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表明,稻飞虱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缨小蜂Anagrusflaveolus、A.optabilis和寡索赤眼蜂Oligositanaias及O.aesopi同时存在于稻田及其周围的非稻田生境中。寄主卵、寄主植物和栖息生境对卵寄生蜂的性比、体形大小和发育历期有着明显的影响。非稻田生境中禾本科杂草的种类和数量首先影响飞虱和叶蝉,从而影响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和质量。植物花对卵寄生蜂成虫的生存和寄生行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荔蝽卵平腹小峰(AndstatisjaponictsAshmead)是荔卵期寄生蜂的优势种,在荔蝽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记述了该蜂对荔蝽卵的有关寄生特性、产卵针管长度、寄主卵被寄生后体内发生组织解离现象以及平腹小蜂在寄主卵内的胚胎发育等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方式.为平腹小蜂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种全新设计的用于测定Anastatussp.寄生蜂对寄主卵的功能反应.在同一实验空间中,各种密度的卵卡数量不相同,但每一种密度所拥有的总卵粒数都一样.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蜂在这种实验空间中不能表现出经典的Holling功能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4.
稻田周围植物上鳞翅目昆虫卵寄生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稻田周围杂草上鳞翅目昆虫卵及其寄生蜂的种类。通过游草上鳞翅目昆虫卵寄生蜂发生动态的调查,初步明确了游草上鳞翅目昆虫卵及其寄生蜂种类大都与水稻相同,稻苞虫卵量尤多。是繁殖赤眼蜂的良好场所。赤眼蜂种群数量随寄主卵量而变化,其高峰期基本上与稻苞虫卵量一致或相差几天。7月初、10月和11月份赤眼蜂种群数量较多。还调查了稻田周围柑桔、白玉兰、香蕉和荸荠上部分鳞翅目害虫卵寄生蜂种类。这些害虫的卵上存在着与稻田相同的卵寄生蜂—拟澳洲赤眼蜂 Trichongrammaconfusum。不同生境香蕉弄蝶卵寄生蜂种类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种全新设计的用于测定Anastatussp.寄生蜂对寄主卵的功能反应。在同一实验空间中,各种密度的卵卡数量不相同,但每一种密度所拥有的总卵总数都一样,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蜂在这种实验空间中不能表现出径典的Holling功能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6.
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生物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fkutaiMiwaetSonan)是严重蛀干害虫桑天牛(AprionagernariHope)的重要天敌,此蜂的桑天牛卵内产卵寄生,寄生率高达50%,经调查发现本寄生蜂的新分布区比记载的[2]由长江流域向北拓宽到长城以北,对长江与长城之间的广大经济林区,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较详细地记述了这种寄生蜂的分布、寄生、形态及生活习性等。  相似文献   

7.
施用氮肥后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对植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关系的干预、改变寄主植物内的营养成分和次生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能力。而氮肥对寄生性天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干扰寄生蜂的寄主搜索和选择行为、影响天敌自身的生长发育、生殖和成虫性比以及改变寄主植物的形态和天敌所处的生境等。稻田生态系统中施用氮肥不仅可以改进节肢动物的营养条件和生境,而且还可以通过水生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变化改变整个食物链的结构和动态。在施用氮肥的稻株上黑肩绿育蝽对褐飞虱卵和若虫的捕食能力明显下降。稻田中诱捕到的寄生蜂种群数量也显著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天敌对害虫自然控制作用的下降可能是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后害虫种群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茶毛虫黑卵蜂寄生行为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室内条件下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茶毛虫黑卵蜂对寄主茶毛虫卵的寄生行为.茶毛虫黑卵蜂的寄生行为过程可划分为6个步骤:触角敲打、调整姿势、产卵管刺探、钻入、产卵和外部标记.各步骤持续时间分别为13.82,3.10,3.70,53.30,49.60和7.50s.讨论了黑卵蜂的寄生行为在害虫—寄生蜂进化系统中的作用,并提出触角敲打是评价黑卵蜂寄生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标记则是其进化系统上的一种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湖北省稻田害虫的卵寄生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及螟黄赤眼蜂(T. australicum)为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94.1%~95.0%;稻苞虫黑卵蜂(Telenomus parnarae)为次要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87.5%,其他卵寄生蜂的寄生率较低,一般低于35%。  相似文献   

