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诸茂龙  李军 《中国稻米》2014,20(5):52-56
太湖单季稻区褐飞虱的主峰迁入期是7月10-25日,20世纪90年代后是7月10-20日,迁入峰只有1个。若遇水稻分蘖中后期,则增殖1代就可进入主害代,若遇水稻分蘖前期,则需增殖2代才能进入主害代。处于分蘖后期至齐穗期的增殖代是主害代暴发的关键,盛夏高温对抑制褐飞虱的发生作用不大。随着农艺措施的改变,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期由8月中下旬推迟到了9月25-30日,褐飞虱的发生已进入低迁入、高增长阶段,由此提出"治前补后"的防控策略和"狠治拔节至孕穗末期,补治穗期"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稻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杭州褐飞虱田间种群在抗虫品种ASD7上强迫饲养多代后致害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致害性的群体,在ASD7上饲养4代后,均可转变成能为害ASD7的ASD7种群。反之,在无抗性胁迫的感性品种TN1上连续饲养7代,ASD7种群对ASD7的致害性逐渐减弱,最终退化为TN1种群。这表明褐飞虱的致害性是可变异的,水稻品种抗、感虫特性是其转化的诱因。  相似文献   

4.
褐稻虱是典型的r-对策昆虫,常在晚稻后期暴发成灾.中长期预测难度较大,给防治决策与防治物资准备带来困难。根据历年统计资料,用DPS软件分析能较为准确地判别褐稻虱的发生趋势。文章还对误判年份及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表明药剂防治、品种抗性及栽培制度对褐稻虱发生有很大影响,趋势分析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子,提高趋势分析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稻褐飞虱实验种群致害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蜜露排泄量为稻褐飞虱致害性指标对稻褐飞虱实验种群的致害性变异进行了研究。首先测定了褐飞虱3个实验种群(TN1种群、Mudgo种群和ASD7种群)[分别用水稻品种TN1、Mudgo和ASD7强迫饲养82代,其中TN1种群(T)为弱致害力种群,Mudgo种群(M)和ASD7种群(A)为强致害力种群]分别在感虫和抗虫品种上的蜜露排泄量。结果表明,寄主表现感虫还是抗虫,与褐飞虱致害力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将不同致害力的褐飞虱种群接在抗虫品种上,才可能观察到较大的致害性差异,据此比较了杂交F1代与亲本种群个体、自交F2代与杂交F1代种群个体在抗虫品种上的致害性差异,以分析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规律。杂交F1代(包括T♀×M♂,A♀×T♂两种处理)雌成虫的平均致害力均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其值与强致害力亲本的更为接近;杂交F1代雌成虫致害力的变异程度均显著地大于弱致害亲本,而与强致害性的亲本相比几乎无明显的差异;表明相对于弱致害性,褐飞虱的强致害性可能为一显性性状。与杂交F1代相比,T♀×M♂处理中自交F2代雌成虫的致害力无显著变化,而A♀×T♂处理中自交F2代雌成虫的致害力显著大于杂交F1代;两种处理中,自交F2代的方差或显著小于杂交F1代,或稍大于杂交F1代,表明自交F2代种群个体未增加新的遗传分离。  相似文献   

6.
