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国内原料乳质量低下这一问题,运用高压脉冲电场非热杀菌技术对原料乳进行预处理。发现原料乳的细菌总数随电场强度、脉冲数、初始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流速的增加而升高。当出口温度为常温20℃,电场强度E=50kv/cm,脉冲频率为1000Hz,流速为20ml/min时,能使其菌落总数降低2.6个数量级,从四级原料乳提升至一级原料乳,且不改变其营养结构和风味。  相似文献   

2.
贮藏条件对山羊奶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在手工挤奶条件下,不同贮藏温度、时间对生鲜山羊奶的菌落总数、芽孢总数、大肠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0℃)贮藏条件下,菌落总数12h后为6.3×10^5个/mL,超过生鲜牛奶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水平(5×10^5个/mL),芽孢总数12h后的测定值为71个/mL,较开始的5个/mL变化不大,大肠菌群12h后为≥2.4×10^4个/100mL,即全部呈阳性;在冷藏条件(0~4℃)下。12h后菌落总数为4.6×10^4、芽孢总数为63个/mL,大肠菌群为≥2.4×10^4个/100mL,说明生鲜山羊奶最好在冷藏条件下储运。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2):103-106
为提高原料乳的营养价值及卫生质量,跟踪采集2015年1月至12月长江下游地区12家小规模奶牛场的原料乳混合样,研究不同月份、不同牧场对原料乳中乳蛋白率及细菌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月份对乳蛋白率、细菌总数的影响明显;不同牧场的乳蛋白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细菌总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乳蛋白的变化规律,调整不同月份、不同牧场的日粮结构,提高原料乳中蛋白质含量,满足人类对奶产品质量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也可根据细菌总数的变化规律,规范牧场的生产操作,降低原料乳中的细菌总数,提高原料乳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4.
原料奶需检测的几项微生物指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液态奶制品消费显著上升,对原料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UHT奶等长效奶制品,原料奶中微生物的要求更为严格。本文主要讨论了与原料奶质量密切相关的几项微生物指标,作为生产商品质原料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兔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电脉冲次数、脉冲强度、脉冲间隔时间三方面对兔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注射HCG后16h的MⅡ期卵,用1.4kV/cm、60μs的直流脉冲电激,脉冲次数分为1、2、4、8次4组,每次间隔30min,随着电激活次数的增加,活化率从46.5%增加到95.8%(P<0.01),但是电激活8次后,桑椹胚率却从63.6%下降列21.2%,囊胚率从23.6%下降列2.8%(P<0.01);用60μs的直流脉冲电激3次,每次间隔30min,分为0.4、1.2、2.4kV/cm3组,以1.2kV/cm脉冲强度的兔卵母细胞激活较为理想,脉冲强度增加到2.4kV/cm时,卵细胞死亡率升为67.1%(P<0.01)。用1.4kV/cm、60μs的直流脉冲电激3次,电脉冲间隔时间分为30、120、240min3组,卵细胞活化率分别为68.6%、91.5%、91.9%(p<0.01)。  相似文献   

