萌发中乙烯释放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品种性型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刚吸胀的种子无乙烯释放,将萌发时乙烯量迅速上升,萌发盛期出现第一个高峰,侧根出现时达最高峰;后陡降;CAT和POD活性在种子萌发中波动上升;三者均与雌花节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5^**,0.9768^*,0.9481^*。乙烯直接影响性型,CAT和POD通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室光照培养箱培养方法,对铀溶液胁迫下大豆和玉米种子的萌发、幼苗的早期生长和幼苗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长较其他指标对铀生态毒性试验更为敏感.与对照相比,在铀浓度为100-1000 μmol·L-1的铀溶液胁迫下,大豆种子的萌发率不受影响,芽长受到抑制作用,低浓度的铀溶液对大豆根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铀溶液抑制主根生长、但促进生根率,大豆的芽重、根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胁迫不影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但抑制其萌发势、生根势和生根率,低浓度的铀溶液对玉米的根长和根重有促进作用.大豆SOD活性在低浓度时被促进,高浓度时被抑制,POD活性在铀浓度为100 μmol·L-1的铀溶液胁迫下即被抑制,且作用随铀浓度的升高而加强;玉米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但均高于对照.表明玉米抗铀胁迫的能力强于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