若干粳稻品种(系)抗褐稻虱特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一些粳稻抗性品种对褐稻虱(BPH)Nilaparvata lueens抗性进行了评价,水稻品种秀水48作感性品种对照。结果表明:1)褐稻虱在感性品种上分泌的蜜露面积显著地大于抗性品种;饲养在不同品种上褐稻虱一生产卵量(粒/♀): 秀水48为316.2,秀水620为191,嘉23为165.2,IR64为87.5;不同品种上褐稻虱若虫的存活率:秀水48为100%,秀水620为44%,嘉23为28.22%;相对取食量与抗性等级、田间累计虫量、若虫存活率及产卵量呈正相关。2)不同抗性品种上褐稻虱的种群增长率,秀水48为0.1221,秀水620为0.088,嘉23-2为0.083.3) 供试品种上逻辑斯蒂模型的K值,秀水48为81.58.秀水620为30.54。4)本试验各品种对褐稻虱的内禀控制率(%)秀水48为0,秀水620为78.79,嘉23为8494,IR64为0.8632。5)各品种对褐稻虱田间控制率(%)秀水48为0,秀水620为77.23,嘉23-2为76.68。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抗褐稻虱的改进筛选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鉴定水稻抗褐稻虱的改良苗期集团筛选法(MSST),该方法可有效地鉴别中抗品种,同时可在室内进行,用虫量邵,方法简便。采用MSST方法对国际水稻研究所收集保存的部分水稻种质进行了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8.
为探求稻飞虱鸣声在预测预报和物理防治上应用的可能性,室内引诱试验结果表明:1)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鸣声是性成熟个体用以识别、联络同种异性,刺激性兴奋,完成交尾的求偶信号,其沿固体介质(寄主植株)传播,试虫可感觉距离在60—80cm 以内,45cm 以内较为敏感。2)性成熟的雄性及未交尾的雌性个体均常主动鸣叫,在听到异性鸣声时,雄虫表现为兴奋、骚动并积极循鸣声寻觅雌虫;雌虫亦以鸣声相和但很少移动。3)求偶鸣声具有种的专一性,两种飞虱均只对同种异性鸣声敏感。4)以相应的鸣声录音代替活虫,其引诱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应用改良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小粒野生稻进行了抗性鉴定,并根据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发育进度、蜜露分泌量、群体建立、虫体重量变化、卵巢发育程度、产卵量和稻株的受害级别等指标与感虫对照品种TN1上的差异显著性作比较,综合评定了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级别为0级,属高抗褐稻虱。在小粒野生稻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18%,蜜露分泌量为6.04 mm2,群体建立为21.8头/对,体重增量为-0.33 mg,卵巢发育为2.9级,产卵量为29.67粒/雌;而在感虫对照品种TN1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82%,蜜露分泌量为46.8 mm2,群体建立为217.0头/对,体重增量为2.27 mg,卵巢发育为4.8级,产卵量为229.3粒/雌。由此可知,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为抗生性和非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笼罩饲养法观察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的两种同属近似种伪褐飞虱(N. muiri China)和拟褐飞虱\[N. bakeri (Muir)\]在水稻、游草\[Leersia hexandra (李氏禾)\]、秕谷草(L. sayanuka)等禾本科常见作物或杂草上的成虫繁殖力、卵和若虫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伪褐飞虱、拟褐飞虱的适宜寄主不同于褐飞虱,前两者为游草和秕谷草,褐飞虱则为水稻。水稻上的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均能完成世代发育,但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仅0.2和0.02,不能持续繁衍。3种褐飞虱的繁衍能力有明显差别,褐飞虱明显高于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三者的最高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水稻上褐飞虱的333.82、秕谷草上伪褐飞虱的82.06和游草上拟褐飞虱的39.28。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褐飞虱模式预报研究浙江省褐飞虱模式预报研究协作组关键词:模式预报;褐飞虱;回归分析StudiesontheForecastingModelsofBrownPlanthopper,Nilaparvatalugens(Stal),inZhejian...  相似文献   

12.