6.
应用PEF成功从奶牛脾脏中提取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并与常规提取法和复合酶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经理化特性分析,奶牛脾脏转移因子是以低分子多肽(〈10kD)为主的混合物,含有少量核酸和氨基酸.实验表明,将物料溶解于6倍质量的磷酸盐(pH7.0)缓;中液中,在脉冲电场强度为25kV/cm,脉冲数为16μs,和流速为2mL/min的条件下,提取液中低分子多肽的含量有最大值9.85mg/mL.PEF提取率是常规方法的2倍,复合酶法的1.47倍.PEF法耗时短,操作简单,成本低,因此,PEF提取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提取非特异性奶牛脾脏转移因子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生鲜乳的冷却是牛奶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比较不同制冷模式对生鲜乳品质的影响非常重要。方法 本项目对比了速冷和直冷两种生鲜乳制冷模式对生鲜乳冷却时间、温度、酸度、菌落总数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利用和推广生鲜乳速冷技术提供参考。结果 速冷模式可以在1~3 min内将生鲜乳温度冷却至4 ℃,效率远高于常规直冷模式,综合经济效益显著;在奶罐温度保持上,在4 h内速冷模式下,生鲜乳温度(5.12 ℃)、酸度(13.47 OT)、菌落总数(1.58 CFU/mL)极显著优于直冷模式的温度(5.55 ℃)、酸度(12.92 OT)、菌落总数(4.06 CFU/mL);对温度、酸度、菌落总数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直冷模式下,温度与酸度、菌落总数相关性不显著;在速冷模式下,温度与酸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菌落总数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采用速冷模式可有效降低菌落总数,减少微生物繁殖,保障生鲜乳的质量,综合效益显著,为传统牧场奶厅改造,保障优质乳生产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规模化鸽场鸽舍内环境因素和环境中的细菌总数,为预防肉鸽疾病、保障健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环境检测方法对南京市郊某规模化肉鸽场的4栋鸽舍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鸽舍内春、夏、秋、冬的平均温度分别是15.69℃、29.94℃、21.44℃、4.33℃;平均相对湿度分别是79.53%、81.44%、78.24%、74.11%;平均风速分别是0.16 m/s、0.43 m/s、0.24 m/s、0.14 m/s;平均光照强度分别是37.25 lx、39.12 lx、38.53 lx、38.08 lx ;环境中的细菌总数分别是22.6×103 cf u/m3、44.93×103 cf u/m3、39.86×103 cf u/m3、14.99×103 cf u/m3。春、夏、秋季节的温度、光照强度等指标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冬季低于标准;相对湿度高于国家标准;风速低于国家标准。环境中的细菌总数夏、秋季节超出国家标准,冬、春季节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鸽舍环境中温度与细菌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对湿度、光照与细菌总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P>0.05);风速与细菌总数呈显著性的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高温和低温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影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环境高温和低温对杜长大三元杂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模式。高温试验研究了持续高温(23℃、26℃、29℃、32℃和35℃)对20~40kg、40~60kg、60~80kg和80~100kg生长育肥猪的影响;低温试验研究了持续低温对20~40kg(10℃、15oC和20℃)和60~80kg(5℃、10℃、15℃和20℃)主长猪的影响。总共2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即4头猪(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头猪。供试猪单个饲养于金属代谢笼中,同一钵重阶段的猪在不同温度下饲喂同一饲粮(典型玉米-豆粕型饲粮,4个体重阶段分别饲喂4种饲粮),常规饲养管理,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1)采食量(VFI)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高温和低温对VFI的影响模式不同,高温下随温度的升高VFI呈二次函数下降,低温下VFI随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增加。(2)高温降低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ADG).并随温度的升高呈二次函数下降,而低温对ADG的影响不显著。(3)高温和低温均增加料重比(F/G),高温下随温度的升高F/G呈二次函数增加,而低温下随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增加。高温对生长育肥猪的负面影响大于低温,生产中应对热应激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8月份开始.奶价普遍呈现小幅上扬的喜人局面。从唐山市丰润区来看,目前平均原料奶收购价已由1.70元/千克上涨到1.90元/千克.涨幅为11.8%.规模奶牛养殖场区原料奶价格达到2,20-2.40元/千克:成年奶牛的价格由5000-7000元/头上涨到8000~9000元/头.母犊牛的价格也由800-1000元/头上涨到1300-1400元/头.涨幅分别为41.6%和50%。笔者个人认为.此次奶价上扬,虽然幅度偏小.但是触底反弹的表现.标志着奶业开始复苏..促使奶价上扬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头表面很容易被弄脏 ,使得乳头表面附着大量细菌及芽孢。而在挤奶前对乳房不正确的清洗 ,会使原料奶中微生物数量增加。研究通过制定挤奶控制措施并实施 ,使原料奶中细菌总数和芽孢总数都有所降低 ,措施前后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2.
以牛乳为试验材料,经场强50-100 kV/cm、脉冲数400-1200的高压脉冲电场进行杀菌处理后用倾注法进行菌落总数测定,发现高压脉冲电场对牛乳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得出杀菌率与电场条件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杀菌率与电场强度和脉冲数正相关,电场强度的通径系数和灵敏度高于脉冲数的通径系数和灵敏度.说明场强与脉冲数是影响杀菌效果的重要因素,场强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春节过后.不断有读者反映:怎么奶价又降了?尤其以华中地区反映强烈,在全国有名的养牛大县河北行唐县,奶价一降再降,到现在已经降到2元/公斤!近日。内蒙古牛妈妈营销副总谢英武也向记者证实:原料奶开始降价。 “北京、内蒙古地区每公斤原料奶价格为3元,这还是我们从奶站中收奶的价格,奶农卖奶的价格要更低,也就2.7元到2.8元左右。”谢英武向记者表示,而在原料奶价最高的春节前后,内蒙古地区原料奶价格为每公斤4元,甚至更高。不过,目前原料奶价格仍远远高于去年涨价前的每公斤2元。  相似文献   

