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咬槽癖是马用门齿咬住一固定物体,弯曲颈并向后牵拉的一种后天性恶癖。如果马在恶癖发作期咽下空气时,称为咬槽咽气癖。这种恶癖会造成使役能力降低,体重减轻,门齿磨损和胀气性疝痛。保守疗法通常包括使用在颈弯曲时可刺痛皮肤的、带金属尖的咬槽癖带,或者夹上与颈松弛时相符的,可防止颈部肌肉收缩的夹板。除运动期间外,必须经常戴上。  相似文献   

2.
我市堤北某户饲养一黄色巴萨尔母犬 ,体重 15 kg,3岁 ,已繁殖过两窝幼犬 ,精神状况良好。因常吠叫 ,影响主人及周围居民的休息 ,主人要求施声带切除术 ,以便继续留作种用。1 术前准备 肌肉注射 846合剂 ,按每公斤体重 0 .1ml全身麻醉。将动物仰卧位保定于手术台上。手术部位选在颈腹侧中部至喉部。除常用手术器械 ,另备长弯手术剪、有齿拉钩等。2 手术方法 术部常规无菌准备 ,在喉头处正中切开皮肤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胸骨舌骨肌 ,用钳压或结扎止血 ,暴露气管、环甲软骨韧带和喉甲状软骨。在环甲软骨韧带中央纵向切开 ,并向前延伸至 1/…  相似文献   

3.
猪咬癖症是指猪群相互啃咬为特征的一种恶癖。随着农村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发生咬癖现象较为多见,特别是50千克以下猪群发生较为严重。(一)发生原因1.猪群密度过大,或公母同栏、大小同栏,为争饲粮和饮水位置而引起相互间的打斗;或小公猪的攻击性爬跨、猪只以大欺小引起的争斗。猪只最易受伤出血的部位是耳和尾,加上猪有嗜血癖,一旦有1头猪某一部位出血,将会引起其他猪的啃咬,并发展成相互间咬耳咬尾。2.舍内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使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以及舍内光照太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将诱发猪之间相互争斗。3.矿物质…  相似文献   

4.
猪只在内外环境条件和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为争夺利益或寻求刺激而热衷于对其它猪只或物品进行频繁啃咬的动作称为咬嗜癖。咬嗜癖是猪只在舍饲特别是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比较常见的一种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 1、本病的检验部位、按商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规定: 猪主要检验部位为咬肌、深腰肌和膈肌,其他可检验心肌、肩甲外侧肌和股部内侧肌。但是多年来肉联厂、屠宰场等单位只检验咬肌、深腰肌和膈肌、心肌,而不检验肩甲外侧肌和股部内侧肌。根据多年来的检验经验得之,这样检验不够准确,直接影响卫生处理方法。其原因是只检验咬肌等,有时  相似文献   

6.
猪咬癖是指猪只相互咬啃为特征的一种恶癖。当前,随着养猪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规模化养猪发生咬癖现象较为多见。现将我们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咬癖症是指猪群相互啃咬为特征的一种恶癖。随着农村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发生咬癖现象较为多见,特别是50千克以下猪群发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猪咬癖症是指猪相互啃咬为特征的一种恶癖。随着农村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发生咬癖症现象较为多见,特别是50k以下猪群发生较为严重,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颈腹侧局部解剖:胸头肌又名胸颔肌,左右两条肌肉结合在一起,共同起于胸骨柄。上行位于气管外、腹侧,其深面为胸骨舌骨甲状肌,到颈中部左右分离,逐渐变窄变薄,止于下颔支后缘。胸骨舌骨甲状肌位于气管腹侧,左右两条肌肉结合一起,共同起于胸骨柄,上行至颈中变为腱质,再向上分为4肌束。靠外侧较小的是胸骨甲状肌,  相似文献   