转录因子Tango(Tgo)在昆虫神经元发生、血细胞生成、性别决定、肠道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克隆了褐飞虱Tango基因(NlTgo),应用荧光定量PCR和RNAi探索了NlTgo在褐飞虱中的表达动态和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NlTgo的开放阅读框为2007bp,推测编码669个氨基酸残基。多序列比对表明NlTgo与已知的Tgo高度同源,其中与人体虱(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Tgo的一致性达6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NlTgo与豌豆长管蚜(Acyrthosiphon pisum)、始红蝽(Pyrrhocoris apterus)和臭虫(Cimex lectularius)的Tgo在系统发育树中形成一个类群。时空表达谱表明NlTgo在褐飞虱1龄、2龄时期高表达,在卵期表达量较低;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在体壁的表达量较低。RNAi结果表明,注射ds NlTgo后4d,NlTgo的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了77%,并导致若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其中,处理5d后褐飞虱的存活率仅为23%,显著低于注射dsGFP的对照组(98%)。结果显示,NlTgo与褐飞虱的生长发育有关,可作为防治褐飞虱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13.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 在1996-2002年间, 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均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 (抗性倍数为0.3~3.5倍)。 在2005-2007年间,监测到江苏 \[江浦(JPZY), 2005年\]和海南\[陵水(HNLS),2007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达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8.8倍和19.4倍);其余种群如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湖南\[常德(CDTY)\]、浙江\[余姚(YYLJ)\]、江西\[新建(XJSM)\]、安徽\[和县(HXLY)、潜山(QSMC)\]及江苏\[南通(NTZY)\]等地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6~9.1倍);而江西\[上高(SGMS)\]、浙江\[兰溪(LXYC)\]和湖北\[孝感(XGXC)\]3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2.5~4.1倍)。室内饲养22代,用噻嗪酮对1996年采自安徽\[安庆(AQNS)\]的褐飞虱间断筛选13代,它的LC50下降了30%,筛选前后抗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随后连续筛选15代,抗性倍数达1157.7倍。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已产生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如果连续单一使用噻嗪酮,褐飞虱将具有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笔者研制的电子模拟系统人工合成的对雄虫有召唤力的模拟雌虫鸣声信号,对鸣声诱集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模拟信号对4~5日龄未交尾雄虫的平均诱集率为22.2%±3.4%,与重放雌虫长鸣声录音及鸣叫雌虫(对照)无显著差异;而间断模拟信号平均诱集率达44.8%±5.7%,明显高于模拟信号,雌虫长鸣声录音和对照。在模拟田间群体试验中,模拟信号的诱集效果稳定,在田间试验中,模拟信号也诱捕到雄虫。因此,模拟信号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实用诱集信号源。  相似文献   

15.
褐飞虱的再迁飞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褐飞虱经过一次远迁降落、取食不同食料后的再迁飞能力。根据吊飞试验测得的飞行能力可将褐飞虱种群分为居留型(小于20 min)、迁飞型(20 min以上)、强迁飞型(160 min以上)和再迁飞型(二次吊飞飞行20 min以上)。不同营养条件对褐飞虱的飞行能力和迁飞型的分化有显著影响,早期营养条件好(取食穗期感性水稻品种)的迁飞型比率较低,但迁飞型个体的飞行能力和再迁飞能力均较强。未交配能显著提高再迁飞型比率。自然种群中褐飞虱再迁飞型比率仅占0.84%,吊飞一次后的迁飞型个体再次吊飞时的再迁飞型比率为4.9%,且强迁飞型个体具有较强的再迁飞能力。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2006-2008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水稻种植区大田褐飞虱种群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新烟碱类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噻嗪酮)的抗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8年褐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水平随其迁飞途径而出现急剧上升态势,其中,从我国南方稻区迁入长江中下游流域等6省10地种群和回迁至广东韶山、深圳两种群对氟虫腈抗性分别上升至中等水平抗性(15.0~32.5倍)和高水平抗性(66.9~73.7倍),明显高于2006年5省6地(2.6~5.8倍)和2007年9省11地(3.2~8.4倍)大田褐飞虱种群的抗性水平。上述结果预示2009年、2010年两年在全国稻区可能暴发褐飞虱对氟虫腈更高水平的抗性。