14.
1.温度 消毒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如果将消毒液的温度由20℃提高到30℃,虽然只提高10℃,其杀菌力却可提高1倍。提高温度可使在常温下某些效果不太大的消毒药物增强消毒效果,而本来效果就很好的药物,即使浓度不太大,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效果。然而就氯制剂和碘制剂而言,高温反而导致效力降低。原因是碘制剂和氯制剂具有易挥发的特性,温度升高,加速了它们的挥发,从而导致其杀菌力降低。  相似文献   

15.
《农业新技术》2008,(3):28-28
1.温度 消毒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如果将消毒液的温度由20℃提高到30℃,虽然只提高10℃,其杀菌力却可提高1倍。提高温度可使在常温下某些效果不太大的消毒药物增强消毒效果,而本来效果就很好的药物,即使浓度不太大,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效果。然而就氯制剂和碘制剂而言,高温反而导致效力降低。原因是碘制剂和氯制剂具有易挥发的特性,温度升高,加速了它们的挥发,从而导致其杀菌力降低。  相似文献   

16.
1原料乳现状 目前乳制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但乳与乳制品质量较低的情况却没能得到根本改善,其主要原因是原料奶质量较差。在国外,原料奶菌落总数高于2×10^5cfu/mL,就被怀疑感染乳腺炎,而在国内,由于地域的原因和资金的缺乏,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培养系统牛体外受精囊胚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双重荧光分染方法,结合免疫外科手术,对来自TCM199和SOF培养系统的牛体外受精囊胚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TCM199培养系统的囊胚发育率为31.9%(335/1074),平均细胞总数为73.1,内胚团细胞数为16.8,其中生存细胞占99.5%;SOF培养系统的囊胚发育率为20.9%(248/1186),平均细胞总数为56.2,内胚团细胞数为11.3,其中生存细胞占96.5%。证实,使用TCM199生产的囊胚质量和囊胚发育率优于SOF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18.
温度突变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左旋咪唑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对免疫力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有很好的增强作用。通过对温度突变前后体温、体重、红白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百分率、血糖浓度的测定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百分率、血糖浓度、红细胞总数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体重缓慢上升,而对照组先下降后上升。实验组体温变化不大。综合表明,左旋咪  相似文献   

19.
原料奶质量中微生物指标检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原料奶的质量中微生物指标一直是人们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与原料奶质量密切相关的几项微生物:芽孢总数、耐热芽孢总数、嗜冷菌等,以供生产高品质原料奶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改进云南乳饼(Yunnandairycake)的加工工艺,以曲靖羊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法研究了原料奶稀释比例、凝乳温度、凝乳pH和水分含量对云南乳饼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乳饼的较优工艺参数为:原料乳的稀释比例1:0.5,凝乳温度85℃,凝乳pH4.4-4.6,水分含量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