10.
柞蚕茧的鉴别、贮藏与保管周敏砚,吴玉美(辽宁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柞蚕茧是纺织工业的原料,蚕丝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柞蚕雌蛾剖腹卵已成为繁殖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荔蝽平腹小蜂(Anastaeussp.)等卵寄生蜂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期接虫和分期回收的方法,研究常规棉与转基因棉品种棉铃虫寄生性天敌在不同棉花品种间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棉铃虫第2~4代发生期以及卵期和幼虫期,转基因棉品种的棉铃虫卵、幼虫寄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棉品种。棉铃虫卵期的寄生蜂主要为拟澳洲赤眼蜂(Tricogramma confisum),幼虫寄生蜂为棉铃虫齿唇姬蜂(Compoletis chlorideae)等。由此可见转基因棉对棉铃虫寄生性天敌存在非亲和效应。通过对转Bt基因棉国抗22及其亲本泗棉3号棉铃虫不同世代间卵、幼虫寄生率的纵向比较,发现同一品种棉花上不同世代间棉铃虫卵寄生率差异不显著,而幼虫寄生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桑天牛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白杨幼林地桑天牛主要死亡因子为:卵寄生蜂寄生、啄木鸟啄食和林木折断或枯死后影响其生长发育等,经过一代自然种群生命表初步研究,结果其种群趋势指数为3.84。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西不同地区、不同生境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繁殖力大小及其影响因素,于2018年7-8月采集广西桂林市、来宾市、北海市3个地区6个生境(稻田、荒田、水沟、池塘、河流、沼泽)的福寿螺卵块,测量卵块长、宽、重量、卵粒总数和卵粒直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夏季福寿螺单块卵粒数为48~1 041粒,均值为(256.19±155.67)粒,其中池塘生境卵粒数最多,均值为(395.61±213.33)粒,荒田生境卵粒数最少,均值为(168.39±55.47)粒;卵粒直径为1.72~2.72 mm,均值为(2.17±0.17)mm,其中水沟生境卵粒直径最大,均值为(2.32±0.13)mm,稻田生境卵粒直径最小,均值为(2.07±0.16)mm;卵粒数和卵粒直径在不同地区均表现为来宾市桂林市北海市,卵粒数量在生境间表现为池塘河流沼泽水沟稻田荒田,卵粒直径大小在生境间表现为池塘沼泽水沟河流荒田稻田。夏季广西福寿螺繁殖力与纬度无关,离水面高度适宜繁殖或食物丰富的生境下福寿螺卵粒数较多、卵粒直径较大。在不同地区、生境间福寿螺卵粒数和卵粒直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经试验调查天幕毛虫的卵寄生蜂有4种,即天幕毛虫黑卵蜂、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松毛虫赤眼蜂等,寄生率为5-20.52%。将天幕毛虫卵块放在果园或柞蚕场内,无其寄主植物范围在直径为2m以上的空闲处,并置于杂草树枝之寂,其卵寄生蜂羽化率达72-82%。  相似文献   

15.
以陷阱法研究了浙西南山区单季稻区4种不同非稻田生境与稻田间捕食性天敌的迁移规律。初步探明各生境中捕食性天敌种库资源丰富,由蜘蛛、蛙、鞘翅目捕食性昆虫和革翅目搏食性昆虫组成,蜘蛛占捕食性天敌总数的38.5%~75.0%,种类有9科13种,优势种是拟水狼蛛;水稻移栽后的一个月内,捕食性天敌在稻田与非稻田生境间迁移活跃,从非稻田生境迁入稻田中的捕食性天敌是迁出数量的1.1~2.7倍,并在稻田内进行了减少  相似文献   

16.
长角广腹细蜂AmituslongiconisFoster在湖南茶区是黑刺粉虱1~2龄幼虫的优势寄生蜂。其寄生的功能反应可用HollingⅡ型模型模拟,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功能反应的影响,最适温度为30℃,建立了α/Th随温度而变化的回归模型,干扰反应可用Hassell和Varlev(1969)模型模拟,提出了寄生蜂自身密度干扰反应模型和寄生物一寄主相互干扰反应模型,采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寄主密度(N)、寄生蜂密度(P)和温度(T)三因素五水平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7.
对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幼虫寄生性天敌黑足凹眼姬峰,寄生蝇类和幼虫及蛹寄生蜂黑点瘤姬蜂在松毛虫种群中寄生行为的空间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多属于负二项分布。这与其寄主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寄生性天敌的这种寄生行为,有利于对害虫种群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8.
<正> 豆天蛾是我国黄淮地区夏大豆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连年为害,普遍严重.1985年,安徽省阜阳地区豆天蛾成虫大发生,后经作者定株系统调查,发现豆天蛾卵寄生率达90%以上,其中黑卵蜂(Tele-nomus spp) 寄生率达82.1%,是豆天蛾卵寄生蜂的优势种群,有效地控制了豆天蛾幼虫的发生量.因此,在制定大豆害虫的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中,应重视豆天蛾卵寄生蜂的发生数量,注意加强保护和利用. 掌握黑卵蜂种群寄生豆天蛾在一定环境内的空间分布结构,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生活习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选用相应的田间取样技术和调查资料的数理统计代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武夷山的农业景观为背景,于2007年8月-10月在稻田、田埂和毗邻杂草地对寄生蜂进行系统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稻田中有86种寄生蜂,隶属16科;田埂中有113种寄生蜂,隶属18科;毗邻杂草地中有152种寄生蜂,隶属17科.分别采用Rarefaction曲线和多样性三维度量对稻田、田埂及其毗邻杂草地寄生蜂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田埂和稻田周围杂草地寄生蜂群落的物种丰度、多样性、优势集中度指数均比稻田高,而均匀性指数比稻田低.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寄生蜂混合种群发生与数量消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初步查明在陕西麦区寄生小麦吸浆虫的寄生蜂有12种,其中,寄生麦红吸浆虫的5种,寄生麦黄吸浆虫的4种,2种吸浆虫均寄生的3种。寄生蜂具隔年出土习性。其田间羽化数量白天多于晚上。吸浆虫种群变动和农药使用是影响寄生蜂种各的2个主要因素,麦红吸浆虫寄生峰有2个高峰,第一峰紧随吸浆虫成虫高峰之后,第二峰在吸浆虫初龄幼虫期。麦黄吸浆虫寄生蜂高峰只有一个,比吸浆虫成虫高峰晚2 ̄4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