自从2005年10-11月褐飞虱对新烟碱类的吡虫啉产生极高水平抗性(277~811倍)以来,近3年来抗性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极高水平抗性阶段,其中,2008年我国8省13地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仍高达210.1~381.7倍。褐飞虱对其他的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抗性水平分别为2.0~15.8、0.7~4.8和0.6~2.8倍。褐飞虱对噻嗪酮为敏感到中等水平抗性(3.0~11.9倍)。近几年来大量、广泛使用氟虫腈防治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类迁飞性害虫是褐飞虱对其暴发抗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及时制定全国范围防治两类迁飞性害虫的交替轮换用药抗性治理对策方案,才能延缓褐飞虱抗性的再次暴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明确目前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以便制定防治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于2010-2011年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稻区19个褐飞虱种群对五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010年全部监测种群对噻嗪酮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为11.3~23.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江西上高2个褐飞虱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15.3~19.7倍)外,其他80%监测种群均已达高水平抗性(40.7~119.7倍),抗性明显上升;两年19个褐飞虱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均为高到极高水平抗性(82.3~1935.8倍),与2006-2009年相比,吡虫啉抗性有再次升高趋势;2010年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6.1~14.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种群为低水平抗性外,其他8个种群均为中到高水平抗性(12.8~62.3倍),较前一年明显上升;两年18个监测种群对毒死蜱均处于敏感到低水平抗性阶段;对吡蚜酮的抗性2010年7个监测种群为敏感-低水平抗性(1.9~5.1倍),2011年全部褐飞虱监测种群均已达中等水平抗性(15.7~25.4倍),暗示随着吡蚜酮的大量广泛使用,褐飞虱对其抗性较高,需要引起生产上的密切关注。为科学治理水稻褐飞虱,应严格执行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于2007年和2008年应用苗期集团筛选法(SSST)在杭州地区的自然条件下测定了抗性水稻品种IR26和IR36对田间褐飞虱的抗性,同时比较了不同温度(22℃、25℃、28℃、31℃和34℃)下IR26和IR36对褐飞虱的抗性、可溶性糖和草酸含量的变化。自然条件下,IR26已完全失去对杭州种群褐飞虱的抗性,而IR36仍具中等抗性。在25℃到34℃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IR26对褐飞虱抗性减弱,但22℃条件下抗性比25℃更弱。IR36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对褐飞虱的抗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在31℃和34℃下也已完全失去对褐飞虱的抗性。在22~25℃条件下,IR26和IR36的持抗期均在25℃下最长,分别为9 d和11 d。3个品种稻株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草酸含量则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在25℃时为最大值。不同温度下及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稻株内可溶性糖和草酸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水稻品种(组合)对褐飞虱抗性的田间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褐飞虱大发生的2007年单季稻期间,以TN1作为感虫对照,在浙江省金华市评价了48份水稻品种(组合)的田间成株期抗性表现。结果表明,16个品种(组合)表现为田间成株期感虫,其他32个品种(组合)具有中抗以上水平,其中丙04-123、Ⅱ优845、宜香845、中组14、嘉兴优04-1和IR36等品种(组合)达高抗水平。在持久抗性方面,除高抗品种外,秀水09、新嘉优99、嘉优22-5、秀优0969、宁04-81、丙04-103、丙04-08、丙04-123、R4101、丙04-132、丙05-129、丙05-227、浙粳23和浙粳22等品种(组合)具持抗性。试验表明,成株期田间褐飞虱抗性评价对生产实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连作晚稻前期施药种类和时间对褐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间试验研究了连晚前期施药种类和时间对褐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褐飞虱种群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对褐飞虱主害代的控制作用与使用的农药种类和时间有密切的关系,而农药对褐飞虱的控制作用随种群的发展而下降。施药区褐飞虱种群增长倍数较对照区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农药对天敌尤其是对微蛛和黑肩绿盲蝽的杀伤作用。引起褐飞虱种群增长倍数提高的主要时期在四代成、若虫高峰期至五代卵高峰期,即施药后2~3周内。在各种供试药剂中,施用三唑磷的小区明显出现再增猖獗现象.根据以上结果,讨论了改善褐飞虱化学防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