10.
断奶仔猪咬尾癖的病因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咬尾症是仔猪饲养管理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异食癖.本文就断奶仔猪咬尾癖的症状,该病发生的原因,对养猪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咬尾癖的防治对策等技术要点进行叙述,以期为养猪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1啄癖啄癖是群养鸡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啄肛、啄翅、啄羽等。啄癖有其多种原因。 1.1病因(1)饲养密度过大,缺乏活动场所。(2)限制饲养,料槽中无饲料,处于饥饿状态。(3)地面硬实,无任何可啄的物体。啄、扒是鸡的一种正常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1 生猪咬尾判断误区育肥猪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咬尾现象,养殖户大多以为是饲料中缺少某种营养成份,其实并非完全如此。猪料中缺少某一种成份会造成猪的异嗜癖,如缺乏食盐、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正规厂家的饲料不会缺少这些营养成份。据观察,猪发生咬尾多发生在成群饲养和体重在10~40 kg体重阶段,体重超过40 kg很少发生,这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原因。1.1 饲养环境因素1.1.1 不能充分竞争到槽位。1.1.2 高密度饲养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近10年用水针治疗12例牛面神经麻痹全部治愈。选穴:选患侧开关穴和咬肌,用复方氨基比林25毫升、地塞米松30毫克混合,硝酸士的宁6毫克,分别注入开关穴和咬肌。方法:用12又35针头垂直刺入开关穴内,进针深度为2厘米,把上述药物注入1/2,余下的药物注入咬肌,咬肌注射以其下部呈15度角往上进针,以针头全部刺入肌肉内为冲。穴位和咬肌注药以缓慢为亡卜。水针治疗牛单侧面神经麻痹@胡长付$安徽寿县畜牧兽医学校~~  相似文献   

14.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啄癖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日龄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是被啄只致残或致死,增加死淘率,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从而加大了饲养成本,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鸡群产生啄癖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在大型鸡场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实践总结,就啄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拥挤,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  相似文献   

15.
据吉林省靖宇县花园口镇兽医站刘长才同志介绍用以下方法治疗家畜破伤风中后期牙关紧的对症疗法。(1) 封闭按摩法:经镇痉、强心补液后,用1%的普鲁卡因液在双侧咬肌进行扇型封闭,每侧20至30毫升,然后用双手在双侧咬肌上按摩15分钟,效果较好。(2) 封闭热敷法:用上述药物进行封闭后,取砖头两块,在火中烧热后投入水中,速取出,用水浸毛巾包好,热度以手能耐受为宜,在双侧咬肌部位上一边热敷一边慢慢的摩擦,进行15分至20分钟即可,此刻咬肌变软,开口度  相似文献   

16.
畜禽异嗜癖又称非正常行为,通常指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中由于营养代谢紊乱和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发生异嗜癖后,畜禽生长缓慢,外观受损,加之继发感染,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 生产上常见的异嗜癖类型 1.1 猪异嗜癖 1.1.1 咬尾是养猪生产中最常见的异常行为,通常是由某1头猪被咬后,因出血而诱发群体互相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咀嚼肌肌肉炎(Masticatory Muscle Myositis,MMM)也被称为萎缩性肌炎或嗜酸性粒细胞性肌炎,是犬最常见的炎性肌病,主要侵袭大型犬种。如德国牧羊犬和骑士查尔斯国王猎犬。急性MMM的症状包括下颚肌肉肿胀、流涎和开口疼痛。眼科征象可包括第三眼睑突出、红眼和眼球突出。在慢性MMM中,下颚肌肉萎缩,咀嚼肌因纤维化而结疤可能导致犬开口困难,受影响的肌肉包括颞肌、咬肌和翼肌。通常来说,咀嚼肌肌肉炎所指的并不是单一的咬肌炎症,  相似文献   

18.
正蛋鸡发生互啄癖(异食癖)主要表现为互相啄羽、啄肛,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是蛋鸡发生互啄的主要原因。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2)鸡群整齐度差。1~130日龄鸡群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重和骨骼快速增长,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鸡群的体重、胫长不达标,使鸡群整齐度差,这样会造成鸡群发生啄癖。  相似文献   

19.
<正>蛋鸡啄癖是指鸡群中相互啄食,造成伤害,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恶癖,是养鸡生产中的常见病。1发病原因啄癖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环境、饲料、管理等因素。1.1环境因素鸡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光线过强,密度过大,垫料不足、寄生虫危害等均可引发鸡群啄癖。1.2饲料因素日粮营养不全,蛋白质不足,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均可引发啄癖,且全价颗  相似文献   

20.
猪的咬尾癖是集约养猪生产较常见的现象,对其起因已有资料作过分析。在我场近几年的养猪生产中,发现猪的互咬现象并不局限于咬尾,而较多地表现咬身(个别也有咬耳),在短时间内全栏猪群起而攻之,追咬其中一头而使遍体鳞伤,以致死亡。现就这些现象作一些剖析。一、品种和个体互咬在大群中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和个体差异。在我场所养的猪种中,纯种长白猪、杜洛克杂交一代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