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性别、季节,均可发病.以发病急,高热不退,全身性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 1发病情况 2007年3月,我区某专业户从外地购进了60头仔猪,体重约30 ~ 35kg,买来后第6天有3头开始发病,逐渐发展到全群猪,期间共有37头仔猪发病,并死亡26头,发病率为61.7%,死亡率为70.3%.  相似文献   

2.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仔猪迅速死亡为特征。 1 999年春节期间 ,阿拉尔垦区暴发了此病 ,引起大批仔猪死亡 ,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流行情况及特点此病多发于春节前后 ,仔猪多发于早春产仔季节 ,有明显的季节性。此病暴发流行时 ,2~ 3d内迅速传播至邻近各圈舍 ,约 8d后达到高潮 ,随后仍零星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仔猪远高于成年猪。以阿拉尔十一团猪场为例 ,初生仔猪 8日龄内有 6窝 53头发病 ,死亡率 1 0 0 % ;8~ 1 4日龄内仔猪 5窝 42头发病 ,死亡 2 5头 ,…  相似文献   

3.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型大的健壮仔猪发病。一、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发病迅速,突  相似文献   

4.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形大的健牡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5.
1995年3~4月,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某猪场的仔猪群暴发了以腹泻、呕吐、后躯震颤、圆周运动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1 发病情况:该场从外地购进1~3月龄仔猪532头,发病死亡186头,死亡率为34.96%。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头部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断奶1~2周仔猪.2006年10月,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一家养猪户饲养的体重15~30 kg的育肥猪152头,突然发病,9头发病,造成8头死亡.发病率为5.92%,死亡率为88.8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头部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断奶1~2周仔猪。2006年10月,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一家养猪户饲养的体重15~30kg的育肥猪152头,突然发病,9头发病,造成8头死亡。发病率为5.92%,死亡率为88.8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仔猪的肠毒血症,俗称仔猪"摇摆病"。猪水肿病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低,死亡率高。1 发病情况2009年8月,我县某养猪户从外地购入32头30日龄的仔猪,饲养8天,有1头突然发病,到第3天共有6头发病,死亡2头。发病仔猪多为体格健壮、生产快的仔猪,瘦弱的仔猪较少发病。该批猪是在某种畜场购入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按程序都进行了免疫,购回后一直没有补硒,仔猪发病后曾用青霉素治疗2天,没有效果,仔猪继续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9.
1 流行情况 饲养母猪33头,种公猪5头,育肥猪63头,仔猪96头。5月17日,51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死亡3头,接着相邻猪舍仔猪陆续发病,症状、病变基本相同。当地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等多种药物治疗。但疫情并未得到控制,后又死亡8头,遂于5月21日带病猪来院诊治。通过笔者诊治后,只有3头症状较重的猪死亡,其他猪全部恢复健康。本次发病主要是仔猪群,发病仔猪为68头,发病率为70.8%,死亡14头,死亡率为14.6%。  相似文献   

10.
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出血性下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断乳仔猪及架子猪,但乳猪和种母猪也能发生本病。我县某猪场于1982年9月至11月发生了1次以血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仔猪疫病,发病猪为30~40日龄的哺乳仔猪,曾用合霉素、氯霉素、复方敌菌净、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30~45日龄的316头仔猪中在47天内先后发病215头,死亡156头,发病率为68%,死亡率为72.5%。根据3例病死猪直肠、结肠粘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情况2007年11月13日,河北省平山县某养猪场从外地购进仔猪33头,母猪11头,育肥猪24头。11月17日,该场仔猪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热、喘气、腹泻等症状,后期衰竭死亡。引进母猪精神萎靡、发热,体温达41℃~42℃、流产、死胎。育肥猪发热,体温达40℃~42℃,食欲减退或不食,后期黄疸。严重者,后期衰竭而死亡,经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本次发病呈大面积发生,发病时间较短,引进仔猪发病率达90%以上,仔猪死亡率达85%以上。猪场猪只发病率在20%~30%,发病猪死亡率达80%。给该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性别、季节均可发病。仔猪副伤寒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1~4月龄仔猪发生的传染病,各季均可发生,多为散发。有时成地方性流行,与猪瘟混合感染,死亡率高。1发病情况2013年9月22号,某猪场购进50头40日龄左右的仔猪,一星期后,先后有5头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洞口镇天井村某种猪场饲养的仔猪群中先后发生15起以高热、下痢、急性死亡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率42%,死亡率20%,多数仔猪发病后1~3 d内死亡,发病不分年龄大小均可发病,但20~50日龄仔猪发病死亡率最高。该疫病严重困扰着该场种猪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二)临床症状发生于冬春气候多变或多雨潮湿季节,发病率不高,但一窝发生1~2头则很快全窝发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近年来规模养猪常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也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主要发生于5~8周龄的仔猪,一旦在猪场中流行,通常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猪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从事猪病临床防治中遇到一起保育仔猪暴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11年11月,吉林省四平市一规模养猪场饲养的35日龄刚断奶不久的950头保育仔猪中,体格膘情良好的仔猪突然发病,猝死或震颤、不能站立。仔猪发病数量逐渐增加,一周内共有114头发病,死亡35头。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发病急、传播速度非常快、死亡率较高,危害极大。主要发生在夏季和初秋高温、高湿季节,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呈地方性区域流行。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在育肥猪和部分母猪,其中母猪占发病总数的20.3%。其中哺乳仔猪发病后死亡率最高可达61.4%,育肥猪和母猪次之、而公猪最低,平均死亡率为10.9%。  相似文献   

16.
在我县农村,仔猪白痢病多发生于1~3周龄奶猪,尤以气候骤变和寒冬季节发病率高,病情加剧,死亡亦多。据1978年新建公社三个集体猪场统计:19头适龄母猪,全年产仔34窝,共产仔猪271头,发生白痢病204头,死亡11头,平均发病率为75.28%,死亡率为5.39%,其中1~2月和11~12月产17窝、130头仔猪,发生白痢病107头,死亡11头,发病率高达82.3%,死亡率达10.28%。多数仔猪经过白痢病后,生长发育受到严重  相似文献   

17.
1 流行病学调查 某场现存栏基础母猪300头,育肥猪600头,育成猪和哺乳仔猪2000头.发病前一天,该地区天气突然改变,气温骤降.首先是育成猪发病,2天内波及到哺乳仔猪、母猪和育肥猪,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以哺乳仔猪最高,其次是育成猪,而育肥猪和母猪没有死亡.部分怀孕母猪流产、早产和产死胎.经统计,整个疫情期间死亡猪只164头,死亡率达6%.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6月份 ,莒南县某规模养猪场、发生了一起断奶仔猪呈亚急性死亡的病例 ,发病及死亡率较高 ,给猪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经临床解剖 ,病理化验诊断为仔猪水肿病。发病情况该规模猪场为自繁自养三元杂交商品猪场 ,在仔猪断奶后全部采用成品颗粒饲料喂饲。 1 999年6月间 ,共存栏 35~ 45日龄断奶仔猪 2 4 0余头 ,6月 8~ 1 5日 ,相继发病仔猪 2 8头 ,发病率 1 2 % ,死亡 2 6头 ,死亡率为 1 1 %。该猪群为零星发病 ,发病仔猪初期虚弱懒动 ,不食 ,个别仔猪有轻度腹泻。体温基本正常 ,皮色无变化 ,中后期则卧地不起衰竭 ,皮肤发绀死亡。场…  相似文献   

19.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阴雨、潮湿季节多发。该病多呈慢性经过,致患猪生长发育不良,逐渐消瘦,日久则衰竭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西兽医结合疗法施治,效果良好。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本镇某养猪户自繁自养的57头2月龄仔猪,自2002年2月6日起发病,5天内共发病29头死亡9头,发病率50.9%,死亡率15.8%。2临床症状经检查,多数病猪体温升高至40.5℃个别高达42℃,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20.
基层园地     
浅谈诊治仔猪油皮病仔猪油皮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皮肤病。但往往被误认为是猪疥癣和螨虫类皮肤病,而治疗无效。该病发生哺乳期10~40日龄仔猪。冬春季节舍饲养时多发。先1~2窝中1~2头仔猪感染发病,逐渐扩大整窝或更多。仔猪发病后,引起机体营养不良,生长缓慢,30%~50%变成僵猪,而后多数衰竭而死。死亡率一般在20%,最高达80%。1 致病因素仔猪油皮病病原体通过外伤感染。其原因主要为:圈舍栏杆不卫生,装修时裸露尖锐部件;墙壁、地面粗糙破陋;仔猪剪除犬齿过长或过短,损伤齿龈;母猪乳头肮脏;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